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步态检测分析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0676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0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步态检测分析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载体、数据采集器、微处理器和电池;将采集到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进而计算出对应的数据并将该数据传输至智能终端,执行步态检测分析方法;所述计步方法步骤如下:1)信号采集;2)定位完全着地时间点;3)进行步态检测;4)单步信号划分;5)步数统计;6)计算角度的大小;7)判断走跑方式;8)判断着地方式;9)判断足内旋和足外旋;10)判断足内八和足外八。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方便,快捷,精准的对步态进行检测分析,为医生、运动教练、用户自己提供客观的步态分析依据及康复治疗、矫正或运动改善后的效果评估。

A gait detection and analysis method and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步态检测分析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步
,尤其涉及一种步态检测分析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步态是人体结构与功能、运动调节系统、行为及心理活动在行走时的外在表现,但是,其中某个系统或某些方面的功能障碍,都可引起步态异常。据调查显示,50%-60%的轻运动人群由于运动过程中步态不正确而患有不同程度的膝盖伤(统称跑步伤);发育期行走姿态异常直接影响儿童成长阶段骨骼腿部甚至脊柱发育;步态异常具有对某些疾病有提示意义,如糖尿病足、下肢关节炎、下肢肌无力。通过步态分析可以实现对某些疾病的预防以及辅助性治疗。现有的步态分析方法需要多台摄像机同时采集数据,设备投资昂贵,采集的运动信息有限,不能很好地跟踪分析运动连续性。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方便,快捷,精准的步态检测分析方法,为医生、运动教练、用户自己提供客观的步态分析依据及康复治疗、矫正或运动改善后的效果评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步态检测分析方法及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步态检测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数据采集:传感器至少采集脚在空间X、Y、Z三个方向上的线加速度及角加速度数据,所述X、Y、Z方向为设定的方向;2)定位完全着地时间点:设置初始阈值为0.5G,方波信号为0,将原始信号放大3倍,消除干扰,对信号数据进行低通滤波处理,利用y轴加速度生成方波信号,若检测到方波是为下降边沿,开始检测x轴角速度极大值,判断极大值是否大于500DPS,若否,则以该极大值的时间点为着地时间点,若是,则继续寻找以角速度为零的时间点为完全着地时间点;3)进行步态检测:从极大值开始寻找与极大值相差大于阈值的实时信号数据,实时信号数据与极大值的差值大于阈值时将方波信号置为-1,在方波信号为-1时开始检测y轴加速度的最小值,并检测完全着地时间点,在找到完全着地时间点后,方波信号置为0,以极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的0.8倍作为下一步的阈值;4)单步信号划分:检测生成的方波信号的下降沿,在实时信号大于最小值0.2G时(减少过程误差)开始检测角速度的极大值判断极大值的大小,小于零时以该极值点作为一步结束的时间,大于零时,从极值点位置开始寻找角速度为零的时间点,作为一步的结束;5)步数统计:进行坐标转换,若单步的步幅大于s且离地高度大于h则该步有效,步数加一,反之则无效不计数;6)计算角度的大小:定位着地后脚掌翻转的时间,对角速度进行积分,求解出角度θ,θ=∫(w*t),式中w为角速度,t为采样时间;7)判断走跑方式:定位x轴离地时间和着地时间,判断触地腾空比是否小于1,若小于1,则为跑步状态,反之则为走路状态,其中触地腾空比为单步着地时间/腾空时间;8)判断着地方式:判断该角度的正负关系以及绝对值大小,若θ绝对值小于α,则当前步态为全掌着地;若θ绝对值大于α,且θ方向为正,则当前步态为前脚掌着地;若θ绝对值大于α,且θ方向为负,则当前步态为后脚掌着地;9)判断足内旋和足外旋:若角度θ大于β,则当前步态为足外旋;若角度θ小于或等于0°,则当前步态为足内旋;当角度θ属于0°到β之间,则为正常内旋;10)判断足内八和足外八:进行二次坐标转换,计算脚掌偏转角度gama=arctg(Accx′/Accy′);式中:gama为脚掌偏转角度,Accx’为变换后的X轴加速度值,Accy’为变换后的Y轴加速度值;判断脚掌偏转角度方向的正负关系以及绝对值大小,若该角度的绝对值小于θ,则当前步态为正常步态;若该角度的绝对值大于θ,且方向为正,则当前步态为外八;若该角度的绝对值大于θ,且方向为负,则当前步态为内八。优选的,所述s为20cm,所述h为2cm。优选的,所述的滤波方式采用二阶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进行滤波。优选的,所述步态检测还包括极大值的更新:在检测到极大值后极大值的值会锁定,在之后若检测到10个以上的极大值时该极大值的值重新确定。或若后面的极大值大于该极大值,将极大值替换为较大的极大值。优选的,离地高度的计算方法:H=∫∫azdt;式中az为原始的Z轴加速度值。优选的,所述单步步幅的计算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对加速度进行坐标转换,得到前进方向的加速度;2)对前进方向的加速度进行二重积分的到单步步幅;3)对步幅进行误差修正;4)对平均速度进行修正;5)对所述的平均速度计算得到步幅。优选的,所述α=β=10°。一种基于上述的计步准确的方法的智能鞋,包括载体、数据采集器、微处理器和电池;所述载体为一智扣,所述智扣包括上盖、透光片和底座,所述上盖和底座之间形成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用于放置数据采集器、微处理器和电池,所述数据采集器用于至少采集人体在空间X、Y、Z三个方向上的线加速度及角加速度数据;所述传感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所述微处理器具有A/D转换功能、串口通信功能以及蓝牙通信功能,并通过蓝牙通信连接智能终端,微处理器将采集到的传感器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进而计算出对应的数据并将该数据传输至智能终端。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器为六轴加速度传感器。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还设有红、黄、绿三种颜色的LED灯,所述LED灯电性连接为处理器。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能帮助跑步爱好者和徒步爱好者,排除一些干扰信号,精确地记录运动中所产生的步数,步频和配速等运动数据,准确的记录每次运动所产生的里程和卡路里消耗等运动数据,以便跑步爱好者或徒步爱好者更好更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运动计划。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计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定位完全着地的时间点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步态检测信号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单步划分信号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步数统计流程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x轴角速度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判断判断着地方式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判断判断足内旋和足外旋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判断足内八和足外八流程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检测装置拆解结构示意图。图中:1、y轴机速度信号;2、生成的方波信号;3、单步划分信号;4、y轴加速度;5、方波信号下降沿;6、直线一;7、直线二;8、上盖;9、透光片;10、微处理器;11、电池;12、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步态检测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信号采集:六轴加速度传感器至少采集脚在空间X、Y、Z三个方向上的线加速度及角加速度六类信号,所述X、Y、Z方向为设定的方向。2)参照图2,定位完全着地点:设置初始阈值为0.5G,方波信号为0,将原始信号放大3倍,消除干扰,对信号数据进行低通滤波处理,也可以采用通带滤波的方法,利用y轴加速度生成方波信号,若检测到方波是为下降边沿,开始检测x轴角速度极大值,判断极大值是否大于500DPS,若否,则以该极大值的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步态检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数据采集:至少采集脚在空间X、Y、Z三个方向上的线加速度及角加速度数据,所述X、Y、Z方向为设定的方向;/n2)定位完全着地点:设置初始阈值为0.5G,方波信号为0,将原始信号放大3倍,消除干扰,对信号数据进行低通滤波处理,利用y轴加速度生成方波信号,若检测到方波是为下降边沿,开始检测x轴角速度极大值,判断极大值是否大于500DPS,若否,则以该极大值的时间点为着地时间点,若是,则继续寻找以角速度为零的时间点为完全着地时间点;/n3)进行步态检测:从极大值开始寻找与极大值相差大于阈值的实时信号数据,实时信号数据与极大值的差值大于阈值时将方波信号置为-1,在方波信号为-1时开始检测y轴加速度的最小值,并检测完全着地时间点,在找到完全着地时间点后,方波信号置为0,以极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的0.8倍作为下一步的阈值;/n4)单步信号划分:检测生成的方波信号的下降沿,在实时信号大于最小值0.2G时开始检测角速度的极大值判断极大值的大小,小于零时以该极值点作为一步结束的时间,大于零时,从极值点位置开始寻找角速度为零的时间点,作为一步的结束;/n5)步数统计:进行坐标转换,若单步的步幅大于s且离地高度大于h则该步有效,步数加一,反之则无效不计数;/n6)计算角度的大小:定位着地后脚掌翻转的时间,对角速度进行积分,求解出角度θ,θ=∫(w*t),式中w为角速度,t为采样时间;/n7)判断走跑方式:定位x轴离地时间和着地时间,判断触地腾空比是否小于1,若小于1,则为跑步状态,反之则为走路状态,其中触地腾空比为单步着地时间/腾空时间;/n8)判断着地方式:判断该角度的正负关系以及绝对值大小,若θ绝对值小于α,则当前步态为全掌着地;若θ绝对值大于α,且θ方向为正,则当前步态为前脚掌着地;若θ绝对值大于α,且θ方向为负,则当前步态为后脚掌着地;/n9)判断足内旋和足外旋:若角度θ大于β,则当前步态为足外旋;若角度θ小于或等于0°,则当前步态为足内旋;当角度θ属于0°到β之间,则为正常内旋;/n10)判断足内八和足外八:进行二次坐标转换,计算脚掌偏转角度gama=arctg(Accx′/Accy′);式中:gama为脚掌偏转角度,Accx’为变换后的X轴加速度值,Accy’为变换后的Y轴加速度值;判断脚掌偏转角度方向的正负关系以及绝对值大小,若该角度的绝对值小于θ,则当前步态为正常步态;若该角度的绝对值大于θ,且方向为正,则当前步态为外八;若该角度的绝对值大于θ,且方向为负,则当前步态为内八。/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步态检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数据采集:至少采集脚在空间X、Y、Z三个方向上的线加速度及角加速度数据,所述X、Y、Z方向为设定的方向;
2)定位完全着地点:设置初始阈值为0.5G,方波信号为0,将原始信号放大3倍,消除干扰,对信号数据进行低通滤波处理,利用y轴加速度生成方波信号,若检测到方波是为下降边沿,开始检测x轴角速度极大值,判断极大值是否大于500DPS,若否,则以该极大值的时间点为着地时间点,若是,则继续寻找以角速度为零的时间点为完全着地时间点;
3)进行步态检测:从极大值开始寻找与极大值相差大于阈值的实时信号数据,实时信号数据与极大值的差值大于阈值时将方波信号置为-1,在方波信号为-1时开始检测y轴加速度的最小值,并检测完全着地时间点,在找到完全着地时间点后,方波信号置为0,以极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的0.8倍作为下一步的阈值;
4)单步信号划分:检测生成的方波信号的下降沿,在实时信号大于最小值0.2G时开始检测角速度的极大值判断极大值的大小,小于零时以该极值点作为一步结束的时间,大于零时,从极值点位置开始寻找角速度为零的时间点,作为一步的结束;
5)步数统计:进行坐标转换,若单步的步幅大于s且离地高度大于h则该步有效,步数加一,反之则无效不计数;
6)计算角度的大小:定位着地后脚掌翻转的时间,对角速度进行积分,求解出角度θ,θ=∫(w*t),式中w为角速度,t为采样时间;
7)判断走跑方式:定位x轴离地时间和着地时间,判断触地腾空比是否小于1,若小于1,则为跑步状态,反之则为走路状态,其中触地腾空比为单步着地时间/腾空时间;
8)判断着地方式:判断该角度的正负关系以及绝对值大小,若θ绝对值小于α,则当前步态为全掌着地;若θ绝对值大于α,且θ方向为正,则当前步态为前脚掌着地;若θ绝对值大于α,且θ方向为负,则当前步态为后脚掌着地;
9)判断足内旋和足外旋:若角度θ大于β,则当前步态为足外旋;若角度θ小于或等于0°,则当前步态为足内旋;当角度θ属于0°到β之间,则为正常内旋;
10)判断足内八和足外八:进行二次坐标转换,计算脚掌偏转角度gama=arctg(Accx′/Accy′);式中:gama为脚掌偏转角度,Accx’为变换后的X轴加速度值,Accy’为变换后的Y轴加速度值;判断脚掌偏转角度方向的正负关系以及绝对值大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清来许金泰杨晓川王明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万物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