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水循环信息化温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77305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1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水循环信息化温控系统,所述温控系统包括蓄水池、水温控制箱、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装置、测温装置、信息化管控平台。所述蓄水池采用C30混凝土浇筑;所述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装置包括水管,表面覆盖板;所述测温采用温度传感器及仪器监控设备;所述信息化管控平台为电脑端控制水温控制箱;本温控系统利用信息化管控平台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度,有利于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均匀降温,避免出现有害裂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温控系统实现方便,应用前景广阔。

A large volume concrete water cycle information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ass concrete water circulation information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water reservoir, a water temperature control box, a mass concrete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a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device and a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control platform. The reservoir is poured with C30 concrete; the mass concrete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includes water pipe and surface cover plate; th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adopts temperature sensor and instrument monitoring equipment; the information control platform is a computer-based control water temperature control box;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uses the information control platform to control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temperature of the mass concrete,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internal uniformity of the mass concrete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venient to realize and ha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水循环信息化温控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结构混凝土浇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水循环信息化温控系统。
技术介绍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体量较大,水泥水化产生大量的热,混凝土表面热量散发较快而中心热量散发较慢,混凝土表面比内部混凝土温度低,表面易产生了温度差异引起的拉应力,这种收缩受到内部高温混凝土膨胀作用的约束而产温度裂缝。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起初绝大部分是表面裂缝,但其中一部分后来可能会发展为深层裂缝、甚至贯穿性裂缝,这将严重影响混凝土的使用安全与寿命。现在工程建设中,控制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技术手段诸多,现一般常用水冷技术。传统水冷管道铺设方法采用在混凝土同一平面迂回通过的方式,这样的设置方式仅针对某一平面降温,导致立面降温不均匀;传统水冷技术往往直接排放掉降温导管换热后的热水,不能循环利用,且排水需要消耗人力物力资源,影响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水循环信息化温控系统,通过信息化监控手段控制水温,从而控制混凝土表面及内部温度,实现内表温差满足规范要求。本技术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所述水循环信息化温控系统包括蓄水池、水温控制箱、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装置、测温装置、信息化管控平台。所述蓄水池采用C30混凝土浇筑;所述水温控制箱采用降温加热一体机降温加热;所述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装置包括水管,表面覆盖板;所述测温装置采用温度传感器及仪器监控设备;所述信息化管控平台为电脑端可控制水温控制箱内水温;抽水泵将蓄水池中水抽入水温控制箱,后将水通过导管进入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装置进水口,混凝土表面铺设覆盖板,打开覆盖板底部喷淋,进行降温、保温及保湿,测温装置进行测温,数据接入信息化管控平台,分析大体积混凝土内表温差,控制水温控制箱中水温度,水管内水可通过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装置出水口流入蓄水池。进一步地,所述蓄水池采用C30混凝土浇筑,尺寸为20×20×3m。进一步地,所述水温控制箱采用降温加热一体机进行降温加热,可通过信息化管控平台控制。更加优选地,所述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装置包括水管,表面覆盖板;水管贯穿于大体积混凝土内部,设有一出水口,一进水口,混凝土表面设置表面覆盖板,覆盖板底部设有喷淋,可进行喷淋降温。优选地,所述水管管壁开有一定数量的小孔,小孔贯穿管壁,水平两端能与横管进行承插连接,其竖直端能与立管进行承插连接,滤网能够缠绕管壁,并能阻止混凝土进入水管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利用温度传感器监控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通过信息化管控平台控制水温控制内水的温度,提高内部降温效果;2,水管表面设有小孔,并设有滤网,可有效带走混凝土内部温度,降温效果极好;3,混凝土表面覆盖板不仅可以保温,还设有喷淋,起到降温、保温、保湿的作用,避免混凝土干缩裂缝;4,水管中水可循环利用,绿色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关联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水管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表面覆盖板示意图;图中标记分别表示为:1为蓄水池、2为水温控制箱、3为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装置、4为测温装置、5为信息化管控平台、31为三通管、32为横管、33为立管、34为滤网、35为小孔、36为表面覆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参照图1、图2、图3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水循环信息化温控系统,包括蓄水池1、水温控制箱2、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装置3、测温装置4、信息化管控平台5。其中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装置3包括水管(三通管31、横管32、立管33、滤网34、小孔35)和表面覆盖板36;测温装置4包括温度传感器和仪器监控设备。抽水泵将蓄水池1中水抽入水温控制箱2,后将水通过导管进入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装置3进水口,混凝土表面铺设覆盖板,打开覆盖板底部喷淋,进行降温、保温及保湿,测温装置4进行测温,数据接入信息化管控平台5,分析大体积混凝土内表温差,控制水温控制箱2中水温度,水管内水可通过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装置3出水口流入蓄水池,实现大体积混凝土水循环温控效果。上述实施例对本技术创造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示意性描述,该描述没有局限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创造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案例,或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
,均应属于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水循环信息化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信息化温控系统包括蓄水池、水温控制箱、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装置、测温装置、信息化管控平台;/n所述蓄水池采用C30混凝土浇筑;所述水温控制箱采用降温加热一体机降温加热;所述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装置包括水管,表面覆盖板;所述测温装置采用温度传感器及仪器监控设备;所述信息化管控平台为电脑端可控制水温控制箱水温;抽水泵将蓄水池中水抽入水温控制箱,后将水通过导管进入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装置进水口,混凝土表面铺设覆盖板,打开覆盖板底部喷淋,进行降温、保温及保湿,测温装置进行测温,数据接入信息化管控平台,分析大体积混凝土内表温差,控制水温控制箱中水温度,水管内水可通过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装置出水口流入蓄水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水循环信息化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信息化温控系统包括蓄水池、水温控制箱、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装置、测温装置、信息化管控平台;
所述蓄水池采用C30混凝土浇筑;所述水温控制箱采用降温加热一体机降温加热;所述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装置包括水管,表面覆盖板;所述测温装置采用温度传感器及仪器监控设备;所述信息化管控平台为电脑端可控制水温控制箱水温;抽水泵将蓄水池中水抽入水温控制箱,后将水通过导管进入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装置进水口,混凝土表面铺设覆盖板,打开覆盖板底部喷淋,进行降温、保温及保湿,测温装置进行测温,数据接入信息化管控平台,分析大体积混凝土内表温差,控制水温控制箱中水温度,水管内水可通过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装置出水口流入蓄水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水循环信息化温控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飞雷建胡维腾
申请(专利权)人:舜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