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外科护理康复用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6100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6:20
一种胸外科护理康复用床垫,有效的解决了患者长时间卧床易出现压疮,影响治疗效果,降低伤口愈合效率的问题;包括床板,床板上设有多个前后方向的让位槽,每个让位槽内均转动连接有一个前后方向的转轴,转轴上固定有多个沿其轴向均匀分布的凸轮,转轴一侧固定有位于相邻两个凸轮之间的压板,让位槽内固定有位于转轴左侧且与转轴平行的光杆,光杆上铰接有左右方向且可上下摆动的杠杆,让位槽左侧固定有气囊,杠杆右端可位于压板的下方,杠杆左端可位于气囊的下方,气囊上端设有出气管,出气管内安装有开口朝上的第一单向阀,气囊上设有可与外界连通的进气管,进气管内设有开口朝向气囊的第二单向阀;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使用性强。

A nursing and rehabilitation mattress for thoracic surger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attress for nursing and rehabilitation of thoracic surgery, which effectively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patients are prone to pressure sores when lying in bed for a long time, which affects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reduces the wound healing efficiency. The mattress includes a bed board,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front and back direction yielding slots, each yielding slot is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a front and back direction rotating shaft, and a plurality of cams and rotating shafts uniformly distributed along its axis are fixed on the rotating shaft A pressing plate between two adjacent cams is fixed on one side, a smooth rod which is located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rotating shaft and parallel to the rotating shaft is fixed in the yield groove, a lever which can swing up and down is hinged on the smooth rod, an air bag is fixed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yield groove, the right end of the lever can be located under the pressing plate, the left end of the lever can be located under the air bag, an air outlet pipe is set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air bag, and an air outlet pipe is installed in the air outlet pipe The first one-way valve with the opening upward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inlet pipe which can be communicated with the outside, and the second one-way valve with the opening upward is arranged in the air inlet pipe;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the operation is convenient, the idea is novel, and the use is stro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外科护理康复用床垫
本技术涉及胸外科护理病床
,特别是一种胸外科护理康复用床垫。
技术介绍
胸外科患者在做完胸部手术后,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以便于伤口的愈合,但是当患者长期卧床时,患者不便于翻身,患者后背的汗液不能及时晾干,且后背血液循环不好,导致后背出现压疮,压疮是长期卧床患者的一个并发症,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不适,甚至会影响患者配合治疗的情绪,延长治疗时间,影响治疗效果。目前,通常采用人工将患者扶起,使患者卧位坐立,再对患者的后背进行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但是,在患者坐立的过程中,由于患者用力不均匀,胸部的伤口易被牵拉,对伤口造成二次伤害,降低伤口愈合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胸外科护理康复用床垫,有效的解决了患者长时间卧床易出现压疮,影响治疗效果,降低伤口愈合效率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床板,床板上自左向右依次设有多个前后方向的让位槽,让位槽开口朝上设置,每个让位槽内均转动连接有一个前后方向的转轴,转轴上固定有多个沿其轴向均匀分布的凸轮,转轴一侧固定有位于相邻两个凸轮之间的压板,让位槽内固定有位于转轴左侧且与转轴平行的光杆,光杆上铰接有左右方向且可上下摆动的杠杆,让位槽左侧固定有气囊,杠杆右端可位于压板的下方,杠杆左端可位于气囊的下方,气囊上端设有出气管,出气管内安装有开口朝上的第一单向阀,气囊上设有可与外界连通的进气管,进气管内设有开口朝向气囊的第二单向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床板内设置多个可以旋转的凸轮,凸轮的凸起端对患者的背部起到按摩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伤口愈合效率,在床板内设置气囊,气囊受挤压后其内部的气体进入软垫层内,使得患者的背部保持干燥清洁,防止压疮产生,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使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去掉软垫层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去掉软垫层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去掉软垫层的全剖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图3中A-A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图4中B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6给出,包括床板1,床板1上自左向右依次设有多个前后方向的让位槽2,让位槽2开口朝上设置,每个让位槽2内均转动连接有一个前后方向的转轴3,转轴3上固定有多个沿其轴向均匀分布的凸轮4,转轴3一侧固定有位于相邻两个凸轮4之间的压板5,让位槽2内固定有位于转轴3左侧且与转轴3平行的光杆6,光杆6上铰接有左右方向且可上下摆动的杠杆7,让位槽2左侧固定有气囊8,杠杆7右端可位于压板5的下方,杠杆7左端可位于气囊8的下方,气囊8上端设有出气管9,出气管9内安装有开口朝上的第一单向阀10,气囊8上设有可与外界连通的进气管,进气管内设有开口朝向气囊8的第二单向阀。为了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所述的床板1上方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弹簧11,多个弹簧11的上端连接有软垫层12,出气管9的上端伸入软垫层12内。为了提高按摩效率,所述的凸轮4上设有两个凸起端,两个凸起端沿凸轮4上基圆的圆周方向呈180°布置,凸轮4上凸起端距离转轴3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软垫层12距离转轴3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了保证杠杆7能够及时的复位,所述的杠杆7经扭簧13与光杆6连接。所述的床板1前侧开设有开口朝前的凹槽14,凹槽14内安装有左右轴向的电机15,电机15右端同轴安装有蜗杆16。所述的放置在左侧的转轴3前端贯穿床板1且同轴安装有可与蜗杆16啮合的蜗轮17。所述的相邻的两个转轴3之间经带传动连接,带传动包括主动带轮18、从动带轮19和皮带20。所述的床板1前侧设有开关21,开关21控制电机15的开启与关闭。本技术在使用时,患者躺在软垫层12上,使患者的后背位于多个让位槽2的上方,设置气囊8内处于充满气体的初始状态;按下开关21,启动电机15,电机15经蜗杆16蜗轮17传动带动左侧的转轴3转动,同时,左侧的转轴3经带传动带动其余的转轴3转动,转轴3带动多个凸轮4逆时针转动,随着转轴3的转动,凸轮4上的凸起端向上顶起软垫层12,对患者的后背起到挤压的作用,当凸轮4的凸起端脱离软垫层12时,弹簧11使得软垫层12缓慢下降,转轴3的连续旋转使得凸轮4的凸起端不断的挤压后背,从而对背部起到按摩作用,促进背部的血液循环;同时,转轴3带动压板5逆时针旋转,当压板5转动至转轴3的左侧时,压板5向下推动杠杆7的右端,杠杆7的左端绕光杆6向上摆动并挤压气囊8,当气囊8内的压力达到第一单向阀10的开启压力值时,第一单向阀10开启,气囊8内的气体经过出气管9进入软垫层12内,并从软垫层12的上表面排出,此时,进气管中的第二单向阀处于关闭的状态;当压板5脱离杠杆7时,杠杆7在扭簧13的作用下复位并处于水平状态,此时,气囊8内为负压,第一单向阀10关闭,第二单向阀的开口打开,外界的气体从进气管进入气囊8内;随着转轴3的转动,气囊8内的气体不断的被挤压、排出、充气,使得患者背部的汗液得到晾干,背部处于干燥清洁的状态,防止背部出现压疮。本技术在凸轮4上设有两个凸起端,且两个凸起端沿凸轮4上基圆的圆周方向呈180°布置,为的是在转轴3转动一圈的过程中,凸轮4能够两次挤压患者的背部,提高按摩效率。本技术中设置凸轮4上凸起端距离转轴3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软垫层12距离转轴3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的是凸轮4的凸起端能够向上顶起软垫层12,对患者的背部起到按摩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床板内设置多个可以旋转的凸轮,凸轮的凸起端对患者的背部起到按摩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伤口愈合效率,在床板内设置气囊,气囊受挤压后其内部的气体进入软垫层内,使得患者的背部保持干燥清洁,防止压疮产生,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使用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胸外科护理康复用床垫,包括床板(1),其特征在于,床板(1)上自左向右依次设有多个前后方向的让位槽(2),让位槽(2)开口朝上设置,每个让位槽(2)内均转动连接有一个前后方向的转轴(3),转轴(3)上固定有多个沿其轴向均匀分布的凸轮(4),转轴(3)一侧固定有位于相邻两个凸轮(4)之间的压板(5),让位槽(2)内固定有位于转轴(3)左侧且与转轴(3)平行的光杆(6),光杆(6)上铰接有左右方向且可上下摆动的杠杆(7),让位槽(2)左侧固定有气囊(8),杠杆(7)右端可位于压板(5)的下方,杠杆(7)左端可位于气囊(8)的下方,气囊(8)上端设有出气管(9),出气管(9)内安装有开口朝上的第一单向阀(10),气囊(8)上设有可与外界连通的进气管,进气管内设有开口朝向气囊(8)的第二单向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外科护理康复用床垫,包括床板(1),其特征在于,床板(1)上自左向右依次设有多个前后方向的让位槽(2),让位槽(2)开口朝上设置,每个让位槽(2)内均转动连接有一个前后方向的转轴(3),转轴(3)上固定有多个沿其轴向均匀分布的凸轮(4),转轴(3)一侧固定有位于相邻两个凸轮(4)之间的压板(5),让位槽(2)内固定有位于转轴(3)左侧且与转轴(3)平行的光杆(6),光杆(6)上铰接有左右方向且可上下摆动的杠杆(7),让位槽(2)左侧固定有气囊(8),杠杆(7)右端可位于压板(5)的下方,杠杆(7)左端可位于气囊(8)的下方,气囊(8)上端设有出气管(9),出气管(9)内安装有开口朝上的第一单向阀(10),气囊(8)上设有可与外界连通的进气管,进气管内设有开口朝向气囊(8)的第二单向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外科护理康复用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板(1)上方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弹簧(11),多个弹簧(11)的上端连接有软垫层(12),出气管(9)的上端伸入软垫层(1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外科护理康复用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轮(4)上设有两个凸起端,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鑫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