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7285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1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镜头装置,包括:第一透镜,具有光轴且沿着其光轴方向的截面为凸字形,包括靠近像侧的透镜大径部、以及靠近物侧的透镜小径部;镜筒,其物侧端设置有第一透镜容纳孔;第二透镜,包括有效径部及非有效径部,有效径部的直径小于第一透镜容纳孔的直径,非有效径部的直径大于第一透镜容纳孔的直径,在第一透镜容纳孔与非有效径部之间形成台阶面;第一透镜的透镜大径部固定在第一透镜容纳孔内,透镜大径部的外周的一部分与镜筒的第一透镜容纳孔配合接触,透镜大径部的外周的另一部分与镜筒的第一透镜容纳孔之间形成胶合剂容纳腔,胶合剂容纳腔内填充有胶合剂,胶合剂将第一透镜固定在镜筒内。该镜头装置的组装更加便利。

Lens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lens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lens, a convex cross-section with an optical axis and along the optical axis direction, a large diameter part of the lens close to the image side and a small diameter part of the lens close to the object side; a lens barrel, the object side end of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lens accommodation hole; a second lens, which includes an effective diameter part and a non effective diameter part, the diameter of the effective diameter part is smaller than the first transparency The diameter of the lens accommodation hole, the diameter of the non effective diameter part is larger than the diameter of the first lens accommodation hole, and a step surface is formed between the first lens accommodation hole and the non effective diameter part; the large diameter part of the first lens is fixed in the first lens accommodation hole, a part of the outer circumference of the large diameter part of the lens is in contact with the first lens accommodation hole of the lens barrel, and the other part of the outer circumference of the large diameter part of the lens is in contact with the mirror A glue containing cavity is formed between the first lens containing holes of the cylinder, the glue containing cavity is filled with glue, and the glue fixes the first lens in the cylinder. The assembly of the lens device is more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镜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镜头装置。
技术介绍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镜头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镜头装置100的局部剖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的镜头装置100包括镜筒101、以及固定在镜筒101内的第一镜片102。其中镜筒101包括相互连接的大径部101a和小径部101b,两者一体成型。小径部101b呈盖状,且靠近物侧的端面上设置有孔101c。第一透镜102沿着其光轴的截面呈凸字形,包括透镜大径部和透镜小径部。在组装时,通常通过胶合剂将第一透镜102的透镜大径部的周缘固定在镜筒101的大径部101a内,从而固定第一透镜102。这种镜头装置100的缺陷在于,在点胶时需要在镜筒101内部进行点胶操作并进行固化,给组装操作带来了不便;第一透镜1002的透镜大径部与镜筒101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较小,不容易把握点胶量,当点胶量不够时,容易导致两者之间的连接不够稳固;点胶量过多时,会溢出并对镜筒102的内周面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种镜头装置的点胶操作不便的缺陷,提供一种镜头装置,使得其组装更加便利。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镜头装置,包括:第一透镜,具有光轴,所述第一透镜沿着其光轴方向的截面为凸字形,包括靠近像侧的透镜大径部、以及与透镜大径部连接且靠近物侧的透镜小径部;镜筒,其物侧端设置有第一透镜容纳孔;第二透镜,包括有效径部及围绕所述有效径部的非有效径部,所述有效径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透镜容纳孔的直径,所述非有效径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透镜容纳孔的直径,从而在所述第一透镜容纳孔与所述非有效径部之间形成台阶面;所述第一透镜的透镜大径部固定在所述第一透镜容纳孔内,所述透镜大径部的外周的一部分与所述镜筒的第一透镜容纳孔配合接触,所述透镜大径部的外周的另一部分与所述镜筒的第一透镜容纳孔之间形成胶合剂容纳腔,所述胶合剂容纳腔内填充有胶合剂,所述胶合剂将所述第一透镜固定在所述镜筒内。根据本技术所述的镜头装置,所述透镜大径部由与所述第一透镜容纳孔配合的形状被与光轴平行或不平行的平面或曲面切割而形成。根据本技术所述的镜头装置,所述第一透镜的透镜大径部覆盖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径部。根据本技术所述的镜头装置,所述第一透镜的透镜小径部呈柱状,其外径从像侧至物侧保持不变。根据本技术所述的镜头装置,所述镜筒还包括盖子,所述盖子包括筒状主体、以及连接在所述筒状主体的物侧端的环形端部;所述筒状主体套设在所述第一透镜的透镜小径部外,且所述筒状主体的像侧端固定在所述透镜大径部上。根据本技术所述的镜头装置,所述第一透镜的透镜小径部包括外径较大的像侧部分、以及外径较小的物侧部分,在所述像侧部分和物侧部分之间形成台阶面,所述镜筒还包括盖子,所述盖子包括筒状主体、以及连接在所述筒状主体的物侧端的环形端部;所述筒状主体套设在所述第一透镜的透镜小径部外的物侧部分外,且筒状主体固定在所述像侧部分和物侧部分之间的台阶面上。根据本技术所述的镜头装置,所述镜筒还包括盖子,盖子仅包括环形端部,所述环形端部的像侧端与透镜小径部的物侧端之间形成环形点胶间隙,在所述环形点胶间隙内填充有胶合剂,所述胶合剂将所述盖子固定在所述第一透镜上。根据本技术所述的镜头装置,在所述透镜小径部的外周面的物侧端,形成点胶槽;所述镜筒还包括盖子,所述盖子包括环形端部,所述环形端部的像侧端与所述透镜小径部的物侧端之间形成光轴方向的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点胶槽共同形成截面为倒L形的环形点胶间隙,在所述环形点胶间隙内填充有胶合剂,所述胶合剂将所述盖子固定在所述第一透镜上。根据本技术所述的镜头装置,所述环形端部的物侧端的开口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透镜的透镜小径部的外径,在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端形成光圈结构。根据本技术所述的镜头装置,所述盖子的环形端部的内周面平行于光轴,或者形成朝向物侧端渐缩的圆台形。实施本技术的镜头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组装时,从物侧端将第一透镜组入镜筒,之后在第一透镜和镜筒之间的胶合剂容纳腔内点胶并固化,从而将第一透镜固定在镜筒内。由于可以从镜筒外部直接进行点胶操作,因此组装和点胶都非常便利,且可以对点胶量进行良好的控制。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镜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镜头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3A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镜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B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镜头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3C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镜头装置的俯视图;图3D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镜头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4A是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镜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B是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镜头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4C是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镜头装置的俯视图;图4D是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镜头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5A是根据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镜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B是根据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镜头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5C是根据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镜头装置的盖子的结构示意图;图5D是根据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镜头装置的第一透镜的结构示意图;图5E是根据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镜头装置的第一透镜与盖子的截面图;图6A是根据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镜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B是根据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镜头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6C是根据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镜头装置的盖子的结构示意图;图6D是根据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镜头装置的第一透镜的结构示意图;图6E是根据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镜头装置的第一透镜与盖子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3A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镜头装置200的结构示意图;图3B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镜头装置200的局部剖视图;图3C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镜头装置200的俯视图;图3D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镜头装置200的分解示意图;如图3A-3D所示,在第一实施例中,镜头装置200包括镜筒201、以及固定在镜筒201上的第一透镜202,其中第一透镜202具有光轴,且第一透镜202是最靠近物侧的透镜。镜筒201呈筒状,其内部可以根据所容纳透镜的外径而设置有台阶。在镜筒201的物侧端设置有第一透镜容纳孔201b。在镜筒201内还设置有第二透镜209,第二透镜209包括有效径部209a、及围绕有效径部209a的非有效径部209b,有效径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镜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透镜,具有光轴,所述第一透镜沿着其光轴方向的截面为凸字形,包括靠近像侧的透镜大径部、以及与透镜大径部连接且靠近物侧的透镜小径部;/n镜筒,其物侧端设置有第一透镜容纳孔;/n第二透镜,包括有效径部及围绕所述有效径部的非有效径部,所述有效径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透镜容纳孔的直径,所述非有效径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透镜容纳孔的直径,从而在所述第一透镜容纳孔与所述非有效径部之间形成台阶面;/n所述第一透镜的透镜大径部固定在所述第一透镜容纳孔内,所述透镜大径部的外周的一部分与所述镜筒的第一透镜容纳孔配合接触,所述透镜大径部的外周的另一部分与所述镜筒的第一透镜容纳孔之间形成胶合剂容纳腔,所述胶合剂容纳腔内填充有胶合剂,所述胶合剂将所述第一透镜固定在所述镜筒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透镜,具有光轴,所述第一透镜沿着其光轴方向的截面为凸字形,包括靠近像侧的透镜大径部、以及与透镜大径部连接且靠近物侧的透镜小径部;
镜筒,其物侧端设置有第一透镜容纳孔;
第二透镜,包括有效径部及围绕所述有效径部的非有效径部,所述有效径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透镜容纳孔的直径,所述非有效径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透镜容纳孔的直径,从而在所述第一透镜容纳孔与所述非有效径部之间形成台阶面;
所述第一透镜的透镜大径部固定在所述第一透镜容纳孔内,所述透镜大径部的外周的一部分与所述镜筒的第一透镜容纳孔配合接触,所述透镜大径部的外周的另一部分与所述镜筒的第一透镜容纳孔之间形成胶合剂容纳腔,所述胶合剂容纳腔内填充有胶合剂,所述胶合剂将所述第一透镜固定在所述镜筒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大径部由与所述第一透镜容纳孔配合的形状被与光轴平行或不平行的平面或曲面切割而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透镜大径部覆盖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径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透镜小径部呈柱状,其外径从像侧至物侧保持不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还包括盖子,所述盖子包括筒状主体、以及连接在所述筒状主体的物侧端的环形端部;所述筒状主体套设在所述第一透镜的透镜小径部外,且所述筒状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国泉
申请(专利权)人: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