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臭氧发生组件及其臭氧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6731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臭氧发生组件,包括导电柱、套设于所述导电柱外围的绝缘套、套设于所述绝缘套外围的导电套、以及设置于所述导电柱两端用于所述导电套的内壁与所述导电柱的外壁平行间隔设置的绝缘支架;所述导电套的外周面均布有导气孔,所述导电套的内壁与所述绝缘套的外壁之间的间隙与所述导气孔形成臭氧通道。以此结构设计,通过臭氧通道的设置,有效提升了臭氧的释放效率及其臭氧发生组件的散热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臭氧发生器,该臭氧发生器能耗低,散热效果好,且臭氧释放效率高。

An ozone generating unit and its ozone genera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ozone generating component, which comprises a conductive column, an insulating sleeve sleeved on the periphery of the conductive column, a conductive sleeve sleeved on the periphery of the insulating sleeve, and an insulating bracket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conductive column for the inner wall of the conductive sleeve a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conductive column to be arranged at a horizontal interval; the outer peripheral surfaces of the conductive sleeve are all provided with air holes, and the conductive column is provided with air holes The gap between the inner wall of the sleeve a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insulating sleeve forms an ozone channel with the air hole. The utility model also provides an ozone generator, which has low energy consumption, good heat dissipation effect and high ozone release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臭氧发生组件及其臭氧发生器
本技术涉及消毒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臭氧发生组件及其臭氧发生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下的臭氧发生组件大多由导电柱,以及间隔套设于导电柱外围的导电套管组合而成,由于导电套管的管壁缺少导气孔,加之导电柱与导电套管在释放臭氧的过程中产生较大热量,因而使得臭氧发生组件散热效率极差,而且也不利于臭氧向外流动;由于存在上述不足,也使得安装有上述臭氧发生组件的臭氧发生器的臭氧释放效率极低,且能耗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臭氧发生组件,该臭氧发生组件能够有效提升臭氧释放效率及其臭氧发生组件的散热效率。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臭氧发生器,该臭氧发生器能耗低,散热效果好,且臭氧释放效率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臭氧发生组件,包括导电柱、套设于所述导电柱外围的绝缘套、套设于所述绝缘套外围的导电套、以及设置于所述导电柱两端用于所述导电套的内壁与所述导电柱的外壁平行间隔设置的绝缘支架;所述导电套的外周面均布有导气孔,所述导电套的内壁与所述绝缘套的外壁之间的间隙与所述导气孔形成臭氧通道。其中,所述导气孔设置为圆形孔、腰形孔或椭圆形孔。其中,所述导电柱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电极,所述导电套的外周面焊接有第二电极。其中,所述绝缘支架的外周面设置有环形定位凹槽。其中,所述导电柱设置为金属柱,所述导电柱的两端均向外延伸有固定轴,所述绝缘支架套设于所述固定轴。其中,所述导电柱一端的固定轴的端部螺纹连接有所述第一电极。一种臭氧发生器,包括上述所述的臭氧发生组件、用于收纳架设所述臭氧发生组件的壳体、罩设于所述臭氧发生组件外围的导风罩、架设于所述壳体内与所述导风罩贯通连接的风扇、以及与所述风扇及所述臭氧发生组件电连接的电控组件。其中,所述电控组件包括架设于所述导风罩上方的电路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锂电池。其中,所述壳体四周的侧壁上均布有进气口,所述臭氧发生组件下方的壳体底面上贯穿开设有排气孔。其中,所述壳体的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按键,所述按键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臭氧发生组件,包括导电柱、套设于所述导电柱外围的绝缘套、套设于所述绝缘套外围的导电套、以及设置于所述导电柱两端用于所述导电套的内壁与所述导电柱的外壁平行间隔设置的绝缘支架;所述导电套的外周面均布有导气孔,所述导电套的内壁与所述绝缘套的外壁之间的间隙与所述导气孔形成臭氧通道。以此结构设计,通过臭氧通道的设置,有效提升了臭氧的释放效率及其臭氧发生组件的散热效率,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臭氧发生器,该臭氧发生器能耗低,散热效果好,且臭氧释放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臭氧发生组件的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臭氧发生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导电套第一种形式的轴测图。图4是图2中导电套第二种形式的轴测图。图5是图2中导电套第三种形式的轴测图。图6是图2中导电套第四种形式的轴测图。图7是本技术一种臭氧发生器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结合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臭氧发生组件,包括导电柱1、套设于所述导电柱1外围的绝缘套2、套设于所述绝缘套2外围的导电套3、以及设置于所述导电柱1两端用于所述导电套3的内壁与所述导电柱1的外壁平行间隔设置的绝缘支架4;所述导电套3的外周面均布有导气孔51,52,53,54,所述导电套3的内壁与所述绝缘套2的外壁之间的间隙与所述导气孔形成臭氧通道。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组装后的臭氧发生组件的固定,在所述绝缘支架4的外周面设置有方便定位的环形定位凹槽41,此外,在所述导电柱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电极61,所述导电套3的外周面焊接有第二电极62。本实施例中,为了有效提升导电效率及其散热效率,所述导电柱1及其导电套3均采用304钢设置,此外,所述导电柱1的两端均向外延伸有固定轴11,所述绝缘支架4套设于所述固定轴11。为了方便第一电极61的固定,在导电柱1一端的固定轴11端部螺纹连用于压紧第一电极61的固定螺丝7。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为了提升臭氧转换效率,如图3至图6所示,所述导气孔51,52,53,54设置为各种形式的圆形孔、腰形孔、长条形孔或椭圆形孔。以此也极大的提升了该臭氧发生组件的散热效率。一种臭氧发生器,包括上述所述的臭氧发生组件81、用于收纳架设所述臭氧发生组件81的壳体、罩设于所述臭氧发生组件81外围的导风罩84、架设于所述壳体内与所述导风罩84贯通连接的风扇85、以及与所述风扇85及所述臭氧发生组件81电连接的电控组件。具体的,所述电控组件包括架设于所述导风罩84上方的电路板86,以及设置于所述下壳体82和上壳体83的腔体内与所述电路板86电连接的锂电池87,电路板86的一端设置有迷你USB充电接口,此外,为了方便对该电控组件进行操控,所述上壳体83的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按键831,所述按键831与所述电路板86电连接。进一步的,为了提升该臭氧发生器的臭氧转换效率,加速气流的进出,所述下壳体82四周的侧壁上均布有进气口821,所述臭氧发生组件81下方的下壳体82底面上贯穿开设有排气孔。以此在风扇85的辅助作用下,能够使得空气迅速的与臭氧发生组件81相接触,进而进行臭氧的高效转换,同时,也能够通过气流的主动吹拂,提升臭氧发生组件81的散热效率,加速臭氧通道内的臭氧流速,并通过下方的排气孔向外高效的释放臭氧。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臭氧发生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柱、套设于所述导电柱外围的绝缘套、套设于所述绝缘套外围的导电套、以及设置于所述导电柱两端用于所述导电套的内壁与所述导电柱的外壁平行间隔设置的绝缘支架;所述导电套的外周面均布有导气孔,所述导电套的内壁与所述绝缘套的外壁之间的间隙与所述导气孔形成臭氧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臭氧发生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柱、套设于所述导电柱外围的绝缘套、套设于所述绝缘套外围的导电套、以及设置于所述导电柱两端用于所述导电套的内壁与所述导电柱的外壁平行间隔设置的绝缘支架;所述导电套的外周面均布有导气孔,所述导电套的内壁与所述绝缘套的外壁之间的间隙与所述导气孔形成臭氧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臭氧发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孔设置为圆形孔、腰形孔或椭圆形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臭氧发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柱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电极,所述导电套的外周面焊接有第二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臭氧发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架的外周面设置有环形定位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臭氧发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柱设置为金属柱,所述导电柱的两端均向外延伸有固定轴,所述绝缘支架套设于所述固定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佳玮
申请(专利权)人:欧荣环保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