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控制气力输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77912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控制气力输灰系统,包括灰斗和仓式泵,灰斗和仓式泵之间连有进料阀和排气阀,仓式泵底部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仓式泵下部还设有吹风口,主压缩空气管线连有第一、第二和第三分支压缩空气管线,第一、第二和第三分支压缩空气管线上分别装有进气阀、气化阀和补气阀,输灰管线上装有出料阀,第一分支压缩空气管线上还装有远传压力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阀门控制器,自动控制输灰作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输灰系统,输灰效率高、输灰管线不易堵塞,并且输灰过程不会造成压缩空气浪费。

An automatic control pneumatic ash conveying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atic control pneumatic ash conveying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ash hopper and a bin type pump, a feed valve and an exhaust valve are connected between the ash hopper and the bin type pump, the bottom of the bin type pump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inlet and an exhaust port, the lower part of the bin type pump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blowing port, the main compressed air pipelin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branch compressed air pipelines, and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branch compressed air pipeline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compressed air pipeline The invention also includes a first, second, third and fourth valve controller to automatically control the ash conveying operation. The ash conveying system has high ash conveying efficiency, the ash conveying pipeline is not easy to be blocked, and the ash conveying process will not cause waste of compressed a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控制气力输灰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火力发电燃料燃烧产生的灰尘输送至指定场所的输灰系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自动控制气力输灰系统。
技术介绍
火力发电,主要是利用煤炭等燃料在燃烧时产生的热能,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换成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燃料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粉尘,粉尘经除尘装置收集后需要经过气力输灰系统输送至指定的灰库另行处理。现有技术中,用于将经除尘装置收集后的粉尘输送至指定灰库的气力输灰系统,主要包括灰斗和仓式泵,仓式泵的顶端通过进料管线与灰斗底部的出灰口相连通,进料管线上装有进料阀,仓式泵的上部和灰斗之间连通有排气管线,排气管线上装有排气阀。所述仓式泵底部的两侧分别具有与仓式泵内部相连通的进气口和排气口,进气口和排气口之间相连通,主压缩空气管线连有第一分支压缩空气管线,第一分支压缩空气管线与所述仓式泵底部的进气口相连通,第一分支压缩空气管线上装有进气阀,所述仓式泵底部的排气口处装有通向灰库的输灰管线,输灰管线上装有出料阀,仓式泵上装有料位计。因超声波料位计应用范围广泛、性能优越,上述装在仓式泵上的料位计优先选用的是超声波料位计。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气力输灰系统使用时,灰斗的进灰口要通过管线与除尘装置相连,除尘装置内的灰尘通过管线输送到灰斗内,开启进料管线上的进料阀和排气管线上的排气阀,灰尘经进料管线由灰斗进入到仓式泵内,排气管线沟通仓式泵和灰斗,可使仓式泵与灰斗内的压力处于平衡状态。当仓式泵上的超声波料位计指示仓式泵内的料位高度达到高位值时开始进行输灰作业,首先将所述的进料阀和排气阀关闭,再将所述的进气阀、出料阀打开,仓式泵内的灰尘经仓式泵底部的排气口由输灰管线输送排放到所述的灰库内,当仓式泵上的超声波料位计显示仓内灰尘料位低于低位值时,关闭所述的进气阀和出料阀,停止输灰作业,并再次开启进料管线上的进料阀和排气管线上的排气阀,灰尘经进料管线由灰斗进入到仓式泵内,当仓式泵上的超声波料位计指示仓式泵内的料位高度达到高位值时再次进行输灰作业,依此方式,气力输灰系统间断性地进行输灰作业。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气力输灰系统在进行输灰作业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灰尘由灰斗进入到仓式泵内后堆积在仓式泵内,仅是依靠通过仓式泵底部两侧进、排气口的压缩空气带走灰尘,输灰效率较差,仓式泵内的灰尘排出耗时较长,并且由于输灰管线一般均较长,灰尘在输灰管线上输送过程中容易出现堵塞管线的现象;2、装在仓式泵上的料位计,也包括超声波料位计,使用时间长了经常会出现料位指示不准确的现象,其原因是进入灰斗及仓式泵内的灰尘温度较高,并且温度较高的灰尘会对装在仓式泵内的料位计进行冲刷,因此料位计使用一段时间会受到损坏,导致料位指示不准确,即无法准确指示仓式泵内灰尘堆积的高度,为避免仓式泵内的灰尘堆积过高而溢出仓式泵,只能频繁地进行输灰作业,并且,当料位计出现损坏时也无法准确指示仓式泵内的灰尘是否已完全排出,这就需要延长输灰的作业时间,频繁开机进行输灰作业以及输灰作业时间的延长,都造成了压缩空气的浪费,增加了输灰作业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输灰效率高、输灰管线不易堵塞,并且不会造成压缩空气浪费从而能够降低输灰作业成本的自动控制气力输灰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控制气力输灰系统,包括灰斗和仓式泵,仓式泵的顶端通过进料管线与灰斗底部的出灰口相连通,进料管线上装有进料阀,仓式泵的上部和灰斗之间连通有排气管线,排气管线上装有排气阀,仓式泵底部的两侧分别具有与仓式泵内部相连通的进气口和排气口,进气口和排气口之间相连通,主压缩空气管线连有第一分支压缩空气管线,第一分支压缩空气管线与所述仓式泵底部的进气口相连通,第一分支压缩空气管线上装有进气阀,仓式泵底部的排气口处装有通向灰库的输灰管线,输灰管线上装有出料阀,所述仓式泵的下部具有与仓式泵内部相连通的吹风口,主压缩空气管线还连有第二和第三分支压缩空气管线,第二分支压缩空气管线与所述仓式泵下部的吹风口相连通,第二分支压缩空气管线上装有气化阀,所述的第三分支压缩空气管线与位于出料阀和灰库之间的输灰管线相连通,第三分支压缩空气管线上装有补气阀,位于进气阀和仓式泵底部进气口之间的第一分支压缩空气管线上装有远传压力表;所述的自动控制气力输灰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进料阀和排气阀开启的第一阀门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进料阀和排气阀关闭、控制进气阀、气化阀、出料阀和补气阀开启的第二阀门控制器,当进料阀开启的时间达到预设值时该第二阀门控制器关闭进料阀和排气阀,并同时开启进气阀、气化阀、出料阀和补气阀;用于接收所述远传压力表传送压力信号的信号接收装置和控制所述进气阀、气化阀、出料阀、补气阀关闭的第三阀门控制器,当压力信号降至预设压力值时,第三阀门控制器关闭进气阀、气化阀、出料阀和补气阀;用于记录所述出料阀开启和关闭之间时长的时间记录仪;用于控制所述进料阀和排气阀开启的第四阀门控制器,当记录仪记录的出料阀开启和关闭之间时长≤150秒时,第四阀门控制器可延时30~60分钟开启所述的进料阀和排气阀,当记录仪记录的出料阀开启和关闭之间时长为151~249秒时,第四阀门控制器可延时500~1000秒开启所述的进料阀和排气阀,当记录仪记录的出料阀开启和关闭之间时长≥250秒时,第四阀门控制器可延时30~100秒开启所述的进料阀和排气阀。采用上述结构的自动控制气力输灰系统,使用时灰斗的进灰口要通过管线与除尘装置相连,除尘装置内的灰尘通过管线输送到灰斗内,开启进料管线上的进料阀和排气管线上的排气阀,灰尘经进料管线由灰斗进入到仓式泵内,排气管线沟通仓式泵和灰斗,可使仓式泵与灰斗内的压力处于平衡状态。进料阀开启25~30秒后关闭进料阀和排气阀,同时开启所述的进气阀、气化阀、出料阀和补气阀,经气化阀的压缩空气由仓式泵下部的吹风口进入到仓式泵内后对仓式泵内的灰尘进行“搅动”,使仓式泵内堆积的灰尘处于松散、悬浮状态,松散、悬浮的灰尘易于经仓式泵底部的排气口排走,可提高输灰效率,压缩空气经补气阀进入到输灰管线内后,有利于灰尘在输灰管线内的输送,防止灰尘堵塞输灰管线。本专利技术自动控制气力输灰系统在进行输灰作业时,再次开启进料阀和排气阀是依靠计算机程序判断输灰等待时间,即延时开启所述的进料阀和排气阀,无须频繁开机进行输灰作业,不会造成压缩空气的浪费、从而降低了输灰作业成本;本专利技术中根据所述远传压力表传送的压力信号控制所述进气阀、气化阀、出料阀和补气阀的关闭,仓式泵上无须安装料位计,避免了料位计指示不准确对系统输灰作业带来的影响。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气力输灰系统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控制气力输灰系统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控制气力输灰系统的计算机程序流程框图。具体实施方式先参见图1,图1是现有技术中气力输灰系统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图1中的各结构名称为:1′为灰斗,2′为仓式泵,3′为进料管线,4′为进料阀,5′为排气管线,6′为排气阀,7′为超声波料位计,8′为进气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控制气力输灰系统,包括灰斗和仓式泵,仓式泵的顶端通过进料管线与灰斗底部的出灰口相连通,进料管线上装有进料阀,仓式泵的上部和灰斗之间连通有排气管线,排气管线上装有排气阀,仓式泵底部的两侧分别具有与仓式泵内部相连通的进气口和排气口,进气口和排气口之间相连通,主压缩空气管线连有第一分支压缩空气管线,第一分支压缩空气管线与所述仓式泵底部的进气口相连通,第一分支压缩空气管线上装有进气阀,仓式泵底部的排气口处装有通向灰库的输灰管线,输灰管线上装有出料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仓式泵的下部具有与仓式泵内部相连通的吹风口,主压缩空气管线还连有第二和第三分支压缩空气管线,第二分支压缩空气管线与所述仓式泵下部的吹风口相连通,第二分支压缩空气管线上装有气化阀,所述的第三分支压缩空气管线与位于出料阀和灰库之间的输灰管线相连通,第三分支压缩空气管线上装有补气阀,位于进气阀和仓式泵底部进气口之间的第一分支压缩空气管线上装有远传压力表;所述的自动控制气力输灰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进料阀和排气阀开启的第一阀门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进料阀和排气阀关闭、控制进气阀、气化阀、出料阀和补气阀开启的第二阀门控制器,当进料阀开启的时间达到预设值时该第二阀门控制器关闭进料阀和排气阀,并同时开启进气阀、气化阀、出料阀和补气阀;用于接收所述远传压力表传送压力信号的信号接收装置和控制所述进气阀、气化阀、出料阀、补气阀关闭的第三阀门控制器,当压力信号降至预设压力值时,第三阀门控制器关闭进气阀、气化阀、出料阀和补气阀;用于记录所述出料阀开启和关闭之间时长的时间记录仪;用于控制所述进料阀和排气阀开启的第四阀门控制器,当记录仪记录的出料阀开启和关闭之间时长≤150秒时,第四阀门控制器可延时30~60分钟开启所述的进料阀和排气阀,当记录仪记录的出料阀开启和关闭之间时长为151~249秒时,第四阀门控制器可延时500~1000秒开启所述的进料阀和排气阀,当记录仪记录的出料阀开启和关闭之间时长≥250秒时,第四阀门控制器可延时30~100秒开启所述的进料阀和排气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控制气力输灰系统,包括灰斗和仓式泵,仓式泵的顶端通过进料管线与灰斗底部的出灰口相连通,进料管线上装有进料阀,仓式泵的上部和灰斗之间连通有排气管线,排气管线上装有排气阀,仓式泵底部的两侧分别具有与仓式泵内部相连通的进气口和排气口,进气口和排气口之间相连通,主压缩空气管线连有第一分支压缩空气管线,第一分支压缩空气管线与所述仓式泵底部的进气口相连通,第一分支压缩空气管线上装有进气阀,仓式泵底部的排气口处装有通向灰库的输灰管线,输灰管线上装有出料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仓式泵的下部具有与仓式泵内部相连通的吹风口,主压缩空气管线还连有第二和第三分支压缩空气管线,第二分支压缩空气管线与所述仓式泵下部的吹风口相连通,第二分支压缩空气管线上装有气化阀,所述的第三分支压缩空气管线与位于出料阀和灰库之间的输灰管线相连通,第三分支压缩空气管线上装有补气阀,位于进气阀和仓式泵底部进气口之间的第一分支压缩空气管线上装有远传压力表;所述的自动控制气力输灰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占陆王亮丰超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调兵山煤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