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双层管冲击液压复合成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6302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双层管冲击液压复合成形装置,包括顶板、置液容器、冲压模具、行程单元和进给单元,顶板的两端具有立臂,立臂的底端的相对侧具有自下而上先向外倾斜再竖直的结构;行程单元位于顶板的下方,用于驱动上模具向下运动;进给单元放置在置液容器的两侧孔上,在立臂作用下进行阶段式的轴向进给以实现双层管的预成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阶段式的轴向进给方式,实现内管的预成形,使得双层管间的间隙得以减小,能保证成形良好,并能以此探究管材预成形对金属双层管冲击液压胀形的影响规律;通过设置特定的行程单元,可调整冲压下压速度,并可探究径向冲击速度对金属双层管冲击液压胀形的影响规律。

Metal double layer tube impact hydraulic compound form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etal double-layer pipe impact hydraulic compound form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top plate, a liquid container, a stamping die, a travel unit and a feeding unit. The two ends of the top plate are provided with vertical arms, and the opposite sides of the bottom end of the vertical arm are provided with a structure of tilting outwards from bottom to top and then vertical; the travel unit is located under the top plate, which is used to drive the upper die downward; the feeding unit It is placed on the holes on both sides of the liquid container, and the stage type axial feeding is carried out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vertical arm to realize the pre forming of the double-layer pipe.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pre forming of the inner tube through the stage type axial feeding mode, so that the gap between the double-layer tubes can be reduced, and the good forming can be ensured, so a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law of the pre forming of the tube on the impact hydraulic bulging of the metal double-layer tube; by setting a specific stroke unit, the pressing down speed can be adjusted, and the radial impact speed on the metal double-layer tube can be explored The influence law of impact hydraulic bulg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双层管冲击液压复合成形装置
本技术涉及金属双层管成形
,尤其涉及一种金属双层管冲击液压复合成形装置。
技术介绍
金属双层管复合成形是通过内压力使金属内外管发生不同程度弹塑性变形,且外管弹性回复量大于内管弹性回复量、使内外管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成形技术。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冲击液压复合成形方式来实现金属双层管的成形,即通过液压使得内外管发生不同程度弹塑性变形,再通过冲压的方式使外管弹性回复量大于内管弹性回复量、使内外管紧密结合在一起。金属双层复合管由两种不同材料的金属管材组成,因其具备耐腐蚀性和较高的承载能力且成本低等优势,在管材领域中得到飞速发展。与传统的单一金属管材相比,金属复合管兼备了组合材料的物理、化学、力学等综合特性,因此金属复合管具有单层管不兼备的强度、刚度、耐腐蚀性、热交换等综合性能。除此之外复合管组合了金属材料与优化配置材料性能,使贵重金属材料得以节约,降低原材料成本。目前,实现金属液压胀形主要借助专用供压源给管材内部提供高压液体,成形速度较慢,且金属管液压胀形的设备较庞大、成本较高、成形效率低,对金属管液压胀形技术的推广应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申请人在先申请的专利CN104226776B提出了一种金属薄壁管冲击液压胀形系统,其主要应用在金属薄壁管冲击液压胀形领域,并且公开了一种无需专门的内压力源的金属薄壁管内部供压技术,简便易行,液压胀形效率高。但是其应用在金属双层管复合成形中还具有诸多不足:一是其无法实现内管的预成形;二是轴向进给为持续性,在冲压阶段依然进行轴向进给,不利于双层管的成形;三是合模速度仅依靠较单一的压力机下行速度,无法根据自身需要自动调节合模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金属双层管冲击液压复合成形装置,能够实现一种分段式轴向进给,更利于双层管复合成形。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金属双层管冲击液压复合成形装置,包括:顶板,其设置于驱动机构上并由驱动机构带动上下移动,所述顶板的两端分别具有向下的立臂,两个所述立臂的底端的相对侧上分别设有凸轮以在所述立臂的底部的相对侧形成自下而上先向外倾斜再竖直的结构;置液容器,其位于所述顶板下方,所述置液容器的两侧对应开设有侧孔;冲压模具,其包括有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自上而下依次位于所述顶板下方,所述下模具安装在所述置液容器内;行程单元,其位于所述顶板的下方,用于在所述顶板的作用下驱动所述上模具向下运动;进给单元,其为两个,分别相对放置在所述置液容器的两侧孔上,所述进给单元包括有缸筒、活塞杆和密封堵头,所述缸筒活动放置在所述置液容器的侧孔上,所述缸筒内设有压簧,所述活塞杆部分位于所述缸筒内,所述活塞杆的外端部设有与所述凸轮相配合的斜面,所述活塞杆的内端部设有密封圈,所述缸筒在靠近所述活塞杆的一端部的外侧设有凸台,所述密封堵头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缸筒远离所述活塞杆的端部上,所述密封堵头设有连通所述缸筒的内部以及所述密封堵头的外端部的注液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行程单元为安装在所述顶板与上模具之间的连接传动件,此时,所述上模具通过该连接传动件固定在所述顶板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行程单元包括有设于所述顶板的侧下方的立柱、固定设于所述立柱顶端的定位件、设在所述定位件的底端的剪叉机构、以及设在所述剪叉机构上的驱动臂;所述剪叉机构的顶部与所述定位件的底部相连,所述剪叉机构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定位件的顶端开设有通孔;所述驱动臂竖直设置,位于所述顶板的正下方,所述驱动臂的底端连接于所述剪叉机构的中部,所述驱动臂的上部穿过所述定位件的顶端上的通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置液容器的两侧分别设有防止所述缸筒反向移动的限位组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有限位钩、销轴和扭簧,所述销轴固定设在所述限位钩的后端上,所述销轴匹配安装在所述置液容器的销孔上,所述扭簧套设在所述销轴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置液容器上设有进液孔和出液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行程单元还包括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放置在所述上模具的上面和/或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底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密封堵头为前小后大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驱动机构为压力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阶段式的轴向进给方式,能够实现内管的预成形,使得双层管间的间隙得以减小,能保证成形良好,并能以此探究管材预成形对金属双层管冲击液压胀形的影响规律;2、通过设置特定的行程单元,可调整冲压下压速度,并可探究径向冲击速度对金属双层管冲击液压胀形的影响规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爆炸示意图(其中置液容器未示出);图3为进给单元在置液容器上的安装示意图;图4为一种实施示意图(局部剖视图);图5为进给单元与双层管的配合示意图;图6为限位组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照图1、图2和图3,本技术优选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金属双层管复合成形装置,主要包括顶板3、凸轮1、置液容器10、冲压模具、行程单元和进给单元。请参照图1和图2,顶板3固定安装在压力机(图中未示出)上,在压力机的作用下上下移动,顶板3的两端分别具有向下的立臂2。凸轮1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立臂2的底端的相对侧,以在立臂2的底部的相对侧形成自下而上先向外倾斜再竖直的结构。立臂2的底部先向外倾斜再竖直的结构中的倾斜面可以是平直的斜面,也可以是弧面,本优选的实施例中,立臂2的底部的倾斜面为弧面。凸轮1可以是独立的部件,通过焊接、螺纹连接等方式固定在立臂2上,也可以为跟力臂2一体成形的结构,本优选的实施例中,凸轮1与立臂2一体成形,形成一个具有弧面的自下而上先向外倾斜再竖直的结构。请参照图1,置液容器10位于顶板3下方,置液容器10的两侧对应开设有侧孔。为了便于注入成形液,置液容器10侧面上设置有进液孔22和出液孔23,进液孔22水平高度高于出液孔23水平高度,进液孔22上优选匹配设有孔塞或者连接有带有阀门的管路(图中未示出),出液孔23上匹配设有孔塞,当需要注液时,打开进液孔22的孔塞或者阀门,成形液从进液孔22进入,此时出液孔23封闭,待成形液保持高过双层管的状态即为注液完成;当需要排液时,打开出液孔23的孔塞或者阀门,成形液从出液孔23出去。成形液优选轻质机油、乳化液、皂化油、水中的一种。置液容器10的底面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金属双层管冲击液压复合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顶板(3),其设置于驱动机构上并由驱动机构带动上下移动,所述顶板(3)的两端分别具有向下的立臂(2),两个所述立臂(2)的底端的相对侧上分别设有凸轮(1)以在所述立臂(2)的底部的相对侧形成自下而上先向外倾斜再竖直的结构;/n置液容器(10),其位于所述顶板(3)下方,所述置液容器(10)的两侧对应开设有侧孔;/n冲压模具,其包括有上模具(5)和下模具(6),所述上模具(5)和下模具(6)自上而下依次位于所述顶板(3)下方,所述下模具(6)安装在所述置液容器(10)内;/n行程单元,其位于所述顶板(3)的下方,用于在所述顶板(3)的作用下驱动所述上模具(5)向下运动;/n进给单元,其为两个,分别相对放置在所述置液容器(10)的两侧孔上,所述进给单元包括有缸筒(12)、活塞杆(13)和密封堵头(14),所述缸筒(12)活动放置在所述置液容器(10)的侧孔上,所述缸筒(12)内设有压簧(16),所述活塞杆(13)部分位于所述缸筒(12)内,所述活塞杆(13)的外端部设有与所述凸轮(1)相配合的斜面,所述活塞杆(13)的内端部设有密封圈(15),所述缸筒(12)在靠近所述活塞杆(13)的一端部的外侧设有凸台(17),所述密封堵头(14)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缸筒(12)远离所述活塞杆(13)的端部上,所述密封堵头(14)设有连通所述缸筒(12)的内部以及所述密封堵头(14)的外端部的注液孔(18)。/n...

【技术特征摘要】
1.金属双层管冲击液压复合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板(3),其设置于驱动机构上并由驱动机构带动上下移动,所述顶板(3)的两端分别具有向下的立臂(2),两个所述立臂(2)的底端的相对侧上分别设有凸轮(1)以在所述立臂(2)的底部的相对侧形成自下而上先向外倾斜再竖直的结构;
置液容器(10),其位于所述顶板(3)下方,所述置液容器(10)的两侧对应开设有侧孔;
冲压模具,其包括有上模具(5)和下模具(6),所述上模具(5)和下模具(6)自上而下依次位于所述顶板(3)下方,所述下模具(6)安装在所述置液容器(10)内;
行程单元,其位于所述顶板(3)的下方,用于在所述顶板(3)的作用下驱动所述上模具(5)向下运动;
进给单元,其为两个,分别相对放置在所述置液容器(10)的两侧孔上,所述进给单元包括有缸筒(12)、活塞杆(13)和密封堵头(14),所述缸筒(12)活动放置在所述置液容器(10)的侧孔上,所述缸筒(12)内设有压簧(16),所述活塞杆(13)部分位于所述缸筒(12)内,所述活塞杆(13)的外端部设有与所述凸轮(1)相配合的斜面,所述活塞杆(13)的内端部设有密封圈(15),所述缸筒(12)在靠近所述活塞杆(13)的一端部的外侧设有凸台(17),所述密封堵头(14)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缸筒(12)远离所述活塞杆(13)的端部上,所述密封堵头(14)设有连通所述缸筒(12)的内部以及所述密封堵头(14)的外端部的注液孔(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双层管冲击液压复合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程单元为安装在所述顶板(3)与上模具(5)之间的连接传动件,此时,所述上模具(5)通过该连接传动件固定在所述顶板(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双层管冲击液压复合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程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伟姚馨淇徐波李玉寒蒙振鹏范祥文冯佳豪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