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沙艾霖专利>正文

一种假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0643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0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假发,至少包括基底,基底通过多个胶体凸起的粘合作用植有毛发,在假发使用状态下,基底被构造为在其与胶体凸起相对应的位置上,响应于透气孔的开孔操作而相对于基底的假想平面发生局部空间变化,并且在其与胶体凸起的外边缘相对应的位置上,响应于使用假发时的佩戴动作而相对于基底的假想平面发生局部空间变化,驱使基底上靠近胶体凸起外边缘的区域以曲率半径非连续变化的弧面倾斜延伸至基底的其他区域上,形成环绕胶体凸起的第二环向局部区域,以第一环形局部区域所在倾斜曲面与第二环向局部区域所在的倾斜曲面互不平行的方式在基底上形成起伏结构。

A wi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假发
本专利技术涉及假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假发。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随之加快,人们的脱发现象越来越严重。也有一部分人可能会存在因患有斑秃或者治疗癌症等原因导致脱发。一项针对广州市某医院204名女性化疗患者的调查中指出,化疗脱发的女性部分脱发或者完全脱发的患者生命质量各维度评分均差于没有脱发的患者,完全脱发的患者大都存在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信心,不愿意与他人交往的问题。可见,脱发可能会对一些人的自信心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一些人为了使自身形象尽可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会选择佩戴假发来覆盖有脱发的区域。又或者,一些演员或者模特符合演出场景或者是装扮成某些角色,也会佩戴假发让其造型符合演出场景或者让其造型更加逼真。通常,佩戴于人的头部的假发是通过将天然发丝或者人造发植设于构成假发基底的基布的表面而形成。比如,假发可以通过将人造发丝或人体发丝等天然发丝植入例如由聚氨酯等合成树脂制的人工皮肤构成的网帽、由合成纤维等编织成网孔状的网形成的网帽、由人工皮肤与网组合形成的网帽中而形成。授权公告号为CN1863467B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假毛发,包括:由具有伸缩性的极薄的片材形成的基体、栽植在该基体上的栽植毛材、和设置于上述基体的背面的粘接层,其特征在于,上述基体的厚度以微米为单位,上述粘接层以均一的厚度形成于上述基体的整个背面,所述粘接层的厚度薄到在冠状安装栽植毛材的根部的凸部和其它部分之间呈现凹凸的程度,所述栽植毛材的根部突出到上述基体的背面,当戴在人体皮肤上时,上述凸部翻转而隆起到上述基体的正面侧,上述粘接层的厚度,以基体的厚度为基准在1.3倍左右、2倍左右、4倍左右、5倍左右、6倍左右、6.7倍左右、12倍左右、15倍左右以及20倍左右的其中之一的范围内。由此,射在基体上的光会发生漫反射,很难区分出是假毛发。栽植毛材成为被头皮推压到基体的正面侧的状态,所以栽植毛材的固定得以强化,防止了脱离,或者说防止了脱落。但是,该假发的毛材由于是以在同一平面的U型形态栽植在基材上,基体和胶水对毛材的束缚依然不够牢固,在梳头等情况下导致毛材发生脱落的几率较大。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现有技术中如上述专利所提供的一次性假毛发存在至少一个以下问题:一是,假发丝U形弯折后直接置入粘合胶体,将引起用户佩戴时的不适。现有技术中如上述专利所提供的一次性假毛发为达到更逼真的效果,将其基体以及粘接层设置为厚度以微米(um)为单位的极薄层,虽然该厚度下能够增大透视率而透视至真头皮,但实际上该极薄的厚度将引起用户佩戴时的不适感。这是由于假发丝仿制于真发丝而仅具有以微米(um)为单位的极细直径,且具有一定的韧性,例如常见的不具有韧性的麻绳能够按照需要的形状任意弯折并保持住该形状,并且众所周知细度或粒度达到微米级或纳米级的材料具有优异的塑性和韧性,因此,具有微米直径及韧性特质的假发丝进行弯折时,并不能保持弯折处的理想情况下高曲率的弧形弯折姿态。实际上假发丝的弯折处是以其呈V字形的姿态被包裹在胶水中的,所以,在基体的厚度极薄时,位于基体中的假发丝的弯折尖端相当于直接抵接至真头皮上,即具有极薄厚度的基体将引起用户佩戴时的不适感。二是,粘合胶体内部不可避免地存在气泡缺陷,不利于假发丝的紧固。现有技术中如上述专利所提供的一次性假毛发在施加液态胶体以整体包覆假发丝弯折部分的制造过程中,由于无法完全地控制恰当的胶体成型条件、基底固有的形态缺陷、液态胶体本身的性能差异等工艺参数,胶体内部不可避免地存在气泡缺陷,气泡缺陷将导致入射胶体的光线的折射率改变而使得佩戴假发后胶体易被外界所观察到,并且气泡缺陷还将导致胶体与假发丝弯折部分之间的不完全包裹,使得固化胶体无法为假发丝弯折部分提供的有效的紧固作用力,在梳理假发时假发丝易被扯离基底。三是,假发紧固程度的提高往往伴随绷紧程度的提高,假发丝易被折断。现有技术中如上述专利所提供的一次性假毛发为避免在梳理假发时假发轻易被拉断或扯出基底,通过改变更高粘度的胶体材料或是增大胶体与基底之间的粘合面积,都是在部段地提高胶体、假发丝和基底之间的粘合力,虽然紧固程度的提高确实保证了假发丝更紧固地固定在基底上,但同时不可避免地增大了假发丝在胶体中的绷紧程度,反而使假发丝面临更易被折断的问题。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专利技术人做出本专利技术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专利技术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专利技术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
技术介绍
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假发,至少包括基底,所述基底通过多个胶体凸起的粘合作用植有毛发,所述毛发包括第一部段、第二部段和第三部段,所述基底上开设有连续贯穿基底和胶体凸起的至少一个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以满足胶体凸起的预设开孔分布率的方式有选择地分布在基底上,使得所述基底的不同划分区域上均具有若干个开有孔的胶体凸起以及若干个未开孔的胶体凸起,其中,在假发使用状态下,所述基底被构造为在其与所述胶体凸起相对应的位置上,响应于透气孔的开孔操作而相对于基底的假想平面发生局部空间变化,所述局部空间变化通过在开孔操作时未固化的胶体凸起内部被迫流动而与基底共同形变的方式,驱使基底上靠近透气孔的区域以曲率半径非连续变化的弧面倾斜延伸至基底的其他区域上,形成环绕透气孔的第一环向局部区域,并且在其与所述胶体凸起的外边缘相对应的位置上,响应于使用假发时的佩戴动作而相对于基底的假想平面发生局部空间变化,所述局部空间变化通过在佩戴假发时固化的胶体凸起整体被迫反向移动而与基底共同形变的方式,驱使基底上靠近胶体凸起外边缘的区域以曲率半径非连续变化的弧面倾斜延伸至基底的其他区域上,形成环绕胶体凸起的第二环向局部区域,以第一环形局部区域所在倾斜曲面与所述第二环向局部区域所在的倾斜曲面互不平行的方式在所述基底上形成起伏结构。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部段与所述第三部段是毛发植设在基底上之后毛发的位于基底的一侧以用于显露毛发的部位,所述第二部段是毛发植设在基底上之后毛发的位于基底的另一侧以用于固定毛发的部位,其中,所述第二部段被构造为其相比于其余发段具有更高柔性变形能力和色素淡化程度,以使其能够响应于在对其施加液态胶体进行包覆时,借助于流动的液态胶体与第二部段之间的黏滞力作用而发生被迫变形,从而使得发丝细度与真发丝相近的所述毛发是以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部段在所述胶体凸起中的姿态呈曲率连续变化的缓和曲线形的方式紧固在所述基底上,并且所述第二部段以其与所述胶体凸起之间的有效接触长度大于所述胶体凸起凝固后所形成的外表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连线长度的方式,在最大程度保持所述毛发在所述基底的使用期间的韧性不变的同时为所述毛发提供足够大的抗拉强度。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基于胶体凸起的预设开孔分布率生成在所述基底上确定的多个预开孔位置,并且用于制作假发的毛发具有彼此不同的至少两种直径规格,至少两种直径规格的毛发被随机地植设到所述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假发,至少包括基底(100),所述基底(100)通过多个胶体凸起(300)的粘合作用植有毛发(200),所述毛发(200)包括第一部段(210)、第二部段(220)和第三部段(230),/n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100)上开设有连续贯穿基底(100)和胶体凸起(300)的至少一个透气孔(110),所述透气孔(110)以满足胶体凸起(300)的预设开孔分布率的方式有选择地分布在基底(100)上,使得所述基底(100)的不同划分区域上均具有若干个开有孔的胶体凸起(300)以及若干个未开孔的胶体凸起(300),/n其中,在假发使用状态下,所述基底(100)被构造为在其与所述胶体凸起(300)相对应的位置上,响应于透气孔(110)的开孔操作而相对于基底(100)的假想平面发生局部空间变化,所述局部空间变化通过在开孔操作时未固化的胶体凸起(300)内部被迫流动而与基底(100)共同形变的方式,驱使基底(100)上靠近透气孔(110)的区域以曲率半径非连续变化的弧面倾斜延伸至基底(100)的其他区域上,形成环绕透气孔(110)的第一环向局部区域,/n并且在其与所述胶体凸起(300)的外边缘相对应的位置上,响应于使用假发时的佩戴动作而相对于基底(100)的假想平面发生局部空间变化,所述局部空间变化通过在佩戴假发时固化的胶体凸起(300)整体被迫反向移动而与基底(100)共同形变的方式,驱使基底(100)上靠近胶体凸起(300)外边缘的区域以曲率半径非连续变化的弧面倾斜延伸至基底(100)的其他区域上,形成环绕胶体凸起(300)的第二环向局部区域,/n以第一环形局部区域所在倾斜曲面与所述第二环向局部区域所在的倾斜曲面互不平行的方式在所述基底(100)上形成起伏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假发,至少包括基底(100),所述基底(100)通过多个胶体凸起(300)的粘合作用植有毛发(200),所述毛发(200)包括第一部段(210)、第二部段(220)和第三部段(230),
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100)上开设有连续贯穿基底(100)和胶体凸起(300)的至少一个透气孔(110),所述透气孔(110)以满足胶体凸起(300)的预设开孔分布率的方式有选择地分布在基底(100)上,使得所述基底(100)的不同划分区域上均具有若干个开有孔的胶体凸起(300)以及若干个未开孔的胶体凸起(300),
其中,在假发使用状态下,所述基底(100)被构造为在其与所述胶体凸起(300)相对应的位置上,响应于透气孔(110)的开孔操作而相对于基底(100)的假想平面发生局部空间变化,所述局部空间变化通过在开孔操作时未固化的胶体凸起(300)内部被迫流动而与基底(100)共同形变的方式,驱使基底(100)上靠近透气孔(110)的区域以曲率半径非连续变化的弧面倾斜延伸至基底(100)的其他区域上,形成环绕透气孔(110)的第一环向局部区域,
并且在其与所述胶体凸起(300)的外边缘相对应的位置上,响应于使用假发时的佩戴动作而相对于基底(100)的假想平面发生局部空间变化,所述局部空间变化通过在佩戴假发时固化的胶体凸起(300)整体被迫反向移动而与基底(100)共同形变的方式,驱使基底(100)上靠近胶体凸起(300)外边缘的区域以曲率半径非连续变化的弧面倾斜延伸至基底(100)的其他区域上,形成环绕胶体凸起(300)的第二环向局部区域,
以第一环形局部区域所在倾斜曲面与所述第二环向局部区域所在的倾斜曲面互不平行的方式在所述基底(100)上形成起伏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段(210)与所述第三部段(230)是毛发(200)植设在基底(100)上之后毛发(200)的位于基底(100)的一侧以用于显露毛发(200)的部位,所述第二部段(220)是毛发(200)植设在基底(100)上之后毛发(200)的位于基底(100)的另一侧以用于固定毛发(200)的部位,
其中,所述第二部段(220)被构造为其相比于其余发段具有更高柔性变形能力和色素淡化程度,以使其能够响应于在对其施加液态胶体进行包覆时,借助于流动的液态胶体与第二部段(220)之间的黏滞力作用而发生被迫变形,从而使得发丝细度与真发丝相近的所述毛发(200)是以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部段(220)在所述胶体凸起(300)中的姿态呈曲率连续变化的缓和曲线形的方式紧固在所述基底(100)上,
并且所述第二部段(220)以其与所述胶体凸起(300)之间的有效接触长度大于所述胶体凸起(300)凝固后所形成的外表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连线长度的方式,在最大程度保持所述毛发(200)在所述基底(100)的使用期间的韧性不变的同时为所述毛发(200)提供足够大的抗拉强度。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假发,其特征在于,基于胶体凸起(300)的预设开孔分布率生成在所述基底(100)上确定的多个预开孔位置,并且用于制作假发的毛发(200)具有彼此不同的至少两种直径规格,至少两种直径规格的毛发(200)被随机地植设到所述基底(100)上,以此基于多个胶体凸起(300)在基底(100)上的成型位置与其假想位置之间的分布误差、透气孔(110)在胶体凸起(300)上的实际打孔位置与其假想打孔位置的分布误差、以及至少两种直径规格的毛发(200)的实际植设位置与假想植设位置的分布误差中的一个或几个相累加而形成的开孔位置随机性,能够使得假发的整体规整度被弱化且仿真程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艾霖
申请(专利权)人:沙艾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