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爱萍专利>正文

一种双面灯饰球用的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7784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面灯饰球用的抛光装置,它包括两个一号导轨,每个一号导轨上均设置有二号导轨;两个二号导轨之间连接有三号导轨,三号导轨上设置有移动块;两个四号电机之间设置有一号转动块,一号转动块上设置有多个一号空心管;两个一号导轨之间设置有进料框、抬升板、弹性环、六号电机和刮板;抬升板上设置有多个上料槽;进料框一侧设置有两个四号导轨和磨盘;每个四号导轨上均设置有五号导轨;两个五号导轨之间连接有六号导轨;六号导轨上设置有两个十号电机和二号转动块,二号转动块上设置有多个二号空心管;所述一号导轨上设置有控制器。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提高效率和安全性,还具有移动稳定性较好、吸附牢固程度较高和使用寿命较长的优点。

A polishing device for double-sided lamp bal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olishing device for double-sided lighting ball, which comprises two No.1 guide rails, each of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No.2 guide rail; the two No.2 guide rails are connected with a No.3 guide rail, and the No.3 guide rail is provided with a moving block; the two No.4 motors are provided with a No.1 rotating block, the No.1 rotating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No.1 hollow tubes; and the two No.1 guide rails The feeding frame, lifting plate, elastic ring, No.6 motor and scraper are arranged; the lif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multiple feeding grooves; one side of the feeding frame is provided with two No.4 guide rails and grinding plate; each No.4 guide rail is provided with No.5 guide rail; the two No.5 guide rails are connected with No.6 guide rail; the No.6 guide rail is provided with two No.10 motor and No.2 rotating block, and the No.2 rotating block is provided with No.2 rotating block A plurality of No. 2 hollow pipes; a controller is arranged on the No. 1 guide rail. The invention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safety, but also has the advantages of good moving stability, high absorption firmness and long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灯饰球用的抛光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灯饰球加工行业的一种双面灯饰球用的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一些水晶吊灯由多个灯饰球和灯架组成,而为了灯饰球的美观需要在灯饰球的两个侧面进行抛光,使灯饰球的两个侧面呈现多个打磨面,而灯饰球用的抛光装置一般采用人工将灯饰球用夹头夹住,然后将被夹住的灯饰球放置于磨盘上进行抛光,效率较低,且人工抛光灯饰球时容易产生灰尘,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安全性较低。因此,现有的灯饰球用的抛光装置存在着效率较低和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灯饰球用的抛光装置。本专利技术不仅能提高效率,还具有安全性较高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双面灯饰球用的抛光装置,包括两个平行的一号导轨,每个一号导轨上均设置有垂直于一号导轨的二号导轨;每个二号导轨的底端部均通过螺纹孔螺纹连接有一号螺纹杆,每个一号螺纹杆一端均连接有一号电机;所述两个二号导轨之间连接有垂直于二号导轨的三号导轨,三号导轨的两端部均通过螺纹孔连接有二号螺纹杆;二号螺纹杆位于二号导轨上,每个二号螺纹杆一端均连接有二号电机;所述三号导轨上设置有三号螺纹杆,三号螺纹杆一端连接有三号电机;三号螺纹杆上套接有移动块,移动块两端部均设置有四号电机;两个四号电机之间设置有一号转动块,一号转动块上设置有多个并排的一号空心管;每个一号空心管中部均设置有一号齿轮,所述一号转动块内设置有与一号齿轮啮合连接的一号齿杆,一号齿杆一端连接有五号电机;每个一号空心管上均连接有一号气管,一号气管一端连接有一号抽气泵;所述两个一号导轨之间设置有进料框,进料框中部设置有抬升板;抬升板外圈设置有弹性环,弹性环外圈与进料框底部连接;抬升板上设置有六号电机,六号电机上连接有位于抬升板上方的刮板;抬升板上对应一号空心管的位置处设置有多个并排的上料槽,抬升板下方连接有液压缸;所述进料框一侧设置有两个四号导轨,两个四号导轨均位于两个一号导轨之间;两个四号导轨之间设置有磨盘,磨盘下方连接有七号电机;所述每个四号导轨上均设置有垂直于四号导轨的五号导轨,每个五号导轨的底端部均通过螺纹孔连接有四号螺纹杆;四号螺纹杆位于四号导轨上,每个四号螺纹杆一端均连接有八号电机;所述两个五号导轨之间连接有六号导轨,六号导轨两端部均通过螺纹孔连接有五号螺纹杆;五号螺纹杆位于五号导轨上,每个五号螺纹杆一端均连接有九号电机;所述六号导轨上设置有两个十号电机,两个十号电机之间设置有二号转动块,二号转动块上设置有多个并排的二号空心管;每个二号空心管中部均设置有二号齿轮,所述二号转动块内设置有与二号齿轮啮合连接的二号齿杆,二号齿杆一端连接有十一号电机;每个二号空心管上均连接有二号气管,二号气管一端连接有二号抽气泵;所述一号导轨上设置有控制器,一号电机、二号电机、三号电机、四号电机、五号电机、一号抽气泵、六号电机、液压缸、七号电机、八号电机、九号电机、十号电机、十一号电机和二号抽气泵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前述的一种双面灯饰球用的抛光装置中,所述一号导轨上对应二号导轨底端部的位置处设有一号滑槽,一号螺纹杆位于一号滑槽内;所述二号导轨上对应三号导轨的位置处设有二号滑槽,二号螺纹杆位于二号滑槽内;所述三号导轨上对应移动块的位置处设有三号滑槽,三号螺纹杆位于三号滑槽内,三号导轨一侧对应三号螺纹杆的一端设有开孔;所述四号导轨上对应五号导轨底端部的位置处设有四号滑槽,四号螺纹杆位于四号滑槽内;所述五号导轨对应六号导轨的位置处设有五号滑槽,五号螺纹杆位于五号滑槽内。前述的一种双面灯饰球用的抛光装置中,所述一号空心管一端设置有一号橡胶圈,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一号转动环,一号转动环与一号气管连接;所述二号空心管一端设置有二号橡胶圈,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二号转动环,二号转动环与二号气管连接。前述的一种双面灯饰球用的抛光装置中,所述一号转动块上对应一号齿轮的位置处设有一号开孔;所述二号转动块上对应二号齿轮的位置处设有二号开孔。前述的一种双面灯饰球用的抛光装置中,所述进料框下方设置有一号支撑杆;所述七号电机下方设置有二号支撑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改进了现有的灯饰球用的抛光装置,通过将灯饰球放置于进料框上后控制器通过液压缸使抬升板抬升,再通过刮板的转动使灯饰球嵌入到上料槽中,然后控制器控制二号电机的转动使三号导轨上下移动,控制一号电机的转动使二号导轨前后移动,控制三号电机的转动使移动块左右移动,进而使一号空心管与位于上料槽中的灯饰球对齐后通过一号抽气泵被吸住,然后控制器控制三号电机的转动使灯饰球移到磨盘上方后,再配合一号电机和二号电机的转动使灯饰球被打磨,然后再通过控制器控制灯饰球被二号空心管吸住后,再控制八号电机和九号电机的转动使灯饰球的另一个侧面被打磨好,通过上述机构的配合,能够使灯饰球的两个侧面较快的被打磨完成,效率较高,且通过上述机构的配合替代了人工的操作,减少了人员操作时受到的伤害,安全性较高。此外,本专利技术还通过设置一号滑槽、二号滑槽、三号滑槽、四号滑槽和五号滑槽,使对应的二号导轨、三号导轨、移动块、五号导轨和六号导轨在移动时稳定性较好;通过设置一号橡胶圈和二号橡胶圈,使灯饰球被一号空心管和二号空心管吸住时更牢固,吸附牢固程度较高;通过设置一号转动环和二号转动环,使一号气管和二号气管随着一号空心管和二号空心管移动和转动时不会因扭转角度太大而损坏,提高了一号气管和二号气管的使用寿命。因此,本专利技术不仅能提高效率和安全性,还具有移动时稳定性较好、吸附牢固程度较高和使用寿命较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一号转动块处的内部结构俯视图;图4是一号转动块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二号转动块处的内部结构俯视图;图6是二号转动块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一号空心管处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二号空心管处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进料框处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控制原理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一号导轨,2-二号导轨,3-一号螺纹杆,4-一号电机,5-三号导轨,6-二号螺纹杆,7-二号电机,8-三号螺纹杆,9-三号电机,10-移动块,11-四号电机,12-一号转动块,13-一号空心管,14-一号齿轮,15-一号齿杆,,16-一号气管,17-一号抽气泵,18-进料框,19-抬升板,20-弹性环,21-五号电机,22-六号电机,23-刮板,24-上料槽,25-液压缸,26-四号导轨,27-磨盘,28-七号电机,29-五号导轨,30-四号螺纹杆,31-八号电机,32-六号导轨,33-五号螺纹杆,34-九号电机,35-十号电机,36-二号转动块,37-二号空心管,38-二号齿轮,39-二号齿杆,40-二号气管,41-二号抽气泵,42-控制器,43-十一号电机,44-一号滑槽,45-二号滑槽,46-三号滑槽,47-四号滑槽,48-五号滑槽,49-一号橡胶圈,50-一号转动环,51-二号橡胶圈,52-二号转动环,53-一号开孔,54-二号开孔,55-一号支撑杆,56-二号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灯饰球用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平行的一号导轨(1),每个一号导轨(1)上均设置有垂直于一号导轨(1)的二号导轨(2);每个二号导轨(2)的底端部均通过螺纹孔螺纹连接有一号螺纹杆(3),每个一号螺纹杆(3)一端均连接有一号电机(4);所述两个二号导轨(2)之间连接有垂直于二号导轨(2)的三号导轨(5),三号导轨(5)的两端部均通过螺纹孔连接有二号螺纹杆(6);二号螺纹杆(6)位于二号导轨(2)上,每个二号螺纹杆(6)一端均连接有二号电机(7);所述三号导轨(5)上设置有三号螺纹杆(8),三号螺纹杆(8)一端连接有三号电机(9);三号螺纹杆(8)上套接有移动块(10),移动块(10)两端部均设置有四号电机(11);两个四号电机(11)之间设置有一号转动块(12),一号转动块(12)上设置有多个并排的一号空心管(13);每个一号空心管(13)中部均设置有一号齿轮(14),所述一号转动块(12)内设置有与一号齿轮(14)啮合连接的一号齿杆(15),一号齿杆(15)一端连接有五号电机(21);每个一号空心管(13)上均连接有一号气管(16),一号气管(16)一端连接有一号抽气泵(17);所述两个一号导轨(1)之间设置有进料框(18),进料框(18)中部设置有抬升板(19);抬升板(19)外圈设置有弹性环(20),弹性环(20)外圈与进料框(18)底部连接;抬升板(19)上设置有六号电机(22),六号电机(22)上连接有位于抬升板(19)上方的刮板(23);抬升板(19)上对应一号空心管(13)的位置处设置有多个并排的上料槽(24),抬升板(19)下方连接有液压缸(25);所述进料框(18)一侧设置有两个四号导轨(26),两个四号导轨(26)均位于两个一号导轨(1)之间;两个四号导轨(26)之间设置有磨盘(27),磨盘(27)下方连接有七号电机(28);所述每个四号导轨(26)上均设置有垂直于四号导轨(26)的五号导轨(29),每个五号导轨(29)的底端部均通过螺纹孔连接有四号螺纹杆(30);四号螺纹杆(30)位于四号导轨(26)上,每个四号螺纹杆(30)一端均连接有八号电机(31);所述两个五号导轨(29)之间连接有六号导轨(32),六号导轨(32)两端部均通过螺纹孔连接有五号螺纹杆(33);五号螺纹杆(33)位于五号导轨(29)上,每个五号螺纹杆(33)一端均连接有九号电机(34);所述六号导轨(32)上设置有两个十号电机(35),两个十号电机(35)之间设置有二号转动块(36),二号转动块(36)上设置有多个并排的二号空心管(37);每个二号空心管(37)中部均设置有二号齿轮(38),所述二号转动块(36)内设置有与二号齿轮(38)啮合连接的二号齿杆(39),二号齿杆(39)一端连接有十一号电机(43);每个二号空心管(37)上均连接有二号气管(40),二号气管(40)一端连接有二号抽气泵(41);所述一号导轨(1)上设置有控制器(42),一号电机(4)、二号电机(7)、三号电机(9)、四号电机(11)、五号电机(21)、一号抽气泵(17)、六号电机(22)、液压缸(25)、七号电机(28)、八号电机(31)、九号电机(34)、十号电机(35)、十一号电机(43)和二号抽气泵(41)均与控制器(42)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灯饰球用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平行的一号导轨(1),每个一号导轨(1)上均设置有垂直于一号导轨(1)的二号导轨(2);每个二号导轨(2)的底端部均通过螺纹孔螺纹连接有一号螺纹杆(3),每个一号螺纹杆(3)一端均连接有一号电机(4);所述两个二号导轨(2)之间连接有垂直于二号导轨(2)的三号导轨(5),三号导轨(5)的两端部均通过螺纹孔连接有二号螺纹杆(6);二号螺纹杆(6)位于二号导轨(2)上,每个二号螺纹杆(6)一端均连接有二号电机(7);所述三号导轨(5)上设置有三号螺纹杆(8),三号螺纹杆(8)一端连接有三号电机(9);三号螺纹杆(8)上套接有移动块(10),移动块(10)两端部均设置有四号电机(11);两个四号电机(11)之间设置有一号转动块(12),一号转动块(12)上设置有多个并排的一号空心管(13);每个一号空心管(13)中部均设置有一号齿轮(14),所述一号转动块(12)内设置有与一号齿轮(14)啮合连接的一号齿杆(15),一号齿杆(15)一端连接有五号电机(21);每个一号空心管(13)上均连接有一号气管(16),一号气管(16)一端连接有一号抽气泵(17);所述两个一号导轨(1)之间设置有进料框(18),进料框(18)中部设置有抬升板(19);抬升板(19)外圈设置有弹性环(20),弹性环(20)外圈与进料框(18)底部连接;抬升板(19)上设置有六号电机(22),六号电机(22)上连接有位于抬升板(19)上方的刮板(23);抬升板(19)上对应一号空心管(13)的位置处设置有多个并排的上料槽(24),抬升板(19)下方连接有液压缸(25);所述进料框(18)一侧设置有两个四号导轨(26),两个四号导轨(26)均位于两个一号导轨(1)之间;两个四号导轨(26)之间设置有磨盘(27),磨盘(27)下方连接有七号电机(28);所述每个四号导轨(26)上均设置有垂直于四号导轨(26)的五号导轨(29),每个五号导轨(29)的底端部均通过螺纹孔连接有四号螺纹杆(30);四号螺纹杆(30)位于四号导轨(26)上,每个四号螺纹杆(30)一端均连接有八号电机(31);所述两个五号导轨(29)之间连接有六号导轨(32),六号导轨(32)两端部均通过螺纹孔连接有五号螺纹杆(33);五号螺纹杆(33)位于五号导轨(29)上,每个五号螺纹杆(33)一端均连接有九号电机(34);所述六号导轨(32)上设置有两个十号电机(35),两个十号电机(35)之间设置有二号转动块(36),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爱萍洪铭宣萱
申请(专利权)人:张爱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