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微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9603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微镜,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用于放置载玻片,所述箱体内设有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载玻片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平移;成像组件,设于所述箱体上,所述成像组件沿第三方向布置,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相互垂直;第二驱动组件,设于所述箱体上,用于驱动所述成像组件沿所述第三方向相对所述箱体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显微镜提供了大幅面。

A microscop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icroscope, which includes: a box body, the box body is used to place the slide, the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driving component, the first driving component is used to drive the slide to translate along the first direction or the second direction; the imaging component is arranged on the box body, the imaging component is arranged along the third direction, the first direction, the second direction and the The third direction is perpendicular to each other; the second driving component is arranged on the box body for driving the imaging component to move relative to the box body along the third direction. The microscope of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large form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微镜
本技术涉及显微镜
,具体涉及一种显微镜。
技术介绍
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在医疗卫生、生物检测、金相检测和集成电路检测等领域都有广泛的运用。一般会在载物台上放置载玻片,通过载物台的移动,例如沿X向、Y向的移动,完成对放置在载玻片上的样品的观察。例如公开号为CN208037422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医学检验用的显微镜载玻片自动传送装置,包括显微镜和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在所述显微镜的物镜下侧,所述显微镜或者所述传送带上具有传送带启动或者停止控制单元,所述传送带上具有载玻片;所述传送带启动或者停止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载玻片和所述物镜的位置控制所述传送带的启动或者停止。以解决人工调节显微镜的压片夹和载玻片的位置关系,容易污染载玻片上的待观察物,同时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微镜,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用于放置载玻片,所述箱体内设有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载玻片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平移;成像组件,设于所述箱体上,所述成像组件沿第三方向布置,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相互垂直;第二驱动组件,设于所述箱体上,用于驱动所述成像组件沿所述第三方向相对所述箱体运动。可选地,还包括:龙门架组件,设于所述箱体上,所述龙门架组件上设有所述成像组件;所述龙门架组件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第一支撑板,分别搭设于所述第一侧板未与所述箱体连接的一端及所述第二侧板未与所述箱体连接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板平行于所述箱体设置。可选地,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沿所述第三方向布置的第三丝杆组件,所述第三丝杆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成像组件沿所述第三方向相对所述龙门架组件运动。可选地,所述第三丝杆组件包括:第三丝杆,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第三丝杆螺母,套设于所述第三丝杆上,所述第三丝杆螺母通过第三传动件与所述成像组件连接;还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且平行设置的第五滑动件,与所述龙门架组件连接;第六滑动件,与所述成像组件连接,且所述第六滑动件和所述第五滑动件相互配合,所述第六滑动件和所述第五滑动件能够在所述第三方向产生相对滑动。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三丝杆组件插设于所述安装孔并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还包括:固定基准板,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外侧,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所述固定基准板上安装有所述第五滑动件;传动连接板,设于所述成像组件面向所述固定基准板的部分,所述传动连接板与所述第六滑动件连接,所述第三传动件穿过所述固定基准板与所述传动连接板连接。可选地,所述传动连接板贴合于所述成像组件面向所述固定基准板的部分,所述传动连接板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高于所述成像组件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分别与所述第六滑动件和所述第三传动件贴合连接。可选地,还包括:第六加强件,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背向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第六加强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固定基准板连接。可选地,所述第六加强件具有垂直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六加强件的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贴合,所述第六加强件的第二部分与所述固定基准板背向所述成像组件的部分贴合。可选地,所述成像组件包括:沿所述第三方向设置的成像装置和成像物镜,所述成像装置和所述成像物镜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距离可调。可选地,所述成像物镜上设有紧定螺钉调节孔,所述紧定螺钉调节孔内安装有紧定螺钉,所述紧定螺钉沿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成像装置相抵。可选地,所述成像组件具有至少一个成像物镜。如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显微镜,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用于放置载玻片,所述箱体内设有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载玻片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平移;成像组件,设于所述箱体上,所述成像组件沿第三方向布置,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相互垂直;第二驱动组件,设于所述箱体上,用于驱动所述成像组件沿所述第三方向相对所述箱体运动。本技术的箱体内驱动载玻片放置装置的驱动组件不会上下移动,而是成像组件沿第三方向上下移动,提供了大幅面,空间开阔。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实施例显微镜的立体图一;图2本技术实施例显微镜的立体图二;图3本技术实施例显微镜中龙门架组件的立体图;图4本技术实施例显微镜中龙门架组件的俯视图;图5本技术实施例显微镜中龙门架组件的侧视图一;图6本技术实施例显微镜中龙门架组件的侧视图二;图7本技术实施例显微镜中箱体的立体图一;图8本技术实施例显微镜中箱体的俯视图一;图9本技术实施例显微镜中箱体的立体图二;图10本技术实施例显微镜中箱体的俯视图二;图11本技术实施例显微镜中箱体的俯视图三;图12本技术实施例显微镜中第二传动件的立体图;图13本技术实施例显微镜中第二传动件的侧视图;图14本技术实施例显微镜中第一传动件的立体图;图15本技术实施例显微镜中第一传动件的侧视图;图16本技术实施例显微镜中第二驱动组件的立体图一;图17本技术实施例显微镜中第二驱动组件的立体图二;图18本技术实施例显微镜中第二驱动组件的侧视图一;图19本技术实施例显微镜中第二驱动组件的侧视图二;图20本技术实施例显微镜中成像组件的立体图;图21本技术实施例显微镜中成像组件的剖视图;图22本技术实施例载玻片放置装置的立体图一;图23本技术实施例载玻片放置装置的侧视图;图24本技术实施例载玻片放置装置中载玻片和卡槽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25本技术实施例载玻片放置装置的立体图二;图26本技术实施例载玻片放置装置的立体图三;图27本技术实施例载玻片放置装置的俯视图一;图28本技术实施例载玻片放置装置的俯视图二;图29本技术实施例载玻片放置装置的立体图四;图30本技术实施例载玻片放置装置的立体图五;图31本技术实施例载玻片放置装置的俯视图三;图32本技术实施例载玻片放置装置的俯视图四;图33本技术实施例载玻片放置装置的立体图六;图34本技术实施例载玻片放置装置的立体图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技术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技术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技术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技术的权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微镜,其特征在于,包括:/n箱体,所述箱体用于放置载玻片,所述箱体内设有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载玻片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平移;/n成像组件,设于所述箱体上,所述成像组件沿第三方向布置,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相互垂直;/n第二驱动组件,设于所述箱体上,用于驱动所述成像组件沿所述第三方向相对所述箱体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微镜,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用于放置载玻片,所述箱体内设有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载玻片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平移;
成像组件,设于所述箱体上,所述成像组件沿第三方向布置,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相互垂直;
第二驱动组件,设于所述箱体上,用于驱动所述成像组件沿所述第三方向相对所述箱体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微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龙门架组件,设于所述箱体上,所述龙门架组件上设有所述成像组件;所述龙门架组件包括:
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
第一支撑板,分别搭设于所述第一侧板未与所述箱体连接的一端及所述第二侧板未与所述箱体连接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板平行于所述箱体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沿所述第三方向布置的第三丝杆组件,所述第三丝杆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成像组件沿所述第三方向相对所述龙门架组件运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微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丝杆组件包括:
第三丝杆,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
第三丝杆螺母,套设于所述第三丝杆上,所述第三丝杆螺母通过第三传动件与所述成像组件连接;
还包括:
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且平行设置的第五滑动件,与所述龙门架组件连接;
第六滑动件,与所述成像组件连接,且所述第六滑动件和所述第五滑动件相互配合,所述第六滑动件和所述第五滑动件能够在所述第三方向产生相对滑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微镜,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大庆
申请(专利权)人:平湖莱顿光学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