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正专利>正文

鱼钩配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2281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鱼钩配重装置,包括鱼钩固定夹筒和配重主体;所述鱼钩固定夹筒包括主体、连接臂以及与压条,所述主体外表面设有第一螺牙和由其外表面向内凹陷的鱼钩槽,所述鱼钩槽沿所述主体的轴向延伸且轴向贯穿所述主体;所述压条相对于所述连接臂可折叠/展开,所述压条折叠盖设于所述连接臂和所述鱼钩槽,且所述压条与所述连接臂共同围成卡槽,所述卡槽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鱼钩槽的横截面面积;所述配重主体包括沿其轴向凹陷的连接孔和由其外表面凹陷的鱼线槽,所述连接孔内设有第二螺牙,所述配重主体套设于所述主体并与所述主体形成螺纹连接固定。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鱼钩配重装置使用方便且可靠性好。

Fish hook counterwe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鱼钩配重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钓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鱼钩配重装置。
技术介绍
钓鱼即为一种体育运动,也是一种人们喜爱的休闲活动。因此各种钓具成为耗材,比如重坠、浮漂、鱼钩等。在野外做钓时,遇到有水流较快的钓鱼场所,或者水域比较深时,需要鱼钩带有一定的重量,能够快速的沉到水里,在水底时,不易被水流冲走,保证鱼钩在水中钓鱼的状态。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鱼钩配重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可靠性好的鱼钩配重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鱼钩配重装置,包括鱼钩固定夹筒和套设固定于所述鱼钩固定夹筒的配重主体;所述鱼钩固定夹筒包括呈回旋圆柱体结构的主体、由所述主体一端延伸的连接臂以及与所述连接臂固定接连接的压条,所述主体外表面设有第一螺牙和由其外表面向内凹陷的鱼钩槽,所述鱼钩槽沿所述主体的轴向延伸且轴向贯穿所述主体;所述压条相对于所述连接臂可折叠/展开,所述压条折叠盖设于所述连接臂和所述鱼钩槽,且所述压条与所述连接臂共同围成卡槽,所述卡槽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鱼钩槽的横截面面积;所述配重主体包括由其一端沿其轴向凹陷的连接孔和由其外表面沿其径向凹陷的鱼线槽,所述连接孔内设有第二螺牙,所述配重主体由所述鱼钩固定夹筒的所述连接臂一端套设于所述主体并与所述主体形成螺纹连接固定。优选的,所述鱼钩配重装置还包括套设于所述配重本体的护套,所述护套包括套设于所述鱼线槽的呈中空环状的护套本体以由所述护套本体倾斜延伸护线管,所述护线管与所述护套本体内连通。优选的,所述护线管与所述护套本体的轴线形成的夹角为锐角。优选的,所述配重主体呈圆锥形,所述连接孔由其外径小的一端沿其轴向凹陷延伸;所述鱼线槽设置于其外径大的一端。优选的,所述配重主体为铅或铜制成。优选的,所述配重主体通过冲压或铸造工艺制成。优选的,所述鱼钩固定夹筒为工程塑料制成。优选的,护套由橡胶或弹性塑胶制成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鱼钩配重装置通过鱼钩固定夹筒可快速实现鱼钩的装配且较为牢固和通过螺纹连接于配重主体,实现对鱼钩的配重设置,使鱼钩在水中保持姿态,安装使用方便;所述配重主体的外侧设置鱼线槽,将鱼线绑制连接时,不仅快速且容易固定不松脱,可靠性好;另外还在所述鱼线槽套设所述护套,使鱼线槽内绑制的鱼线被护套本体包裹且使该鱼线由护线管穿设引出,防止鱼线被鱼咬伤或咬断,提高其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鱼钩配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鱼钩配重装置的部分结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鱼钩配重装置的鱼钩固定夹筒打开时与鱼钩装配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鱼钩配重装置装配鱼钩与鱼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鱼钩配重装置100,包括鱼钩固定夹筒1、配重主体2以及护套3。所述鱼钩固定夹筒1包括呈回旋圆柱体结构的主体11、由所述主体11一端延伸的连接臂12以及与所述连接臂12固定接连接的压条13。所述主体11外表面设有第一螺牙111和由其外表面向内凹陷的鱼钩槽112。所述鱼钩槽112沿所述主体11的轴向延伸且轴向贯穿所述主体11。所述压条13相对于所述连接臂12可折叠/展开,所述压条13折叠盖设于所述连接臂12和所述鱼钩槽112,且所述压条13与所述连接臂12共同围成卡槽14,所述卡槽14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鱼钩槽112的横截面面积,便于装配鱼钩4后形成限位固定。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鱼钩固定夹筒1为工程塑料制成。当将鱼钩4装配于所述鱼钩固定夹筒1时,将压条13展开,将鱼钩4的钩头41装配于所述卡槽14内,而鱼钩4的钩身42一部分卡设于所述鱼钩槽112内,再将所述压条13折叠并卡合于所述鱼钩槽112内。所述配重主体2套设固定于所述鱼钩固定夹筒1。所述配重主体2包括由其一端沿其轴向凹陷的连接孔21和由其外表面沿其径向凹陷的鱼线槽22。所述连接孔21内设有第二螺牙(图未示),所述配重主体2由所述鱼钩固定夹筒1的所述连接臂12一端套设于所述主体11并与所述主体11形成螺纹连接固定,即通过第一螺牙111与所述第二螺牙形成螺纹连接,锁紧。而配重主体的装配简单方便,实现使鱼钩4在水中保护姿态。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配重主体2呈圆锥形,所述连接孔21由其外径小的一端沿其轴向向其外径大的一端凹陷延伸;所述鱼线槽22设置于其外径大的一端。所述配重主体2为铅或铜制成。具体的,所述配重主体2通过冲压或铸造工艺制成。所述护套3套设于所述配重本体2。所述护套3包括套设于所述鱼线槽22的呈中空环状的护套本体31以由所述护套本体31倾斜延伸护线管32,所述护线管32与所述护套本体31内连通。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护线管32与所述护套本体31的轴线形成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护套3由橡胶或弹性塑胶制成。鱼线5绕设绑定于所述鱼线槽22内后,将护套本体31套设于所述鱼线槽22形成对其包裹,而鱼线5再穿过所述护线管32引出,从而防止鱼在咬鱼钩4时将鱼线5咬伤或咬断,提高可靠性。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鱼钩配重装置通过鱼钩固定夹筒可快速实现鱼钩的装配且较为牢固和通过螺纹连接于配重主体,实现对鱼钩的配重设置,使鱼钩在水中保持姿态,安装使用方便;所述配重主体的外侧设置鱼线槽,将鱼线绑制连接时,不仅快速且容易固定不松脱,可靠性好;另外还在所述鱼线槽套设所述护套,使鱼线槽内绑制的鱼线被护套本体包裹且使该鱼线由护线管穿设引出,防止鱼线被鱼咬伤或咬断,提高其可靠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钩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鱼钩固定夹筒和套设固定于所述鱼钩固定夹筒的配重主体;所述鱼钩固定夹筒包括呈回旋圆柱体结构的主体、由所述主体一端延伸的连接臂以及与所述连接臂固定接连接的压条,所述主体外表面设有第一螺牙和由其外表面向内凹陷的鱼钩槽,所述鱼钩槽沿所述主体的轴向延伸且轴向贯穿所述主体;所述压条相对于所述连接臂可折叠/展开,所述压条折叠盖设于所述连接臂和所述鱼钩槽,且所述压条与所述连接臂共同围成卡槽,所述卡槽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鱼钩槽的横截面面积;所述配重主体包括由其一端沿其轴向凹陷的连接孔和由其外表面沿其径向凹陷的鱼线槽,所述连接孔内设有第二螺牙,所述配重主体由所述鱼钩固定夹筒的所述连接臂一端套设于所述主体并与所述主体形成螺纹连接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钩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鱼钩固定夹筒和套设固定于所述鱼钩固定夹筒的配重主体;所述鱼钩固定夹筒包括呈回旋圆柱体结构的主体、由所述主体一端延伸的连接臂以及与所述连接臂固定接连接的压条,所述主体外表面设有第一螺牙和由其外表面向内凹陷的鱼钩槽,所述鱼钩槽沿所述主体的轴向延伸且轴向贯穿所述主体;所述压条相对于所述连接臂可折叠/展开,所述压条折叠盖设于所述连接臂和所述鱼钩槽,且所述压条与所述连接臂共同围成卡槽,所述卡槽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鱼钩槽的横截面面积;所述配重主体包括由其一端沿其轴向凹陷的连接孔和由其外表面沿其径向凹陷的鱼线槽,所述连接孔内设有第二螺牙,所述配重主体由所述鱼钩固定夹筒的所述连接臂一端套设于所述主体并与所述主体形成螺纹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钩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钩配重装置还包括套设于所述配重本体的护套,所述护套包括套设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正
申请(专利权)人:黄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