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盖侧面进风结构组件及电火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0658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底盖侧面进风结构组件,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底部开设有通槽,在通槽中安装有可相对于机体升降伸缩结构的底盖,所述底盖的侧壁开设有进风散热的进风孔;使用状态时,通过拉下所述底盖使其进风孔裸露在外而通风散热;不使用状态时,通过收起所述底盖使其进风孔隐藏到机体内实现无孔封闭。还公开了一种电火锅,包括锅底部整机,锅底部整机为上述的底盖侧面进风结构组件,机体工作时把底盖拉出来,在底盖周圈设有排气孔,拉出底盖后排气孔外露出来,形成周圈通风排气,不使用时候,推进去闭合,防止昆虫进入。

A side air inlet structure component of bottom cover and electric hot p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底盖侧面进风结构组件及电火锅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底盖侧面进风结构组件及电火锅。
技术介绍
电火锅,顾名思义,就是利用电流加热的火锅。传统的火锅一般是炭烧和煤气燃烧等烹饪方式,而电火锅消除了传统火锅加热时产生的黑烟和异味,是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民俗相结合的一种烹饪工具。电火锅是由上部的盛菜的锅和下部的整机组成,而整机往往会进入蟑螂等昆虫,如果一直密闭整机,虽然可以防止昆虫,但是,其内部的热量又无法得到有效散热。因此,需要在整机上进行设计改进,使得同时解决上述两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盖侧面进风结构组件及电火锅,以解决
技术介绍
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底盖侧面进风结构组件及电火锅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底盖侧面进风结构组件,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底部开设有通槽,在通槽中安装有可相对于机体升降伸缩结构的底盖,所述底盖的侧壁开设有进风散热的进风孔;使用状态时,通过拉下所述底盖使其进风孔裸露在外而通风散热;不使用状态时,通过收起所述底盖使其进风孔隐藏到机体内实现无孔封闭。进一步的,所述底盖为上部带有开口的凹槽状结构,且底盖的开口和机体的底部开设的通槽匹配抽插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底盖的侧壁周向均开设有若干个进风孔。进一步的,每个侧壁上设置的所述进风孔之间呈矩阵分布,且进风孔层数不少于三层。进一步的,所述通槽的边缘连接有多个L型定位板,且L型定位板的底部连接有底座导向柱;所述底盖的边缘连接有底盖导向套筒,且底座导向柱抽插伸缩连接在底盖导向套筒进而实现底盖相对于机体的打开或闭合。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导向柱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孔;通过底座导向柱中拧进限位螺钉而限位底盖导向套筒,防止底盖导向套筒在伸缩中相对于底座导向柱脱节。进一步的,所述L型定位板还开设有卡扣过孔,所述底盖还连接有与卡扣过孔匹配插接的底盖弹性卡扣柱,且底盖弹性卡扣柱的侧壁连接有用于卡在卡扣过孔限位的卡扣凸起。进一步的,所述底盖弹性卡扣柱的上端为若干个间歇环绕的弹性弧形板,且卡扣凸起连接在弹性弧形板侧壁,通过底盖弹性卡扣柱穿入卡扣过孔后迫使弹性弧形板相互靠近穿入,再通过弹性弧形板恢复原位后使得卡扣凸起过孔后限位。进一步的,所述L型定位板、底盖弹性卡扣柱、底盖导向套筒均至少对应有四组,且组与组之间环形间隔分布。一种电火锅,包括锅底部整机,锅底部整机为上述的底盖侧面进风结构组件。相比较现有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机体工作时把底盖拉出来,在底盖周圈设有排气孔,拉出底盖后排气孔外露出来,形成周圈通风排气,现在,相当于底部排气孔排气没有了排气孔与桌面的距离,进气散热效果更好。使有完后把底盖收起来,收起后底盖周圈排气孔会隐藏到内部,底部形成无孔状态,防止平时杂物及蟑螂进入到导致机子故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机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底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图1和图2的装配图;图4为图3的主视图;图5为图4的全剖视图;图6为图4的断面图;图7为图6中的A结构放大图。图中标号说明:机体1、底盖2;L型定位板11、底座导向柱12、限位螺钉13、卡扣过孔14;进风孔21、底盖弹性卡扣柱22、底盖导向套筒23、卡扣凸起2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1-7,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设计出一种底盖侧面进风结构组件,如图1,包括机体1,机体1的底部开设有通槽,如图2和3,在通槽中安装有可相对于机体1升降伸缩结构的底盖2,底盖2的侧壁开设有进风散热的进风孔21;如图3,为底盖2收起后机体1状态图,底部形成无排气孔状态,防止杂质及蟑螂进入;如图4,底盖2拉出状态,底盖2周圈进风孔21外露出来,形成周圈进出气。底盖2通过底盖弹性卡扣柱22与卡扣过孔14配合,防止底盖2往下掉,起固定底盖2的作用。底盖2的进风孔21设置在侧部,更有利于进风及散热,降低温升。底盖2设计成升降伸缩结构,使用时拉下打开,不使用状态下可以收起来,收起后的底盖2的进风孔21藏在内部,外部实现无孔状态,防止杂物及蟑螂爬进机内造成机子故障及安全隐患。如图4,使用状态时,通过拉下底盖2使其进风孔21裸露在外而通风散热;如图6,不使用状态时,通过收起底盖2使其进风孔21隐藏到机体1内实现无孔封闭。底盖2的侧壁周向均开设有若干个进风孔21。其中,每个侧壁上设置的进风孔21之间呈矩阵分布,且进风孔21层数不少于三层,保证若干个进风孔21可以均匀分布到底盖2的周向侧壁上,使得多个方向通风可以形成对流。如图2,底盖2为上部带有开口的凹槽状结构,且底盖2的开口和机体1的底部开设的通槽匹配抽插连接。通槽的边缘连接有多个L型定位板11,且L型定位板11的底部连接有底座导向柱12;底盖2的边缘连接有底盖导向套筒23,且底座导向柱12抽插伸缩连接在底盖导向套筒23进而实现底盖2相对于机体1的打开或闭合。底座导向柱12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孔;通过底座导向柱12中拧进限位螺钉13而限位底盖导向套筒23,防止底盖导向套筒23在伸缩中相对于底座导向柱12脱节,通过此种设计可以实现限位的效果,不仅仅可以实现便于拆卸和安装,还可以在底盖2伸缩抽拉中,不会导致底盖2和机体1脱节,防止底盖2继续往下移动。如图6,L型定位板11还开设有卡扣过孔14,底盖2还连接有与卡扣过孔14匹配插接的底盖弹性卡扣柱22,且底盖弹性卡扣柱22的侧壁连接有用于卡在卡扣过孔14限位的卡扣凸起24。进一步的,L型定位板11、底盖弹性卡扣柱22、底盖导向套筒23均至少对应有四组,且组与组之间环形间隔分布。如图2,底盖弹性卡扣柱22的上端为若干个间歇环绕的弹性弧形板,且卡扣凸起24连接在弹性弧形板侧壁,通过底盖弹性卡扣柱22穿入卡扣过孔14后迫使弹性弧形板相互靠近穿入,再通过弹性弧形板恢复原位后使得卡扣凸起24过孔后限位。将本设计的底盖侧面进风结构组件用在普通的电火锅中,包括锅底部整机,锅底部整机为上述的底盖侧面进风结构组件,从而实现进风孔21设置在侧部,更有利于电火锅的锅底整机的进风及散热,降低温升。使用时,拉下打开,不使用状态下,可以收起来,进风孔21藏在内部。可以理解,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底盖侧面进风结构组件,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底部开设有通槽,在通槽中安装有可相对于机体(1)升降伸缩结构的底盖(2),所述底盖(2)的侧壁开设有进风散热的进风孔(21);使用状态时,通过拉下所述底盖(2)使其进风孔(21)裸露在外而通风散热;不使用状态时,通过收起所述底盖(2)使其进风孔(21)隐藏到机体(1)内实现无孔封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盖侧面进风结构组件,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底部开设有通槽,在通槽中安装有可相对于机体(1)升降伸缩结构的底盖(2),所述底盖(2)的侧壁开设有进风散热的进风孔(21);使用状态时,通过拉下所述底盖(2)使其进风孔(21)裸露在外而通风散热;不使用状态时,通过收起所述底盖(2)使其进风孔(21)隐藏到机体(1)内实现无孔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盖侧面进风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2)为上部带有开口的凹槽状结构,且底盖(2)的开口和机体(1)的底部开设的通槽匹配抽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盖侧面进风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2)的侧壁周向均开设有若干个进风孔(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盖侧面进风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侧壁上设置的所述进风孔(21)之间呈矩阵分布,且进风孔(21)层数不少于三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盖侧面进风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的边缘连接有多个L型定位板(11),且L型定位板(11)的底部连接有底座导向柱(12);所述底盖(2)的边缘连接有底盖导向套筒(23),且底座导向柱(12)抽插伸缩连接在底盖导向套筒(23)进而实现底盖(2)相对于机体(1)的打开或闭合。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乡志祥林灵彪潘泽勇高塬贵黄水波李学珍程建建夏鹏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