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尹翠菊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式针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2504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针灸装置,包括上壳体与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下端内壁上设有第一螺纹,所述下壳体上端外壁上设有第二螺纹,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第一螺纹、第二螺纹旋转活动相连,所述下壳体内腔底部设有消毒液储放槽,且所述下壳体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多根弹簧,所述弹簧上方设有隔板,且所述弹簧一端均与隔板底部固定相连,所述隔板表面均匀分布有多个出液孔,且所述隔板上方活动连接有海绵,所述海绵与下壳体内壁滑动相连,且所述海绵顶部活动连接有多根银针,所述下壳体一侧设有进液孔,该种便携式针灸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携带,且方便为银针消毒,所以该种便携式针灸装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针灸装置
本技术涉及中医治疗用具
,具体为一种便携式针灸装置。
技术介绍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千百年来,对保卫健康,繁衍民族,有过卓越的贡献,直到现在,仍然担当着这个任务,为广大群众所信赖,现有的针灸针在取针的过程时间较长导致针灸针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长,易受污染,同时在取针的过程中,手容易与针头接触,也会使针头受污染,针灸治疗的过程用到的工具较多,如不同型号的针灸针、棉签、酒精和火机等,医生外出行医时,携带多种工具非常不便,每次都需要清点各种工具并封装,在治疗过程中又需要把各个工具摆放到位,过程繁琐,不易操作,很难确保针头的卫生,容易使病人身体健康受到威胁,这样远远无法满足当前人们对该产品的要求,所以,如何设计一种便携式针灸装置,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针灸装置,结构简单,通过设置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方便打开与关闭上壳体与下壳体,节省时间,同时防止在移动过程中上壳体与下壳体分离,通过设置消毒液储放槽,储放酒精,方便对针头进行消毒,保持卫生,通过设置弹簧,使隔板向下移动到消毒液储放槽,使海绵被酒精浸湿,方便消毒针头,通过设置进液孔,方便使酒精进入消毒液储放槽内,通过设置背带,使该装置外出方便携带,通过设置密封圈,增加隔板的密封性,防止酒精在移动过程中漫过隔板,通过设置提手,方便手提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针灸装置,包括上壳体与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下端内壁上设有第一螺纹,所述下壳体上端外壁上设有第二螺纹,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第一螺纹、第二螺纹旋转活动相连,所述下壳体内腔底部设有消毒液储放槽,且所述下壳体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多根弹簧,所述弹簧上方设有隔板,且所述弹簧一端均与隔板底部固定相连,所述隔板表面均匀分布有多个出液孔,且所述隔板上方活动连接有海绵,所述海绵与下壳体内壁滑动相连,且所述海绵顶部活动连接有多根银针,所述下壳体一侧设有进液孔,所述进液孔内侧活动连接有密封塞。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之间设有背带,所述背带两端均与连接块固定相连。进一步的,所述隔板设为圆形结构,且所述隔板外周套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下壳体内壁滑动相连。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均设为圆柱体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消毒液储放槽内设有酒精。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顶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提手,所述提手通过转轴与上壳体转动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便携式针灸装置,结构简单,通过设置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方便打开与关闭上壳体与下壳体,节省时间,同时防止在移动过程中上壳体与下壳体分离,通过设置消毒液储放槽,储放酒精,方便对针头进行消毒,保持卫生,通过设置弹簧,使隔板向下移动到消毒液储放槽,使海绵被酒精浸湿,方便消毒针头,通过设置进液孔,方便使酒精进入消毒液储放槽内,通过设置背带,使该装置外出方便携带,通过设置密封圈,增加隔板的密封性,防止酒精在移动过程中漫过隔板,通过设置提手,方便手提该装置,所以该种便携式针灸装置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下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上壳体顶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隔板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上壳体;2、下壳体;3、第一螺纹;4、第二螺纹;5、消毒液储放槽;6、弹簧;7、隔板;8、出液孔;9、海绵;10、银针;11、进液孔;12、密封塞;13、连接块;14、背带;15、密封圈;16、凹槽;17、提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本技术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具体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针灸装置,包括上壳体1与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下端内壁上设有第一螺纹3,所述下壳体2上端外壁上设有第二螺纹4,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通过第一螺纹3、第二螺纹4旋转活动相连,方便打开与关闭上壳体1与下壳体2,节省时间,同时防止在移动过程中上壳体1与下壳体2分离,所述下壳体2内腔底部设有消毒液储放槽5,储放酒精,方便对针头进行消毒,保持卫生,且所述下壳体2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多根弹簧6,使隔板7向下移动到消毒液储放槽5,使海绵9被酒精浸湿,方便消毒针头,所述弹簧6上方设有隔板7,且所述弹簧6一端均与隔板7底部固定相连,所述隔板7表面均匀分布有多个出液孔8,且所述隔板7上方活动连接有海绵9,所述海绵9与下壳体2内壁滑动相连,且所述海绵9顶部活动连接有多根银针10,所述下壳体2一侧设有进液孔11,方便使酒精进入消毒液储放槽5内,所述进液孔11内侧活动连接有密封塞12,以上所述构成本技术的基本结构。更具体而言,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3,所述连接块13之间设有背带14,使该装置外出方便携带,所述背带14两端均与连接块13固定相连,所述隔板7设为圆形结构,且所述隔板7外周套接有密封圈15,增加隔板7的密封性,防止酒精在移动过程中漫过隔板7,所述密封圈15与下壳体2内壁滑动相连,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均设为圆柱体结构,所述消毒液储放槽5内设有酒精,所述上壳体1顶部设有凹槽16,方便收纳提手17,所述凹槽16内设有提手17,方便手提该装置,所述提手17通过转轴与上壳体1转动相连。本技术改进于:该种便携式针灸装置,在使用时,首先通过进液孔11使酒精进入消毒液储放槽5,用干净的棉棒按压海绵9与隔板7,使其向下移动,当隔板7移动到消毒液储放槽5内时,酒精通过出液孔8将海绵9浸湿,此时将银针10插入海绵9中进行消毒,在外出时,通过第一螺纹3、第二螺纹4将上壳体1、下壳体2连接,可通过背带14携带,也可通过手提携带。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具体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针灸装置,包括上壳体(1)与下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下端内壁上设有第一螺纹(3),所述下壳体(2)上端外壁上设有第二螺纹(4),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通过第一螺纹(3)、第二螺纹(4)旋转活动相连,所述下壳体(2)内腔底部设有消毒液储放槽(5),且所述下壳体(2)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多根弹簧(6),所述弹簧(6)上方设有隔板(7),且所述弹簧(6)一端均与隔板(7)底部固定相连,所述隔板(7)表面均匀分布有多个出液孔(8),且所述隔板(7)上方活动连接有海绵(9),所述海绵(9)与下壳体(2)内壁滑动相连,且所述海绵(9)顶部活动连接有多根银针(10),所述下壳体(2)一侧设有进液孔(11),所述进液孔(11)内侧活动连接有密封塞(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针灸装置,包括上壳体(1)与下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下端内壁上设有第一螺纹(3),所述下壳体(2)上端外壁上设有第二螺纹(4),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通过第一螺纹(3)、第二螺纹(4)旋转活动相连,所述下壳体(2)内腔底部设有消毒液储放槽(5),且所述下壳体(2)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多根弹簧(6),所述弹簧(6)上方设有隔板(7),且所述弹簧(6)一端均与隔板(7)底部固定相连,所述隔板(7)表面均匀分布有多个出液孔(8),且所述隔板(7)上方活动连接有海绵(9),所述海绵(9)与下壳体(2)内壁滑动相连,且所述海绵(9)顶部活动连接有多根银针(10),所述下壳体(2)一侧设有进液孔(11),所述进液孔(11)内侧活动连接有密封塞(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翠菊邹亮
申请(专利权)人:尹翠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