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用气动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7020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1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座椅用气动杆,其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活塞组件以及设置于活塞组件末端的控阀组件,壳体内部设有外管以及设置在外管内部的内管,活塞组件包括活塞杆以及活动安装在内管内部的活塞,活塞包括第一段及第二段,第一段与活塞杆外壁之间存在第一间隙,第二段套设在活塞杆上并与内管内壁之间存在第二间隙,第一间隙、第二间隙均安装有O型密封圈,活塞的一端设置有套设在活塞杆上的活塞垫片,活塞的另一端设置有套设在活塞杆上的带槽垫片,带槽垫片端部设置有卡槽,卡槽内安装有钢丝卡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气动杆具有使用寿命长、气密性好的特点。

A kind of pneumatic rod for sea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neumatic rod for a seat,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 piston assembly arranged inside the shell and a control valve assembly arranged at the end of the piston assembly. The shell is internally provided with an outer pipe and an inner pipe arranged inside the outer pipe. The piston assembly includes a piston rod and a piston which is movably installed inside the inner pipe. The piston includes the first and second sections, and the first section and the outer part of the piston rod There is a first gap between the walls, the second section is sleeved on the piston rod and there is a second gap between the inner wall of the inner pipe, the first gap and the second gap are all installed with O-ring, one end of the piston is provided with piston gasket sleeved on the piston rod, the other end of the piston is provided with groove gasket sleeved on the piston rod, the end of groove gasket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and the groove is installed with steel wire Clip spring. The pneumatic rod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ng service life and good air tightn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座椅用气动杆
本技术涉及气动杆
,特别涉及一种座椅用气动杆。
技术介绍
在家居和办公的座椅中很多都是高度可调节的伸缩座椅,该座椅是利用气动杆作为伸缩工具,其中气动杆的伸缩原理是根据内壳中需设置密封圈来保证内壳和活塞之间的气密性;现使用的密封方式气密性差,导致气动杆的工作效率低;而一些为了改善气密性而使用特殊结构的密封圈,长时间使用后容易磨损,失去弹性,致使气缸需要经常维护,更换密封圈,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座椅用气动杆,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部分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气密性好的座椅用气动杆,它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部分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该座椅用气动杆,其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活塞组件、用于固定所述活塞组件的轴承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活塞组件末端的控阀组件,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外管以及设置在所述外管内部的内管,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杆以及活动安装在所述内管内部的活塞,所述活塞包括第一段以及外径小于所述第一段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活塞杆外壁之间存在第一间隙,所述第二段套设在所述活塞杆上并与所述内管内壁之间存在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所述第二间隙均安装有O型密封圈,所述活塞的一端设置有套设在所述活塞杆上的活塞垫片,所述活塞的另一端设置有套设在所述活塞杆上的带槽垫片,所述带槽垫片端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安装有钢丝卡簧。进一步,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的外表面连接处设置为弧形连接部。进一步,所述活塞还包括用于包覆所述活塞杆的通孔,所述通孔包括贯穿所述第一段的第一通孔及贯穿所述第二段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进一步,所述活塞垫片处于所述第二段外侧,所述带槽垫片处于所述第一段外侧。进一步,所述外管端部的内腔内安装有压紧环,所述压紧环外侧设置有碗形密封圈,所述碗形密封圈表面向内凹陷形成一槽口,所述槽口的朝向不与所述压紧环相对。进一步,所述控阀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活塞杆末端的阀体以及设置于所述阀体中心的阀针进一步,所述阀体一端自外壁向内凹陷形成第一阀槽,所述阀体另一端自外壁向内凹陷形成第二阀槽,所述第一阀槽与所述第二阀槽之间设置有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进一步,所述内管卡持在靠近所述第二阀槽的第一台阶上,所述第一台阶一侧为第二台阶。进一步,所述第一阀槽、第二阀槽内均安装有O型密封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座椅用气动杆的有益效果:活塞与内管、活塞杆之间均安装O型密封圈,提高了气动杆的气密性和O型密封圈的耐磨性,提高了气动杆的工作效率,降低了O型密封圈的磨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座椅用气动杆的剖视图;图2为图1中的活塞组件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的活塞的另一角度剖视图;图4为图1中的轴承组件的剖视图;图5为图1中的控阀组件的剖视图;图6为图5中的阀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的阀体另一角度示意图;图8为图7中的阀体主视图;图9为图8中的阀体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描述,但是应该强调的是,下面的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及应用。请参看图1至图9,本技术的一种座椅用气动杆,其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活塞组件2、用于固定活塞组件2的轴承组件3以及设置于活塞组件2末端的控阀组件4。其中,壳体1内部设有外管11以及设置在外管11内部的内管12。请参图2及图3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塞组件2包括活塞杆21以及固定在活塞杆21末端的活塞22。活塞22包括第一段221、第二段222以及用于包覆活塞杆21的通孔223。其中,第一段221的外径大于第二段222的外径,第一段221与第二段222的外表面连接处设置为弧形连接部224。通孔223贯穿第一段221和第二段222,通孔233包括贯穿第一段221的第一通孔2231及贯穿第二段222的第二通孔2232,第一通孔2231内径大于第二通孔2232的内径。具体地,活塞22活动安装在内管12内部,其中,第一段221与内管12的内壁贴合且沿内管12内壁滑动,第一段221与活塞杆21外壁之间存在第一间隙10。第二段222套设在活塞杆21上并与内管12内壁之间存在第二间隙20。为了提高活塞22的密封性,第一间隙10和第二间隙20均安装有O型密封圈100。此外,活塞22的一端设置有套设在活塞杆22上的活塞垫片23,活塞22的另一端设置有套设在活塞杆22上的带槽垫片24,活塞垫片23处于第二段222外侧,带槽垫片24处于第一段221外侧。带槽垫片24端部设置有卡槽241,卡槽241内安装有钢丝卡簧25,钢丝卡簧25套设在活塞杆21上。外管11与壳体1之间设置有导向套26。外管11端部的内腔内安装有压紧环111,压紧环111外侧设置有碗形密封圈112,碗形密封圈112表面向内凹陷形成一槽口113,该槽口113的朝向不与压紧环111相对。并且,压紧环111与碗形密封圈112均套设在活塞杆21上。碗形密封圈112外侧设置有活塞杆支撑件114,活塞杆支撑件114外侧设置有用来支撑内管12的内管支撑件115,活塞杆支撑件114外套设有透气支座116,透气支座116与外管11内壁相贴合,内管支撑件115设置有用于支撑内管12的卡台117。请参图4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轴承组件3固定在壳体1端部的内腔里,并且轴承组件3包括用于固定活塞杆21的轴承31及设置在轴承31两侧的左轴承垫片32和右轴承垫片33。具体地,左轴承垫片32外侧设置有大平垫34,大平垫34外侧设置有镀锌平垫35,镀锌平垫35外侧设置有锁紧卡簧36。右轴承垫片33外侧设置有缓冲垫片37,所述缓冲垫片37材质采用橡胶。请参图5及图6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控阀组件4固定在内管12的另一端,控阀组件4包括安装于活塞杆21末端的阀体41、设置于阀体41中心的阀针42以及设置于阀体41与阀针42接触面的隔套43,所述隔套43前后两端均安装有O型密封圈100。此外,阀体41端部设置有前顶套44,前顶套44上开设有的圆柱形孔道45,孔道45内安装有启动杆46,启动杆46在孔道45内来回滑动且与阀体41上的阀针42相对应设置。具体地,阀体41的中心设有阀针导向孔411和密封孔412,阀针导向孔411和密封孔412相连通。阀体41一侧端面设有自外向内凹陷的沉孔413,沉孔413内设有若干长加强筋414和若干短加强筋415,并且长加强筋4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座椅用气动杆,其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活塞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活塞组件末端的控阀组件,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外管以及设置在所述外管内部的内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杆以及活动安装在所述内管内部且套设在所述活塞杆上的活塞,所述活塞包括第一段以及外径小于所述第一段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活塞杆外壁之间存在第一间隙,所述第二段与所述内管内壁之间存在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所述第二间隙内均安装有O型密封圈,所述活塞的一端设置有套设在所述活塞杆上的活塞垫片,所述活塞的另一端设置有套设在所述活塞杆上的带槽垫片,所述带槽垫片端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安装有钢丝卡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用气动杆,其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活塞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活塞组件末端的控阀组件,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外管以及设置在所述外管内部的内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杆以及活动安装在所述内管内部且套设在所述活塞杆上的活塞,所述活塞包括第一段以及外径小于所述第一段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活塞杆外壁之间存在第一间隙,所述第二段与所述内管内壁之间存在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所述第二间隙内均安装有O型密封圈,所述活塞的一端设置有套设在所述活塞杆上的活塞垫片,所述活塞的另一端设置有套设在所述活塞杆上的带槽垫片,所述带槽垫片端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安装有钢丝卡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用气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的外表面连接处设置为弧形连接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用气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还包括用于包覆所述活塞杆的通孔,所述通孔包括贯穿所述第一段的第一通孔及贯穿所述第二段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芳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森姆斯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