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烹饪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2277632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烹饪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烹饪器具包括:烹饪腔,用于盛放固液混合物料;气体管路组件,能够连通于烹饪腔的内侧上部空间与烹饪腔的内侧下部空间,用于根据对应的通气进程向烹饪腔内进行通气操作;带孔隔板,设于烹饪腔的内侧底部,泵入内侧下部空间的挥发性气体经过带孔隔板混合于固液混合物料内。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将烹饪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不断回收利用,提高了热能利用率和升温效率,能够促进脂肪大分子的氧化分解,提升煲汤的使用口感和浓郁度。

Cooking utensils, cooking methods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a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oking utensil, a cooking method and a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wherein the cooking utensil comprises a cooking cavity for holding solid-liquid mixed materials, a gas pipeline assembly, which can be connected between the upper inner space of the cooking cavity and the lower inner space of the cooking cavity, and is used for ventilating to the cooking cavity according to the corresponding ventilating process; a perforated partition plate is arranged At the inner bottom of the cooking cavity, the volatile gas pumped into the inner lower space is mixed into the solid-liquid mixture through the perforated partition plate. Through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invention, the heat generated in the cooking process is recycled continuously, the heat utilization rate and the heating efficiency are improved, the oxidation and decomposition of fat macromolecules can be promoted, and the use taste and intensity of the soup can be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器具、烹饪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烹饪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一种烹饪方法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电炖锅是肉类烹饪的重要器具,电炖锅煲汤的主要特征是使汤更香、更浓稠,且用户不需要介入调解加热功率,但是,电炖锅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是,电炖锅传热升温较慢,煲好一锅汤需要的时间太长,影响电炖锅的使用率。另外,如何提升炖锅的煲汤香气和浓郁程度,也一直是电炖锅研发过程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烹饪腔,用于盛放固液混合物料;气体管路组件,能够连通于烹饪腔的内侧上部空间与烹饪腔的内侧下部空间,用于根据对应的通气进程向烹饪腔内进行通气操作;带孔隔板,设于烹饪腔的内侧底部,泵入内侧下部空间的挥发性气体经过带孔隔板混合于固液混合物料内。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烹饪腔内设置气体管路组件,以根据对应的通气进程向烹饪腔内进行通气操作,一方面,能够利用挥发性气体的热量循环加热固液混合物料,进而提高烹饪温度上升的速率,另一方面,通过将挥发性气体循环泵入内侧下部空间的固液混合物料内,提高了烹饪腔内的氧气含量,有利于促进食材内脂肪大分子的氧化分解,不仅能够提高汤汁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同时,也提高了煲汤的香气和汤汁的浓郁程度,提升了食材的食用口感。其中,挥发性气体是由固液混合物料在加热过程中挥发产生的,富含较大浓度的酮类、醛类、酯类和烃类有机物,而这些均是增强煲汤风味的成分,因此,将挥发性气体重新泵入沸腾状态的固液混合物料内,能够进一步地提升煲汤口感和香味,另外,挥发性气体中包含的氧气能够提高脂肪大分子分解为小分子状态的游离脂肪酸,而脂肪酸也恰恰是增强煲汤风味的重要成分。另外,通过在烹饪腔的内侧底部设置带孔隔板,重新泵入烹饪腔的挥发性气体经过带孔隔板上的筛孔混合于固液混合物料内,筛孔能够提高挥发性气体的均匀性,也即能使挥发性气体能够被均匀吸收于固液混合物料内,进一步地提升烹饪汤品的浓郁度和升温效率。通过大量的实验分析,对普通炖锅烹饪的汤品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烹饪方法进行烹饪的本方案炖锅烹饪的汤品进行对比,得到表1所示的指标参数对比情况。表1指标参数普通炖锅本方案炖锅烹饪总时长3h2.3h汤汁固形物含量2.8%3.4%汤汁透光率54.2%33.6%挥发性香气成分总量31.54μg/100ml40.31μg/100ml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加热组件,配合气体管路组件设置,用于将流经气体管路组件的挥发性气体的温度调整至预设温度。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加热组件对流经气体管路组件的挥发性气体进行加热,能够补偿挥发性气体在流经气体管路组件时的热量损失,进而能够通过泵入挥发性气体来提高烹饪腔内的升温速率,加热组件可以是盘绕通气管设置是热阻丝,或涂覆于通气管外侧壁的红外加热涂层以及相配适设置的红外辐射发生器,或配合通气管设置的铁磁结构层以及相配适设置的电磁线圈。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气体管路组件包括:通气管,通气管的第一开放端设于内侧上部空间,通气管的第二开放端设于内侧下部空间;气泵,设于通气管内,用于抽取内侧上部空间的挥发性气体,并泵入内部下侧空间;电磁阀,设于气泵与第二开放端之间,用于根据通气指令控制通气管是否导通。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气体管路组件包括通气管、气泵和电磁阀,并按照上述方式设置,一方面,能够通过电磁阀限制烹饪腔内的液体回流,另一方面,气泵可根据通气指令随时将挥发性气体泵入固液混合物料内。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电磁阀靠近第二开放端设置。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电磁阀是用于限制液体回流至通气管,因此,通过设置电磁阀靠近第二开关端,能够有效地优化电磁阀的隔离作用,减少烹饪腔内的液体对通气管的污染和沾污。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烹饪腔由煲体和上盖围合而成,煲体包括:内胆,套设于外锅的内侧,且内胆设有用于指示物料量的刻度结构;外锅,套设于内胆外侧,设有加热模组,加热模组用于加热内胆。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内胆设置用于指示物料量的刻度结构,能够直观地指示用户添加适量的固液混合物料,降低沸腾溢出的可能性,同时,也降低了内胆干烧的可能性,提升了烹饪安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内胆的一侧外侧壁与外锅的一侧外侧壁之间设有预设间距的容置空间,通气管设于容置空间内。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通气管设于内胆与外锅之间的容置空间内,一方面,基于外锅的结构可靠性,能够降低通气管结构出现故障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能够减少通气管的热量损失,进而降低了泵入挥发性气体对烹饪温度的影响。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开放端设于内胆的顶部,第二开放端穿过内胆的底部设置,烹饪腔的内侧壁设有刻度结构,其中,刻度结构包括最大液位刻度结构和/或最小液位刻度结构,第一开放端的设置位置高于最大液位刻度结构的水平位置,第二开放端的设置位置低于最小液位刻度结构的水平位置。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开放端的位置高于最大液位刻度结构的水平位置,能够尽可能地避免烹饪腔内的液体沾污第一开放端,以及通过设置第二开放端的位置低于最小液位刻度结构的水平位置,能够尽可能地保证挥发性气体被泵入固液混合物料内,进而能够有效地提升脂肪大分子的氧化效率和汤品风味。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带孔隔板可拆卸地组装于烹饪腔的底部。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带孔隔板可拆卸地组装于烹饪腔的底部,一方面,能够根据用户的烹饪需求来便捷地拆卸或组装带孔隔板,另一方面,便于用户对烹饪腔进行清洗。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烹饪腔的内侧壁设有凸起限位结构,带孔隔板的边缘能够抵靠于凸起限位结构。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带孔隔板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筛孔,任一筛孔的孔径范围为2mm~5mm。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带孔隔板设置多个均匀分布的筛孔,并且任一筛孔的孔径范围为2mm~5mm,用户可以根据烹饪材料选择对应孔径的带孔隔板,提升了用户的烹饪体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烹饪方法,包括:在检测到对物料进行烹饪加热时,实时确定烹饪进程与通气进程之间的对应关系;在任一烹饪进程的执行过程中,根据对应的通气进程向烹饪器具的烹饪腔内进行通气操作,其中,通气操作包括抽取烹饪腔的内侧上部空间的挥发性气体,并按照预设流量泵入烹饪腔的内侧下部空间的固液混合物料内。在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烹饪腔,用于盛放固液混合物料;/n气体管路组件,能够连通于所述烹饪腔的内侧上部空间与所述烹饪腔的内侧下部空间,用于根据对应的通气进程向所述烹饪腔内进行通气操作;/n带孔隔板,设于所述烹饪腔的内侧底部,泵入所述内侧下部空间的挥发性气体经过所述带孔隔板混合于所述固液混合物料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烹饪腔,用于盛放固液混合物料;
气体管路组件,能够连通于所述烹饪腔的内侧上部空间与所述烹饪腔的内侧下部空间,用于根据对应的通气进程向所述烹饪腔内进行通气操作;
带孔隔板,设于所述烹饪腔的内侧底部,泵入所述内侧下部空间的挥发性气体经过所述带孔隔板混合于所述固液混合物料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加热组件,配合所述气体管路组件设置,用于将流经所述气体管路组件的所述挥发性气体的温度调整至预设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管路组件包括:
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第一开放端设于所述内侧上部空间,所述通气管的第二开放端设于所述内侧下部空间;
气泵,设于所述通气管内,用于抽取所述内侧上部空间的挥发性气体,并泵入所述内部下侧空间;
电磁阀,设于所述气泵与所述第二开放端之间,用于根据所述通气指令控制所述通气管是否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磁阀靠近所述第二开放端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腔由煲体和上盖围合而成,所述煲体包括:
内胆,套设于所述外锅的内侧,且所述内胆设有用于指示物料量的刻度结构;
所述外锅,套设于所述内胆外侧,设有加热模组,所述加热模组用于加热所述内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胆的一侧外侧壁与所述外锅的一侧外侧壁之间设有预设间距的容置空间,所述通气管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放端设于所述内胆的顶部,所述第二开放端穿过所述内胆的底部设置,所述烹饪腔的内侧壁设有刻度结构,
其中,所述刻度结构包括最大液位刻度结构和/或最小液位刻度结构,所述第一开放端的设置位置高于所述最大液位刻度结构的水平位置,所述第二开放端的设置位置低于所述最小液位刻度结构的水平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孔隔板可拆卸地组装于所述烹饪腔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烹饪腔的内侧壁设有凸起限位结构,所述带孔隔板的边缘能够抵靠于所述凸起限位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孔隔板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筛孔,任一所述筛孔的孔径范围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晶房振苏莹杜放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