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叉病变导丝标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8889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分叉病变导丝标识装置,包括主管,所述主管的侧壁上插设有第一Y阀组成,所述第一Y阀组成与主管之间互成30度倾斜角,所述第一Y阀组成的进料端与主管的侧壁相连通设置,所述主管远离第一Y阀组成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Y阀组成,所述主管远离第二Y阀组成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GW1、GW2、GW3和GW4,所述GW1和GW2之间的扇形夹角为30度,所述GW3和GW4之间的扇形夹角为30度,所述GW1和GW4的之间的扇形夹角为90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本款分叉病变导丝标识装置成本低、结构简单、性能好、使用方便,通过简单的机械结构上的区分,帮助术者很好的区分不同的GW,不增加平时操作难度,相当于器械多穿过一个保护孔。

Guide wire marking device for bifurcated lesion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ifurcated disease guide wire mark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main pipe, the side wall of the main pipe is inserted with a first y valve, the first y valve composition and the main pipe form an angle of inclination of 30 degrees each other, the feeding end of the first y valve composition is connected with the side wall of the main pipe, the side wall of the main pipe which is far away from the first y valve composition is fixedly installed with a second y valve composition, and the main pipe is far away One end composed of the second y valv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GW1, gw2, GW3 and GW4 respectively. The sector included angle between GW1 and gw2 is 30 degrees, the sector included angle between GW3 and GW4 is 30 degrees, and the sector included angle between GW1 and GW4 is 90 degree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 simple structure, good performance and convenient use. Through simple mechanical structure differentiation, the utility model can help the operator distinguish different GW well without increasing the ordinary operation difficulty, which is equivalent to that the device passes through more than one protective h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叉病变导丝标识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分叉病变导丝标识装置。
技术介绍
临床实践中,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冠状动脉病变中并不少见,约为15%-20%左右,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领域最常见也最具挑战的病变之一,CBL介入治疗的技术操作难度大并发症发生率高,手术成功率低,远期效果较差,是尚未被完全攻克的技术难关。在PCI术中,放置导引导丝的目的是为球囊、支架或其他介入器械提供到达病变的安全、稳定的通路,在实际PCI手术治疗CBL过程当中,常需用双支架、甚至多支架术式,这些术式经常需要使用到两根或者更多根导引导丝作保护及引导才可以顺利完成手术,在使用多导丝技术时,未避免出现导丝之间的相互缠绕,影响随后的支架及球囊到达病变部位,临床术者需要在手术过程中反复抽出、交换并重新推送导引导丝进入主支和分支血管远端。目前的手术过程中,当需要使用到2根或多根导丝工作,需要使用wire及rewire技术时,由于不同导丝之间鉴别困难,容易混淆,可能会造成操作错导丝的情况,会极大的增加手术难度,延长手术时间,造成更大的术中或术后并发症风险。目前常见的作法有以下几种:1、使用不同颜色的导引导丝,但这样限制了导引导丝的选择,在有一些特定的病变不能使用此种做法进行区分;2、在导引导丝上临时做标记,但容易脱落,并且不方便后续器械的使用;3、将导引导丝的尾端进行不同角度、长度的折叠,但标记效果不佳,易会出现后续工作器械导入困难的情况;4、用手术巾进行分开不同的导引导丝,但在交换导引导丝时同样会出现混淆的问题。目前虽然不同的手术术者都在通过像以上各自的方式在克服多导引导丝工作时出现的容易混淆的困难,但多只导丝在一起缠绕的情况仍然经常发生,导致后续器械不便送入,从而被迫将导引导丝取出,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导丝进入假腔的风险,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增加了术者的无谓劳动,患者的手术时间、射线量和造影剂量均增加。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提出一种分叉病变导丝标识装置,其位于Y阀的外侧,不同的导引导丝通过本导入器的不同卡槽之后再进入Y阀,继续通过手术路径进入人体,不同卡槽上设有数字标识,以便术者识别不同导丝并进行记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分叉病变导丝标识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分叉病变导丝标识装置,包括主管,所述主管的侧壁上插设有第一Y阀组成,所述第一Y阀组成与主管之间互成30度倾斜角,所述第一Y阀组成的进料端与主管的侧壁相连通设置,所述主管远离第一Y阀组成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Y阀组成,所述主管远离第二Y阀组成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导引导丝1、导引导丝2、导引导丝3和导引导丝4,所述导引导丝1和导引导丝2之间的扇形夹角为30度,所述导引导丝3和导引导丝4之间的扇形夹角为30度,所述导引导丝1和导引导丝4的之间的扇形夹角为90度,所述导引导丝1、导引导丝2、导引导丝3和导引导丝4的侧壁上设有同一个导入装置,所述导引导丝1、导引导丝2、导引导丝3和导引导丝4的输出端均远离导入装置,所述导入装置中的扇形夹角为120度,所述导入装置呈鸭蹼状展开。优选地,所述导入装置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卡装凹槽,所述导引导丝1、导引导丝2、导引导丝3和导引导丝4分别放置于卡桩凹槽内。优选地,所述导引导丝1、导引导丝2、导引导丝3和导引导丝4的出料端内部直径在2.5mm且方便导丝以其引导的相关器械通过。优选地,所述导引导丝1、导引导丝2、导引导丝3和导引导丝4的侧壁上设有数字标识。优选地所述导引导丝1、导引导丝2、导引导丝3和导引导丝4的材质为工业塑料。优选地,所述所述导入装置的两端侧翼可以使本装置稳定于操作台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款分叉病变导丝标识装置成本低、结构简单、性能好、使用方便。通过简单的机械结构上的区分,帮助术者很好的区分不同的导引导丝,不增加平时操作难度,相当于器械多穿过一个保护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分叉病变导丝标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分叉病变导丝标识装置中的导入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A-A的侧视图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Y阀组成、2第二Y阀组成、3导入装置、4导引导丝1、5导引导丝2、6导引导丝3、7导引导丝4、8主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分叉病变导丝标识装置,包括主管8,主管8的侧壁上插设有第一Y阀组成1,第一Y阀组成1与主管8之间互成30度倾斜角,第一Y阀组成1的进料端与主管8的侧壁相连通设置,主管8远离第一Y阀组成1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Y阀组成2,主管8远离第二Y阀组成2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导引导丝14、导引导丝25、导引导丝36和导引导丝47,导引导丝14、导引导丝25、导引导丝36和导引导丝47的侧壁上设有数字标识,导引导丝14、导引导丝25、导引导丝36和导引导丝47的材质为工业塑料,导引导丝14和导引导丝25之间的扇形夹角为30度,导引导丝36和导引导丝47之间的扇形夹角为30度,导引导丝14和导引导丝47的之间的扇形夹角为90度,导引导丝14、导引导丝25、导引导丝36和导引导丝47的侧壁上设有同一个导入装置3,导引导丝14、导引导丝25、导引导丝36和导引导丝47的输出端均远离导入装置3,导入装置3的两端侧翼可以使本装置稳定于操作台上,导入装置中的扇形夹角为120度,导入装置3呈鸭蹼状展开,导入装置3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卡装凹槽,导引导丝14、导引导丝25、导引导丝36和导引导丝47分别放置于卡桩凹槽内。本技术中,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手术操作中,需用多根导丝,以reversecrush为例,导丝首先通过本标识器凹槽,再进入第二Y阀组成2,助手记录导丝凹槽主支血管,导丝凹槽分支血管,经凹槽沿导丝主支血管植入支架,交换导丝,球囊对吻,支架进入分支血管,主支内植入球囊备用,释放分支支架,撤出分支内导丝和支架球囊后扩张主支内球囊,重新将分支导丝通过支架网孔进入分支内进行球囊对吻。可以看到,本次操作仅用了两根导丝,但涉及到了六次导丝操作,一次主分支导丝交换,如无合理的导丝标记装置,在紧张的手术操作中很容易出现混淆,如果涉及的导丝根数越多,问题越复杂,本装置的优势越明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分叉病变导丝标识装置,包括主管(8),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8)的侧壁上插设有第一Y阀组成(1),所述第一Y阀组成(1)与主管(8)之间互成30度倾斜角,所述第一Y阀组成(1)的进料端与主管(8)的侧壁相连通设置,所述主管(8)远离第一Y阀组成(1)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Y阀组成(2),所述主管(8)远离第二Y阀组成(2)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导引导丝1(4)、导引导丝2(5)、导引导丝3(6)和导引导丝4(7),所述导引导丝1(4)和导引导丝2(5)之间的扇形夹角为30度,所述导引导丝3(6)和导引导丝4(7)之间的扇形夹角为30度,所述导引导丝1(4)和导引导丝4(7)的之间的扇形夹角为90度,所述导引导丝1(4)、导引导丝2(5)、导引导丝3(6)和导引导丝4(7)的侧壁上设有同一个导入装置(3),所述导引导丝1(4)、导引导丝2(5)、导引导丝3(6)和导引导丝4(7)的输出端均远离导入装置(3),所述导入装置中的扇形夹角为120度,所述导入装置(3)呈鸭蹼状展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分叉病变导丝标识装置,包括主管(8),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8)的侧壁上插设有第一Y阀组成(1),所述第一Y阀组成(1)与主管(8)之间互成30度倾斜角,所述第一Y阀组成(1)的进料端与主管(8)的侧壁相连通设置,所述主管(8)远离第一Y阀组成(1)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Y阀组成(2),所述主管(8)远离第二Y阀组成(2)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导引导丝1(4)、导引导丝2(5)、导引导丝3(6)和导引导丝4(7),所述导引导丝1(4)和导引导丝2(5)之间的扇形夹角为30度,所述导引导丝3(6)和导引导丝4(7)之间的扇形夹角为30度,所述导引导丝1(4)和导引导丝4(7)的之间的扇形夹角为90度,所述导引导丝1(4)、导引导丝2(5)、导引导丝3(6)和导引导丝4(7)的侧壁上设有同一个导入装置(3),所述导引导丝1(4)、导引导丝2(5)、导引导丝3(6)和导引导丝4(7)的输出端均远离导入装置(3),所述导入装置中的扇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晶吕涛杨红梅王庆胜朱爱红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市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