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风挡板及具有该热风挡板的烹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0659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风挡板,包括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板体,进风口位于该板体的中部,还包括驱动源、进风口遮板、第一传动机构、出风口遮板以及第二传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进风口遮板相对于进风口的移动而改变进风口的进风量的大小,通过出风口遮蔽相对于出风口的移动而改变出风口的出风量的大小,进而使得内胆进入热风室的风量可调,由热风室进入内胆的风量大小以及风向可调,进而可根据烹饪模式的不同以及食材的不同对中热风的风量以及风向进行调整,继而调整内胆中的温场,以获得更好的烹饪效果。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出风口遮板和进风口遮板的移动分别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联动,使得两者能同步调整进风口的进风面积和出风口的出风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风挡板及具有该热风挡板的烹饪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烹饪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风挡板及具有该热风挡板的烹饪装置。
技术介绍
烤箱、蒸烤一体等具有烘烤功能的烹饪装置的内胆中一般均设置有热风挡板,该热风挡板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并且内胆的背板与热风挡板围成热风室,该热风室中分别设置有热风机和加热管,该加热管的形状呈圆环状并围设在热风机的扇叶的外周。这样热风机在热风室中旋转而产生负压,内胆中的气流在负压的作用下进入热风室中被加热,而加热后的热空气在热风机的离心力的作用下从热风挡板的出风口回流至内胆中,进而使得热空气能对内胆中的食物进行加热。传统的热风挡板上出风口和进风口的开口大小固定,然而不同的烹饪模式、不同的食材对风量、风向、温场要求均不相同,因此传统的热风挡板结构对烹饪效果的进一步提升造成了限制。进一步,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出风口可启闭的热风挡板,如申请号为CN201710938028.3(公开号为CN109589004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烤箱的导风结构,包括热风机挡板、叶片、驱动机构和控制器,热风机挡板四周紧贴在烤箱内胆壳内壁上,热风机挡板上开设有出风口,叶片转动连接在热风机挡板上并位于出风口的一侧,驱动机构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驱动机构能在控制器的控制下驱动叶片进行转动而打开和关闭出风口。该专利虽然可通过开度可调的叶片而实现对出风口的启闭,进而从一定程度上增加内胆的温场均匀性,但该专利无法对出风口的出风量大小进行动态调节,并且无法对进风口和出风口同时进行调节,并且无法根据不同烹饪模式、不同食材的需要对内胆中的风量、风向以及温场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进风口的进风面积可调的热风挡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出风口的出风面积可调的热风挡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能同时调节进风口的进风面积和出风口的出风面积的热风挡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热风挡板的烹饪装置。为解决上述第一、第二以及第三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热风挡板,包括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板体,其中,上述进风口位于该板体的中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源;进风口遮板,能遮蔽上述进风口并能沿该进风口所在的板面往复移动而改变进风口的进风面积的大小;第一传动机构,其能在上述驱动源的驱动下带动上述进风口遮板沿该进风口所在的板面往复移动;出风口遮板,能遮蔽上述出风口并能沿该出风口所在的板面往复移动而改变出风口的出风面积的大小;以及第二传动机构,与上述第一传动机构联动,并能传动至上述出风口遮板而使出风口遮板沿出风口所在的板面往复移动。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源为驱动电机,上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主动轮、从动轮、传动螺杆以及传动螺套,上述传动螺杆安装在板体上并位于上述进风口的一侧,其上具有螺纹段,上述传动螺套螺纹连接在该螺丝段上而使传动螺杆与传动螺套组成螺旋传动副,且该传动螺套与上述进风口遮板固定,而上述从动轮固定在上述传动螺杆上并与上述主动轮相啮合。为能更好地通过进风口遮板相对于进风口所在的板面的移动而实现进风口的调整,所述进风口遮板包括第一进风口遮板和第二进风口遮板,两者相对设置在上述进风口的两侧,上述螺纹段包括螺旋方向相反的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相应地,上述传动螺套包括第一传动螺套和第二传动螺套,且第一传动螺套和第二传动螺套分别与上述第一进风口遮板和第二进风口遮板固定。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进风口遮板和第二进风口遮板中,至少其中一个上设置有第一滑条,另一个上设置有供上述第一滑条卡入并来回滑移的第一滑槽,当第一滑条滑入第一滑槽时,第一进风口遮板和第二进风口遮板相重叠。从而能使第一进风口遮板和第二进风遮板的相互移动对进风口的进风面积的调节更加可控,同时也能使第一进风口遮板和第二进风口遮板的相互移动更加平稳。作为优选,所述进风口的形状为圆形,上述第一进风口遮板和第二进风口遮板的外形均呈方形,且两者的相对侧分别形成有与进风口的直径相匹配的半圆形的缺口,初始状态下,上述第一传动螺套和第二传动螺套的间距最大,上述第一进风口遮板和第二进风口遮板的缺口拼合成圆形并围设在上述进风口的外周,并且,上述第一进风口遮板于缺口两侧分别设有上述第一滑槽,而第一进风口遮板的中间的板体形成上述第一滑条,而第二进风口遮板的缺口两侧分别设有与第一进风口遮板的各第一滑槽分别对应的上述第一滑条,而第二进风口遮板的中间的板体形成与上述第一进风口遮板的第一滑条对应的第一滑槽。作为优选,所述出风口至少包括分别设置在上述进风口两侧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且该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错位设置,相应地,上述出风口遮板包括能遮蔽第一出风口的第一出风口遮板和能遮蔽第二出风口的第二出风口遮板,上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第一联动齿轮组以及第二联动齿轮组,上述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分别固定在上述传动螺杆的两端,上述第一出风口遮板与第一连杆的第一端固定,而该第一连杆的第二端设置有上述第一齿条,上述第一联动齿轮组中第一联动齿轮Ⅰ与上述第一齿条相啮合,而该第一联动齿轮组中的第一联动齿轮Ⅱ与上述第一传动齿轮相啮合,且第一传动齿轮的转动方向与上述第一联动齿轮Ⅰ的转动方向相反,上述第二出风口遮板与第二连杆的一端固定,而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上述第二齿条,上述第二联动齿轮组的第二联动齿轮Ⅰ与上述第二齿条相啮合,而第二联动齿轮组的第二联动齿轮Ⅱ与上述第二传动齿轮相啮合,且第二传动齿轮的转动方向与上述第二联动齿轮Ⅱ的转动方向相同。热风机转动时,错位设置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出风量较大,因此通过对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出风面积的调节能有效调整整个热风挡板的出风量。为使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能更加平稳地移动,所述板体上分别固定有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上述第一齿条沿第一连杆的长度方向设置,而该第一连杆中部的底部固定有第一滑块,该第一滑块嵌装于该第一滑轨中并能沿该第一滑轨来回滑动,上述第二连杆于上述第二出风口遮板的相对端固定有与该第二出风口遮板平行设置的安装杆,上述第二齿条固定在该安装杆的底部,第二连杆的中部的上端固定有与第二出风口遮板平行设置的滑杆,该滑杆的底部固定有第二滑块,该第二滑块嵌装于上述第二滑轨中并能沿该第二滑轨来回滑动。作为优选,所述板体的外形呈罩体状,上述驱动源、进风口遮板、第一传动机构、出风口遮板以及第二传动机构均设置在该板体中,其中,第一传动机构沿板体的左右方向设置,且该板体包括呈平板状的前壁,上述进风口开设在该前壁的中心处,而上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分别设置在板体的左右侧壁上,且该板体的左右侧壁上还分别开设有与第一出风口相对的第三出风口和与第二出风口相对的第四出风口。作为优选,所述板体的前壁的上端于上述进风口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补充出风口,且各补充出风口的上侧缘分别朝内由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风挡板,包括具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的板体(1),其中,上述进风口(11)位于该板体(1)的中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驱动源(2);/n进风口遮板(5),能遮蔽上述进风口(11)并能沿该进风口(11)所在的板面往复移动而改变进风口(11)的进风面积的大小;/n第一传动机构(3),其能在上述驱动源(2)的驱动下带动上述进风口遮板(5)沿该进风口(11)所在的板面往复移动;/n出风口遮板(6),能遮蔽上述出风口并能沿该出风口所在的板面往复移动而改变出风口的出风面积的大小;以及/n第二传动机构(4),与上述第一传动机构(3)联动,并能传动至上述出风口遮板(6)而使出风口遮板(6)沿出风口所在的板面往复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风挡板,包括具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的板体(1),其中,上述进风口(11)位于该板体(1)的中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驱动源(2);
进风口遮板(5),能遮蔽上述进风口(11)并能沿该进风口(11)所在的板面往复移动而改变进风口(11)的进风面积的大小;
第一传动机构(3),其能在上述驱动源(2)的驱动下带动上述进风口遮板(5)沿该进风口(11)所在的板面往复移动;
出风口遮板(6),能遮蔽上述出风口并能沿该出风口所在的板面往复移动而改变出风口的出风面积的大小;以及
第二传动机构(4),与上述第一传动机构(3)联动,并能传动至上述出风口遮板(6)而使出风口遮板(6)沿出风口所在的板面往复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源(2)为驱动电机,上述第一传动机构(3)包括固定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主动轮(31)、从动轮(32)、传动螺杆(33)以及传动螺套(34),上述传动螺杆(33)安装在板体(1)上并位于上述进风口(11)的一侧,其上具有螺纹段,上述传动螺套(34)螺纹连接在该螺丝段上而使传动螺杆(33)与传动螺套(34)组成螺旋传动副,且该传动螺套(34)与上述进风口遮板(5)固定,而上述从动轮(32)固定在上述传动螺杆(33)上并与上述主动轮(31)相啮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风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遮板(5)包括第一进风口遮板(51)和第二进风口遮板(52),两者相对设置在上述进风口(11)的两侧,
上述螺纹段包括螺旋方向相反的第一螺纹段(331)和第二螺纹段(332),相应地上述传动螺套(34)包括第一传动螺套(341)和第二传动螺套(342),且第一传动螺套(341)和第二传动螺套(342)分别与上述第一进风口遮板(51)和第二进风口遮板(52)固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风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遮板(51)和第二进风口遮板(52)中,至少其中一个上设置有第一滑条(501),另一个上设置有供上述第一滑条(501)卡入并来回滑移的第一滑槽(502),当第一滑条(501)滑入第一滑槽(502)时,第一进风口遮板(51)和第二进风口遮板(52)相重叠。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风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1)的形状为圆形,上述第一进风口遮板(51)和第二进风口遮板(52)的外形均呈方形,且两者的相对侧分别形成有与进风口(11)的直径相匹配的半圆形的缺口(500),初始状态下,上述第一传动螺套(341)和第二传动螺套(342)的间距最大,上述第一进风口遮板(51)和第二进风口遮板(52)的缺口(500)拼合成圆形并围设在上述进风口(11)的外周,
并且,上述第一进风口遮板(51)于缺口(500)两侧分别设有上述第一滑槽(502),而第一进风口遮板(51)的中间的板体(1)形成上述第一滑条(501),而第二进风口遮板(52)的缺口(500)两侧分别设有与第一进风口遮板(51)的各第一滑槽(502)分别对应的上述第一滑条(501),而第二进风口遮板(52)的中间的板体(1)形成与上述第一进风口遮板(51)的第一滑条(501)对应的第一滑槽(502)。


6.如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热风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黎喆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