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灸针分类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2504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灸针分类盒,包括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所述第一盒体与所述第二盒体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一盒体设有第一容质空间;所述第二盒体设有第二容质空间,所述第二容质空间通过多块竖隔板分隔成独立的隔间,且所述第二容质空间的内侧壁沿周向设有一带两端断开的台阶,且台阶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盒体下部的两个通孔连通,用于暴露台阶的两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分类清晰,小巧轻便,方便携带等特点,节约针灸医生找针时间,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灸针分类盒
本技术涉及一种针灸针分类盒。
技术介绍
目前,医院针灸科医生因工作需要,常携带多规格、多数量的针灸针,他们往往选用医院内轻便小巧的不锈钢医用弯盘为针灸针容器,但在在使用过程中放置一处的各类针灸针极易混为一体,需费时找出目标针具,使针灸医生在工作过程中为寻找适用针具烦恼,造成工作效率低下。有些医生为分类方便,选用市场现有的零件或衣物收纳盒为针灸针容器,但因其清洗及消毒的不便,尺寸与外形的限制,无法被医疗单位所接受。另外,去病房会诊打针灸时,针灸医生往往需要自带各类针灸针、酒精棉球、镊子等,所有东西大概需要装一个袋子,棉球还需自己另外准备小盒子装,因为需准备的东西种类多,因此会诊一趟可以说很麻烦,且很容易忘带某样,给病房病人扎针灸时也因为各种不顺手而效率低下,增加临床医生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临床针灸医生寻针难、寻针烦、携带不便的困扰,本技术提供一种针灸针分类盒,里面可放针灸针、酒精棉球、镊子等,盒子打开后经过组装又可成为简易的能分类针具的医疗盘,随手拿住便可开始医生工作,方便又实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针灸针分类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所述第一盒体与所述第二盒体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一盒体设有第一容质空间;所述第二盒体设有第二容质空间,所述第二容质空间通过多块竖隔板分隔成独立的隔间,且所述第二容质空间的内侧壁沿周向设有一带两端断开的台阶,且台阶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盒体下部的两个通孔连通,用于暴露台阶的两端。第一盒体在其底面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的第二盒体在其底面所在平面上的投影外形一致,且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卡接。所述的第一盒体包括第一底盖、第一弧形侧面和第一侧平面,其中第一底盖的弧形边与第一弧形侧面的底边固接,第一底盖的直边与第一侧平面底边固接,而第一弧形侧面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平面的两端固接,三者共同围成第一盒体的第一容质空间;所述第一侧平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与第二盒体卡接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弧形侧面、所述第一侧平面均与所述的第一底盖垂直。所述第一凸起包括插入部和连接部,其中连接部一端与第一侧平面相连,连接部另一端与插入部连接。所述第一盒体还包括一带有封盖的容器,且所述的容器底部安装于第一容质空间内,且容器上端开口处安装一可翻开的封盖,用于在容器的容纳腔内取放物品。所述第二盒体包括第二底盖、第二弧形侧面和第二侧平面,其中第二底盖的弧形边与第二弧形侧面的底边固接,第二底盖的直边与第二侧平面底边固接,而第二弧形侧面的两端分别与第二侧平面的两端固接,三者共同围成第一盒体的第二容质空间;所述第二侧平面的上部设有一可与第一侧平面上的第一凸起配合的第一卡槽,下部对称设有两个通孔;第二弧形侧面的内壁面沿周向设有一两端断开的台阶,且台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通孔连通。所述第二弧形侧面上沿宽度方向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条形凸起,且第一条形凸起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二弧形侧面的顶边与台阶的台阶面处;第二侧平面沿宽度方向设有至少一条第二条形凸起,且第二条形凸起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二侧平面的顶边与底边处,所述的第一条形凸起与所述的第二条形凸起一一对应,定义第二弧形的宽度方向以及第二侧平面的宽度方向为与第二底板垂直的方向。所述第二弧形侧面、所述第二侧平面均与所述的第二底盖垂直。所述竖隔板为一平板,且竖隔板的第一侧边设有可与第一条形凸起配合的第一条形凹槽,竖隔板的第二侧边设有可与第二条形凸起配合的第二条形凹槽,并且所述的竖隔板的第一侧边下部带有容纳台阶的凹陷。本技术使用时可以分为三个状态:第一状态:第二盒体单独使用,在门诊的时候可以单独使用分类盒的第二盒体,其底部的通孔设计是贴合医用不锈钢弯盘的形状,第二容质空间的分隔板为插嵌式,隔间内可放不同针具,它可与医用不锈钢弯盘组合形成具有分类储物功能的整体;第二状态: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相互叠加,并使得空心面压迫重叠形成上下两端带有盖板的盒体,并保持第一容质空间和第二容质空间相通,里面可允许放针灸、棉球、镊子等针灸工作所需用品;第三状态: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卡接在一起,拼成一椭圆盘形容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分类清晰:一般门诊选用医用不锈钢弯盘作为针灸针容器,为解决针具分类问题在弯盘上加了个可分类的盒子,通孔设计在第二盒体底部内侧,一来可以扩大盒子空间,二来美观;方便携带:考虑到出诊时分别携带各类工具的麻烦,于是在第一盒体内增设有封盖的容器,封盖合上时里面可允许放针灸、棉球、镊子等针灸工作所需用品,封盖揭开时能与第二盒体组合成治疗盘,不仅保留分类功能,而且可容纳棉球等必需物,扩大了原有分类盒的功能,即使脱离医用弯盘也可以单独使用;3)小巧轻便,不论在门诊还是出诊,节约针灸医生找针时间,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a是本技术的结构图之一(第二状态)。图1b是本技术的结构图之二(第二状态)。图2a是本技术的第一盒体结构图(其中箭头代表第一盒体的拼接方向)。图2b是本技术的第一盒体的正视图。图2c是本技术的第一盒体的前视图。图3a是本技术的第二盒体结构图之一(其中箭头代表第二盒体的拼接方向)。图3b是本技术的第二盒体的结构图之二。图3c是本技术的第二盒体的结构图之三。图3d是本技术的竖隔板的正视图。图4a是本技术的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卡接结构图(第三状态)。图4b是本技术的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卡接正视图。图4c是本技术的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卡接的侧视图。图5a是本技术的第一卡槽的结构图之一。图5b是本技术的第一凸起结构图。图5c是本技术的第一凸起和第一卡槽的连接示意图。图6a是本技术的第一条形凸起的结构图。图6b是本技术的带封盖的容器的结构图。图7a是本技术的第一条形凸起的细节图。图7b是本技术的第二条形凸起的细节图。图7c是本技术的竖隔板结构图。图7d是本技术的竖隔板和第二盒体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参照附图:实施例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针灸针分类盒,包括第一盒体1和第二盒体2,所述第一盒体1与所述第二盒体2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一盒体1设有第一容质空间;所述第二盒体2设有第二容质空间,所述第二容质空间通过多块竖隔板3分隔成独立的隔间,且所述第二容质空间的内侧壁沿周向设有一带两端断开的台阶221,且台阶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盒体下部的两个通孔231连通,用于暴露台阶的两端。第一盒体在其底面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的第二盒体在其底面所在平面上的投影外形一致,且第一盒体1与第二盒体2卡接。所述的第一盒体1包括第一底盖11、第一弧形侧面12和第一侧平面13,其中第一底盖11的弧形边与第一弧形侧面12的底边固接,第一底盖11的直边与第一侧平面13底边固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灸针分类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所述第一盒体与所述第二盒体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一盒体设有第一容质空间;所述第二盒体设有第二容质空间,所述第二容质空间通过多块竖隔板分隔成独立的隔间,且所述第二容质空间的内侧壁沿周向设有一带两端断开的台阶,且台阶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盒体下部的两个通孔连通,用于暴露台阶的两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灸针分类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所述第一盒体与所述第二盒体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一盒体设有第一容质空间;所述第二盒体设有第二容质空间,所述第二容质空间通过多块竖隔板分隔成独立的隔间,且所述第二容质空间的内侧壁沿周向设有一带两端断开的台阶,且台阶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盒体下部的两个通孔连通,用于暴露台阶的两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灸针分类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在其底面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的第二盒体在其底面所在平面上的投影外形一致,且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卡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针灸针分类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盒体包括第一底盖、第一弧形侧面和第一侧平面,其中第一底盖的弧形边与第一弧形侧面的底边固接,第一底盖的直边与第一侧平面底边固接,而第一弧形侧面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平面的两端固接,三者共同围成第一盒体的第一容质空间;所述第一侧平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与第二盒体卡接的第一凸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针灸针分类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侧面、所述第一侧平面均与所述的第一底盖垂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针灸针分类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包括插入部和连接部,其中连接部一端与第一侧平面相连,连接部另一端与插入部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针灸针分类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还包括一带有封盖的容器,且所述的容器底部安装于第一容质空间内,且容器上端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颖颖金肖青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