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冷式罗茨泵的冷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9932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冷式罗茨泵的冷却结构,属于罗茨泵技术领域。包括泵体,所述泵体的前侧依次固定设有前端盖和前盖,泵体的后侧依次固定设有后端盖和后盖,所述泵体底部的外表面开设凹槽,所述前端盖、后端盖底部分别开设通孔,所述前盖、后端底部开设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通孔和凹槽相互贯通,形成第一通道,所述后盖底部开设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第二通孔和凹槽相互贯通,形成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相互连通,形成冷却腔室。所述第一通道上设置进水端,所述第二通道上设置出水端。本申请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冷却水直接对泵体进行冷却,通过泵体与冷却水的热交换从而带走热量,降低排出气体的温度,达到降温的效果。

Cooling structure of air cooled roots pump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oling structure of an air-cooled Roots pump,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oots pump. The front side of the pump body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a front end cover and a front cover in turn, the rear side of the pump body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a rear end cover and a rear cover in tur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bottom of the pump body is provided with grooves, the front end cover and the bottom of the rear end cover are provided with through holes, the front cover and the bottom of the rear end are provided with a first groove, the first groove, through holes and grooves are interconnected to form a first channel, The bottom of the back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groove, the second groove, the second through hole and the groove ar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to form a second channel, the first channel and the second channel ar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to form a cooling chamber. The first channel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inlet end, and the second channel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outlet end. The application not only has simple structure, but also the cooling water directly cools the pump body. Through the heat exchange between the pump body and the cooling water, the heat is taken away, the temperature of the discharged gas is reduced, and the cooling effect is achie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冷式罗茨泵的冷却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冷式罗茨泵的冷却结构,属于罗茨泵

技术介绍
气冷式罗茨真空泵能够直排大气,不需要机械泵作为其前级泵,结构简单,工作稳定。气冷式罗茨真空泵以其技术的优势,在国内发展较快,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放置等行业。现有技术中,气冷式罗茨泵在高压差下工作,由于气体压缩,排气温度高,造成泵温升高,泵腔内部温度可达120多度,造成排气口局部温度过高使设备在特定工况下不能够使用。因此在排气口处增加一个热交换器,热交换器来高压差下气体的发热问题,部分气体经热交换器冷却后,通过返冷气管进入泵腔内,冷却泵腔温度,达到降温的目的。但是泵排气阻力增大,管路流导变小,泵的抽速变小,抽气性能降低,泵的负荷增大,配用电机相应增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气冷式罗茨泵的冷却结构,在不增加生产成本的情况下,结构简单,冷却效果好。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气冷式罗茨泵的冷却结构,包括泵体,所述泵体的前侧依次固定设有前端盖和前盖,泵体的后侧依次固定设有后端盖和后盖,所述泵体底部的外表面开设凹槽,所述前端盖底部开设第一通孔,所述前盖底部开设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第一通孔和凹槽相互贯通,形成第一通道,所述后端盖底部开设第二通孔,所述后盖底部开设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第二通孔和凹槽相互贯通,形成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相互连通,形成冷却腔室。所述凹槽、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设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一通道上设置进水端,所述第二通道上设置出水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一种气冷式罗茨泵的冷却结构,通过对泵体、前端盖、后端盖、前盖和后盖的结构改变,使之形成密封的冷却腔室。给冷却腔室通上冷却水,冷却水直接对泵体进行冷却降温,而排出气体可以通过泵体与冷却水的热交换从而带走热量,降低排出气体的温度,达到降温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气冷式罗茨泵的冷却结构的示意图;图中1前盖、2前端盖、3泵体、4后端盖、5后盖、6第一凹槽、7第一通孔、8凹槽、9第二通孔、10出水端、11第二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气冷式罗茨泵的冷却结构,包括泵体3,所述泵体3的前侧由里向外依次固定设有前端盖2和前盖1,泵体3的后侧由里向外依次固定设有后端盖4和后盖5,在泵体3底部的外表面周向开设凹槽8,前端盖2底部开设第一通孔7,前盖1底部开设第一凹槽6,第一凹槽6、第一通孔7和凹槽8位于同一水平位置,并且三者相互贯通形成第一通道,第一通道上设置进水端,后端盖4底部开设第二通孔9,后盖5底部开设第二凹槽11,第二凹槽11、第二通孔9和凹槽8位于同一水平位置,并且三者相互贯通,形成第二通道,第二通道上设置出水端10,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相互连通,形成冷却腔室。冷却水经进水端进入第一通道,泵体3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带走泵体3上的热量,降低排出气体的温度,热交换后的冷却水流入第二通道后经出水端10排出。在铸造的时候,对前盖1、后盖5的底部进行结构的改变,形成一个独立的腔室;在铸造前端盖2、后端盖4的时候,在前盖1、后盖5相同的位置也做出一个与之相贯通的通孔;在泵体3相同的位置也做出与前盖1、后盖5、前端盖2和后端盖4相互贯通的凹槽8,五者合一后形成一个密闭冷却腔室。冷却腔室内通上冷却水,能够直接对泵体3进行冷却,而排出气体可以通过泵体3与冷却水的热交换从而带走热量,降低排出气体的温度,达到降温的效果。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冷式罗茨泵的冷却结构,包括泵体(3),所述泵体(3)的前侧依次固定设有前端盖(2)和前盖(1),泵体(3)的后侧依次固定设有后端盖(4)和后盖(5),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3)底部的外表面开设凹槽(8),所述前端盖(2)底部开设第一通孔(7),所述前盖(1)底部开设第一凹槽(6),所述第一凹槽(6)、第一通孔(7)和凹槽(8)相互贯通,形成第一通道,所述后端盖(4)底部开设第二通孔(9),所述后盖(5)底部开设第二凹槽(11),所述第二凹槽(11)、第二通孔(9)和凹槽(8)相互贯通,形成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相互连通,形成冷却腔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冷式罗茨泵的冷却结构,包括泵体(3),所述泵体(3)的前侧依次固定设有前端盖(2)和前盖(1),泵体(3)的后侧依次固定设有后端盖(4)和后盖(5),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3)底部的外表面开设凹槽(8),所述前端盖(2)底部开设第一通孔(7),所述前盖(1)底部开设第一凹槽(6),所述第一凹槽(6)、第一通孔(7)和凹槽(8)相互贯通,形成第一通道,所述后端盖(4)底部开设第二通孔(9),所述后盖(5)底部开设第二凹槽(1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全玉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天田真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