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杯机输送合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0950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杯机输送合模装置,主要有传动链轨,合模装置,传动链轨包括进料辊左传动链轨、右传动链轨及位于两侧的壁板,左传动链轨与右传动链轨始端均配置有链轨驱动装置,左传动链轨与右传动链轨的始末两端均配置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由电机驱动的丝杆,以及与对应传动链轨连接的导向板,左右传动链轨的同一端的调节组件错位布置,且导向板开有导向孔供对应传动链轨的丝杆穿过,导向板开有滑动孔供同一端的对向传动链轨的丝杆穿过,左传动链轨与右传动链轨的中段分别配置有辅助调节机构;合模装置包括装配于机座的上模台与下模台,机座顶部设有驱动上模台升降的滚珠丝杆驱动机构,机座底部设有驱动下模台升降的偏心曲轴驱动机构。

A mould closing device for conveying of cup mak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杯机输送合模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杯机
,特指一种制杯机输送合模装置。
技术介绍
制杯机需将片材输送至合模机构中吸塑成型,目前,传统的传动链轨由左右两端平行设置的链轨组成,一般用于热成型机的片材输送,为了保持片材传动不变形,两平行链轨必须保持稳定。而针对不同宽度的片材,现有的链轨带有宽度调节装置,实际上是一条链轨固定,另一条链轨调节,以此对应传动不同宽度的片材。然而,这种链轨调节方式需要与片材挤出机构进行位置校对,使挤出的片材经过传动辊后,方可以顺利进入片材传动链轨中,而且这还无法保证传动链轨在宽度调整后,可以与合模装置很好的对位,其局限性较大,且对位也较为繁琐,需要耗费一部分片材,不利于实际生产需求。另外,现有的合模装置采用液压缸驱动,效率较低,无法适应制备机的快速生产步骤,而采用曲轴则通常为单曲轴,不仅行程短,且支撑力及平稳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制杯机输送合模装置,可自动根据产品需求进行传动链轨与合模装置的自动对位,提高生产范围及生产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杯机输送合模装置,主要有传动链轨,合模装置,所述传动链轨包括进料辊左传动链轨、右传动链轨及位于两侧的壁板,左传动链轨与右传动链轨始端均配置有链轨驱动装置,所述左传动链轨与右传动链轨的始末两端均配置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由电机驱动的丝杆,以及与对应传动链轨连接的导向板,左右传动链轨的同一端的调节组件错位布置,且导向板开有导向孔供对应传动链轨的丝杆穿过,导向板开有滑动孔供同一端的对向传动链轨的丝杆穿过,所述左传动链轨与右传动链轨的中段分别配置有辅助调节机构;所述传动链轨穿过合模装置,合模装置包括装配于机座的上模台与下模台,机座顶部设有驱动上模台升降的滚珠丝杆驱动机构,机座底部设有驱动下模台升降的偏心曲轴驱动机构。上述方案中,偏心曲轴驱动机构于机座底部设有对称的两组,且两组偏心曲轴驱动机构之间通过轮轴串联,轮轴由伺服电机驱动。进一步的,偏心曲轴驱动机构包括偏心轮、前后排列的两组曲轴,所述偏心轮通过曲轴连杆与两组曲轴联动。进一步的,曲轴分为上曲臂与下曲臂,所述曲轴连杆与下曲臂连接。进一步的,丝杆分为导向段与打滑段,导向段与对应导向板的导向孔联动,打滑段与对向导向板的滑动孔联动。进一步的,辅助调节机构包括导向座,传动轮与同步丝杆,所述传动轮通过皮带由电机同步驱动,使同步丝杆转动,从而带动导向座辅助对应传动链轨移动。进一步的,导向座下方设有滑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左右链轨始末两端的主动调整,结合中段的辅助调节机构,使左右链轨可以对向平稳移动,并且始终根据片材的宽度,使左右链轨以中心线进行相同宽度的调节,在满足各种片材宽度的传动需求的同时,可以与合模机构完美对位,即使更换不同型号的模台,均可以以中心线为基准形成准确对位。合模机构采用对称双偏心曲轴驱动,并且着重对曲轴下臂进行力矩传递,使模台运行平稳有力。采用该设备可有效增大适用范围,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合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传动链轨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系为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制杯机输送合模装置,主要有传动链轨,合模装置,传动链轨穿过合模装置,合模装置包括装配于机座7的上模台71与下模台72,机座7顶部设有驱动上模台71升降的滚珠丝杆驱动机构,机座7底部设有驱动下模台72升降的偏心曲轴驱动机构。具体的,如图2所示,滚珠丝杆驱动机构主要通过电机驱动滚珠丝杆,使上模台71上下移动,由于上模台71重量较轻,采用该机构一方面可以节省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快速升降。偏心曲轴驱动机构于机座7底部设有对称的两组,用于平稳驱动下模台72升降,两组偏心曲轴驱动机构之间通过轮轴80串联,轮轴80由伺服电机81驱动。偏心曲轴驱动机构包括偏心轮82、前后排列的两组曲轴83,所述偏心轮82通过曲轴连杆84与两组曲轴83联动。曲轴连杆84在偏心轮82的带动下进行前后移动,以此推动曲轴83升降。曲轴83分为上曲臂与下曲臂,为了使力矩最大化,曲轴连杆84与下曲臂连接,通过曲轴连杆84推动下曲臂,使下曲臂向上摆动,从而使上曲臂联动上摆,以此推动下模台72上升,前后排列的两曲臂可以使下模台72升降平稳,且支撑力足。如图3所示,传动链轨主要包括进料辊1,左传动链轨2、右传动链轨3及位于两侧的壁板8,左传动链轨2与右传动链轨3始端均配置有链轨驱动装置,链轨驱动装置包括电机、链条及链轮,且链轨驱动装置贯彻于整条链轨之中,该部分为现有技术。左传动链轨2与右传动链轨3的始末两端均配置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由电机41驱动的丝杆42,以及与对应传动链轨连接的导向板5,左右传动链轨的同一端的调节组件错位布置,且导向板5开有导向孔供对应传动链轨的丝杆42穿过,导向板5开有滑动孔供同一端的对向传动链轨的丝杆42穿过,优选的,打滑孔中应配置轴承。左传动链轨2的导向孔穿有位于左传动链轨一侧的丝杆,该丝杆同样穿过右传动链轨3的滑动孔;而右传动链轨3的导向孔穿有位于右传动链轨一侧的丝杆,该丝杆同样穿过左传动链轨2的滑动孔。以此形成传动链轨每一个端部的单传动及双管正。具体的,丝杆42分为导向段421与打滑段422,导向段421与对应导向板5的导向孔联动,打滑段422与对向导向板5的滑动孔联动。根据实际生产需求,左传动链轨2与右传动链轨3的活动范围实际上均为传动丝杆的一半距离,因此,导向段421表面是丝杆,其作用是与对应传动链轨的导向板5形成平移传动,而打滑段422表面是光滑的,其作用是与对向传动链轨形成打滑,具体与导向板的轴承形成打滑,主要起到管正作用。并且,左传动链轨2与右传动链轨3在移动时,其平移量是相同的,即根据所需更换产品的规格,为了对应合模装置的模台结构,左传动链轨2与右传动链轨3会依据中心线进行相等距离进行平移,以此与合模装置完成对位,保证片材输送可以在合模装置中完美成型。左传动链轨2与右传动链轨3的中段分别配置有辅助调节机构。辅助调节机构包括导向座61,传动轮62与同步丝杆63,所述传动轮62通过皮带由电机41同步驱动,使同步丝杆63转动,从而带动导向座61辅助对应传动链轨移动,可以使导向座61的移动步骤与调节组件一致,从而在始端、中段、末端这三个位置同步带动传动链轨平移,确保两传送链轨始终保持平行,又可以调整至合适的宽度。优选的,为了使导向座61移动更为顺畅且平直,导向座61下方设有滑轨6。另外,进料辊1主要对应挤出机构或放卷机构对片材的一个导向作用,如若需适应各种不同型号的片材宽度,可以在进料辊1一侧设置光电探头组件,通过光电探头对挤出机构的出料口进行对位,而后测算两光电探头之间的距离,以此调节左右传动链轨的平移量,就目前来说,光电探头的自动定位及距离测算是现有技术,如此可以实现链轨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杯机输送合模装置,主要有传动链轨,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链轨包括进料辊(1)左传动链轨(2)、右传动链轨(3)及位于两侧的壁板(8),左传动链轨(2)与右传动链轨(3)始端均配置有链轨驱动装置,所述左传动链轨(2)与右传动链轨(3)的始末两端均配置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由电机(41)驱动的丝杆(42),以及与对应传动链轨连接的导向板(5),左右传动链轨的同一端的调节组件错位布置,且导向板(5)开有导向孔供对应传动链轨的丝杆(42)穿过,导向板(5)开有滑动孔供同一端的对向传动链轨的丝杆(42)穿过,所述左传动链轨(2)与右传动链轨(3)的中段分别配置有辅助调节机构;所述传动链轨穿过合模装置,合模装置包括装配于机座(7)的上模台(71)与下模台(72),机座(7)顶部设有驱动上模台(71)升降的滚珠丝杆驱动机构,机座(7)底部设有驱动下模台(72)升降的偏心曲轴驱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杯机输送合模装置,主要有传动链轨,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链轨包括进料辊(1)左传动链轨(2)、右传动链轨(3)及位于两侧的壁板(8),左传动链轨(2)与右传动链轨(3)始端均配置有链轨驱动装置,所述左传动链轨(2)与右传动链轨(3)的始末两端均配置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由电机(41)驱动的丝杆(42),以及与对应传动链轨连接的导向板(5),左右传动链轨的同一端的调节组件错位布置,且导向板(5)开有导向孔供对应传动链轨的丝杆(42)穿过,导向板(5)开有滑动孔供同一端的对向传动链轨的丝杆(42)穿过,所述左传动链轨(2)与右传动链轨(3)的中段分别配置有辅助调节机构;所述传动链轨穿过合模装置,合模装置包括装配于机座(7)的上模台(71)与下模台(72),机座(7)顶部设有驱动上模台(71)升降的滚珠丝杆驱动机构,机座(7)底部设有驱动下模台(72)升降的偏心曲轴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杯机输送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曲轴驱动机构于机座(7)底部设有对称的两组,且两组偏心曲轴驱动机构之间通过轮轴(80)串联,轮轴(80)由伺服电机(8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木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誉佳兴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