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附分离气体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9011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6:47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吸附分离气体的装置,属于气体处理技术领域。吸附分离气体的装置包括原料气处理单元和储气装置。原料气处理单元具有输入口、输出口和放气口,原料气处理单元中每个吸附塔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与输入口连通,输出口与出气口连通。每个吸附塔具有吸附状态、降压状态、解吸状态和升压状态。当吸附塔处于降压状态时,吸附塔与储气装置连通,使得吸附塔中的气体进入储气装置,以使吸附塔降压。当吸附塔处于升压状态时,吸附塔与储气装置连通,使得储气装置中的气体进入至吸附塔中,以使吸附塔升压。吸附塔降压过程中所进入到储气装置的有效气体最终将再次回到吸附塔中进行升压,提高了对有效气体的回收率。

A device for adsorbing and separating gas

The application provides a device for adsorbing and separating gas,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gas treatment. The device for adsorbing and separating gas includes a feed gas processing unit and a gas storage device. The feed gas processing unit has an input port, an output port and a vent port. Each adsorption tower in the feed gas processing unit has an inlet port and an outlet port. The inlet po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put port and the output po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let port. Each adsorption tower has adsorption state, depressurization state, desorption state and pressure rise state. When the adsorption tower is in a depressurized state, the adsorption tow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gas storage device, so that the gas in the adsorption tower enters the gas storage device, so as to depressurize the adsorption tower. When the adsorption tower is in the boosting state, the adsorption tow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gas storage device, so that the gas in the gas storage device enters the adsorption tower, so as to boost the pressure of the adsorption tower. During the depressurization process of the adsorption tower, the effective gas entering into the gas storage device will eventually return to the adsorption tower for boosting again, which improves the recovery rate of the effective ga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附分离气体的装置
本申请涉及气体处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吸附分离气体的装置。
技术介绍
利用原料气处理装置对原料气(如天然气、合成气等)进行吸附处理以得到产品气的过程中,利用原料气处理装置中的吸附塔对原料气中的杂质气进行吸附(如二氧化碳),吸附塔中的吸附剂吸附饱和后,需要对吸附塔进行再生以使吸附塔具有再吸附能力。目前,一般是先将吸附塔内的气体抽出以降低吸附塔中的压力,以使吸附塔中的吸附剂解吸出杂质气,并将杂质气排出,最后再向吸附塔中注入产品气使吸附塔内的压力达到能够再次吸附的压力。在整个过程中,吸附塔中被抽出的气体被浪费掉,造成有效气体的浪费,有效气体的回收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吸附分离气体的装置,以改善现有技术中有效气体回收率低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吸附分离气体的装置,包括原料气处理单元和储气装置;所述原料气处理单元具有输入口、输出口和放气口,所述原料气处理单元包括并联设置的至少两个吸附塔,每个吸附塔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输入口连接,所述输出口与所述出气口连接;每个吸附塔均与所述储气装置连接,所述储气装置包括并联设置的至少三个储气罐;其中,每个吸附塔具有吸附状态、降压状态、解吸状态和升压状态,所述原料气处理单元中至少有一个吸附塔处于吸附状态;当所述吸附塔处于吸附状态时,所述吸附塔与储气装置断开,所述吸附塔被配置为吸附从所述输入口进入的原料气中的杂质气,以得到从所述输出口排出的产品气;当所述吸附塔处于降压状态时,所述吸附塔与所述储气装置连通,使得所述吸附塔中的气体进入所述至少三个储气罐,以使所述吸附塔降压;当所述吸附塔处于解吸状态时,所述吸附塔与所述储气装置断开,以使降压后的吸附塔中解吸出的杂质气从所述放气口排出;当所述吸附塔处于升压状态时,所述吸附塔与所述储气装置连通,使得所述至少三个储气罐中的气体进入至吸附塔中,以使所述吸附塔升压。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吸附塔均具有吸附状态、降压状态、解吸状态和升压状态。吸附塔处于吸附状态时,吸附塔中的吸附剂可对原料气中的杂质气进行吸附,以得到产品气。整个装置工作时,至少有一个吸附塔在对原料气进行处理,以保证产品气的持续输出。当吸附塔中的吸附剂吸附饱和后,该吸附塔将依次进入降压状态、解吸状态和升压状态,以使该吸附塔具有再吸附能力。其中,原料气处理单元中的吸附塔处于降压状态时,吸附塔中的气体进入至储气装置的各个储气罐中,使得吸附塔降压,为吸附塔进入解吸状态做准备,进入到储气装置中的气体将储存备用;远离气处理单元中的吸附塔处于升压状态时,储存在储气装置的各个储气罐中的气体进入至吸附塔中,以使吸附塔升压,使得吸附塔具有再吸附能力。也就是说,吸附塔降压过程中所进入到储气装置的有效气体最终将再次回到吸附塔中进行升压,减少了有效气体的浪费,提高了对有效气体的回收率。另外,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吸附分离气体的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吸附塔处于降压状态时,各个储气罐按照内部压力由高到低的顺序逐个与所述吸附塔连通,使得各个储气罐内的压力逐级升高;当所述吸附塔处于升压状态时,各个储气罐按照内部压力由低到高的顺序逐个与所述吸附塔连通,使得各个储气罐内的压力逐级降低。上述技术方案中,吸附塔处于降压状态时,各个储气罐逐个与吸附塔连通,从而使吸附塔内的压力足够低,吸附塔处于升压状态时,各个储气罐按照内部压力由低到高的顺序逐个与吸附塔连通,从而使吸附塔内的压力尽可能的高。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气装置与所述原料气处理单元通过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连接;所述至少三个储气罐并联于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之间,每个储气罐具有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与所述第一连接管之间设有第一开关装置,所述第一开关装置被配置为将所述进口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连通或断开;所述出口与所述第二连接管之间设有第二开关装置,所述第二开关装置被配置为将所述出口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连通或断开;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一连接管之间设有第三开关装置,所述第三开关装置被配置为将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连通或断开;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第二连接管之间设有第四开关装置,所述第四开关装置被配置为将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连通或断开。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控制第一开关装置、第二开关装置、第三开关装置和第四开关装置便可实现吸附塔与储气装置中的各个储气罐的连通或断开。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放气口与所述进气口连接,当所述吸附塔处于解吸状态时,降压后的吸附塔中解吸出的杂质气经过所述进气口从所述放气口排出;或所述放气口与所述出气口连接,当所述吸附塔处于解吸状态时,降压后的吸附塔中解吸出的杂质气经过所述出气口从所述放气口排出。上述技术方案中,放气口与吸附塔的进气口连接,即在吸附塔处于解吸状态时,降压后的吸附塔中解吸出来的杂质气将经过进气口从放气口排出,即杂质气逆放出吸附塔;放气口与吸附塔的出气口连接,即在吸附塔处于解吸状态时,降压后的吸附塔中解吸出来的杂质气将经过出气口从放气口排出,即杂质气顺放出吸附塔。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入口与所述进气口之间设有第五开关装置,所述第五开关装置被配置为将所述输入口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或断开;所述输出口与所述出气口之间设有第六开关装置,所述第六开关装置被配置为将所述输出口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或断开。上述技术方案中,输入口与进气口之间设有第五开关装置,即通过第五开关装置可将输入口与进气口连通或断开;输出口与出气口之间设有第六开关装置,即通过第六开关装置可将输入口与出气口的连通或断开。吸附塔处于吸附状态时,可将与该吸附塔相对应的第五开关装置和第六开关装置打开,使得原料气能够从输入口进入到吸附塔中,产品气能够从输出口排出;吸附塔处于其他状态时,可将与该吸附塔相对应的第五开关装置和第六开关装置关闭。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原料气处理单元还具有抽气口,所述抽气口与所述进气口或出气口连接;所述吸附塔还具有再生状态,当所述吸附塔处于再生状态时,通过抽气口抽取所述吸附塔内的气体能够将解吸后的吸附塔中剩余的杂质气从所述抽气口排出。上述技术方案中,吸附塔处于再生状态时,可利用抽气装置通过抽气口抽取吸附塔内的气体,以将解吸后的吸附塔中剩余的杂质气从抽气口排出,从而提高吸附塔中的吸附剂的再吸附能力。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抽气口与所述进气口之间设有第七开关装置,所述第七开关装置被配置为将所述抽气口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或断开;或所述抽气口与所述出气口之间设有第七开关装置,所述第七开关装置被配置为将所述抽气口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或断开。上述技术方案中,吸附塔处于再生状态时,可将与该吸附塔相对应的第七开关装置打开,使该吸附塔内的剩余部分杂质气体能够从抽气口被抽出;吸附塔处于其他状态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附分离气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原料气处理单元,所述原料气处理单元具有输入口、输出口和放气口,所述原料气处理单元包括并联设置的至少两个吸附塔,每个吸附塔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输入口连接,所述输出口与所述出气口连接;以及/n储气装置,每个吸附塔均与所述储气装置连接,所述储气装置包括并联设置的至少三个储气罐;/n其中,每个吸附塔具有吸附状态、降压状态、解吸状态和升压状态,所述原料气处理单元中至少有一个吸附塔处于吸附状态;/n当所述吸附塔处于吸附状态时,所述吸附塔与储气装置断开,所述吸附塔被配置为吸附从所述输入口进入的原料气中的杂质气,以得到从所述输出口排出的产品气;/n当所述吸附塔处于降压状态时,所述吸附塔与所述储气装置连通,使得所述吸附塔中的气体进入所述至少三个储气罐,以使所述吸附塔降压;/n当所述吸附塔处于解吸状态时,所述吸附塔与所述储气装置断开,以使降压后的吸附塔中解吸出的杂质气从所述放气口排出;/n当所述吸附塔处于升压状态时,所述吸附塔与所述储气装置连通,使得所述至少三个储气罐中的气体进入至吸附塔中,以使所述吸附塔升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附分离气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原料气处理单元,所述原料气处理单元具有输入口、输出口和放气口,所述原料气处理单元包括并联设置的至少两个吸附塔,每个吸附塔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输入口连接,所述输出口与所述出气口连接;以及
储气装置,每个吸附塔均与所述储气装置连接,所述储气装置包括并联设置的至少三个储气罐;
其中,每个吸附塔具有吸附状态、降压状态、解吸状态和升压状态,所述原料气处理单元中至少有一个吸附塔处于吸附状态;
当所述吸附塔处于吸附状态时,所述吸附塔与储气装置断开,所述吸附塔被配置为吸附从所述输入口进入的原料气中的杂质气,以得到从所述输出口排出的产品气;
当所述吸附塔处于降压状态时,所述吸附塔与所述储气装置连通,使得所述吸附塔中的气体进入所述至少三个储气罐,以使所述吸附塔降压;
当所述吸附塔处于解吸状态时,所述吸附塔与所述储气装置断开,以使降压后的吸附塔中解吸出的杂质气从所述放气口排出;
当所述吸附塔处于升压状态时,所述吸附塔与所述储气装置连通,使得所述至少三个储气罐中的气体进入至吸附塔中,以使所述吸附塔升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分离气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吸附塔处于降压状态时,各个储气罐按照内部压力由高到低的顺序逐个与所述吸附塔连通,使得各个储气罐内的压力逐级升高;
当所述吸附塔处于升压状态时,各个储气罐按照内部压力由低到高的顺序逐个与所述吸附塔连通,使得各个储气罐内的压力逐级降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附分离气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装置与所述原料气处理单元通过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连接;
所述至少三个储气罐并联于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之间,每个储气罐具有进口和出口;
所述进口与所述第一连接管之间设有第一开关装置,所述第一开关装置被配置为将所述进口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连通或断开;
所述出口与所述第二连接管之间设有第二开关装置,所述第二开关装置被配置为将所述出口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连通或断开;
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一连接管之间设有第三开关装置,所述第三开关装置被配置为将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连通或断开;
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第二连接管之间设有第四开关装置,所述第四开关装置被配置为将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连通或断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分离气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惊涛黄文俊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赛普瑞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