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气快速脱模装置及模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0938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气快速脱模装置及模具,涉及土工实验室脱模。包括伸缩装置、置模台、接料台;伸缩装置、置模台与接料台三者之间并列设置于操作台上的各个凹槽内;操作台底部设有可调节高度的调平升降机构;脱模时模具试样放置于置模板中,伸缩装置先后对模具及推杆充气,模具环形壁张开开口到最大后,推杆带动推板推动模具内的试样移至接料台。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脱模效率,一次可脱模多个试样,并能够智能控制脱模装置的开启和关闭,大大节省人力的同时,还能够保证试样的完整性。

A kind of quick demoulding device and mou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气快速脱模装置及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气快速脱模装置及模具,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土木工程学科的土体力学性能测试的充气快速脱模装置及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沿海软土地基的建筑也越来越多。软土力学性能的测试已成为土木工程学科中的重要内容。三轴实验是测定软土力学性能的常用实验方法,其试样为直径3.91cm,高8.0cm的圆柱形。由于土工试验误差性较大,因此每组试验需要大量试样进行试验得到数据以减少误差值。实验室通常采用手工脱模,由于实验试样数量庞大,手工脱模效率低下,并且脱模时易对试样造成破坏。一种重力式实验室用圆形模具脱模器(申请号:CN105344997A)能够起到一定的便捷快速的脱模的作用;一种实验室用水泥砂浆试模及脱模装置(申请号:CN206926058U)原理简单,操作方便,装置简易,适合实验室大规模应用。实验室标准试件制作与脱模一体装置(申请号:CN108168981A)试样制作与脱模一体化可大大减少人力并且保证试件的完整性。以上几个案例解决了人工脱模复杂性问题,但是仍存在不能实现一次脱模多个试样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脱模成功率高,脱模效率高的模具及快速脱模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充气模具,所述模具呈圆筒状;所述模具两端开口;所述模具的筒壁上开设有断口;所述断口从所述模具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模具的另一端;所述断口断开所述模具的筒壁;若干个气压伸缩杆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所述断口的两侧壁上,所述气压伸缩杆的首尾两端活动连接所述断口;所述气压伸缩杆与充气气道连通;所述充气气道设置在所述模具的内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充气模具,优选地,所述充气气道包括模具气道、模具充气孔和密封圈;所述模具气道设置在所述模具的筒壁中;所述模具气道与所述气压伸缩杆连通;所述模具充气孔设置在所述模具的左端面上,所述模具充气孔与所述模具气道连通;所述模具充气孔内壁设有所述密封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针对充气模具进行脱模的充气快速脱模装置,包括伸缩装置、置模台和接料台;所述伸缩装置、所述置模台与所述接料台从左至右并列设置;所述伸缩装置的伸缩部可沿着所述置模台的台面左右运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针对充气模具进行脱模的充气快速脱模装置,优选地,所述伸缩装置还包括气压装置;所述气压装置包括气泵、若干气管和若干气针;所述气针的一端通过一个所述气管与所述气泵连通;所述气针的另一端与所述模具充气孔可拆卸连通。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针对充气模具进行脱模的充气快速脱模装置,优选地,所述伸缩装置还包括若干个充气推杆和固定板;所述充气推杆为所述伸缩装置的伸缩部;所述气压装置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充气推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另一端向右延伸;所述充气推杆的左端通过一个所述气管与所述气泵连通。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针对充气模具进行脱模的充气快速脱模装置,优选地,所述置模台包括若干个模具凹槽、固定限位杆、可转动支护杆、弹簧装置和若干个重力感应装置;所述模具凹槽并列设置在所述置模台的台面上;每个所述模具凹槽的中心轴线从左至右设置;所述伸缩部与所述模具凹槽一一对应,一个所述伸缩部可在一个所述模具凹槽内左右运动;所述固定限位杆安装在每个所述模具凹槽的延伸方向的一侧端部及尾部;所述可转动支护杆安装在每个所述模具凹槽的延伸方向的另一侧端部及尾部;所述弹簧装置安装在所述可转动支护杆的底部;所述重力感应装置设置于每个所述模具凹槽的底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针对充气模具进行脱模的充气快速脱模装置,优选地,所述接料台包括若干个接料凹槽和提手;所述接料凹槽并列设置在所述接料台的台面上;每个所述接料凹槽的中心轴线从左至右设置;所述接料凹槽的槽口与所述模具凹槽的槽口一一对应;所述提手设置于所述接料台的两端面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针对充气模具进行脱模的充气快速脱模装置,优选地,所述充气快速脱模装置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包括伸缩装置凹槽、置模台凹槽、接料台凹槽、限位台阶、搭接条;所述伸缩装置凹槽、所述置模台凹槽与所述接料台凹槽从左至右并列设置;所述伸缩装置安装在所述伸缩装置凹槽中;所述置模台安装在所述置模台凹槽中;所述接料台安装在所述接料台凹槽中;所述限位台阶设置于所述伸缩装置凹槽与所述置模台凹槽的连接处;所述置模台凹槽与所述接料台凹槽之间通过所述搭接条相连。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针对充气模具进行脱模的充气快速脱模装置,优选地,所述操作台包括若干个调平升降机构;所述调平升降机构可拆卸固定于所述操作台的底部台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针对充气模具进行脱模的充气快速脱模装置,优选地,所述接料台包括卡条;所述卡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接料台的左端面上;所述卡条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搭接条的顶面上;所述卡条的顶部高于所述模具的外壁;所述卡条的顶部低于所述模具的内壁。本技术方案具有的优点或者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脱模装置及模具,操控智能,和传统手工脱模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能够实现一次脱多个模,脱模效率较高。2、能够智能地控制装置的启动和关闭,智能调节气压压力大小。3、克服了传统手工脱模试样容易开裂破坏的缺陷,提高了脱模的成功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主旨。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充气快速脱模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操作台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调平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接料台、置模板、模具、卡条和搭接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接料台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置模板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模具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模具充气孔与密封圈的侧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模具充气孔与密封圈的截面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伸缩装置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充气针与环形薄层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充气快速脱模装置进一步说明如何实现一次脱模多个试样。实施例1:如图1-1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充气模具,模具5呈圆筒状;模具5两端开口;模具5的筒壁上开设有断口54;断口54从模具5的一端延伸至模具5的另一端;断口54断开模具5的筒壁;若干个气压伸缩杆52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断口54的两侧壁上,气压伸缩杆52的首尾两端活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呈圆筒状;所述模具两端开口;所述模具的筒壁上开设有断口;所述断口从所述模具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模具的另一端;所述断口断开所述模具的筒壁;/n若干个气压伸缩杆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所述断口的两侧壁上,所述气压伸缩杆的首尾两端活动连接所述断口;所述气压伸缩杆与充气气道连通;所述充气气道设置在所述模具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呈圆筒状;所述模具两端开口;所述模具的筒壁上开设有断口;所述断口从所述模具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模具的另一端;所述断口断开所述模具的筒壁;
若干个气压伸缩杆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所述断口的两侧壁上,所述气压伸缩杆的首尾两端活动连接所述断口;所述气压伸缩杆与充气气道连通;所述充气气道设置在所述模具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气道包括模具气道、模具充气孔和密封圈;
所述模具气道设置在所述模具的筒壁中;所述模具气道与所述气压伸缩杆连通;
所述模具充气孔设置在所述模具的左端面上,所述模具充气孔与所述模具气道连通;所述模具充气孔内壁设有所述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充气模具进行脱模的充气快速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伸缩装置、置模台和接料台;
所述伸缩装置、所述置模台与所述接料台从左至右并列设置;所述伸缩装置的伸缩部可沿着所述置模台的台面左右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充气快速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包括气压装置;
所述气压装置包括气泵、若干气管和若干气针;
所述气针的一端通过一个所述气管与所述气泵连通;所述气针的另一端与所述模具充气孔可拆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充气快速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还包括若干个充气推杆和固定板;
所述充气推杆为所述伸缩装置的伸缩部;
所述充气推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另一端向右延伸;
所述充气推杆的左端通过一个所述气管与所述气泵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充气快速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模台包括若干个模具凹槽、若干个固定限位杆、若干个可转动支护杆、若干个弹簧装置和若干个重力感应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屏杨建冬钱彪李娜方睿王月张炜炜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文理学院同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