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岩棉生产的热风成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81109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0:55
一种用于岩棉生产的热风成纤系统,包括高温热风成纤四辊离心机,还包括并列排放的液‑气混合中心喷胶装置、离心辊冷却水系统、油气润滑系统、隔热冷却系统和高温高速热风系统,液‑气混合中心喷胶装置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中心喷胶进口连通,离心辊冷却水系统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冷却水进口连通,油气润滑系统通过管路与主轴内部的空腔连通,隔热冷却系统通过管路与隔热冷却水进口连通,高温高速热风系统通过管路与吹离风口连通;还包括施胶系统,施胶系统通过管路分别连通液‑气混合中心喷胶装置和外围施胶装置连通,外围施胶装置连接喷头,在离心辊的外围喷胶,成雾态胶流。成纤纤维直径小、渣球含量少,成纤率高,并且更加节能环保。

A hot air fiber forming system for rock wool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岩棉生产的热风成纤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岩棉成纤工艺技术装备
,尤其是一种用于岩棉生产的热风成纤系统。
技术介绍
在岩棉生产工艺流程中,岩棉成纤系统是岩棉生产成纤的关键过程,成纤系统决定岩棉生产的成纤产量、纤维直径、渣球含量、纤维喷胶的均匀性等。岩棉生产的成纤原理:以玄武岩石为主要原料,经熔化炉高温熔化。熔体流股流到离心辊上后,被分散成环形,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环形熔体压向辊轮的外缘,这时,熔体层的厚度减低到由熔体本身的表面能力所决定的某一极限,在这以后,环形熔体就断裂并形成许多股细流,再在离心辊外缘高压喷风,将细流用气流吹向前运动并拉长为纤维,同时在纤维上喷胶并送进沉降室。现有成纤技术:现有岩棉成纤系统的成纤工艺:熔体流股流到离心辊上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断裂并形成许多股细流,再在离心辊外缘用常温高速气流吹向前运动并拉长为纤维,同时在纤维上喷胶。沉降在集棉鼓上形成树脂棉毡。由于离心辊需采用冷却水来冷却辊面,使得熔体在离心辊上快速降温,再由常温高速气流吹拉使熔体急速降温,使得熔体粘度快速增大。从而造成纤维直径粗,渣球多,成纤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岩棉生产的热风成纤系统,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常温吹离风岩棉成纤技术带来的缺陷,使其成纤纤维直径小、渣球含量少,成纤率高,并且更加节能环保。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岩棉生产的热风成纤系统,包括高温热风成纤四辊离心机,所述高温热风成纤四辊离心机的结构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平行间隔设置的四个主轴,每个主轴上均安装有离心辊,每个离心辊的安装形式相同,以其中一个离心辊为例,其具体的安装结构为:所述主轴上通过轴承安装有离心辊,所述离心辊的外部设置有冷却水夹套,所述冷却水夹套内通入冷却水;所述主轴的一端中心位置设置有中心喷胶进口,此端口下部设置有冷却水进口,上部设置有中心喷胶压缩空气进口,所述冷却水夹套的底部还设置有吹离风口和隔热冷却水进口,所述离心辊的端面设置有高温高速气流出口;还包括并列排放的液-气混合中心喷胶装置、离心辊冷却水系统、油气润滑系统、隔热冷却系统和高温高速热风系统,所述液-气混合中心喷胶装置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中心喷胶进口连通,所述离心辊冷却水系统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冷却水进口连通,油气润滑系统通过管路与主轴内部的空腔连通,所述隔热冷却系统通过管路与隔热冷却水进口连通,所述高温高速热风系统通过管路与吹离风口连通;还包括施胶系统,所述施胶系统通过管路分别连通液-气混合中心喷胶装置和外围施胶装置连通,所述外围施胶装置连接喷头,在离心辊的外围喷胶,成雾态胶流;还包括与离心辊辊面对接的高温流股。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高温高速热风系统的结构为:包括高压风机,所述高压风机的输出端通过管路连接燃气热风炉,所述燃气热风炉通过燃气燃烧及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燃气热风炉的输出端通过保温管路连接至吹离风口。所述高压风机采用的风量为15000m3/h、风压为35kpa。所述燃气燃烧及控制装置控制热风的温度在200℃-800℃。所述隔热冷却系统的结构为:包括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输出端通过管路连接至隔热冷却水进口,所述管路上安装有第一节流阀,冷却水夹套的一端还设置有与隔热冷却水进口对应的回收箱。油气润滑系统输送润滑油及4-7kg/cm2压缩空气到高温热风成纤四辊离心机的主轴内,润滑油对主轴的轴承进行润滑,压缩空气在主轴内的空腔内形成腔内正压,并穿过轴承高速旋转形成的气障,通过迷宫密封排出腔外。离心辊冷却水系统的结构为:包括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节流阀连接至冷却水进口。第二节流阀控制成流量50-300升/小时的水流。施胶系统的结构为:包括胶水泵,所述胶水泵的输出端分两路,一路通过第三节流阀与液-气混合中心喷胶装置连通,另一路通过第四节流阀与外围施胶装置连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高温气流对离心辊甩出的许多股熔体细流的吹离拉伸过程中,由于气流温度高使得熔体细流的冷却速度变慢,纤维拉伸的更细长,所以纤维直径小、产生的渣球少,成纤率高。本专利技术在施胶总量一定的情况下,胶水分别从成纤的棉纤维外部及内部同时喷胶,胶水与棉纤维的接触面积增大约100%,所以施胶的均匀性更好。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高温高速气流吹离成纤技术,采用风量15000m3/h,风压35kpa,温度200℃-80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高温热风成纤四辊离心机的离心辊主轴装置采用水冷隔热保护。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主轴装置腔内正压油气润滑、冷却及防尘技术。本专利技术采用外围喷胶、液-气混合中心喷胶复合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高温高速热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隔热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油气润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离心辊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施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高温热风成纤四辊离心机的剖面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高温热风成纤四辊离心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高温流股;2、高温热风成纤四辊离心机;3、高温高速热风系统;4、隔热冷却系统;5、油气润滑系统;6、离心辊冷却水系统;7、液-气混合中心喷胶装置;8、施胶系统;9、外围施胶装置;201、中心喷胶进口;202、中心喷胶压缩空气进口;203、冷却水进口;204、主轴;205、冷却水;206、冷却水夹套;207、轴承;208、离心辊;209、高温高速气流出口;210、吹离风口;211、隔热冷却水进口;212、外壳;213、空腔;214、迷宫密封;301、高压风机;302、燃气热风炉;303、燃气燃烧及控制装置;401、第一水泵;402、第一节流阀;403、回收箱;601、第二水泵;602、第二节流阀;801、胶水泵;802、第三节流阀;803、第四节流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岩棉生产的热风成纤系统,包括高温热风成纤四辊离心机2,高温热风成纤四辊离心机2的结构为:包括外壳212,外壳212内部平行间隔设置的四个主轴204,每个主轴204上均安装有离心辊208,每个离心辊208的安装形式相同,以其中一个离心辊208为例,其具体的安装结构为:主轴204上通过轴承207安装有离心辊208,离心辊208的外部设置有冷却水夹套206,冷却水夹套206内通入冷却水205;主轴204的一端中心位置设置有中心喷胶进口201,此端口下部设置有冷却水进口202,上部设置有中心喷胶压缩空气进口203,冷却水夹套206的底部还设置有吹离风口210和隔热冷却水进口211,离心辊208的端面设置有高温高速气流出口209;还包括并列排放的液-气混合中心喷胶装置7、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岩棉生产的热风成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温热风成纤四辊离心机(2),所述高温热风成纤四辊离心机(2)的结构为:包括外壳(212),所述外壳(212)内部平行间隔设置的四个主轴(204),每个主轴(204)上均安装有离心辊(208),每个离心辊(208)的安装形式相同,以其中一个离心辊(208)为例,其具体的安装结构为:所述主轴(204)上通过轴承(207)安装有离心辊(208),所述离心辊(208)的外部设置有冷却水夹套(206),所述冷却水夹套(206)内通入冷却水(205);所述主轴(204)的一端中心位置设置有中心喷胶进口(201),此端口下部设置有冷却水进口(202),上部设置有中心喷胶压缩空气进口(203),所述冷却水夹套(206)的底部还设置有吹离风口(210)和隔热冷却水进口(211),所述离心辊(208)的端面设置有高温高速气流出口(209);还包括并列排放的液-气混合中心喷胶装置(7)、离心辊冷却水系统(6)、油气润滑系统(5)、隔热冷却系统(4)和高温高速热风系统(3),所述液-气混合中心喷胶装置(7)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中心喷胶进口(201)连通,所述离心辊冷却水系统(6)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冷却水进口(203)连通,油气润滑系统(5)通过管路与主轴(204)内部的空腔(213)连通,所述隔热冷却系统(4)通过管路与隔热冷却水进口(211)连通,所述高温高速热风系统(3)通过管路与吹离风口(210)连通;还包括施胶系统(8),所述施胶系统(8)通过管路分别连通液-气混合中心喷胶装置(7)和外围施胶装置(9)连通,所述外围施胶装置(9)连接喷头,在离心辊(208)的外围喷胶,成雾态胶流;还包括与离心辊(208)辊面对接的高温流股(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岩棉生产的热风成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温热风成纤四辊离心机(2),所述高温热风成纤四辊离心机(2)的结构为:包括外壳(212),所述外壳(212)内部平行间隔设置的四个主轴(204),每个主轴(204)上均安装有离心辊(208),每个离心辊(208)的安装形式相同,以其中一个离心辊(208)为例,其具体的安装结构为:所述主轴(204)上通过轴承(207)安装有离心辊(208),所述离心辊(208)的外部设置有冷却水夹套(206),所述冷却水夹套(206)内通入冷却水(205);所述主轴(204)的一端中心位置设置有中心喷胶进口(201),此端口下部设置有冷却水进口(202),上部设置有中心喷胶压缩空气进口(203),所述冷却水夹套(206)的底部还设置有吹离风口(210)和隔热冷却水进口(211),所述离心辊(208)的端面设置有高温高速气流出口(209);还包括并列排放的液-气混合中心喷胶装置(7)、离心辊冷却水系统(6)、油气润滑系统(5)、隔热冷却系统(4)和高温高速热风系统(3),所述液-气混合中心喷胶装置(7)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中心喷胶进口(201)连通,所述离心辊冷却水系统(6)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冷却水进口(203)连通,油气润滑系统(5)通过管路与主轴(204)内部的空腔(213)连通,所述隔热冷却系统(4)通过管路与隔热冷却水进口(211)连通,所述高温高速热风系统(3)通过管路与吹离风口(210)连通;还包括施胶系统(8),所述施胶系统(8)通过管路分别连通液-气混合中心喷胶装置(7)和外围施胶装置(9)连通,所述外围施胶装置(9)连接喷头,在离心辊(208)的外围喷胶,成雾态胶流;还包括与离心辊(208)辊面对接的高温流股(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岩棉生产的热风成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高速热风系统(3)的结构为:包括高压风机(301),所述高压风机(301)的输出端通过管路连接燃气热风炉(302),所述燃气热风炉(302)通过燃气燃烧及控制装置(303)控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刚郑剑锋刘志恒褚旭东孙刚陈鹏纪飞李玉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零二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