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净水装置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1083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净水装置及车辆,所述车载净水装置包括第一箱体(10)、冷凝单元、供水单元、废气单元以及加热机构;所述冷凝单元与所述第一箱体(10)连通以接收所述第一箱体(10)内产生的蒸汽并将所述蒸汽冷凝为净水;所述供水单元与所述第一箱体(10)连通以向所述第一箱体(10)供水;所述废气单元配置为能够接收车辆排放的废气并向所述加热机构提供所述废气;所述加热机构配置为能够使用所述废气加热所述第一箱体(10)中的水以使所述水形成所述蒸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载净水装置能够高效地获取饮用水,并且有利于节省能源。

Vehicle mounted water purification device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净水装置及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载净水装置及车辆。
技术介绍
在车辆(例如工程车辆)进行野外作业时,难以获取饮用水,现有技术中虽然一些方法能够解决饮用水获取困难的问题,但是仍然存在获取效率较低并且不利于节能环保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车载净水装置及车辆,该车载净水装置能够高效地获取饮用水,并且有利于节省能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载净水装置,所述车载净水装置包括第一箱体、冷凝单元、供水单元、废气单元以及加热机构;所述冷凝单元与所述第一箱体连通以接收所述第一箱体内产生的蒸汽并将所述蒸汽冷凝为净水;所述供水单元与所述第一箱体连通以向所述第一箱体供水;所述废气单元配置为能够接收车辆排放的废气并向所述加热机构提供所述废气;所述加热机构配置为能够使用所述废气加热所述第一箱体中的水以使所述水形成所述蒸汽。可选的,车载净水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中以加热所述水的加热丝。可选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能够与所述第一箱体中的所述水进行热交换的加热管路,所述加热管路与所述废气单元连通以接收所述废气。可选的,所述第一箱体包括外箱以及设置在所述外箱中的内箱,所述内箱分别与所述冷凝单元及所述供水单元连通,所述外箱与所述内箱之间形成作为所述加热管路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具有用于接收所述废气的废气入口以及排出所述废气的废气出口。可选的,所述第一箱体包括与所述第一空腔隔离设置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具有净水出口,所述冷凝单元包括冷凝管,所述冷凝管连通所述内箱与所述第二空腔以将所述净水通过所述净水出口排出至外部。可选的,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之间热隔离。可选的,所述供水单元包括供水管和能够将水通过所述供水管抽至所述第一箱体中的水泵。可选的,所述车载净水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水泵之间的所述供水管上的止回阀。可选的,所述车载净水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箱体连通的排污管。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载净水装置,所述车载净水装置的加热机构配置为能够通过所述车辆的尾气加热第一箱体中的水使其形成蒸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车辆难以获取饮用水时,可以通过供水单元从河流、池塘等水源地抽取水并将水提供至所述第一箱体内,所述废气单元将车辆排放的废气提供至所述加热机构,加热机构利用所述废气加热所述第一箱体中的水以使所述水形成蒸汽,所述蒸汽进入与所述第一箱体连通所述冷凝单元冷凝为可以饮用的净水,从而解决了车辆在野外获取饮用水困难的问题,并且本专利技术是利用车辆排放的废气作为加热能源,使废气产生了再利用的价值,有利于节省能源。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车载净水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车载净水装置包括第一箱体10、冷凝单元、供水单元、废气单元以及加热机构;冷凝单元与第一箱体10连通以接收第一箱体10内产生的蒸汽并将蒸汽冷凝为净水;供水单元与第一箱体10连通以向第一箱体10供水;废气单元配置为能够接收车辆排放的废气并向加热机构提供废气;加热机构配置为能够使用废气加热第一箱体10中的水以使水形成蒸汽。在本专利技术中,当车辆难以获取饮用水时,可以通过供水单元从河流、池塘等水源地抽取水并将水提供至第一箱体10内,废气单元将车辆排放的废气提供至加热机构,加热机构利用废气加热第一箱体10中的水以使水形成蒸汽,蒸汽进入与第一箱体10连通冷凝单元冷凝为可以饮用的净水,从而解决了车辆在野外获取饮用水困难的问题,并且本专利技术是利用车辆排放的废气作为加热能源,使废气产生了再利用的价值,有利于节省能源。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箱体10中的水形成蒸汽的效率,可选的,车载净水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箱体10中以加热水的加热丝90。加热丝90可以通过车载电源供电以加热第一箱体10中的水,从而有效地利用能源。需要理解的是,上述方案是在加热机构利用废气加热第一箱体10中的水的基础上,增加了加热丝90,当然,本专利技术也可以采用仅仅在第一箱体10中设置加热丝90而不设置利用废弃的加热机构的技术方案,这也能够解决车辆在野外获取饮用水困难的问题,并且由于加热丝90使用的是车载电源,同样有利于节省能源。为了使废气的热量尽可能多地传递至第一箱体10中的水,可选的,加热机构包括能够与第一箱体10中的水进行热交换的加热管路,加热管路与废气单元连通以接收废气。也就是说,废气的热量先传递至加热管路,然后再由加热管路将热量传递至水中,这种方式能够尽可能地避免废气自身的热量的损失,从而更高效地利用能源。应当理解的是,加热管路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对第一箱体10中的水进行加热,例如,加热管路可以是蜿蜒延伸设置在第一箱体10中的金属管,废气在金属管中流动时对金属管进行加热,金属管进而对周围的水进行加热。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制造以及维修,可选的,第一箱体10包括外箱12以及设置在外箱12中的内箱11,内箱11分别与冷凝单元及供水单元连通,外箱12与内箱11之间形成作为加热管路的第一空腔40,第一空腔40具有用于接收废气的废气入口41以及排出废气的废气出口42。也就是说,废气单元将车辆排放的废气通过废气入口41送入第一空腔40中,废气在第一空腔40中流动从而对内箱11进行加热,内箱11进而对内箱11中的水进行加热,水受热形成蒸汽,蒸汽从内箱11进入冷凝单元并在冷凝单元的作用下凝结成为可以饮用的净水,完成热交换的废气通过废气出口42排出。这样设置,只需要制造外箱12及嵌套在其中的内箱11即可,无需单独制造金属管或者其他的管路,也无需在内箱中进行管路布置,大大的方便了制造,另外,由于没有复杂的管路系统,维修更换工作也更加方便。应当理解的是,冷凝单元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使蒸汽凝结成为净水,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车载净水装置是设置在车辆中的,需要解决占用空间的问题,因此,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可选的,第一箱体10包括与第一空腔40隔离设置的第二空腔50,第二空腔50具有净水出口51,冷凝单元包括冷凝管20,冷凝管20连通内箱11与第二空腔50以将净水通过净水出口51排出至外部。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蒸汽通过冷凝管20时就基本上凝结成了净水,如果还有一些未凝结成液态的蒸汽就会在第二空腔50中凝结成净水,因此,第二空腔50不仅具有收集净水的功能,还具有一定的冷凝功能。在该实施方式中,无需设置其他的冷却设备,仅通过冷凝管20以及第二空腔50,使蒸汽自降温凝结成净水,极大地减小了车载净水装置整体的体积,方便车载。由于第一空腔40是接收废气的,通常其温度较高,为了不影响蒸汽在第二空腔50中进行冷凝,可选的,第一空腔40与第二空腔50之间热隔离。供水单元可以包括多种形式,其只要能够将水提供至第一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净水装置包括第一箱体(10)、冷凝单元、供水单元、废气单元以及加热机构;/n所述冷凝单元与所述第一箱体(10)连通以接收所述第一箱体(10)内产生的蒸汽并将所述蒸汽冷凝为净水;/n所述供水单元与所述第一箱体(10)连通以向所述第一箱体(10)供水;/n所述废气单元配置为能够接收车辆排放的废气并向所述加热机构提供所述废气;/n所述加热机构配置为能够使用所述废气加热所述第一箱体(10)中的水以使所述水形成所述蒸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净水装置包括第一箱体(10)、冷凝单元、供水单元、废气单元以及加热机构;
所述冷凝单元与所述第一箱体(10)连通以接收所述第一箱体(10)内产生的蒸汽并将所述蒸汽冷凝为净水;
所述供水单元与所述第一箱体(10)连通以向所述第一箱体(10)供水;
所述废气单元配置为能够接收车辆排放的废气并向所述加热机构提供所述废气;
所述加热机构配置为能够使用所述废气加热所述第一箱体(10)中的水以使所述水形成所述蒸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车载净水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10)中以加热所述水的加热丝(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包括能够与所述第一箱体(10)中的所述水进行热交换的加热管路,所述加热管路与所述废气单元连通以接收所述废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0)包括外箱(12)以及设置在所述外箱(12)中的内箱(11),所述内箱(11)分别与所述冷凝单元及所述供水单元连通,所述外箱(12)与所述内箱(11)之间形成作为所述加热管路的第一空腔(40),所述第一空腔(40)具有用于接收所述废气的废气入口(41)以及排出所述废气的废气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乐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