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多功能油田增产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9894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1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田增产船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大型多功能油田增产船,包括油田增产船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田增产船本体包括内底板和主甲板,所述主甲板上固定设有辅助吊机,所述辅助吊机的左侧并且位于主甲板上固定设有主折臂吊,所述辅助吊机的右侧并且位于主甲板上固定设有生活区,所述内底板上固定设有主推进器舱,所述主推进器舱的右侧并且位于内底板上固定设有高压泵舱,所述高压泵舱的右侧固定设有酸罐区,所述酸罐区的右侧固定设有辅助设备间,所述辅助设备间的右侧固定设有机修间,所述机修间的下方对应设有分油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具有安全性能高、操作性能好、冗余度高等突出优点。

A large multifunctional oil field stimulation ship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oil field stimulation ship, in particular to a large multi-functional oil field stimulation ship, which comprises an oil field stimulation ship body,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oil field stimulation ship body comprises an inner bottom plate and a main deck, the main deck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an auxiliary crane, the left side of the auxiliary crane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a main folding arm crane, and the auxiliary crane is fixedly arranged on the main deck A living area is fix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main deck, a main propeller tank is fixed on the inner bottom plate, a high-pressure pump tank is fix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main propeller tank, an acid tank area is fix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high-pressure pump tank, an auxiliary equipment room is fix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acid tank area, and an organic repair room is fix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auxiliary equipment room The oil separator room is set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maintenance room.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afety performance, good operation performance and high redundancy through desig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多功能油田增产船
本技术涉及油田增产船
,具体为一种大型多功能油田增产船。
技术介绍
油田开采通常分为投产、稳产、产量递减和低产四个主要阶段。人类对海洋油气的勘探开发已经有上百年,众多的海上油气田开采进入了中后期,如中东、墨西哥湾、北海等地区,产量明显降低,开采难度增加;对于一些低渗透的油气田,在没有辅助措施的前提下,其自身产量也不高。为了提高这些油田的单井产量,油气公司越来越多的将陆上油气田的一些增产措施应用到了海上油气开采中,常规的作业方式将作业设备分别放在生产平台和各种辅助船舶,作业效率和安全难以保障,而油田增产船作为专业设计的增产作业平台,作业效率和安全都有很大优势,特别是配备各种起重和增产修井设备,兼做起重,运输,对外消防,增产和部分修井功能的具备动力定位,充分适合特定操作水域的专用多用途油田服务船,越来越受到众多油气公司的青睐。增产船的设计和关键技术,主要掌握在上述提到的几家国际石油服务公司手中。相对而言,国内大部分海上油气田作业手段仍是将作业装备分别放在生产平台和辅助平台上,在增产船方面的技术力量还比较单薄,处在前期起步阶段。综上所述,本技术提出一种大型多功能油田增产船来改善目前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多功能油田增产船,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型多功能油田增产船,包括油田增产船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田增产船本体包括内底板和主甲板,所述主甲板上固定设有辅助吊机,所述辅助吊机的左侧并且位于主甲板上固定设有主折臂吊,所述辅助吊机的右侧并且位于主甲板上固定设有生活区,所述内底板上固定设有主推进器舱,所述主推进器舱的右侧并且位于内底板上固定设有高压泵舱,所述高压泵舱的右侧固定设有酸罐区,所述酸罐区的右侧固定设有辅助设备间,所述辅助设备间的右侧固定设有机修间,所述机修间的下方对应设有分油机间,所述分油机间与机修间的右侧固定设有主发电机室,所述主发电机室的右侧固定设有集控室,所述集控室的上方对应设有变压器间,所述集控室与变压器间的右侧固定设有推进器舱,所述主甲板上固定设有空压机间,所述空压机间的左侧固定设有增产发电机室,所述增产发电机室的下方对应设有储存间,所述增产发电机室上方对应设有油田增产机修间,所述空压机间、储存间与增产发电机室的左侧固定设有预混合罐区域,所述预混合罐区域的左侧固定设有沙罐/支撑剂区域,所述沙罐/支撑剂区域的左上侧固定设有火炬壁,所述火炬壁的左下侧固定设有化学品及添加剂储存区域,所述化学品及添加剂储存区域的左侧规定设有辅助井控及井口回流设备区域,所述辅助井控及井口回流设备区域的左侧固定设有成员甲板区域,所述成员甲板区域的左侧固定设有自由甲板区域。优选的,所述辅助吊机设置二个并且另一个辅助吊机设置在主折臂吊的右下侧,二个所述辅助吊机的吊机臂相对设置。优选的,所述火炬壁设置二个并且另一个火炬壁设置在成员甲板区域的左下侧。优选的,所述油田增产船本体内部系统包括高压泵系统、支撑剂系统、酸系统、预混合系统、混合系统、各类液体、化学添加剂系统和动力定位系统。优选的,所述油田增产船本体配备有混合系统设备,CTU装置以及井口回流系统设备并且具有自航能力。优选的,所述主甲板上固定设有搭载模式的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设计主尺度大,自持能力强,作业周期长。配备所有增产作业设备包括高压泵系统、支撑剂系统、酸系统、预混合系统、混合系统、各类液体和化学添加剂系统。拥有先进的,动力定位系统,具有良好的操控性和稳定性。2、本技术中,通过设计功能多,船舶功能包括:增产作业功能,辅助井控和井口回流处理功能,吊机作业功能,对外消防功能;增产作业功能包括:压裂作业、酸化处理、溶剂处理、利用聚合物凝胶技术进行化学水和气控处理、所有形式的增产和井口活化作业包括氮气泵送、作业(氮气活化作业、连续泵送酸/溶剂/化学处理剂、井口维护和增产作业、底部清洁作业)、其他作业(井控作业、管路冲洗作业)。3、本技术中,通过设计装载能力强,可以满足各种功能需求,且拥有全部增产作业设备,混合系统设备,CTU装置以及井口回流系统设备。4、本技术中,通过设计甲板面积多,该船拥有足够的自由甲板面积,满足船舶的多功能要求。甲板设备采用搭载模式,船舶可随时组装测井作业设备,也可兼作平台供应船。5、本技术中,通过设计拥有自航能力,具有吃水浅的特点,适合多数油田所在水域运行作业,该船在设计中充分考虑所在海域的实际海况并满足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具有安全性能高、操作性能好、冗余度高等突出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甲板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主甲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间甲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总体方案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船型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稳定分析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航速与功率估算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甲板吊机布置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主甲板设备布置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主船体布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油田增产船本体、2-辅助吊机、3-主折臂吊、4-主推进器舱、5-高压泵舱、6-酸罐区、7-辅助设备间、8-分油机间、9-主发电机室、10-集控室、11-推进器舱、12-生活区、13-空压机间、14-储存间、15-增产发电机室、16-油田增产机修间、17-沙罐支撑剂区域、18-预混合罐区域、19-火炬壁、20-化学品及添加剂储存区域、21-辅助井控及井口回流设备区域、22-成员甲板区域、23-自由甲板区域、24-次甲板、25-主甲板、26-机修间、27-变压器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1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大型多功能油田增产船,包括油田增产船本体1,其特征在于:油田增产船本体1包括内底板24和主甲板25,主甲板25上固定设有辅助吊机2,辅助吊机2的左侧并且位于主甲板25上固定设有主折臂吊3,辅助吊机2的右侧并且位于主甲板25上固定设有生活区12,内底板24上固定设有主推进器舱4,主推进器舱4的右侧并且位于内底板24上固定设有高压泵舱5,高压泵舱5的右侧固定设有酸罐区6,酸罐区6的右侧固定设有辅助设备间7,辅助设备间7的右侧固定设有机修间26,机修间26的下方对应设有分油机间8,分油机间8与机修间26的右侧固定设有主发电机室9,主发电机室9的右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多功能油田增产船,包括油田增产船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田增产船本体(1)包括内底板(24)和主甲板(25),所述主甲板(25)上固定设有辅助吊机(2),所述辅助吊机(2)的左侧并且位于主甲板(25)上固定设有主折臂吊(3),所述辅助吊机(2)的右侧并且位于主甲板(25)上固定设有生活区(12),所述内底板(24)上固定设有主推进器舱(4),所述主推进器舱(4)的右侧并且位于内底板(24)上固定设有高压泵舱(5),所述高压泵舱(5)的右侧固定设有酸罐区(6),所述酸罐区(6)的右侧固定设有辅助设备间(7),所述辅助设备间(7)的右侧固定设有机修间(26),所述机修间(26)的下方对应设有分油机间(8),所述分油机间(8)与机修间(26)的右侧固定设有主发电机室(9),所述主发电机室(9)的右侧固定设有集控室(10),所述集控室(10)的上方对应设有变压器间(27),所述集控室(10)与变压器间(27)的右侧固定设有推进器舱(11),所述主甲板(25)上固定设有空压机间(13),所述空压机间(13)的左侧固定设有增产发电机室(15),所述增产发电机室(15)的下方对应设有储存间(14),所述增产发电机室(15)上方对应设有油田增产机修间(16),所述空压机间(13)、储存间(14)与增产发电机室(15)的左侧固定设有预混合罐区域(18),所述预混合罐区域(18)的左侧固定设有沙罐/支撑剂区域(17),所述沙罐/支撑剂区域(17)的左上侧固定设有火炬壁(19),所述火炬壁(19)的左下侧固定设有化学品及添加剂储存区域(20),所述化学品及添加剂储存区域(20)的左侧规定设有辅助井控及井口回流设备区域(21),所述辅助井控及井口回流设备区域(21)的左侧固定设有成员甲板区域(22),所述成员甲板区域(22)的左侧固定设有自由甲板区域(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多功能油田增产船,包括油田增产船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田增产船本体(1)包括内底板(24)和主甲板(25),所述主甲板(25)上固定设有辅助吊机(2),所述辅助吊机(2)的左侧并且位于主甲板(25)上固定设有主折臂吊(3),所述辅助吊机(2)的右侧并且位于主甲板(25)上固定设有生活区(12),所述内底板(24)上固定设有主推进器舱(4),所述主推进器舱(4)的右侧并且位于内底板(24)上固定设有高压泵舱(5),所述高压泵舱(5)的右侧固定设有酸罐区(6),所述酸罐区(6)的右侧固定设有辅助设备间(7),所述辅助设备间(7)的右侧固定设有机修间(26),所述机修间(26)的下方对应设有分油机间(8),所述分油机间(8)与机修间(26)的右侧固定设有主发电机室(9),所述主发电机室(9)的右侧固定设有集控室(10),所述集控室(10)的上方对应设有变压器间(27),所述集控室(10)与变压器间(27)的右侧固定设有推进器舱(11),所述主甲板(25)上固定设有空压机间(13),所述空压机间(13)的左侧固定设有增产发电机室(15),所述增产发电机室(15)的下方对应设有储存间(14),所述增产发电机室(15)上方对应设有油田增产机修间(16),所述空压机间(13)、储存间(14)与增产发电机室(15)的左侧固定设有预混合罐区域(18),所述预混合罐区域(18)的左侧固定设有沙罐/支撑剂区域(17),所述沙罐/支撑剂区域(17)的左上侧固定设有火炬壁(19),所述火炬壁(19)的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小斌贾宏杰吴卫薛江山苏立强万洁任韶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