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继电器驱动控制系统和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80391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13:1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继电器驱动控制系统和电池管理系统,以实现为继电器驱动控制增加安全保护机制。该驱动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安全控制单元、高边驱动电路HSD、两个低边驱动电路LSD1和LSD2以及第一与门、第二与门和第三与门,其中:每一个与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到单片机和安全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第一与门的输出连接HSD的高电平使能端;第二与门的输出连接LSD1的高电平使能端;第三与门的输出连接LSD2的高电平使能端;HSD的输出通过主正继电器线圈连接至LSD1的输出;HSD的输出通过主负继电器线圈连接至LSD2的输出;安全控制单元检测到监测点正常时输出高电平、异常时输出低电平,监测点包括单片机。

A relay drive control system and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The application discloses a relay drive control system and a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to realize adding a safety protection mechanism for the relay drive control. The drive control system includes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safety control unit, high side drive circuit HSD, two low side drive circuits LSD1 and Lsd2 as well as the first and gate, the second and gate and the third and gate, wherein: two input terminals of each and gat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the output terminals of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nd safety control unit; the output of the first and gate is connected to the high level enable terminal of HSD; the output of the second and gate Connect the high-level enable terminal of LSD1; connect the output of the third and gate to the high-level enable terminal of Lsd2; connect the output of HSD to the output of LSD1 through the main positive relay coil; connect the output of HSD to the output of Lsd2 through the main negative relay coil; the safety control unit detects the high-level output of the monitoring point when it is normal and the low-level output when it is abnormal, and the monitoring point includes MCU.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继电器驱动控制系统和电池管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力电子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继电器驱动控制系统和电池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的电压远远高于人体的安全电压,而继电器作为控制电池包与负载进行电能传输的关口,它的可靠工作关乎整车的安全,比如说在遇到突发状况时,动力线上的继电器应能及时断开,以避免电池包的高压对外造成伤害。但是,现有的BMS(Batterymanagementsystem,电池管理系统)上的继电器驱动控制系统,普遍是由单片机独自控制继电器驱动,若单片机出现问题或者不能及时响应,那么继电器驱动就会无法响应或者误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继电器驱动控制系统和电池管理系统,以实现为继电器驱动控制增加安全保护机制。一种继电器驱动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安全控制单元、高边驱动电路、第一低边驱动电路、第二低边驱动电路、第一与门、第二与门和第三与门,其中:每一个与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到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和所述安全控制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与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高边驱动电路的高电平使能端;所述第二与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低边驱动电路的高电平使能端;所述第三与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低边驱动电路的高电平使能端;所述高边驱动电路的输出端通过主正继电器的线圈连接至所述第一低边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高边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还通过主负继电器的线圈连接至所述第二低边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安全控制单元用于在检测到监测点正常时输出高电平、在检测到所述监测点异常时输出低电平,所述监测点包括所述单片机。可选的,每一个与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到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和所述安全控制单元的输出端,包括:所述第一与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到所述单片机的第一输出端和所述安全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与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到所述单片机的第二输出端和所述安全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三与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到所述单片机的第三输出端和所述安全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出端;对应的,所述安全控制单元具体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监测点异常时,先控制自身第一输出端输出低电平,在延时预设时间后再控制自身第二输出端输出低电平。可选的,所述监测点还包括电池管理系统BMS外部的监测点。可选的,所述安全控制单元还用于在上电后,首先进行自检,如果自检没有问题,再监测所述监测点是否异常;如果自检发现问题,输出低电平。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包括如上述公开的任一种继电器驱动控制系统。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由于有安全控制单元的介入,使得继电器驱动的控制权不再是由单片机独自掌握;安全控制单元会实时监测单片机的状况,起到一个“看门狗”的作用,一旦发现单片机出现问题或者不能及时响应,安全控制单元就会立即断开继电器,从而为继电器驱动控制增加了安全保护机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继电器驱动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继电器驱动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继电器驱动控制系统,用于为BMS中的主正继电器K1和主负继电器K2提供驱动控制,主正继电器K1设置在连接于电池包正极和负载正极之间的动力线上,主负继电器K2设置在连接于电池包负极和负载负极之间的动力线上。所述继电器控制系统具体包括单片机10、安全控制单元20、高边驱动电路HSD、第一低边驱动电路LSD1、第二低边驱动电路LSD2、第一与门31、第二与门32和第三与门33,其中:每一个与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到单片机10的输出端和安全控制单元20的输出端,例如:第一与门31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到单片机10的第一输出端P1和安全控制单元20的第一输出端D1;第二与门32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到单片机10的第二输出端P2和安全控制单元20的第一输出端D1;第三与门33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到单片机10的第三输出端P3和安全控制单元20的第二输出端D2;第一与门31的输出端连接高边驱动电路HSD的高电平使能端;第二与门32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低边驱动电路LSD1的高电平使能端;第三与门33的输出端连接第二低边驱动电路LSD2的高电平使能端;高边驱动电路HSD的输出端通过主正继电器K1的线圈连接至第一低边驱动电路LSD1的输出端;高边驱动电路HSD的输出端还通过主负继电器K2的线圈连接至第二低边驱动电路LSD2的输出端;安全控制单元20用于在检测到监测点正常时输出高电平、在检测到所述监测点异常时输出低电平,所述监测点包括单片机10,安全控制单元20与单片机10之间存在通讯连接。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作原理进行详述。高边驱动电路HSD、第一低边驱动电路LSD1和第二低边驱动电路LSD2的使能端均为高电平使能。高边驱动电路HSD的使能端置高电平时,其输出端相当于是电源端;第一低边驱动电路LSD1的使能端置高电平时,其输出端相当于是接地端;第二低边驱动电路LSD2的使能端置高电平时,其输出端也相当于是接地端。主正继电器K1的线圈两端分别与高边驱动电路HSD的输出端和第一低边驱动电路LSD1的输出端相连,只有当高边驱动电路HSD和第一低边驱动电路LSD1的使能端同时置高电平时,主正继电器K1的线圈才会得电,此时主正继电器K1吸合。主负继电器K2的线圈两端分别与高边驱动电路HSD的输出端和第二低边驱动电路LSD2的输出端相连,只有当高边驱动电路HSD和第二低边驱动电路LSD2的使能端同时置高电平时,主负继电器K2的线圈才会得电,此时主负继电器K2吸合。高边驱动电路HSD的使能端信号由单片机10的输出端信号和安全控制单元20的输出端信号经过“与”运算形成(在图1中具体是,高边驱动电路HSD的使能端信号由单片机10的第一输出端信号和安全控制单元20的第一输出端信号经过“与”运算形成,第一低边驱动电路LSD1的使能端信号由单片机10的第二输出端信号和安全控制单元20的第一输出端信号经过“与”运算形成,第二低边驱动电路LSD2的使能端信号由单片机10的第三输出端信号和安全控制单元20的第二输出端信号经过“与”运算形成),只有当单片机10和安全控制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继电器驱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安全控制单元、高边驱动电路、第一低边驱动电路、第二低边驱动电路、第一与门、第二与门和第三与门,其中:/n每一个与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到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和所述安全控制单元的输出端;/n所述第一与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高边驱动电路的高电平使能端;/n所述第二与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低边驱动电路的高电平使能端;/n所述第三与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低边驱动电路的高电平使能端;/n所述高边驱动电路的输出端通过主正继电器的线圈连接至所述第一低边驱动电路的输出端;/n所述高边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还通过主负继电器的线圈连接至所述第二低边驱动电路的输出端;/n所述高边驱动电路、第一低边驱动电路和第二低边驱动电路的使能端均为高电平使能,所述高边驱动电路的使能端置高电平时,其输出端相当于是电源端;所述第一低边驱动电路的使能端置高电平时,其输出端相当于是接地端;所述第二低边驱动电路的使能端置高电平时,其输出端也相当于是接地端;只有当所述高边驱动电路和第一低边驱动电路的使能端同时置高电平时,所述主正继电器的线圈才会得电,所述主正继电器才会吸合;只有当所述高边驱动电路和第二低边驱动电路的使能端同时置高电平时,所述主负继电器的线圈才会得电,所述主负继电器才会吸合;/n所述安全控制单元用于在检测到监测点正常时输出高电平、在检测到所述监测点异常时输出低电平,所述监测点包括所述单片机,此时所述安全控制单元起到一个看门狗的作用,只有当所述单片机和所述安全控制单元同时向所述第一与门、第二与门和第三与门输出高电平时,所述高边驱动电路、第一低边驱动电路和第二低边驱动电路才能使能,所述主正继电器和主负继电器才会吸合;所述安全控制单元在检测到所述单片机异常时变为低电平输出,此时所述高边驱动电路、第一低边驱动电路和第二低边驱动电路失去使能,所述主正继电器和主负继电器断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继电器驱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安全控制单元、高边驱动电路、第一低边驱动电路、第二低边驱动电路、第一与门、第二与门和第三与门,其中:
每一个与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到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和所述安全控制单元的输出端;
所述第一与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高边驱动电路的高电平使能端;
所述第二与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低边驱动电路的高电平使能端;
所述第三与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低边驱动电路的高电平使能端;
所述高边驱动电路的输出端通过主正继电器的线圈连接至所述第一低边驱动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高边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还通过主负继电器的线圈连接至所述第二低边驱动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高边驱动电路、第一低边驱动电路和第二低边驱动电路的使能端均为高电平使能,所述高边驱动电路的使能端置高电平时,其输出端相当于是电源端;所述第一低边驱动电路的使能端置高电平时,其输出端相当于是接地端;所述第二低边驱动电路的使能端置高电平时,其输出端也相当于是接地端;只有当所述高边驱动电路和第一低边驱动电路的使能端同时置高电平时,所述主正继电器的线圈才会得电,所述主正继电器才会吸合;只有当所述高边驱动电路和第二低边驱动电路的使能端同时置高电平时,所述主负继电器的线圈才会得电,所述主负继电器才会吸合;
所述安全控制单元用于在检测到监测点正常时输出高电平、在检测到所述监测点异常时输出低电平,所述监测点包括所述单片机,此时所述安全控制单元起到一个看门狗的作用,只有当所述单片机和所述安全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旭峰熊祥文青武余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度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度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