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姬广翠专利>正文

护理充气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6100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护理充气垫,包括左右侧独立的从肩部延伸至大腿部的A气囊腔、B气囊腔,两气囊腔下部将臀裆部避开形成凹弧状,A气囊腔、B气囊腔充气后上壁是由外侧向内侧倾斜的斜壁,在凹弧状部位设一独立的骶尾部C气囊腔,每一气囊腔独立气管连通气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辅助护理人员为病人翻身,方便省力;充气抬高病人臀部,方便大小便处理及清洗;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患者舒适度。

Air cushion for nurs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ursing inflation air cushion, which comprises a air bag cavity and B air bag cavity extending from the shoulder to the thigh independently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The lower part of the two air bag cavities avoids the crotch of the buttocks to form a concave arc. The upper wall of the a air bag cavity and B air bag cavity after inflation is an inclined wall inclined from the outside to the inside. An independent sacrococcygeal C air bag cavity is arranged at the concave arc position, and each air bag cavity is connected with an air pump independently by an air tube \u3002 The utility model assists the nursing personnel to turn over the body for the patients, which is convenient and labor-saving; inflates and raises the hips of the patients to facilitate the treatment and cleaning of the defecation; reduces the labor intensity of the nursing personnel and improves the comfort of the pati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护理充气垫
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辅助用具领域,具体涉及护理充气垫。
技术介绍
卧床病人日常护理劳动强度很大,一来需定时翻身拍背,目的是减少肺部痰液蓄积,产生肺部感染、肺不张,同时防止背部产生褥疮;二来大小便接取及清洗,每日重复必不可少。往往身体强健的护理人员都难以长期应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护理充气垫,辅助护理人员为病人翻身,方便省力;充气抬高病人臀部,方便大小便处理及清洗,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患者舒适度。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护理充气垫,包括左右侧独立的从肩部延伸至大腿部的A气囊腔、B气囊腔,两气囊腔下部将臀裆部避开形成凹弧状,A气囊腔、B气囊腔充气后上壁是由外侧向内侧倾斜的斜壁,在凹弧状部位设一独立的骶尾部C气囊腔,每一气囊腔独立气管连通气泵。将本护理充气垫铺放在床上,病人仰卧,需要向左侧翻身时,向右侧B气囊腔充气,B气囊缓缓抬起病人右侧身体向左翻掀。同理,当需要向右侧翻身时,向左侧A气囊腔充气,A气囊缓缓抬起病人左侧身体向右翻掀,护理人员可扶着病人较轻松为之翻身。当病人需要大小便时,则向C气囊充气,C气囊抬起病人骶尾部,可方便放入便盆为其接屎尿,也便于清洗。利用本技术辅助护理,可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A气囊腔、B气囊腔连接处上下部分别连接有拉带,拉带两端分别搭放在A气囊腔、B气囊腔上方。借助拉带牵翻病人,更方便,省力。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三个气囊腔上分别设有充气开关阀,开关阀气管连通气泵。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A气囊腔、B气囊腔外侧分别设有长条型D气囊腔、E气囊腔,A气囊腔与E气囊腔连通,B气囊腔、D气囊腔连通。充气A气囊腔时,E气囊腔也鼓起,充气B气囊腔时,D气囊腔也鼓起,这样可以限制病人身体向要翻侧的方向移位。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骶尾部C气囊腔底边部呈W型。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本技术左右侧A气囊腔、B气囊腔以及拉带可配合协助护理人员为卧床病人翻身,D气囊腔、E气囊腔起着阻挡病人在掀翻时移位;C气囊腔充气可抬起病人臀部,方便为病人接屎尿及清洗。使用本技术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及提高患者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俯视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左右侧独立的从肩部延伸至大腿部的A气囊腔1、B气囊腔2,两气囊腔下部将臀裆部避开形成凹弧状,A气囊腔1、B气囊腔2充气后上壁是由外侧向内侧倾斜的斜壁,在凹弧状部位设一独立的骶尾部C气囊腔3,C气囊腔3底边部呈W型,三个气囊腔上分别设有充气开关阀,开关阀气管连通气泵(图中未示出)。所述A气囊腔1、B气囊腔2外侧分别设有长条型D气囊腔5、E气囊腔6,A气囊腔1与E气囊腔6连通,B气囊腔2、D气囊腔5连通。A气囊腔1、B气囊腔2连接处上下部分别连接有拉带4,拉带4两端分别搭放在A气囊腔、B气囊腔上方。将本护理充气垫铺放在床上,病人仰卧,需要向左侧翻身时,向右侧B气囊腔充气,B气囊缓缓抬起病人右侧身体向左翻掀,同时D气囊腔也鼓起,这样可以限制病人身体向左侧的方向移位。同理,当需要向右侧翻身时,向左侧A气囊腔充气,A气囊缓缓抬起病人左侧身体向右翻掀,同时E气囊腔也鼓起,限制病人身体向右侧的方向移位,护理人员可扶着病人较轻松为之翻身。当病人需要大小便时,则向C气囊充气,C气囊抬起病人骶尾部,可方便放入便盆为其接屎尿,也便于清洗。利用本技术辅助护理,可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及提高患者舒适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护理充气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侧独立的从肩部延伸至大腿部的A气囊腔(1)、B气囊腔(2),两气囊腔下部将臀裆部避开形成凹弧状,A气囊腔(1)、B气囊腔(2)充气后上壁是由外侧向内侧倾斜的斜壁,在凹弧状部位设一独立的骶尾部C气囊腔(3),每一气囊腔独立气管连通气泵。/n

【技术特征摘要】
1.护理充气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侧独立的从肩部延伸至大腿部的A气囊腔(1)、B气囊腔(2),两气囊腔下部将臀裆部避开形成凹弧状,A气囊腔(1)、B气囊腔(2)充气后上壁是由外侧向内侧倾斜的斜壁,在凹弧状部位设一独立的骶尾部C气囊腔(3),每一气囊腔独立气管连通气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充气垫,其特征在于:A气囊腔(1)、B气囊腔(2)连接处上下部分别连接有拉带(4),拉带(4)两端分别搭放在A气囊腔、B气囊腔上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姬广翠曹华伟葛照琴刘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姬广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