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镀膜用槽液自动温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7304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1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镀膜用槽液自动温控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工作台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源,工作台的内部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二空腔,第一空腔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结构合理,它能够通过传感器所提供的信号,能够通过第五导线使第二控制器进行工作,当镀膜液体温度较高时,通过第五控制器的工作,能够使电动推杆进行工作,从而,通过电动推杆所提供的动力,能够带动升降板下降,起到了使散热风机降落的作用,能够对放置槽内部镀膜液体进行降温的作用,从而,能够通过加热丝的加热和散热风机的散热,起到了对镀膜液体进行自动温控的作用。

An automatic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of bath solution for coat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for bath solution for coating, which comprises a workbench,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workbench is provided with a placing groove, the interior of the workbench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avity, the inner bottom wall of the first cavity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driving power supply, the interior of the workbench is provided with two relatively called second cavities, and the inner bottom wall of the first cavity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controll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reasonable design and structure, which can make the second controller work through the signal provided by the sensor, through the fifth wire, when the temperature of the coating liquid is high, through the work of the fifth controller, it can make the electric push rod work, thus, through the power provided by the electric push rod, it can drive the lifting plate to fall, which can make the cooling fan fall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function of cooling the coating liquid inside the placement tank, so that the function of automatic temperature control for the coating liquid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the heating of the heating wire and the cooling of the cooling f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镀膜用槽液自动温控设备
本技术涉及镀膜
,具体是一种镀膜用槽液自动温控设备。
技术介绍
当光线进入不同传递物质时(如由空气进入玻璃),大约有5%会被反射掉,在光学瞄准镜中有许多透镜和折射镜,整个加起来可以让入射光线损失达30%至40%,现代光学透镜通常都镀有单层或多层氟化镁的增透膜,单层增透膜可使反射减少至1.5%,多层增透膜则可让反射降低至0.25%,所以整个瞄准镜如果加以适当镀膜,光线透穿率可达95%,镀了单层增透膜的镜片通常是蓝紫色或是红色,镀多层增透膜的镜片则呈淡绿色或暗紫色。在镀膜生厂加工过程中需要把加工原料放置在放置槽的内部,但是,目前的放置槽在使用过程中不具备自动温度的效果,镀膜原料的温度,能够直接影响到镀膜的质量,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镀膜用槽液自动温控设备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镀膜用槽液自动温控设备。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镀膜用槽液自动温控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工作台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源,所述工作台的内部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控制器,所述放置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加热丝,所述放置槽的内底壁固定镶嵌有等距离排列的密封塞,每个所述加热丝的接收端均电连接有第一导线,每个所述第一导线远离加热丝的一端均贯穿密封塞并与第一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源通过第二导线与第一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电动推杆,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开设有相对称的第一插口,每个所述第二空腔的内顶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控制器,每个所述第二控制器的输出端均电连接有连接线,每个所述连接线远离第二控制器的一端均贯穿第一插口并与电动推杆的接收端电连接,所述放置槽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温度检测仪,每个所述第二空腔的内侧壁均固定镶嵌有密封圈,且密封圈与放置槽相连通,每个所述温度检测仪的接收端均电连接有第三导线,每个所述第二空腔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传感器,每个所述第三导线远离温度检测仪的一端均贯穿密封圈并与传感器电连接,每个所述传感器的输出端均电连接有第四导线,所述第一空腔的内侧壁开设有相对称的第二插口,且第二插口与第二空腔相连通,两个所述第四导线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贯穿第二插口分别与第一控制器和驱动电源电连接,每个所述传感器均通过第五导线与第二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工作台的上方设有升降板,每个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均与升降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机。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设有相对称的固定柱,每个所述固定柱的底面均与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镀膜用槽液自动温控设备能够通过固定柱,起到支撑的作用,增加了升降板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固定柱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升降板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与滑槽相适配的滑块,且滑块卡接在滑槽的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镀膜用槽液自动温控设备能够通过滑槽和滑块的配合,能够使升降板在升降过程中更加稳定,避免了出现倾倒的问题。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柱的上方设有挡板,每个所述固定柱的上表面均与挡板的底面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镀膜用槽液自动温控设备能够通过挡板,起到了阻挡的作用,避免了升降板出现损坏的问题。进一步的,所述挡板的下方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底面与升降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的上表面与挡板的底面相接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镀膜用槽液自动温控设备能够通过限位板,起到了限位的作用,提高了升降板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塞与第一空腔相连通,所述第一插口与第二空腔相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镀膜用槽液自动温控设备能够使第一导线更好插入到第一空腔的内部,同时,也能够使第二控制器与电动推杆进行更好的连接,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种镀膜用槽液自动温控设备具备如下有益效果:第一:本技术通过放置槽,能够使镀膜液体放置在放置槽的内部,通过驱动电源所提供的电力,配合传感器,能够使温度检测仪进行工作,通过温度检测仪,能够对放置槽内部的液体进行检测温度,当温度较低的时候,传感器能够通过第四导线带动第一控制器进行工作,通过第一控制器所接收的信号,能够对加热丝进行工作,从而,通过加热丝,起到了对镀膜液体进行加热的作用,避免了温度较低的问题。第二:本技术通过传感器所提供的信号,能够通过第五导线使第二控制器进行工作,当镀膜液体温度较高时,通过第五控制器的工作,能够使电动推杆进行工作,从而,通过电动推杆所提供的动力,能够带动升降板下降,起到了使散热风机降落的作用,能够对放置槽内部镀膜液体进行降温的作用,从而,能够通过加热丝的加热和散热风机的散热,起到了对镀膜液体进行自动温控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工作台正视图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工作台;2、第一空腔;3、驱动电源;4、加热丝;5、放置槽;6、固定柱;7、散热风机;8、升降板;9、限位板;10、挡板;11、滑块;12、滑槽;13、电动推杆;14、第二空腔;15、第一导线;16、第二导线;17、第一控制器;18、第四导线;19、第二插口;20、密封塞;21、温度检测仪;22、密封圈;23、传感器;24、第五导线;25、第二控制器;26、第一插口;27、第三导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镀膜用槽液自动温控设备,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5,工作台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2,第一空腔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源3,工作台1的内部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二空腔14,第一空腔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控制器17,放置槽5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加热丝4,放置槽5的内底壁固定镶嵌有等距离排列的密封塞20,每个加热丝4的接收端均电连接有第一导线15,每个第一导线15远离加热丝4的一端均贯穿密封塞20并与第一控制器17电连接,驱动电源3通过第二导线16与第一控制器17电连接,工作台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电动推杆13,工作台1的上表面开设有相对称的第一插口26,每个第二空腔14的内顶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控制器25,每个第二控制器25的输出端均电连接有连接线,每个连接线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镀膜用槽液自动温控设备,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5),所述工作台(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2),所述第一空腔(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源(3),所述工作台(1)的内部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二空腔(14),所述第一空腔(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控制器(17),所述放置槽(5)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加热丝(4),所述放置槽(5)的内底壁固定镶嵌有等距离排列的密封塞(20),每个所述加热丝(4)的接收端均电连接有第一导线(15),每个所述第一导线(15)远离加热丝(4)的一端均贯穿密封塞(20)并与第一控制器(17)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源(3)通过第二导线(16)与第一控制器(17)电连接,所述工作台(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电动推杆(13),所述工作台(1)的上表面开设有相对称的第一插口(26),每个所述第二空腔(14)的内顶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控制器(25),每个所述第二控制器(25)的输出端均电连接有连接线,每个所述连接线远离第二控制器(25)的一端均贯穿第一插口(26)并与电动推杆(13)的接收端电连接,所述放置槽(5)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温度检测仪(21),每个所述第二空腔(14)的内侧壁均固定镶嵌有密封圈(22),且密封圈(22)与放置槽(5)相连通,每个所述温度检测仪(21)的接收端均电连接有第三导线(27),每个所述第二空腔(14)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传感器(23),每个所述第三导线(27)远离温度检测仪(21)的一端均贯穿密封圈(22)并与传感器(23)电连接,每个所述传感器(23)的输出端均电连接有第四导线(18),所述第一空腔(2)的内侧壁开设有相对称的第二插口(19),且第二插口(19)与第二空腔(14)相连通,两个所述第四导线(18)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贯穿第二插口(19)分别与第一控制器(17)和驱动电源(3)电连接,每个所述传感器(23)均通过第五导线(24)与第二控制器(25)电连接,所述工作台(1)的上方设有升降板(8),每个所述电动推杆(13)的输出端均与升降板(8)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8)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机(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镀膜用槽液自动温控设备,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5),所述工作台(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2),所述第一空腔(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源(3),所述工作台(1)的内部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二空腔(14),所述第一空腔(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控制器(17),所述放置槽(5)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加热丝(4),所述放置槽(5)的内底壁固定镶嵌有等距离排列的密封塞(20),每个所述加热丝(4)的接收端均电连接有第一导线(15),每个所述第一导线(15)远离加热丝(4)的一端均贯穿密封塞(20)并与第一控制器(17)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源(3)通过第二导线(16)与第一控制器(17)电连接,所述工作台(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电动推杆(13),所述工作台(1)的上表面开设有相对称的第一插口(26),每个所述第二空腔(14)的内顶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控制器(25),每个所述第二控制器(25)的输出端均电连接有连接线,每个所述连接线远离第二控制器(25)的一端均贯穿第一插口(26)并与电动推杆(13)的接收端电连接,所述放置槽(5)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温度检测仪(21),每个所述第二空腔(14)的内侧壁均固定镶嵌有密封圈(22),且密封圈(22)与放置槽(5)相连通,每个所述温度检测仪(21)的接收端均电连接有第三导线(27),每个所述第二空腔(14)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传感器(23),每个所述第三导线(27)远离温度检测仪(21)的一端均贯穿密封圈(22)并与传感器(23)电连接,每个所述传感器(23)的输出端均电连接有第四导线(18),所述第一空腔(2)的内侧壁开设有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璞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博成达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