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形水射流鱼鳞去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0613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0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环形水射流鱼鳞去除装置,其包括被吸流体输送管、工作流体输送管、环形喷嘴、喉管、扩散管、出口管、定位夹鱼器、移动夹鱼器、漏鳞粗网、集鱼水箱,工作流体输送管固定在环形喷嘴上,环形喷嘴、喉管、扩散管、出口管依次固定连接,工作流体输送管、环形喷嘴、喉管、扩散管、出口管组成工作流体的流道,定位夹鱼器固定在喉管的内壁,移动夹鱼器也位于喉管内,且可沿喉管的内壁移动,从而和定位夹鱼器组成完整的夹鱼的装置;被吸流体输送管一端套接在环形喷嘴内,另一端伸入鱼类饲养池,漏鳞粗网固定在面对出口管的一定距离的前方,集鱼水箱放置在漏鳞粗网的下部。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去鳞效果好。

An annular water jet fish scale removal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形水射流鱼鳞去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形水射流鱼鳞去除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的水域辽阔,鱼类资源丰富,特别是淡水鱼的产量居于世界的首位。秋后淡水鱼市场供大于求,而淡水鱼加工处理能力的不足,导致大量的淡水鱼变质而被丢弃并且打击了养殖业的积极性。淡水鱼加工处理一般包括清洗、去鳞、去内脏等过程,其中去鳞过程耗时长较长,是限制淡水鱼加工的重要因素。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在不伤害鱼体的前提下高效去除鱼鳞的技术。去鳞加工的方法通常分为化学法和机械法。化学法通过将鱼浸泡在化学溶剂后用高压水喷射来去除鱼鳞,但是其化学剂控制不当会引起食品安全问题。机械法通过搓擦等方法去鳞,避免了化学残留且能够回收利用价值高的鱼鳞。现有的鱼鳞去除装置如CN207252691U存在着浪费鱼鳞或取鱼不便等问题。此外,现有的鱼鳞去除装置加工连续性差,运行成本高且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环形水射流鱼鳞去除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去鳞效果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环形水射流鱼鳞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被吸流体输送管、工作流体输送管、环形喷嘴、喉管、扩散管、出口管、定位夹鱼器、移动夹鱼器、漏鳞粗网、集鱼水箱,工作流体输送管固定在环形喷嘴上,环形喷嘴、喉管、扩散管、出口管依次固定连接,工作流体输送管、环形喷嘴、喉管、扩散管、出口管组成工作流体的流道,定位夹鱼器固定在喉管的内壁,移动夹鱼器也位于喉管内,且可沿喉管的内壁移动,从而和定位夹鱼器组成完整的夹鱼的装置;被吸流体输送管一端套接在环形喷嘴内,另一端伸入鱼类饲养池,漏鳞粗网固定在面对出口管的一定距离的前方,集鱼水箱放置在漏鳞粗网的下部。进一步地,环形喷嘴和被吸流体输送管的轴线重合。进一步地,移动夹鱼器上设置红外检测装置、控制器和气缸,红外检测装置检测到有鱼类进入时,通过控制器控制气缸推动移动夹鱼器,使其与定位夹鱼器啮合,夹住被卷吸的鱼类。进一步地,定位夹鱼器和移动夹鱼器为拱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环形射流除鳞完成后,鱼和鳞片随着水流从出口管喷射而出后被漏鳞粗网分离,可以高效地收集鱼鳞,不用清洗残留鳞片。(2)本专利技术加工连续性好,不用人工取鱼,通过环形水射流即可直接从饲养池取鱼。(3)本专利技术通过红外检测装置智能识别鱼,提高了识别的准确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环形水射流鱼鳞去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环形射流部分的放大图;图3为定位夹鱼器的剖视图;图4为移动夹鱼器的剖视图;图中,1-饲养池、2-基于环形射流泵鱼鳞去除装置、3-漏鳞粗网、4-集鱼水箱、11-被吸流体输送管、12-工作流体输送管、13-环形喷嘴、14-收缩室、15-定位夹鱼器、16-移动夹鱼器、17-喉管、18-红外检测装置、19-气缸、20-扩散管、21-出口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和优选实施例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效果将变得更加明白。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环形水射流鱼鳞去除装置,该装置包括被吸流体输送管11、工作流体输送管12、环形喷嘴13、喉管17、扩散管20、出口管21、定位夹鱼器15、移动夹鱼器16、漏鳞粗网3、集鱼水箱4,工作流体输送管12固定在环形喷嘴13上,环形喷嘴13、喉管17、扩散管20、出口管21依次固定连接,工作流体输送管12、环形喷嘴13、喉管17、扩散管20、出口管21组成工作流体的流道,定位夹鱼器15固定在喉管17的内壁,移动夹鱼器16也位于喉管17内,且可沿喉管的内壁移动,从而和定位夹鱼器15组成完整的夹鱼的装置;被吸流体输送管一端套接在环形喷嘴13内,另一端伸入鱼类饲养池1中,漏鳞粗网3固定在面对出口管21的一定距离的前方,集鱼水箱4放置在漏鳞粗网3的下部。环形喷嘴13和工作流体输送管11的轴线重合。移动夹鱼器18上设置红外检测装置、控制器和气缸,红外检测装置检测到有鱼类进入时,通过控制器控制气缸推动移动夹鱼器,使其与定位夹鱼器啮合,夹住被卷吸的鱼类。如图3和4所示,为了增大过水量,将定位夹鱼器15和移动夹鱼器16设置为拱形。本专利技术的环形水射流鱼鳞去除装置工作时,高能工作流体从工作流体输送管12进入流道,经过环形喷嘴13加速后使得压力迅速降低,促使饲养池1中的被吸流体携带着鱼类由外界进入到环形喷嘴13的吸入室14中,工作流体与被吸流体之前存在着粘性摩擦,产生卷吸,使得被吸流体携带着鱼类与工作流体一起进入喉管17。鱼在经过喉管17时,红外监测装置感应到鱼,通过控制器控制气缸19推动移动夹鱼器16与定位夹鱼器15啮合并且定位夹住鱼。由于喉管17径向方向存在着明显的速度梯度,鱼类会接触到剪切层,受到剪切应力作用使得鳞片脱落。移动夹鱼器16在夹住鱼15秒后松开,鱼和鱼鳞随着流体一起通过扩散管20从出口管21射出。鱼鳞从出口管21外的漏鳞粗网3穿过,被收集起来。鱼冲击在漏鳞粗网3后落入集鱼水箱4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上所述仅为专利技术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例对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例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形水射流鱼鳞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被吸流体输送管、工作流体输送管、环形喷嘴、喉管、扩散管、出口管、定位夹鱼器、移动夹鱼器、漏鳞粗网、集鱼水箱,工作流体输送管固定在环形喷嘴上,环形喷嘴、喉管、扩散管、出口管依次固定连接,工作流体输送管、环形喷嘴、喉管、扩散管、出口管组成工作流体的流道,定位夹鱼器固定在喉管的内壁,移动夹鱼器也位于喉管内,且可沿喉管的内壁移动,从而和定位夹鱼器组成完整的夹鱼的装置。被吸流体输送管一端套接在环形喷嘴内,另一端伸入鱼类饲养池,漏鳞粗网固定在面对出口管的一定距离的前方,集鱼水箱放置在漏鳞粗网的下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形水射流鱼鳞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被吸流体输送管、工作流体输送管、环形喷嘴、喉管、扩散管、出口管、定位夹鱼器、移动夹鱼器、漏鳞粗网、集鱼水箱,工作流体输送管固定在环形喷嘴上,环形喷嘴、喉管、扩散管、出口管依次固定连接,工作流体输送管、环形喷嘴、喉管、扩散管、出口管组成工作流体的流道,定位夹鱼器固定在喉管的内壁,移动夹鱼器也位于喉管内,且可沿喉管的内壁移动,从而和定位夹鱼器组成完整的夹鱼的装置。被吸流体输送管一端套接在环形喷嘴内,另一端伸入鱼类饲养池,漏鳞粗网固定在面对出口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茂森黄斌郑水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