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闸、泵站联合排涝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79800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1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闸、泵站联合排涝系统,涉及水利建设领域,包括排涝水闸、排涝泵站、围堰、柴油发电机房、滞洪区以及排洪渠,所述排涝水闸远离排涝泵站的一侧设有浆砌块石护坡,所述排涝水闸包括闸室、上游铺盖以及下游护坦,所述闸室包括排水闸室、中间闸室以及启闭机层,所述启闭机层内的底端固定设有启闭梁,所述启闭梁上固定连接启闭机,所述排水闸室内设有闸门,所述启闭机通过拉索与闸门相连接,所述排涝泵站内设有水泵层和机房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排涝水闸与排涝泵站能够方便快捷的进行排涝,水闸与泵站功能、结构独立,同时相互关联,可统一管理运行,便于进行联合排涝调度,发电系统可统一使用。

A combined drainage system of sluice and pump st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joint drainage system of sluice and pump station,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including a drainage sluice, a drainage pump station, a cofferdam, a diesel generator room, a flood detention area and a flood discharge channel. The side of the drainage sluice far away from the drainage pump station is provided with a mortar block stone slope protection, the drainage sluice includes a sluice chamber, an upstream blanket and a downstream apron, and the sluice chamber includes drainage The gate chamber, the middle gate chamber and the hoist layer, the bottom end of the hoist layer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a hoist beam, the hoist beam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hoist, the drainage gate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gate, the hoist is connected with the gate through a cable, the drainage pump station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pump layer and a machine room layer,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convenient and quick by setting a drainage gate and a drainage pump station For drainage, sluice and pump station are independent in function and structure, and they are related to each other. They can be managed and operated in a unified way,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joint drainage and dispatching, and the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can be used in a unified w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闸、泵站联合排涝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利建设领域,具体是一种水闸、泵站联合排涝系统。
技术介绍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平面滨海地区常常受到暴雨、天文大潮的双重威胁,需配置水闸、泵站进行联合运行。水闸、泵站在实际运行中,均需要根据外海潮位、排涝水位情况,调整开关、启闭程度,如果水闸、泵站分离设置,难以实现协同运行,保证排涝安全。因此,我们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种联合调度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水闸、泵站联合排涝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闸、泵站分离设置,难以实现协同运行,保证排涝安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闸、泵站联合排涝系统,包括排涝水闸、排涝泵站、围堰、柴油发电机房、滞洪区以及排洪渠,所述排涝泵站位于排涝水闸的一侧,所述排涝水闸远离排涝泵站的一侧设有浆砌块石护坡,所述排涝水闸包括闸室、上游铺盖以及下游护坦,所述闸室包括排水闸室、中间闸室以及启闭机层,所述启闭机层内的底端固定设有启闭梁,所述启闭梁上固定连接启闭机,所述排水闸室内设有闸门,所述启闭机通过拉索与闸门相连接,所述排涝泵站内设有水泵层和机房层,所述水泵层内设有钢筋砼底板,所述水泵层内设有水泵,所述机房层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水泵的输入轴,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排水管。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闸室上固定设有人行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涝泵站的顶端设有高位水箱,所述机房层内固定设有钢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启闭机层的顶端设有启闭房屋面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房层的底端固定设有电机楼层面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水闸室的顶端固定连接检修便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启闭机为卷扬式启闭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水闸室内设有检修闸门槽,所述检修闸门槽的一侧设有拦污栅。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之处:本技术通过设置排涝水闸与排涝泵站能够方便快捷的进行排涝,水闸与泵站功能、结构独立,同时相互关联,可统一管理运行,便于进行联合排涝调度,发电系统可统一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水闸、泵站联合排涝系统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水闸、泵站联合排涝系统中排涝水闸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水闸、泵站联合排涝系统中排涝水闸与排涝泵站的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水闸、泵站联合排涝系统中排涝泵站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水闸、泵站联合排涝系统中排涝水闸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排涝水闸;2、排涝泵站;3、围堰;4、柴油发电机房;5、滞洪区;6、排洪渠;7、浆砌块石护坡;8、上游铺盖;9、闸室;10、下游护坦;11、人行桥;12、启闭梁;13、高位水箱;14、钢筋砼底板;15、水泵;16、电机层楼面板;17、电机;18、钢梯;19、排水闸室;20、中间闸室;21、启闭机层;22、启闭机;23、启闭房屋面板;24、拉索;25、检修便桥;26、闸门;27、排水管;28、检修闸门槽;29、拦污栅。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正对地重要性。实施例1请参阅图1-5,一种水闸、泵站联合排涝系统,包括排涝水闸1、排涝泵站2、围堰3、柴油发电机房4、滞洪区5以及排洪渠6,所述排涝泵站2位于排涝水闸1的一侧,所述排涝水闸1远离排涝泵站2的一侧设有浆砌块石护坡7。所述排涝水闸1包括闸室9、上游铺盖8以及下游护坦10,所述闸室9包括排水闸室19、中间闸室20以及启闭机层21,所述启闭机层21内的底端固定设有启闭梁12,所述启闭梁12上固定连接启闭机22,所述启闭机22为卷扬式启闭机,所述排水闸室19内设有闸门26,所述启闭机22通过拉索24与闸门26相连接,所述排涝泵站2内设有水泵层和机房层,所述水泵层内设有钢筋砼底板14,所述水泵层内设有水泵15,所述机房层内设有电机17,所述电机17的输出轴连接水泵15的输入轴,所述水泵1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排水管27。实施例2请参阅图1-5,本实施例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闸室9上固定设有人行桥11,所述排涝泵站2的顶端设有高位水箱13,所述机房层内固定设有钢梯18,所述启闭机层21的顶端设有启闭房屋面板23,所述机房层的底端固定设有电机楼层面板16,所述排水闸室19的顶端固定连接检修便桥25,所述排水闸室19内设有检修闸门槽28,所述检修闸门槽28的一侧设有拦污栅29。本技术在实施过程中,该方案运用于排洪渠6末端,通过设置排涝水闸1、排涝泵站2联合排涝系统解决后方村庄片区的排涝问题。整个系统由排涝水闸1、排涝泵站2、围堰3、柴油发电机房4组成。排涝水闸1主要由上游铺盖8、闸室9、下游护坦10组成,共3孔,分设露顶式闸门一扇,闸门宽4m,高4m,采用PGZ型铸铁闸门;上部为启闭机层,设有卷扬式启闭机3套。排涝泵站2的轴线与排涝水闸1位于同一直线,紧邻排涝水闸1侧边。泵房采用钢筋砼框架结构,分水泵层和机房层两层。泵站共设3台立式轴流水泵。排涝泵站2右侧与堤岸间设有围堰,采用粘土土质回填压实,两侧设置浆砌条石压顶,柴油发电机房4设有一台柴油发电机组,共闸、泵站应急启动使用。本技术通过设置排涝水闸1与排涝泵站2能够方便快捷的进行排涝,水闸与泵站功能、结构独立,同时相互关联,可统一管理运行,便于进行联合排涝调度,发电系统可统一使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闸、泵站联合排涝系统,包括排涝水闸(1)、排涝泵站(2)、围堰(3)、柴油发电机房(4)、滞洪区(5)以及排洪渠(6),所述排涝泵站(2)位于排涝水闸(1)的一侧,所述排涝水闸(1)远离排涝泵站(2)的一侧设有浆砌块石护坡(7),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涝水闸(1)包括闸室(9)、上游铺盖(8)以及下游护坦(10),所述闸室(9)包括排水闸室(19)、中间闸室(20)以及启闭机层(21),所述启闭机层(21)内的底端固定设有启闭梁(12),所述启闭梁(12)上固定连接启闭机(22),所述排水闸室(19)内设有闸门(26),所述启闭机(22)通过拉索(24)与闸门(26)相连接,所述排涝泵站(2)内设有水泵层和机房层,所述水泵层内设有钢筋砼底板(14),所述水泵层内设有水泵(15),所述机房层内设有电机(17),所述电机(17)的输出轴连接水泵(15)的输入轴,所述水泵(1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排水管(2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闸、泵站联合排涝系统,包括排涝水闸(1)、排涝泵站(2)、围堰(3)、柴油发电机房(4)、滞洪区(5)以及排洪渠(6),所述排涝泵站(2)位于排涝水闸(1)的一侧,所述排涝水闸(1)远离排涝泵站(2)的一侧设有浆砌块石护坡(7),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涝水闸(1)包括闸室(9)、上游铺盖(8)以及下游护坦(10),所述闸室(9)包括排水闸室(19)、中间闸室(20)以及启闭机层(21),所述启闭机层(21)内的底端固定设有启闭梁(12),所述启闭梁(12)上固定连接启闭机(22),所述排水闸室(19)内设有闸门(26),所述启闭机(22)通过拉索(24)与闸门(26)相连接,所述排涝泵站(2)内设有水泵层和机房层,所述水泵层内设有钢筋砼底板(14),所述水泵层内设有水泵(15),所述机房层内设有电机(17),所述电机(17)的输出轴连接水泵(15)的输入轴,所述水泵(1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排水管(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闸、泵站联合排涝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百图谢宝瑞张晓芬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国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