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屋面桁架楼层板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81363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斜屋面桁架楼层板,包括工字钢,所述工字钢的顶端靠一侧设置有角钢,且工字钢和角钢的顶面均连接有底模钢板,贯穿所述底模钢板的顶面与工字钢的顶面设置有若干组铆钉,所述底模钢板的顶面设置有若干组腹杆钢筋,所述腹杆钢筋的顶端设置有上弦钢筋,且腹杆钢筋的侧壁靠底部焊接有下弦钢筋,所述腹杆钢筋的前后端靠上弦钢筋的下方均设置有次方向顶筋,且腹杆钢筋的前后端靠下弦钢筋的上方均设置有次方向底筋;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施工效果好,且对底模钢板的固定和支撑效果显著,能够较好的保证在后期施工时斜屋面桁架楼层板与斜屋面之间保持较好的整体性,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A truss floor slab with inclined roof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斜屋面桁架楼层板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屋面施工
,具体涉及到斜屋面桁架楼层板,更具体的是一种斜屋面桁架楼层板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及建筑行业的发展,城市建设中呈现出越来越多欧式建筑,由于欧式建筑屋面多为较大跨度斜屋面,斜屋面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斜屋面下方支撑架不易施工,导致斜屋面施工相对难度大,而斜屋面桁架楼层板可以解决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斜屋面施工难度大的这一问题,同时斜屋面桁架楼层板施工能够有效缩短施工工期,为克服斜屋面施工难度大的问题,且同时减少斜屋面支撑架搭设,降低建设成本,研究了斜屋面桁架楼层板,并随之产生连接方法及施工工艺建。申请号为201510957676.4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大坡度现浇混凝土斜屋面施工方法,主要施工步骤包括:(1)屋面板底模支撑搭设;(2)屋面板底模安装;(3)屋面板面模支撑搭设;(4)屋面板面模安装,其施工周期较长,且结构需要拆除,施工成本较高。现有的斜屋面桁架楼层板在施工和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现有斜屋面桁架楼层板在施工时,其在对底模钢板进行支撑时所构造的支撑结构较为负载,在安装时不够方便;现有的斜屋面桁架楼层板对底模钢板的固定效果较为一般;现有的斜屋面桁架楼层板在施工时整体周期较长,且施工成本较高,且在后期浇筑时不能保证斜屋面桁架楼层板与斜屋面之间整体性,给实际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斜屋面桁架楼层板及其施工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斜屋面桁架楼层板在施工时,其在对底模钢板进行支撑时所构造的支撑结构较为负载,在安装时不够方便;现有的斜屋面桁架楼层板对底模钢板的固定效果较为一般;现有的斜屋面桁架楼层板在施工时整体周期较长,且施工成本较高,且在后期浇筑时不能保证斜屋面桁架楼层板与斜屋面之间整体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斜屋面桁架楼层板,包括工字钢,所述工字钢的顶端靠一侧设置有角钢,且工字钢和角钢的顶面均连接有底模钢板,贯穿所述底模钢板的顶面与工字钢的顶面设置有若干组铆钉,所述底模钢板的顶面设置有若干组腹杆钢筋,所述腹杆钢筋的顶端设置有上弦钢筋,且腹杆钢筋的侧壁靠底部焊接有下弦钢筋,所述腹杆钢筋的前后端靠上弦钢筋的下方均设置有次方向顶筋,且腹杆钢筋的前后端靠下弦钢筋的上方均设置有次方向底筋,所述腹杆钢筋与上弦钢筋、下弦钢筋、次方向顶筋和次方向底筋衔接处以外以及腹杆钢筋与底模钢板衔接处以外区域均填充有混凝土层。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次方向顶筋与上弦钢筋呈垂直设置,且上弦钢筋的次方向顶筋衔接处绑扎有钢丝,所述次方向顶筋和次方向底筋与腹杆钢筋衔接处均通过钢丝绑扎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弦钢筋与次方向底筋呈垂直设置,且下弦钢筋的与次方向底筋衔接处也绑扎有钢丝。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角钢呈L型设置,且角钢的地面与工字钢的顶面焊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模钢板的底面与工字钢的顶面衔接处呈直角状设置,且底模钢板通过铆钉与工字钢固定,铆钉与工字钢衔接处焊接固定,若干组铆钉呈竖向一字排开。一种斜屋面桁架楼层板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首先将工字钢垂直放置在支撑面上,将角钢的底面与工字钢的顶面衔接处进行焊接,将底模钢板架设在工字钢以及角钢的顶面;步骤二:将底模钢板与工字钢的顶面衔接处采用多组铆钉进行固定,并将铆钉与工字钢进行焊接,并在底模钢板与角钢的顶面衔接处采用焊接固定;步骤三:将多组腹杆钢筋依次架设在底模钢板的顶面,在每组腹杆钢筋的顶端焊接上弦钢筋,并在腹杆钢筋的前后端靠上弦钢筋下方位置均焊接次方向顶筋,在每组腹杆钢筋的两侧壁靠底部均焊接下弦钢筋,并在腹杆钢筋的前后端靠下弦钢筋的上方焊接次方向底筋,将上弦钢筋与次方向顶筋衔接处采用钢丝进行绑扎,再将下弦钢筋与次方向底筋衔接处采用钢丝进行绑扎,最后在底模钢板的顶部与各个结构之间的缝隙中填充混凝土层,整个斜屋面桁架楼层板施工完成。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工字钢配合角钢作为底模钢板的支撑架构,工字钢和角钢相焊接,能够较好的对底模钢板进行支撑,支撑结构简单,在施工时操作较为方便,且支撑效果好;2、通过设置铆钉将工字钢与底模钢板之间进行固定,且将铆钉与工字钢的接触处进行焊接,能够有效的放置底模钢板移动,在对底模钢板进行固定时更加方便,省去对底模钢板与工字钢之间进行焊接;3、整个斜屋面桁架楼层板结构简单,在施工时较为方便,方便了斜屋面的浇筑施工,采用上弦钢筋与次方向顶筋以及下弦钢筋与次方向底筋焊接在腹杆钢筋上,最后在采用混凝土层进行填充,整体施工操作简单,且整体性较好,有效的缩短了施工周期,采用混凝土层加固的方式降低了施工成本,在后期浇筑时,工字钢与斜屋面间夹角随斜屋面桁架楼层板浇筑时,一同浇筑,加大斜屋面与工字钢之间的整体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立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底模钢板与腹杆钢筋连接图。图中1、工字钢;2、角钢;3、铆钉;4、底模钢板;5、上弦钢筋;6、下弦钢筋;7、腹杆钢筋;8、次方向顶筋;9、次方向底筋;10、混凝土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一种斜屋面桁架楼层板,包括工字钢1,工字钢1的顶端靠一侧设置有角钢2,且工字钢1和角钢2的顶面均连接有底模钢板4,贯穿底模钢板4的顶面与工字钢1的顶面设置有若干组铆钉3,底模钢板4的顶面设置有若干组腹杆钢筋7,腹杆钢筋7的顶端设置有上弦钢筋5,且腹杆钢筋7的侧壁靠底部焊接有下弦钢筋6,腹杆钢筋7的前后端靠上弦钢筋5的下方均设置有次方向顶筋8,且腹杆钢筋7的前后端靠下弦钢筋6的上方均设置有次方向底筋9,腹杆钢筋7与上弦钢筋5、下弦钢筋6、次方向顶筋8和次方向底筋9衔接处以外以及腹杆钢筋7与底模钢板4衔接处以外区域均填充有混凝土层10,填充混凝土层10,对各结构进行固定,方便后期的浇筑。次方向顶筋8与上弦钢筋5呈垂直设置,且上弦钢筋5的次方向顶筋8衔接处绑扎有钢丝,次方向顶筋8和次方向底筋9与腹杆钢筋7衔接处均通过钢丝绑扎连接,上弦钢筋5与次方向顶筋8进行绑扎,提高整体牢固程度。下弦钢筋6与次方向底筋9呈垂直设置,且下弦钢筋6的与次方向底筋9衔接处也绑扎有钢丝,下弦钢筋6与次方向底筋9进行绑扎,提高整体牢固程度。角钢2呈L型设置,且角钢2的地面与工字钢1的顶面焊接,角钢2与工字钢1起到支撑作用。底模钢板4的底面与工字钢1的顶面衔接处呈直角状设置,且底模钢板4通过铆钉3与工字钢1固定,铆钉3与工字钢1衔接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斜屋面桁架楼层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工字钢(1),所述工字钢(1)的顶端靠一侧设置有角钢(2),且工字钢(1)和角钢(2)的顶面均连接有底模钢板(4),贯穿所述底模钢板(4)的顶面与工字钢(1)的顶面设置有若干组铆钉(3),所述底模钢板(4)的顶面设置有若干组腹杆钢筋(7),所述腹杆钢筋(7)的顶端设置有上弦钢筋(5),且腹杆钢筋(7)的侧壁靠底部焊接有下弦钢筋(6),所述腹杆钢筋(7)的前后端靠上弦钢筋(5)的下方均设置有次方向顶筋(8),且腹杆钢筋(7)的前后端靠下弦钢筋(6)的上方均设置有次方向底筋(9),所述腹杆钢筋(7)与上弦钢筋(5)、下弦钢筋(6)、次方向顶筋(8)和次方向底筋(9)衔接处以外以及腹杆钢筋(7)与底模钢板(4)衔接处以外区域均填充有混凝土层(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屋面桁架楼层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工字钢(1),所述工字钢(1)的顶端靠一侧设置有角钢(2),且工字钢(1)和角钢(2)的顶面均连接有底模钢板(4),贯穿所述底模钢板(4)的顶面与工字钢(1)的顶面设置有若干组铆钉(3),所述底模钢板(4)的顶面设置有若干组腹杆钢筋(7),所述腹杆钢筋(7)的顶端设置有上弦钢筋(5),且腹杆钢筋(7)的侧壁靠底部焊接有下弦钢筋(6),所述腹杆钢筋(7)的前后端靠上弦钢筋(5)的下方均设置有次方向顶筋(8),且腹杆钢筋(7)的前后端靠下弦钢筋(6)的上方均设置有次方向底筋(9),所述腹杆钢筋(7)与上弦钢筋(5)、下弦钢筋(6)、次方向顶筋(8)和次方向底筋(9)衔接处以外以及腹杆钢筋(7)与底模钢板(4)衔接处以外区域均填充有混凝土层(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屋面桁架楼层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方向顶筋(8)与上弦钢筋(5)呈垂直设置,且上弦钢筋(5)的次方向顶筋(8)衔接处绑扎有钢丝,所述次方向顶筋(8)和次方向底筋(9)与腹杆钢筋(7)衔接处均通过钢丝绑扎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屋面桁架楼层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弦钢筋(6)与次方向底筋(9)呈垂直设置,且下弦钢筋(6)的与次方向底筋(9)衔接处也绑扎有钢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屋面桁架楼层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2)呈L型设置,且角钢(2)的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柘龙金秦锴鲁超付正东吴相刘隆山谢上模邓欢苏静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四局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