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浮轨道的制造方法及轨排技术

技术编号:2278092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磁浮轨道的制造方法和轨排,磁浮轨道包括轨排,轨排包括轨枕和钢轨,磁浮轨道的制造方法包括:加工钢轨的翼板的侧面;组装钢轨和轨枕,以得到轨排;以钢轨的翼板的侧面为基准,测量轨排的轨距和线型;调整轨排的轨距和线型;在轨道梁上铺设轨排。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磁浮轨道的制造方法,使用翼板的侧面作为定位基准,无需在轨排上开设定位孔,避免因定位孔锈蚀而影响轨排的组装精度;即使翼板的侧面出现锈蚀,也便于对锈蚀进行处理,提升轨排的装配效率。并且由于轨排上无需额外开设定位孔,可提升轨排的强度,延长轨排的使用寿命,减小轨排的加工变形,进而提升轨排的精度。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track arrangement of maglev track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 rail row of a maglev track, which comprises a rail row, a rail row comprises a sleeper and a rail,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 maglev track comprises: processing the side of a rail wing plate; assembling a rail and a sleeper to obtain a rail row; taking the side surface of a rail wing plate as a reference, measuring the track gauge and the line type of the rail row; adjusting the track gauge and the line type of the rail row; and adjusting the track beam Rail row is laid on the top.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maglev track of the invention uses the side of the wing plate as the positioning reference, and does not need to set positioning holes on the rail row, so as to avoid affecting the assembly accuracy of the rail row due to the rust corrosion of the positioning holes; even if the side of the wing plate is rusted, it is also convenient to handle the rust and improve the assembly efficiency of the rail row. Moreover, because there is no need to set additional positioning holes on the rail row, the strength of the rail row can be improved,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rail row can be extended, the processing deformation of the rail row can be reduced, and the accuracy of the rail row can be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浮轨道的制造方法及轨排
本专利技术涉及磁浮轨道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磁浮轨道的制造方法及轨排。
技术介绍
目前,如图1和图2所示,轨排1’是构成中低速磁浮线路的基本功能单元,具有支撑磁浮车辆、承受车辆的悬浮力、导向力及牵引力的功能。在相关技术中,轨排1’组装时,由于轨排1’精度要求高,需在轨排1’上加工定位孔3’,并在定位孔3’上摆放测量工装2’的方式来进行定位调节,但定位孔3’的加工精度难以控制;且容易产生锈蚀,定位孔3’内的锈蚀处理不便,降低了轨排1’的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磁浮轨道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轨排。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磁浮轨道的制造方法,磁浮轨道包括轨排,轨排包括轨枕和钢轨,磁浮轨道的制造方法包括:加工钢轨的翼板的侧面;组装钢轨和轨枕,以得到轨排;以钢轨的翼板的侧面为基准,测量轨排的轨距和线型;调整轨排的轨距和线型;在轨道梁上铺设轨排。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磁浮轨道的制造方法,对翼板的侧面进行加工,在组装轨排时,以翼板的侧面作为定位基准,测量轨排的轨距和线型,再根据测量结果,调整轨排的轨距和线型,直至轨排的轨距和线型达到设计要求为止。使用翼板的侧面作为定位基准,无需在轨排上开设定位孔,避免因定位孔锈蚀而影响轨排的组装精度;即使翼板的侧面出现锈蚀,也便于对锈蚀进行处理,提升轨排的装配效率。并且由于轨排上无需额外开设定位孔,可提升轨排的强度,延长轨排的使用寿命,减小轨排的加工变形,进而提升轨排的精度。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磁浮轨道的制造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加工钢轨的翼板的侧面之后,磁浮轨道的制造方法还包括:以钢轨的翼板的侧面作为加工基准,加工钢轨的翼板的滑撬面和轨枕连接面。在该技术方案中,以翼板的侧面作为加工基准,加工翼板的滑撬面和轨枕连接面,使得轨排的加工基准统一,并且加工基准与后续的测量基准统一,减小了加工公差对轨排精度的影响,进一步提升轨排的精度。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以钢轨的翼板的侧面为基准,测量轨排的轨距和线型包括:以钢轨的翼板的侧面为定位基准,将第一测量工装安装于轨排上;控制第一测量工装测量轨排的轨距和线型。在该技术方案中,轨排在工厂内组装时,第一测量工装的定位端与翼板的侧面相配合,第一测量工装测量出相对设置的两个翼板的侧面之间的距离,再换算为轨排的规矩,进而实现对规矩的车辆;同样地,第一测量工装还可以一般的侧面作为定位基准,测量并计算出轨排的线型,有效地提升了轨排的装配精度。优选地,第一测量工装包括长度测量工装和/或线型测量工装。优选地,测量轨排的轨距时,先测量相对设置的两个钢轨的翼板的侧面的距离,再根据翼板的侧面与钢轨中心线之间的距离计算出轨排的轨距。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轨道梁上铺设轨排之后,磁浮轨道的制造方法还包括:以钢轨的翼板的侧面和滑撬面为定位基准,将第二测量工装安装于轨排上;根据第二测量工装的测量结果,调整轨排的位置。在该技术方案中,在轨道梁上铺设轨排时,第二测量工装的定位端与翼板的侧面相配合,并通过第二工装测量出轨排的位置,进而使得施工人员根据第二测量工装的测量结果调整轨排的位置,确保轨排铺设时的精度。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加工钢轨的翼板的侧面具体为:以钢轨的刹车面的底边为基准,加工钢轨的翼板的侧面。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钢轨刹车面的底边作为加工翼板侧面的基准,确保加工后翼板侧面的精度,使得翼板侧面与钢轨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更加准确,减小换算后轨距的误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轨排,包括轨枕和至少两个钢轨;至少两个钢轨,至少两个钢轨分别与轨枕的两端相连接;其中至少两个钢轨中的每个钢轨均包括翼板,翼板的侧面为基准面。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轨排,对翼板的侧面进行加工,在组装轨排时,以翼板的侧面作为定位基准,测量轨排的轨距和线型,再根据测量结果,调整轨排的轨距和线型,直至轨排的轨距和线型达到设计要求为止。使用翼板的侧面作为定位基准,无需在轨排上开设定位孔,避免因定位孔锈蚀而影响轨排的组装精度;即使翼板的侧面出现锈蚀,也便于对锈蚀进行处理,提升轨排的装配效率。并且由于轨排上无需额外开设定位孔,可提升轨排的强度,延长轨排的使用寿命,减小轨排的加工变形,进而提升轨排的精度。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轨排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翼板的顶面为滑撬面;翼板的底面与轨枕相贴合。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翼板的底面与轨枕相贴合,确保轨枕对钢轨的支撑。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翼板的侧面和滑撬面为测量工装的定位面。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翼板的侧面和滑撬面对测量工装进行定位,确保测量工装检测出的数据更加准确,提升轨排的安装精度。优选地,测量工装包括第一测量工装和第二测量工装。轨排在工厂内组装时,第一测量工装的定位端与翼板的侧面相配合,第一测量工装测量出相对设置的两个翼板的侧面之间的距离,再换算为轨排的规矩,进而实现对规矩的车辆;同样地,第一测量工装还可以一般的侧面作为定位基准,测量并计算出轨排的线型,有效地提升了轨排的装配精度。在轨道梁上铺设轨排时,第二测量工装的定位端与翼板的侧面相配合,并通过第二工装测量出轨排的位置,进而使得施工人员根据第二测量工装的测量结果调整轨排的位置,确保轨排铺设时的精度。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钢轨为F型钢;轨枕为H型钢。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钢轨还包括刹车面,刹车面设置于与翼板相对的一侧。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中轨排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相关技术中安装孔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磁浮轨道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磁浮轨道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磁浮轨道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磁浮轨道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磁浮轨道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钢轨的截面示意图;图9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轨排的结构示意图;图10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轨排的局部示意图。其中,图1、图2、图8至图10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轨排,2’测量工装,3’定位孔,1轨排,12钢轨,122刹车面,124翼板,1242侧面,1244顶面,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浮轨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浮轨道包括轨排,所述轨排包括轨枕和钢轨,所述磁浮轨道的制造方法包括:/n加工所述钢轨的翼板的侧面;/n组装所述钢轨和所述轨枕,以得到所述轨排;/n以所述钢轨的翼板的侧面为基准,测量所述轨排的轨距和线型;/n调整所述轨排的轨距和线型;/n在轨道梁上铺设所述轨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浮轨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浮轨道包括轨排,所述轨排包括轨枕和钢轨,所述磁浮轨道的制造方法包括:
加工所述钢轨的翼板的侧面;
组装所述钢轨和所述轨枕,以得到所述轨排;
以所述钢轨的翼板的侧面为基准,测量所述轨排的轨距和线型;
调整所述轨排的轨距和线型;
在轨道梁上铺设所述轨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浮轨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工所述钢轨的翼板的侧面之后,所述磁浮轨道的制造方法还包括:
以所述钢轨的翼板的侧面作为加工基准,加工所述钢轨的翼板的滑撬面和轨枕连接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浮轨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所述钢轨的翼板的侧面为基准,测量所述轨排的轨距和线型包括:
以所述钢轨的翼板的侧面为定位基准,将第一测量工装安装于所述轨排上;
控制所述第一测量工装测量所述轨排的轨距和线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浮轨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轨道梁上铺设所述轨排之后,所述磁浮轨道的制造方法还包括:
以所述钢轨的翼板的侧面和滑撬面为定位基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建利周文方永东张亚军郑桂东刘超霍震杨何志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