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预制构件吊装碰撞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81737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测预制构件吊装碰撞的方法,其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使用Revit软件建立预制构件标准化族库;S2、根据设计图纸,选取预制构件标准化族库中的与设计图纸对应的预制构件;S3、根据所述所述设计图纸,修改所述预制构件的相关参数,使所述预制构件的结构与所述设计图纸的设计结构相同;S4、根据所述设计图纸,建立构造柱的三维模型;S5、在Revit软件中,模拟施工现场的吊装过程,检测多个所述预制构件安装于所述构造柱上时,不同所述预制构件的预留钢筋是否会发生碰撞。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实际施工前检测不同的预制构件的预留钢筋是否会发生碰撞,便于设计人员对预制构件的设计图纸作出调整,避免实际施工中的碰撞问题。

A method to detect the hoisting collision of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预制构件吊装碰撞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检测预制构件吊装碰撞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装配式建筑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建筑采用装配式方法,先在工厂中预制相应的预制构件,然后将预制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中,将预制构件按照预先的设计组装到一起,能够加快施工进程,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吊装是装配式建筑中常见的一种预制构件的组装方法。在施工现场,将一些预制构件吊装并通过构造柱连接。一般一根构造柱上预留有多个钢筋安装位,每一预制构件上会预留有预留钢筋,将多个预制构件的预留钢筋安装都与其对应的钢筋安装位上,完成多个预制构件的吊装。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因为预制件的数量较多,在吊装过程中无法直接对预制构件与构造柱的连接部位进行观察,所以无法判断先安装的预制构件是否挡住了未安装的预制构件的钢筋安装位。一旦先安装的预制构件挡住了未安装的预制构件的钢筋安装位,则安装过程中两个预制构件就会发生碰撞,影响施工效率,更为甚者会产生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亟需一种检测预制构件吊装碰撞的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预制构件吊装碰撞的方法,能够检测吊装过程中不同的预制构件的预留钢筋是否会发生碰撞,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性。如上构思,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检测预制构件吊装碰撞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使用Revit软件建立预制构件标准化族库;S2、根据设计图纸,选取所述预制构件标准化族库中的与所述设计图纸对应的预制构件;S3、根据所述设计图纸,修改所述预制构件的相关参数,使所述预制构件的结构与所述设计图纸的设计结构相同;S4、根据所述设计图纸,建立构造柱的三维模型;S5、在Revit软件中,模拟施工现场的吊装过程,检测多个所述预制构件安装于所述构造柱上时,不同所述预制构件的预留钢筋是否会发生碰撞。可选地,在所述步骤S5中,若不同所述预制构件的预留钢筋发生碰撞,则还需要进行:S51、将与所述设计图纸的参数相同的所述预制构件和所述构造柱的三维模型导入Navisworks中;S52、在Navisworks中点击碰撞测试;S53、生成问题报告反馈设计。可选地,所述步骤S53还包括:提供优化建议。可选地,在所述步骤S5中,若不同所述预制构件的预留钢筋发生碰撞,则还需要进行:S54、将与设计图纸的参数相同的所述预制构件和所述构造柱的三维模型导入Synchro中;S55、进行预制构件吊装模拟演示。可选地,在所述步骤S3中,根据设计图纸,修改所述预制构件的尺寸和材料。可选地,所述预制构件的材料包括混凝土、木材和工程塑料。可选地,在所述步骤S5中,若不同所述预制构件的预留钢筋发生碰撞,则进行报警提示。可选地,所述报警提示为声音信号提示。可选地,所述报警提示为在所述预留钢筋发生碰撞的位置进行标亮显示。可选地,所述预制构件标准化族库包括预制柱、预制板、预制梁和预制墙。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检测预制构件吊装碰撞的方法,在Revit软件中,模拟施工现场的吊装过程,检测多个所述预制构件安装于所述构造柱上时,不同所述预制构件的预留钢筋是否会发生碰撞,从而使得施工人员能够在实际吊装前对设计图纸进行修改,避免在实际吊装过程中不同的预制构件的预留钢筋发生碰撞。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检测预制构件吊装碰撞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为了能够在预制构件施工前检测到预制构件在吊装过程中是否会发生碰撞,避免施工过程中不同的预制构件的预留钢筋间发生碰撞,影响施工效率甚至危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预制构件吊装碰撞的方法。参见图1,检测预制构件吊装碰撞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使用Revit软件建立预制构件标准化族库;S2、根据设计图纸,选取预制构件标准化族库中的与设计图纸对应的预制构件;S3、根据设计图纸,修改预制构件的相关参数,使预制构件的结构与设计图纸的设计结构相同;S4、根据设计图纸,建立构造柱的三维模型;S5、在Revit软件中,模拟施工现场的吊装过程,检测多个预制构件安装于构造柱上时,不同预制构件的预留钢筋是否会发生碰撞。若检测到不同预制构件的预留钢筋会发生碰撞,则设计人员跟对设计图纸进行修改,避免实际吊装过程中发生碰撞,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性。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5中,若不同预制构件的预留钢筋发生碰撞,则进行报警提示。可选地,报警提示为声音信号提示,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报警提示也可以为在预留钢筋发生碰撞的位置进行标亮显示。当然,报警提示还可以既有声音信号提示,又在预留钢筋发生碰撞的位置进行标亮显示。本实施例中,预制构件标准化族库包括多种不同的预制构件。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按照预制构件的外形结构,预制构件标准化族库包括预制柱、预制板、预制梁和预制墙。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S2中,根据设计图纸,选取预制构件标准化族库中的与设计图纸对应的预制构件,“对应”的意思是,按照预制构件标准化族库的分类标准,选取预制构件标准化族库中的与设计图纸对应的预制构件。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当设计图纸中的预制构件为预制柱时,在预制构件标准化族库中也选取预制柱;当设计图纸中的预制构件为预制板时,在预制构件标准化族库中也选取预制板;当设计图纸中的预制构件为预制梁时,预制构件标准化族库中也选取预制梁;当设计图纸中的预制构件为预制墙时,预制构件标准化族库中也选取预制墙。在步骤S3中,根据设计图纸,修改预制构件的尺寸和材料。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尺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预制构件吊装碰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使用Revit软件建立预制构件标准化族库;/nS2、根据设计图纸,选取所述预制构件标准化族库中的与所述设计图纸对应的预制构件;/nS3、根据所述设计图纸,修改所述预制构件的相关参数,使所述预制构件的结构与所述设计图纸的设计结构相同;/nS4、根据所述设计图纸,建立构造柱的三维模型;/nS5、在Revit软件中,模拟施工现场的吊装过程,检测多个所述预制构件安装于所述构造柱上时,不同所述预制构件的预留钢筋是否会发生碰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预制构件吊装碰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使用Revit软件建立预制构件标准化族库;
S2、根据设计图纸,选取所述预制构件标准化族库中的与所述设计图纸对应的预制构件;
S3、根据所述设计图纸,修改所述预制构件的相关参数,使所述预制构件的结构与所述设计图纸的设计结构相同;
S4、根据所述设计图纸,建立构造柱的三维模型;
S5、在Revit软件中,模拟施工现场的吊装过程,检测多个所述预制构件安装于所述构造柱上时,不同所述预制构件的预留钢筋是否会发生碰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预制构件吊装碰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5中,若不同所述预制构件的预留钢筋发生碰撞,则还需要进行:
S51、将与所述设计图纸的参数相同的所述预制构件和所述构造柱的三维模型导入Navisworks中;
S52、在Navisworks中点击碰撞测试;
S53、生成问题报告反馈设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预制构件吊装碰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3还包括:
提供优化建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预制构件吊装碰撞的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鹏涛段武君张启明马林许晓鹏曹振兴杨勇韦鹏夏猛刘士锐卢永刚周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