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子江专利>正文

油田自动化控制无人作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8130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田自动化控制无人作业装置,支撑架一侧中部横梁上设有直行轨道,直行底座滑配于直行轨道上,直行底座由设置于直行轨道底部的直行油缸驱动在直行轨道往复运行,直行底座上设有同圆心内外设置的弧形旋转轨道,弧形旋转轨道上部设有与弧形旋转轨道滑动配合的旋转底座,旋转底座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与内侧弧形旋转轨道外圆轨道面及外侧弧形旋转轨道内圆轨道面滚动配合的轨道轮,旋转底座的上部设有松扣震击器,旋转底座上设有动力连接杆,该动力连接杆的末端与设置于直行底座一侧的旋转油缸活塞杆铰接传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拆卸效率高、安全系数高和选用范围广的显著优点。

Oil field automatic control unmanned operat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oil field automatic control unmanned operation device. The middle crossbeam at one side of the support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straight running track, and the straight running base is slidably arranged on the straight running track. The straight running base is driven by a straight running oil cylinder at the bottom of the straight running track to and fro run on the straight running track. The straight running base is provided with an arc-shaped rotating track arranged inside and outside the same center,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arc-shaped rotating track is provided with The bottom two sides of the rotating bas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the track wheels which are matched with the outer circle track surface of the inner arc rotating track and the inner circle track surface of the outer arc rotating track. The upper part of the rotating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loose buckle jar, and the rotating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power connecting rod, the end of the power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rotation set at the side of the straight running base Cylinder rod articulation drive.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disassembling efficiency, high safety coefficient and wide selection ran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田自动化控制无人作业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采油管接箍松动拆卸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油田自动化控制无人作业装置。
技术介绍
油田采油井深度有数千米,油管之间用螺纹接箍连接成一整体,这种螺纹连接的油管由于下井时拧的过紧且在井下会生锈,当需要对井下设备维修时,就需要将油管的螺纹连接处旋卸分离,然而,由于螺纹的锈蚀一般较严重,拆卸困难,目前采用人工捶击的方法使连接处松动,其缺点一是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二是容易产生火花,造成安全隐患,三是容易将油管击打变形,造成经济损失。国外有采用化学腐蚀的方法,但由于这种腐蚀液渗透慢,时间长,而且效果也不理想,未能广泛采用。专利号为ZL200920089178.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振动松动油管接箍的手段,然而在实践应用中对于容易松动的接箍虽能松动,但松动的效率低,特别是对于难松动的接箍,仍然解决不了松动问题,只能人工大捶敲击进行,劳动强度大,且容易敲坏接箍,造成油管报废。专利号为ZL201721212591.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油气田管箍松动及旋转卸扣的双能松扣器,包括振击器和液压卸扣钳,其中液压卸扣钳包括上下设置的液压主钳和液压被钳,振击器中储能箱体的两侧分别设有旋转臂和锁紧扳手,旋转臂与设置于液压被钳一侧的铰接座铰接,锁紧扳手通过锁紧弹簧与设置于液压被钳另一侧的铰接座连接。本专利技术具有振击力强、拆卸效率高和选用范围广的显著优点,然而该双能松扣器在施工过程中仍然需要工人一只手握住双能松扣器的把手进行油管管箍震击松扣操作,另一只手控制双能松扣器开关进行人工拆卸油管管箍拆卸,施工过程中工人劳动劳动强度较大,并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安装使用方便且安全性能较高的油田自动化控制无人作业装置。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油田自动化控制无人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该支撑架一侧中部横梁上设有直行轨道,直行底座滑配于直行轨道上,该直行底座由设置于直行轨道底部的直行油缸驱动在直行轨道往复运行,直行底座上设有同圆心内外设置的弧形旋转轨道,弧形旋转轨道上部设有与弧形旋转轨道滑动配合的旋转底座,旋转底座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与内侧弧形旋转轨道外圆轨道面及外侧弧形旋转轨道内圆轨道面滚动配合的轨道轮,旋转底座的上部设有松扣震击器,旋转底座上设有动力连接杆,该动力连接杆的末端与设置于直行底座一侧的旋转油缸活塞杆铰接传动,通过控制旋转油缸活塞杆最大行程和最小行程实现旋转底座在弧形旋转轨道两端极限位置之间往复运行。优选的,所述弧形旋转轨道的角度为80°-150°,旋转底座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两组轨道轮,其中外侧的两组轨道轮与外侧弧形旋转轨道的内圆轨道面滚动配合,内侧的两组轨道轮与内侧弧形旋转轨道的外圆轨道面滚动配合。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另一侧中部横梁上通过直线运行机构固定有与松扣震击器相对的液压卸扣钳,该液压卸扣钳包括上下设置的液压主钳和液压被钳,通过液压卸扣钳的液压被钳锁紧管箍,液压主钳旋卸油管实现管箍松开后卸掉。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中部竖梁上通过销轴铰接有推送油缸,该推送油缸活塞杆的端部通过销轴与油管推送翻板中部的铰接座铰接,油管推送翻板的一侧通过销轴与支撑架顶部横梁边缘部位铰接,油管推送翻板的另一侧设有与油管相配的限位卡槽。优选的,所述支撑的底部通过升降油缸设置于支撑面上,升降油缸的活塞杆端部通过销轴铰接有支撑底座,用于实现将油气田管箍松扣卸扣装置快速水平固定于高低不平且支撑面不平整的路面上,所述升降油缸、直行油缸、旋转油缸、推送油缸及液压马达均通过管路与液压源连接。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无人现场作业,将装置安装就位后,操作人员通过远程控制即可完成油气田管箍松扣卸扣过程,有效避免了人工现场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极大地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有效降低了工人在野外修井过程中的施工难度;2、本专利技术有效杜绝了修井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消除了因砸大锤造成火花以及工人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人身伤害事故,为安全生产起到了良好作用;3、本专利技术杜绝了油管管箍造成的大量油管变形、报废,节约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以中原油田采用一厂为例,每年国家调拨资金10亿元中将近7.5亿元用于购买油管,同时加快了工程进度,以往做一口井需要10-15天,用该油田自动化控制无人作业装置大约3-4天就能完成施工,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及工人的工资水平。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中:1-支撑架,2-直行轨道,3-直行底座,4-直行油缸,5-弧形旋转轨道,6-旋转底座,7-轨道轮,8-松扣震击器,9-动力连接杆,10-旋转油缸,11-液压卸扣钳,12-液压主钳,13-液压被钳,14-管箍,15-油管,16-推送油缸,17-油管推送翻板,18-限位卡槽,19-升降油缸,20-支撑底座。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油田自动化控制无人作业装置,包括支撑架1,该支撑架1一侧中部横梁上设有直行轨道2,直行底座3滑配于直行轨道2上,该直行底座3由设置于直行轨道2底部的直行油缸4驱动在直行轨道2往复运行,直行底座3上设有同圆心内外设置的弧形旋转轨道5,弧形旋转轨道5上部设有与弧形旋转轨道5滑动配合的旋转底座6,旋转底座6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与内侧弧形旋转轨道5外圆轨道面及外侧弧形旋转轨道5内圆轨道面滚动配合的轨道轮7,旋转底座6的上部设有松扣震击器8,旋转底座6上设有动力连接杆9,该动力连接杆9的末端与设置于直行底座3一侧的旋转油缸10活塞杆铰接传动,通过控制旋转油缸10活塞杆最大行程和最小行程实现旋转底座6在弧形旋转轨道5两端极限位置之间往复运行。本专利技术所述弧形旋转轨道5的角度为80°-150°,优选为90°,旋转底座6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两组轨道轮7,其中外侧的两组轨道轮7与外侧弧形旋转轨道5的内圆轨道面滚动配合,内侧的两组轨道轮7与内侧弧形旋转轨道5的外圆轨道面滚动配合。本专利技术所述支撑架1另一侧中部横梁上通过直线运行机构固定有与松扣震击器8相对的液压卸扣钳11,该液压卸扣钳11包括上下设置的液压主钳12和液压被钳13,通过液压卸扣钳11的液压被钳13锁紧管箍14,液压主钳12旋卸油管15实现管箍14松开后卸掉。本专利技术所述支撑架1的中部竖梁上通过销轴铰接有推送油缸16,该推送油缸16活塞杆的端部通过销轴与油管推送翻板17中部的铰接座铰接,油管推送翻板17的一侧通过销轴与支撑架1顶部横梁边缘部位铰接,油管推送翻板17的另一侧设有与油管15相配的限位卡槽18。本专利技术所述支撑1的底部通过升降油缸19设置于支撑面上,升降油缸19的活塞杆端部通过销轴铰接有支撑底座20,用于实现将油气田管箍松扣卸扣装置快速水平固定于高低不平且支撑面不平整的路面上,所述升降油缸、直行油缸、旋转油缸、推送油缸及液压马达均通过管路与液压源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油田自动化控制无人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该支撑架一侧中部横梁上设有直行轨道,直行底座滑配于直行轨道上,该直行底座由设置于直行轨道底部的直行油缸驱动在直行轨道往复运行,直行底座上设有同圆心内外设置的弧形旋转轨道,弧形旋转轨道上部设有与该弧形旋转轨道滑动配合的旋转底座,旋转底座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与内侧弧形旋转轨道外圆轨道面及外侧弧形旋转轨道内圆轨道面滚动配合的轨道轮,旋转底座的上部设有松扣震击器,旋转底座上设有动力连接杆,该动力连接杆的末端与设置于直行底座一侧的旋转油缸活塞杆铰接传动,通过控制旋转油缸活塞杆最大行程和最小行程实现旋转底座在弧形旋转轨道两端极限位置之间往复运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油田自动化控制无人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该支撑架一侧中部横梁上设有直行轨道,直行底座滑配于直行轨道上,该直行底座由设置于直行轨道底部的直行油缸驱动在直行轨道往复运行,直行底座上设有同圆心内外设置的弧形旋转轨道,弧形旋转轨道上部设有与该弧形旋转轨道滑动配合的旋转底座,旋转底座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与内侧弧形旋转轨道外圆轨道面及外侧弧形旋转轨道内圆轨道面滚动配合的轨道轮,旋转底座的上部设有松扣震击器,旋转底座上设有动力连接杆,该动力连接杆的末端与设置于直行底座一侧的旋转油缸活塞杆铰接传动,通过控制旋转油缸活塞杆最大行程和最小行程实现旋转底座在弧形旋转轨道两端极限位置之间往复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自动化控制无人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旋转轨道的角度为80°-150°,旋转底座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两组轨道轮,其中外侧的两组轨道轮与外侧弧形旋转轨道的内圆轨道面滚动配合,内侧的两组轨道轮与内侧弧形旋转轨道的外圆轨道面滚动配合。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子江周克富
申请(专利权)人:郭子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