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埋供热管道内置式固定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8170 阅读:3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直埋供热管道的固定支架,特别是涉及一种置于钢套管内的固定支架。该固定支架中空呈环状,由两支撑板相合而成,两支撑板间夹有隔热垫,两支撑板外至少对称地设有两对加强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思巧妙,结构合理,充分利用了钢套管自身刚度大,稳定性好,抗拉力大的特性,有效地克服了传统固定方式工序繁多,费工费料和工期长的弊端,具高度的产业利用价值。(*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直埋供热管道的固定支架,特别是涉及一种置于钢套管内的固定支架。在现行的直埋蒸汽管道工程中采用的固定支架,均用三通式支座焊接在钢筋混凝土的支墩上,靠支墩的重力和土壤的反力承受管道受热后产生的热伸长量和推力,以达到稳定运行。而前述三通式支座在工厂预制的工序繁多,制造一只中等的支座约需8-16工时。当支座成品运到现场后,还需与整条管线一起找中划线定位后,再与预先完成的钢筋混凝土支墩组对焊接在一起,最后还需做防腐层。整个过程费工费料,工期长,有时还会影响工程进度。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克服上述缺陷,结构合理,可缩短工期的直埋供热管道内置式固定支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直埋供热管道内置式固定支架,其特点在于该固定支架中空呈环状,由两支撑板相合而成,两支撑板间夹有隔热垫,两支撑板外至少对称地设有两对加强板。由于采用上述方案,不难得出如下结论本技术构思巧妙,结构合理,充分利用了钢套管自身刚度大,稳定性好,抗拉力大的特性,有效地克服了传统固定方式工序繁多,费工费料和工期长的弊端,具高度的产业利用价值。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套固于蒸汽管外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图2,该固定支架中空呈环状,由两支撑板1相合而成,两支撑板1间夹有隔热垫2,两支撑板1外对称地焊固有两对加强板3。其中,支撑板1能承受蒸汽管受热后因热伸长产生的位移,可阻止蒸汽管产生位移的推力。加强板3主要起稳定增加支撑板1的刚度,减少支撑板厚度的作用。隔热垫2能隔离高温蒸汽管传递过来的热量,其作用是减少热量损失和保护钢套管上的防腐层。参见图3,蒸汽管4穿设于本固定支架内的中空处,在两支撑板1外上、下对称地设有两对加强板3。其中,上面的一对加强板3分别与外侧的钢套管5、蒸汽管4和支撑板1焊固,而下面的一对加强板3同样分别与外侧的钢套管5、蒸汽管4和支撑板1焊固。蒸汽管4和固定支架与钢套管5间还设有保温层6。加强板的使用对数,则可视蒸汽管径的大小来决定。权利要求1.一种直埋供热管道内置式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支架中空呈环状,由两支撑板相合而成,两支撑板间夹有隔热垫,两支撑板外至少对称地设有两对加强板。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直埋供热管道的固定支架,特别是涉及一种置于钢套管内的固定支架。该固定支架中空呈环状,由两支撑板相合而成,两支撑板间夹有隔热垫,两支撑板外至少对称地设有两对加强板。本技术构思巧妙,结构合理,充分利用了钢套管自身刚度大,稳定性好,抗拉力大的特性,有效地克服了传统固定方式工序繁多,费工费料和工期长的弊端,具高度的产业利用价值。文档编号F16L7/00GK2397333SQ99239688公开日2000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1999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1999年9月20日专利技术者包卫军, 邱尚廉, 孙凤亭 申请人:宜兴市地埋供热管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埋供热管道内置式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支架中空呈环状,由两支撑板相合而成,两支撑板间夹有隔热垫,两支撑板外至少对称地设有两对加强板。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卫军邱尚廉孙凤亭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市地埋供热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