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白胜利专利>正文

一种浅筋膜针灸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2504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5:43
一种浅筋膜针灸针,包括圆形片,圆形片内开设圆形腔,圆形腔位于圆形片的中部且与之中心线共线,圆形片的顶面中部开设第一圆形槽、底面中部开设第二圆形槽,第一圆形槽的直径大于第二圆形槽的直径,第一圆形槽与第二圆形槽均与圆形腔的内部相通且均与之中心线共线,圆形腔内配合设有圆形限位片,圆形限位片能沿圆形腔转动,圆形限位片的顶面固定安装竖向的伸缩管。在使用时更加便利,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针灸针能进一步限定下针的位置,进而能进一步防止病人的衣物误碰到针导致针灸针的位置发生偏移,从而能进一步避免发生针头断裂在病人体内的医疗事故,在使用时更加安全,适合进行推广使用。

A superficial fascia acupuncture nee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浅筋膜针灸针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浅筋膜针灸针。
技术介绍
针灸是针法与灸法的总称,针法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将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病人体内,进而对特定的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浅筋膜是位于真皮和深筋膜之间的一层脂肪膜性结构,厚度因个体差异较大,因此利用中医针法进行治疗时,下针深度难以把握,进而医生易于将针下深或下浅,当下针过深或过浅时,易于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并且目前的针灸针在扎到病人的体内后,易于受到衣物的碰撞导致发生倾斜,严重的甚至易于折断在病人的体内,危险性较高,在使用时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浅筋膜针灸针,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浅筋膜针灸针,包括圆形片,圆形片内开设圆形腔,圆形腔位于圆形片的中部且与之中心线共线,圆形片的顶面中部开设第一圆形槽、底面中部开设第二圆形槽,第一圆形槽的直径大于第二圆形槽的直径,第一圆形槽与第二圆形槽均与圆形腔的内部相通且均与之中心线共线,圆形腔内配合设有圆形限位片,圆形限位片能沿圆形腔转动,圆形限位片的顶面固定安装竖向的伸缩管,伸缩管能从第一圆形槽内穿过,伸缩管的上端固定安装圆形块,圆形块的底面中部固定安装竖向的细长针,圆形限位片的顶面中部开设通孔,细长针从伸缩管内穿过且从通孔内穿过,细长针能沿通孔上下移动,圆形片的底面粘贴环形双面贴片,环形双面贴片能粘贴在人体皮肤上。如上所述的一种浅筋膜针灸针,所述的圆形片由医疗硅胶材质制造而成。如上所述的一种浅筋膜针灸针,所述的伸缩管由聚丙烯材质制造而成。如上所述的一种浅筋膜针灸针,所述的细长针为医用不锈钢制造的毫针。如上所述的一种浅筋膜针灸针,所述的环形双面贴片为硅胶帖。如上所述的一种浅筋膜针灸针,所述的圆形块的外周设有均匀分布的防滑纹。本技术的优点是:在使用时,先用手捏住圆形片,再用另一只手拉动或压动圆形块,进而通过圆形块的拉伸或压缩能调整伸缩管的长度,圆形块在移动的同时能带动细长针沿通孔上下移动,从而能调整细长针在圆形片下方外露的长度,然后能同时将圆形片向上对折且用手捏住,进而圆形片能呈现向上对折的状态,此时再将细长针扎入到病人的浅筋膜内,当细长针在圆形片下方外露的部分完全扎入到病人的浅筋膜内后,松开圆形片,进而能将圆形片通过环形双面贴片粘贴到病人的皮肤表面,用手转动圆形块,圆形块带动伸缩管与细长针同时转动,伸缩管能同时带动圆形限位片沿圆形腔转动,从而能达到使细长针在病人体内转动的目的。本技术的针灸针能任意调节针头的外露长度,进而更加便于医生把握下针的深度,进而能使医生将针灸针扎到病人的浅筋膜内最合适的深度,从而能进一步提高利用中医针法治疗的治疗效果,在使用时更加便利,并且本技术的针灸针能进一步限定下针的位置,进而能进一步防止病人的衣物误碰到针导致针灸针的位置发生偏移,从而能进一步避免发生针头断裂在病人体内的医疗事故,在使用时更加安全,适合进行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图3是沿图1的B-B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浅筋膜针灸针,如图所示,包括圆形片1,圆形片1内开设圆形腔2,圆形腔2位于圆形片1的中部且与之中心线共线,圆形片1的顶面中部开设第一圆形槽3、底面中部开设第二圆形槽4,第一圆形槽3的直径大于第二圆形槽4的直径,第一圆形槽3与第二圆形槽4均与圆形腔2的内部相通且均与之中心线共线,圆形腔2内配合设有圆形限位片5,圆形限位片5能沿圆形腔2转动,圆形限位片5的顶面固定安装竖向的伸缩管6,伸缩管6能从第一圆形槽3内穿过,伸缩管6的上端固定安装圆形块7,圆形块7的底面中部固定安装竖向的细长针8,圆形限位片5的顶面中部开设通孔9,细长针8从伸缩管6内穿过且从通孔9内穿过,细长针8能沿通孔9上下移动,圆形片1的底面粘贴环形双面贴片10,环形双面贴片10能粘贴在人体皮肤上。在使用时,先用手捏住圆形片1,再用另一只手拉动或压动圆形块7,进而通过圆形块7的拉伸或压缩能调整伸缩管6的长度,圆形块7在移动的同时能带动细长针8沿通孔9上下移动,从而能调整细长针8在圆形片1下方外露的长度,然后能同时将圆形片1向上对折且用手捏住,进而圆形片1能呈现向上对折的状态,此时再将细长针8扎入到病人的浅筋膜内,当细长针8在圆形片1下方外露的部分完全扎入到病人的浅筋膜内后,松开圆形片1,进而能将圆形片1通过环形双面贴片10粘贴到病人的皮肤表面,用手转动圆形块7,圆形块7带动伸缩管6与细长针8同时转动,伸缩管8能同时带动圆形限位片5沿圆形腔2转动,从而能达到使细长针8在病人体内转动的目的。本技术的针灸针能任意调节针头的外露长度,进而更加便于医生把握下针的深度,进而能使医生将针灸针扎到病人的浅筋膜内最合适的深度,从而能进一步提高利用中医针法治疗的治疗效果,在使用时更加便利,并且本技术的针灸针能进一步限定下针的位置,进而能进一步防止病人的衣物误碰到针导致针灸针的位置发生偏移,从而能进一步避免发生针头断裂在病人体内的医疗事故,在使用时更加安全,适合进行推广使用。具体而言,为了进一步提高本技术的针灸针与病人皮肤的贴合度,本实施例所述的圆形片1由医疗硅胶材质制造而成。医疗硅胶抗腐蚀且耐老化,对人体组织的反应小,并且材质柔软,能进一步提高圆形片1与病人皮肤的贴合度,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本技术的针灸针在使用时的牢固度。具体的,为了进一步减轻本技术的针灸针的重量,本实施例所述的伸缩管6由聚丙烯材质制造而成。聚丙烯无臭无毒,环保卫生,并且密度小,是最轻的通用塑料,有利于进一步减轻本技术的针灸针的重量。进一步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本技术的针灸针在使用时的安全性,本实施例所述的细长针8为医用不锈钢制造的毫针。不锈钢毫针具有高强度与高韧性,针体挺直,能进一步防止细长针8在病人体内折断,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本技术的针灸针在使用时的安全性。更进一步的,为了进一步提高病人在使用本技术的针灸针时的舒适度,本实施例所述的环形双面贴片10为硅胶帖。硅胶帖能保证环形双面贴片10粘贴牢固,同时在揭开时给病人带来的痛感低,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病人在使用本技术的针灸针时的舒适度。更进一步的,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浅筋膜针灸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片(1),圆形片(1)内开设圆形腔(2),圆形腔(2)位于圆形片(1)的中部且与之中心线共线,圆形片(1)的顶面中部开设第一圆形槽(3)、底面中部开设第二圆形槽(4),第一圆形槽(3)的直径大于第二圆形槽(4)的直径,第一圆形槽(3)与第二圆形槽(4)均与圆形腔(2)的内部相通且均与之中心线共线,圆形腔(2)内配合设有圆形限位片(5),圆形限位片(5)能沿圆形腔(2)转动,圆形限位片(5)的顶面固定安装竖向的伸缩管(6),伸缩管(6)能从第一圆形槽(3)内穿过,伸缩管(6)的上端固定安装圆形块(7),圆形块(7)的底面中部固定安装竖向的细长针(8),圆形限位片(5)的顶面中部开设通孔(9),细长针(8)从伸缩管(6)内穿过且从通孔(9)内穿过,细长针(8)能沿通孔(9)上下移动,圆形片(1)的底面粘贴环形双面贴片(10),环形双面贴片(10)能粘贴在人体皮肤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浅筋膜针灸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片(1),圆形片(1)内开设圆形腔(2),圆形腔(2)位于圆形片(1)的中部且与之中心线共线,圆形片(1)的顶面中部开设第一圆形槽(3)、底面中部开设第二圆形槽(4),第一圆形槽(3)的直径大于第二圆形槽(4)的直径,第一圆形槽(3)与第二圆形槽(4)均与圆形腔(2)的内部相通且均与之中心线共线,圆形腔(2)内配合设有圆形限位片(5),圆形限位片(5)能沿圆形腔(2)转动,圆形限位片(5)的顶面固定安装竖向的伸缩管(6),伸缩管(6)能从第一圆形槽(3)内穿过,伸缩管(6)的上端固定安装圆形块(7),圆形块(7)的底面中部固定安装竖向的细长针(8),圆形限位片(5)的顶面中部开设通孔(9),细长针(8)从伸缩管(6)内穿过且从通孔(9)内穿过,细长针(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胜利
申请(专利权)人:白胜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