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塞用耐高温胶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9897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1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塞用耐高温胶筒,包括上端部、中部和下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部、中部和下端部内均设置有纤维丝,用于防止胶筒高温断裂;所述纤维丝包裹在柔性材料内,所述柔性材料位于上端部、下端部和中部内,用于隔绝内部温度;所述上端部和下端部上还设置有第一氟橡胶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胶筒中加入纤维丝、柔性材料和隔热膜使胶筒在高温环境中不会轻易发生形变或断裂;通过氟橡胶圈以及金属环,使胶筒两端不会在高温环境下发生形变影响胶筒的密封性;通过在上端部、下端部和中部之间设置氟橡胶圈,进一步的保证了胶筒在高温环境不会轻易形变或断裂。

A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rubber cylinder for bridge plu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rubber cylinder for bridge plug,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end part, a middle part and a lower end part, the utility model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upper end part, a middle part and a lower end part are all provided with fiber wires, which are used to prevent the high temperature fracture of the rubber cylinder; the fiber wires are wrapped in the flexible materials, the flexible materials are located in the upper end part, the lower end part and the middle part, which are used to isolate the internal temperature; the upper The first fluororubber ring is also arranged on the end and the lower end; the utility model can prevent the rubber cylinder from deforming or breaking easily in high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by adding fiber wires, flexible materials and heat insulation film into the rubber cylinder; the two ends of the rubber cylinder can not deform in high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by using fluororubber ring and metal ring to affect the sealing of the rubber cylinder; the upper end, the lower end and the middle part Fluorine rubber ring is set between them, which further ensures that the rubber cylinder will not be easily deformed or broken in high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塞用耐高温胶筒
本专利技术涉及胶筒领域,尤其是一种桥塞用耐高温胶筒。
技术介绍
在页岩气开采中,压裂完井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而在该环节中桥塞是其主要工具,桥塞的主要作用是在压裂完井作业中进行油气井封层,油水井分层压裂、分层酸化、分层试油施工时封堵下部井段,它较好地解决了坐封、打捞、解封操作复杂,使用成功率低的问题,而胶筒则是桥塞进行分层密封的关键部件,胶筒质量直接影响了桥塞的密封效果和使用寿命,胶筒一般采用橡胶类材料制成,故称之为胶筒,但胶筒仅是一种行业内约定成俗的技术术语,用于表示起到密封作用的功能性部件,而不仅仅指胶筒只能由橡胶制作;而在页岩气开采中,时长会遇见环境较为复杂的地方,如高温高压等,此时就需要密封用的胶筒在一定时间内能承受此类高温高压。在现有技术中,多数胶筒不能承受过高的温度,大多只能在90℃的温度下承压50MPa二十四小时,而胶筒的标准承压压力为70MPa;其中能承受高温的胶筒为氟橡胶胶筒,但氟橡胶的成本较高,不能广泛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桥塞用耐高温胶筒;本技术解决了胶筒不能有效耐高温的问题,还解决了氟橡胶胶筒成本较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桥塞用耐高温胶筒,包括上端部、中部和下端部,所述上端部、中部和下端部内均设置有纤维丝,用于防止胶筒高温断裂;所述纤维丝包裹在柔性材料内,所述柔性材料位于上端部、下端部和中部内,用于隔绝纤维丝外的温度;所述上端部和下端部上还设置有第一氟橡胶圈。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当胶筒在高温钻井环境中被桥塞压缩时,其内部的柔性材料会随着胶筒同步发生形变,而柔性材料内的纤维丝会随着柔性材料一同发生形变,在形变过程中,纤维丝会给胶筒一个支撑力,使胶筒不会在高温环境中轻易发生形变,而柔性材料可以帮助纤维丝隔绝温度,使纤维丝不会因为高温发生断裂,导致胶筒发生形变;而第一氟橡胶圈在高温环境中可以使胶筒的上下两端不会轻易发生形变,导致密封不严。进一步的,所述上端部、下端部和中部外贴有隔热膜,用于隔绝外部温度。由于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胶筒外的隔热膜,可以进一步的隔绝胶筒外部温度,加强胶筒的耐热性。进一步的,所述纤维丝相互交错连接,用于增加纤维丝韧度。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在纤维丝相互交错连接后,纤维丝整体韧性会增加,在胶筒被压缩的过程中不会轻易的被撕裂,可以有效保证胶筒不发生错误形变或撕裂。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氟橡胶圈内设置有金属环,用于增加第一氟橡胶圈的硬度。由于采用上述结构,第一氟橡胶圈因内部设有金属环,因此硬度相较于胶筒其余部位更大,在压缩过程中可以更快的使胶筒达到最优压缩位置。进一步的,所述上端部、下端部和中间部之间由第二氟橡胶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氟橡胶圈直径大于上端部、下端部和中间部的直径。由于采用上述结构,第二氟橡胶圈会预先到达两侧的井壁处,并先一部被压缩至最优位置,当上端部、下端部和中间部压缩时,因其上下位置都被第二氟橡胶圈遮挡,可以防止肩凸现象的发生。进一步的,单个第一氟橡胶圈上端到下端的距离是胶筒上端部到下端部距离的7%;单个第二氟橡胶圈上端到下端的距离是胶筒上端部到下端部距离的10%。由于采用上述结构,第一氟橡胶圈和第二氟橡胶圈上下端距离采用上述值,在胶筒被压缩的过程中可以使胶筒的密封性和耐热性达到最优,同时其成本会降低。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氟橡胶圈直径大于上端部、下端部和中间部直径。由于采用上述结构,胶筒被桥塞压缩后,第一氟橡胶圈在收到压力后会预先紧贴井壁,此时胶筒会被继续压缩,因第一氟橡胶圈以紧贴了井壁且其硬度大于胶筒其他部位,所以当胶筒发生肩凸现象时,肩凸部分会被第一氟橡胶圈阻挡,并修复至正常形变方向。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胶筒中加入纤维丝、柔性材料和隔热膜使胶筒在高温环境中不会轻易发生形变或断裂。2、本技术通过氟橡胶圈以及金属环,使胶筒两端不会在高温环境下发生形变影响胶筒的密封性。3、本技术通过在上端部、下端部和中部之间设置氟橡胶圈,进一步的保证了胶筒在高温环境不会轻易形变或断裂。4、本技术结构简单,有效降低了耐热胶筒的成本,适合批量生产和使用。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桥塞用耐高温胶筒结构图。图2是胶筒截面结构俯视图。图3是实施例2的桥塞用耐高温胶筒结构图。其中,1-上端部;2-下端部;3-中部;4-纤维丝;5-柔性材料;6-第一氟橡胶圈;7-第二氟橡胶圈;8-金属环。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端”、“下端”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都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桥塞用耐高温胶筒,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上端部1、中部3和下端部2,所述上端部1、中部3和下端部2内均设置有纤维丝4,用于防止胶筒高温断裂;所述纤维丝4相互交错并被包裹在柔性材料5内,通过纤维丝4的相互交错,可以使胶筒内部的纤维丝4更加具有韧度,不易被撕裂;所述柔性材料5位于上端部1、下端部2和中部3内,用于提高胶筒的耐温性,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材料5为任意耐高温可形变材料。所述上端部1和下端部2上还设置有第一氟橡胶圈6,在第一氟橡胶圈6内部还设置有金属环8,所述金属环8用于增加第一氟橡胶圈6的硬度,减小氟橡胶圈的形变力度;所述氟橡胶圈位于胶筒两端是为了防止在高温环境下,胶筒两端发生形变,使胶筒的密封性受到影响。所述上端部1、下端部2和中部3通过第二氟橡胶圈7连接,所述第二氟橡胶圈7的直径大于上端部1、下端部2和中部3的直径,用于防止胶筒在高温环境下发生剧烈的形变或断裂,同时,因第二氟橡胶圈7直径大于上端部1、下端部2和中部3直径,因此在胶筒被压缩的时候,第二氟橡胶圈7可以防止胶筒发生肩凸现象,影响其密封性。在本实施中,优选的,单个的单个的第一氟橡胶圈6上端至下端的距离是胶筒上端部1至下端部2的距离的7%;第二氟橡胶圈7上端至下端的距离是胶筒上端部1至下端部2的距离的10%;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氟橡胶圈7的距离可以为其他值。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胶筒外部增加一个隔热膜,通过隔热膜隔绝外部温度,进一步的增加胶筒的耐热性。在实际使用中,当胶筒在高温钻井环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塞用耐高温胶筒,包括上端部(1)、中部(3)和下端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部(1)、中部(3)和下端部(2)内均设置有纤维丝(4),用于防止胶筒高温断裂;所述纤维丝(4)包裹在柔性材料(5)内,所述柔性材料(5)位于上端部(1)、下端部(2)和中部(3)内,用于隔绝纤维丝(4)外的温度;所述上端部(1)和下端部(2)上还设置有第一氟橡胶圈(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塞用耐高温胶筒,包括上端部(1)、中部(3)和下端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部(1)、中部(3)和下端部(2)内均设置有纤维丝(4),用于防止胶筒高温断裂;所述纤维丝(4)包裹在柔性材料(5)内,所述柔性材料(5)位于上端部(1)、下端部(2)和中部(3)内,用于隔绝纤维丝(4)外的温度;所述上端部(1)和下端部(2)上还设置有第一氟橡胶圈(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塞用耐高温胶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部(1)、下端部(2)和中部(3)外贴有隔热膜,用于隔绝外部温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塞用耐高温胶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丝(4)相互交错连接,用于增加纤维丝(4)韧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塞用耐高温胶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氟橡胶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攀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菁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