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鼠笼的小鼠悬尾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2269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悬尾实验技术领域的一种应用于鼠笼的小鼠悬尾实验装置,包括鼠笼、钢栅格、自由旋转杆和喂食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动物尾部通过钢丝绳固定在挂环上,悬挂倒吊,建立应激抑郁症模型,也可以通过转动高度调节杆,使其相对于固定板旋转并沿螺纹运动,进行高度调节,使动物的前肢着地,而后肢被悬在空中,身体与水平面呈30°,建立后肢去负荷模型、骨质流失等模型,挂环能够自由的相对与高度调节杆旋转,适用于市场上大部分实验鼠笼,具有可实现多只小鼠同笼饲养,操作简易,材料易得,价格实惠,占地面积小等优点;通过喂食组件使小鼠能够在鼠笼中正常进食喂养,通过下料组件添加饲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鼠笼的小鼠悬尾实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悬尾实验
,具体为一种应用于鼠笼的小鼠悬尾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悬尾实验装置可用于建立应激抑郁症模型、后肢去负荷模型、骨质流失等模型;在抑郁方面的研究中,悬尾实验(Tailsuspensiontest,TST)是一种经典而又能快速评价抗抑郁药物、兴奋药物、镇静药物药效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小鼠悬尾后企图逃脱但又无法逃脱,从而放弃挣扎,进入特有的抑郁不动状态,实验过程中记录动物不动时间来反映抑郁状态,抗抑郁药物、兴奋药物能明显地缩短改变其状态。实验时,将小鼠尾部后1/3处用胶带固定,悬挂于支架上,头部距离台面15cm,进行摄像,摄像背景与小鼠毛色呈明显反差,白色小鼠采用黑色背景,计时6min后停止,利用小动物行为学分析软件。目前,有专门的悬尾测试仪,主要用于抗抑郁、镇静以及止痛类药物的研究,通过固定动物尾部使其头向下悬挂,记录处于该环境的动物产生绝望的不动状态过程中的一系列参数,但目前市面上的悬尾实验装置占地面积大、价格昂贵。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应用于鼠笼的小鼠悬尾实验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鼠笼的小鼠悬尾实验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鼠笼的小鼠悬尾实验装置,包括鼠笼和钢栅格,钢栅格位于鼠笼的顶端,且钢栅格的中间设有悬尾组件;悬尾组件包括通过固定螺丝固定于钢栅格上的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自由旋转杆,自由旋转杆包括高度调节杆,高度调节杆上设有螺纹,并通过螺纹与固定板的连接,且上部设有固定螺母,固定螺母与固定板之间设有锁紧垫片,高度调节杆的底端伸入鼠笼中,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固定片,固定片的底面固定有挂环,挂环上设有钢丝绳。优选的,鼠笼的一侧设有喂食组件,喂食组件包括固定于鼠笼外侧壁的饲料箱,饲料箱的底部设有下料管,下料管处设有下料组件,鼠笼的底面对应位置设有喂食槽。优选的,喂食槽的下方设有滑动板,滑动板的顶面上对应设有收集槽,且喂食槽的底端固定于收集槽的上部,滑动板的一端伸出鼠笼并固定有拉板,且收集槽的外侧壁与鼠笼的侧壁之间设有第一弹簧。优选的,下料组件包括设置与下料箱底面的移动槽,移动槽中滑动连接有封口板,封口板的下部设有下料口,底端固定有齿条,齿条的底端伸出移动槽并连接有驱动组件。优选的,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饲料箱下方的驱动箱,驱动箱中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与齿条啮合,驱动箱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横杆,横杆的顶面均匀设置有齿牙,并通过齿牙与第一齿轮啮合,横杆的一端伸入鼠笼中,并垂直固定有驱动板,驱动板与鼠笼侧壁之间设有第二弹簧,且驱动板的底端高度小于喂食槽的顶端高度。优选的,下料组件包括设置与下料管中的下料阀,下料阀电连接有接触开关和电源,接触开关固定安装于鼠笼的侧壁上,且高度小于喂食槽的顶端高度。优选的,鼠笼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电磁铁,电磁铁电连接有电源和开关,喂食槽的侧壁上固定有定位磁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将动物尾部通过钢丝绳固定在挂环上,悬挂倒吊,建立应激抑郁症模型,也可以通过转动高度调节杆,使其相对于固定板旋转并沿螺纹运动,进行高度调节,使动物的前肢着地,而后肢被悬在空中,身体与水平面呈30°,建立后肢去负荷模型、骨质流失等模型,挂环能够自由的相对与高度调节杆旋转,适用于市场上大部分实验鼠笼,具有可实现多只小鼠同笼饲养,操作简易,材料易得,价格实惠,占地面积小等优点;通过喂食组件使小鼠能够在鼠笼中正常进食喂养,只需通过拉即可将喂食槽移动到饲料箱的下方,即可通过下料组件添加饲料,无需打开鼠笼,操作方便;添加结束后,松开拉板,喂食槽通过第一弹簧的作用,自动向鼠笼内侧移动,以便使喂食槽在小鼠尾部固定的情况下位于小鼠的活动范围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自由旋转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喂食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下料组件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下料组件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鼠笼,2-钢栅格,3-固定板,4-固定螺丝,5-自由旋转杆,501-挂环,502-定位螺丝,503-轴承,504-固定片,505-高度调节杆,6-固定螺母,7-锁紧垫片,8-钢丝绳,9-小鼠,10-喂食槽,1001-滑动板,1002-收集槽,1003-拉板,1004-第一弹簧,11-饲料箱,1101-下料管,1102-封口板,1103-齿条,1104-下料阀,1105-接触开关,12-驱动板,1201-第二弹簧,1202-第一齿轮,1203-第二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附图,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鼠笼的小鼠悬尾实验装置,包括鼠笼1和钢栅格2,钢栅格2位于鼠笼1的顶端,且钢栅格2的中间设有悬尾组件;悬尾组件包括通过固定螺丝4固定于钢栅格2上的固定板3,固定板3上设有自由旋转杆5,自由旋转杆5包括高度调节杆505,高度调节杆505上设有螺纹,并通过螺纹与固定板3的连接,且上部设有固定螺母6,固定螺母6与固定板3之间设有锁紧垫片7,高度调节杆505的底端伸入鼠笼1中,并通过轴承503转动连接有固定片504,固定片504的底面固定有挂环501,挂环501上设有钢丝绳8。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在建立应激抑郁症模型时,将动物尾部通过钢丝绳8固定在挂环501上,悬挂倒吊,引起本能的剧烈挣脱反应,但由于无法逃脱而最终放弃抵抗行为,并进入不动状态,多次实验可建立应激抑郁症模型;建立后肢去负荷模型、骨质流失等模型时,在特制鼠笼中把动物尾部通过钢丝绳8和挂环501悬吊起来,使其前肢着地,而后肢被悬在空中,身体与水平面呈30°,前肢可自由活动,动物可自由进食进水,单笼饲养;可通过转动高度调节杆505,使其相对于固定板3旋转并沿螺纹运动,进行高度调节,调节后通过固定螺母6拧紧,挂环501能够自由的相对与高度调节杆505旋转,适用于市场上大部分实验鼠笼1,具有可实现多只小鼠9同笼饲养,操作简易,材料易得,价格实惠,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鼠笼1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鼠笼的小鼠悬尾实验装置,包括鼠笼和钢栅格,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栅格位于鼠笼的顶端,且钢栅格的中间设有悬尾组件;所述悬尾组件包括通过固定螺丝固定于钢栅格上的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自由旋转杆,所述自由旋转杆包括高度调节杆,高度调节杆上设有螺纹,并通过螺纹与固定板连接,且上部设有固定螺母,固定螺母与固定板之间设有锁紧垫片,所述高度调节杆的底端伸入鼠笼中,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固定片,固定片的底面固定有挂环,挂环上设有钢丝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鼠笼的小鼠悬尾实验装置,包括鼠笼和钢栅格,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栅格位于鼠笼的顶端,且钢栅格的中间设有悬尾组件;所述悬尾组件包括通过固定螺丝固定于钢栅格上的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自由旋转杆,所述自由旋转杆包括高度调节杆,高度调节杆上设有螺纹,并通过螺纹与固定板连接,且上部设有固定螺母,固定螺母与固定板之间设有锁紧垫片,所述高度调节杆的底端伸入鼠笼中,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固定片,固定片的底面固定有挂环,挂环上设有钢丝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鼠笼的小鼠悬尾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鼠笼的一侧设有喂食组件,所述喂食组件包括固定于鼠笼外侧壁的饲料箱,饲料箱的底部设有下料管,下料管处设有下料组件,所述鼠笼的底面对应位置设有喂食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鼠笼的小鼠悬尾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喂食槽的下方设有滑动板,滑动板的顶面上对应设有收集槽,且喂食槽的底端固定于收集槽的上部,所述滑动板的一端伸出鼠笼并固定有拉板,且收集槽的外侧壁与鼠笼的侧壁之间设有第一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睿佘燕玲周珊瑶雷斯史华彩李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东省卫生应急医院广东省传统医学与运动伤害康复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