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应急蓄水装置,包括可折叠的蓄水袋,所述蓄水袋设有至少两个开口,一个开口上设有抽水装置,另一个开口上设有进水装置,进水装置为进水管,进水管由两片塑料薄膜组成,一片塑料薄膜的两条侧边分别与另一片塑料薄膜的两条侧边相连。由于蓄水袋的进水管由两片塑料薄膜组成,塑料薄膜比较薄,比较柔软,两片塑料薄膜相对的内表面也比较光滑,因此进水管不进水的时候,进水管的两片塑料薄膜在周围水的压力下,会贴在一起,进水管出口外的水难以进入进水管,此外,塑料薄膜比较软,因此进水管容易弯曲、打折,更进一步避免了蓄水袋内的水倒流到蓄水袋外,其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成本低、易于实现。(*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应急蓄水装置。技术背景现有的蓄水装置,只有一个容器体,但都不具备抽水装置,而且 很多蓄水装置的容器体不能折叠,体积无法改变,不利于存放和携带, 因此不适于应急情况,如救灾、野营、停水、沙漠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人2006年在先申请了一个专利,专利申 请号为200620065261.2,名称为"应急蓄水装置",该应急蓄水装置 包括可折叠的蓄水袋,所述蓄水袋设有至少一个开口, 一个开口上安 装有可拆卸的抽水装置。该蓄水装置的进水装置为塑料管,塑料管包 括可与开口连接的出水端口和可与水龙头连接的进水端口 。由于蓄水 袋设有抽水装置和进水装置,蓄水袋的体积可改变,不使用的时候, 体积很小,因此适用于各种应急情况,并且蓄水袋还可以用来盛装其 它液体。但是,该应急蓄水装置的进水装置为塑料管,因此使用者往蓄水 袋内灌水不是很方便,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往往需要快速灌好水, 并且最好蓄水袋内的水不容易倒流出来,而采用塑料管明显难以满足 上述这些要求,并且塑料管存放的时候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导致应 急蓄水装置的体积增大,不利于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改进的应急 蓄水装置,只能通过进水装置往蓄水袋内灌水,而蓄水袋内的水无法 通过进水装置倒流到蓄水袋外,并且不使用的时候占用体积小,便于 存储和运输,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的改进的应急蓄水装置,包括可折叠的蓄水袋,所述蓄水袋设有至少两个开口, 一个开口上设有抽水装置,另一个开口上 设有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装置为进水管,进水管由两片 塑料薄膜组成, 一片塑料薄膜的两条侧边分别与另一片塑料薄膜的两 条侧边相连。由于进水管与其轴向相垂直的横截面,只有两条边,并 且塑料薄膜比较薄,比较柔软,两片塑料薄膜相对的内表面也比较光 滑,因此在蓄水袋装有水,并且水的高度比进水管的出口高,而进水 管不进水的时候,进水管的两片塑料薄膜在周围水的压力下,会贴在 一起,进水管出口外的水难以进入进水管。此外,由于塑料薄膜比较 软,因此进水管容易弯曲、打折,这样更进一步避免了蓄水袋内的水 通过进水装置倒流到蓄水袋外的现象的发生。为了让进水管在不需要进水的时候,进一步保证蓄水袋内的水无 法通过进水装置倒流到蓄水袋外,所述进水管的内表面平整光滑。也 就是说,两个塑料薄膜相对的表面是平整光滑的,没有凸起、凹陷, 这样,两个塑料薄膜相对的表面才容易贴紧,水才不会倒流。为了让进水管在不需要进水的时候,进一步保证蓄水袋内的水无 法通过进水装置倒流到蓄水袋外,所述进水管伸入蓄水袋内部分的长 度最好大一些,至少大于l厘米。一个更优的方案,所述进水管伸入蓄水袋内部分的长度最好大于 IO厘米。为了让进水管在不需要进水的时候,进一步保证蓄水袋内的水无 法通过进水装置倒流到蓄水袋外,所述塑料薄膜的厚度最好比较薄, 因为如果塑料薄膜的厚度过厚,就容易导致蓄水袋内的水通过进水装置倒流到蓄水袋外,因此所述塑料薄膜的厚度最好小于3毫米。 一个更优的方案,所述塑料薄膜的厚度最好小于1毫米。 上述塑料薄膜的厚度的范围最好在0.05 -0.5毫米,这样进水管不会出现倒流的现象,而塑料薄膜也不会因为太薄而容易损坏。上述进水管最好是通过热合等方式固定在蓄水袋的开口处,其位 于蓄水袋外的部分和位于蓄水袋内的部分最好是一体的。当然,另一种方式是制造的时候也可以将进水管分成两条,将两 条进水管分别固定在蓄水袋的开口处的内侧和外侧。因此,上述进水 管包括外进水管和内进水管,外进水管固定在蓄水袋上对应的开口处 的外侧,外进水管固定在蓄水袋上对应的开口处的内侧。蓄水袋上对 应的开口处指的是蓄水袋上的两个开口中用来固定进水管的那个开 口,蓄水袋上对应的开口处的外侧指的是位于蓄水袋外侧,蓄水袋上 对应的开口处的内侧指的是位于蓄水袋内部。本技术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蓄水袋的进水管由 两片塑料薄膜组成,塑料薄膜比较薄,比较柔软,两片塑料薄膜相对 的内表面也比较光滑,因此进水管不进水的时候,进水管的两片塑料 薄膜在周围水的压力下,会贴在一起,进水管出口外的水难以进入进 水管,此外,由于塑料薄膜比较软,因此进水管容易弯曲、打折,这 样更进一步避免了蓄水袋内的水通过进水装置倒流到蓄水袋外的现 象的发生,其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成本低、易于实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图2中进水管A-A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3所示,本优选实施例中的改进的应急蓄水装置,包括可 折叠的蓄水袋1,所述蓄水袋1设有两个开口 2、 3, 一个开口 2上设 有抽水装置4,另一个开口3上设有进水装置。所述进水装置为进水管5,进水管由两片塑料薄膜501、 502组 成, 一片塑料薄膜501的两条侧边分别与另一片塑料薄膜502的两条 侧边相连。由于进水管5与其轴向相垂直的横截面,只有两条边,并 且塑料薄膜501、 502均比较薄,比较柔软,两片塑料薄膜501、 502 相对的内表面也比较光滑,因此在蓄水袋装有水6,并且水6的高度 比进水管5的出口高,而进水管5不进水的时候,进水管5的两片塑 料薄膜501、 502在周围水的压力下,会贴在一起,进水管5出口外的水难以进入进水管5。此外,由于塑料薄膜501、 502比较软,因 此进水管容易弯曲、打折,这样更进一步避免了蓄水袋l内的水通过 进水装置倒流到蓄水袋1外的现象的发生。为了让进水管5在不需要进水的时候,进一步保证蓄水袋1内的 水无法通过进水装置倒流到蓄水袋1夕卜,所述进水管5的内表面平整 光滑。也就是说,两个塑料薄膜501、 502相对的表面是平整光滑的, 没有凸起、凹陷,这样,两个塑料薄膜501、 502相对的表面才容易 贴紧,水才不会倒流。所述进水管5伸入蓄水袋1内部分的长度为15厘米。 所述塑料薄膜501、 502的厚度最好比较薄,因为如果塑料薄膜 的厚度过厚,就容易导致蓄水袋内的水通过进水装置倒流到蓄水袋 外,因此所述塑料薄膜501、 502的厚度均为0.4毫米,这样进水管5 不会出现倒流的现象,而塑料薄膜501、 502也不会因为太薄而容易 损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 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 均为本技术权利要求范围所覆盖。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应急蓄水装置,包括可折叠的蓄水袋,所述蓄水袋设有至少两个开口,一个开口上设有抽水装置,另一个开口上设有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装置为进水管,进水管由两片塑料薄膜组成,一片塑料薄膜的两条侧边分别与另一片塑料薄膜的两条侧边相连。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应急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进水管的内表面平整光滑。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进的应急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水管伸入蓄水袋内部分的长度大于1厘米。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的应急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进水管伸入蓄水袋内部分的长度大于10厘米。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进的应急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塑料薄膜的厚度小于3毫米。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进的应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应急蓄水装置,包括可折叠的蓄水袋,所述蓄水袋设有至少两个开口,一个开口上设有抽水装置,另一个开口上设有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装置为进水管,进水管由两片塑料薄膜组成,一片塑料薄膜的两条侧边分别与另一片塑料薄膜的两条侧边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仕泽,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虹桥包装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