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牵引辅助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6072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跟骨牵引辅助固定装置,包括跟腱垫板和足板,腱垫板和足板的左右两端之间通过限位带相连接,跟腱垫板的左右两端具有连接端构件,每根限位带的一端与足板的板身相接,另一端与跟腱垫板的连接端构件相接,足板的板身具有供患者脚部固定的穿套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在患者进行跟骨牵引时提供辅助作用,避免患者脚部的克氏针移动。

Calcaneus traction assisted fix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xiliary fixation device for calcaneal traction, which comprises a Achilles tendon pad and a foot plate, wherein the left and right ends of the tendon pad and the foot plate are connected by a limit band, the left and right ends of the Achilles tendon pad are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end member, one end of each limit b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dy of the foot plate,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end member of the Achilles tendon pad, and the body of the foot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oot for patients Fixed threading bel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an provide auxiliary function when the patient is carrying out calcaneus traction, and can avoid the movement of the Kirschner pin on the foot of the pat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跟骨牵引辅助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配合跟骨牵引装置用的辅助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跟骨牵引主要用于胫骨平台骨折、不稳定骨折、胫骨开发性骨折、粉碎性骨折等。例如胫腓骨不稳定型骨折,一般会在患者脚踝处置入克氏针牵引一周左右,以达到骨折初步复位,减少骨折周围组织血管神经等再次受伤的目的,但是在实际使用时,有一部分病人在卧床时会不经意地转动患肢,这时肢体时会压迫一侧克氏针导致克氏针移向另一侧,导致跟骨牵引作用力偏移,使牵引效果减弱,同时由于外露的克氏针的移动,增加了骨钉针眼处的感染机会,同时,医护人员在为患者的脚部进行护理时,还容易被克氏针的两端划伤手部,增加了医护人员的护理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跟骨牵引辅助固定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跟骨牵引辅助固定装置,包括跟腱垫板和足板,腱垫板和足板的左右两端之间通过限位带相连接,跟腱垫板的左右两端具有连接端构件,每根限位带的一端与足板的板身相接,另一端与跟腱垫板的连接端构件相接,足板的板身具有供患者脚部固定的穿套带。足板的两端具有与患者脚跟部克氏针相配合的防刺构件,防刺构件包括连接绳,足板的板身开有通孔,连接绳的一端通过通孔系装固定在足板上,连接绳的另一端与插入腔相连,防刺构件还包括与插入腔相配合的封盖,封盖上开有配合孔,橡胶膜贴合固定在封盖上,且橡胶膜能够封堵配合孔。插入腔内塞装固定有海绵块。跟腱垫板包括固定基板,跟腱垫板还包括固定基板上置有的接触垫层。足板的板身还开有第二通孔,限位带的一端通过第二通孔系装在足板上,每个连接端构件包括固装设置在定基板上的螺栓杆,还包括与螺栓杆相配合的螺母套,螺母套的端部具有安装杆,安装杆包括穿装段和螺纹安装段,限位带的另一端具有套环,套环穿套在穿装段上,并通过螺母与螺纹安装段的配合,将套环抵装固定在穿装段上。安装杆的杆身还穿装有缠绕杆,缠绕杆的端部具有防刮圆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能够通过跟腱垫板和足板的配合,避免患者的脚部运动行程不会过大,这样就能够避免克氏针移动,同时通过防刺构件,本技术还能够避免克氏针刺伤医护人员情况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足板2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插入腔9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连接端构件4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跟腱垫板、2足板、3限位带、4连接端构件、5穿套带、6防刺构件、7连接绳、8通孔、9插入腔、10封盖、11配合孔、12橡胶膜、13海绵块、14固定基板、15接触垫层、16第二通孔、17螺栓杆、18螺母套、19穿装杆、20安装端、21螺纹安装段、22套环、23螺母、24缠绕杆、25防刺圆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跟骨牵引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跟腱垫板1和足板2,腱垫板1和足板2的左右两端之间通过限位带3相连接,跟腱垫板1的左右两端具有连接端构件4,每根限位带3的一端与足板2的板身相接,另一端与跟腱垫板1的连接端构件4相接,足板2的板身具有供患者脚部固定的穿套带5。使用时,患者的小腿跟腱处可以搁置在跟腱垫板1上,跟腱垫板1可以略略抬高患者的患腿,避免患者足跟部出现压疮,而患者的脚部可以通过穿套带5固定在足板2上(类似于穿拖鞋,而为了更好的固定患者脚部,还可以在足板2上设置绑带,绑住患者的脚背),而由于腱垫板1和足板2的左右两端之间通过限位带3相连接,这样当患者的脚部移动距离过大时,就会拉扯到限位带3,阻止足板2进一步移动,这样就实现了避免患者的足部过度移动了,从而避免了克氏针的受压运动。足板2的两端具有与患者脚跟部克氏针相配合的防刺构件6,防刺构件6包括连接绳7,足板2的板身开有通孔8,连接绳7的一端通过通孔8系装固定在足板2上,连接绳7的另一端与插入腔9相连,防刺构件6还包括与插入腔9相配合的封盖10,封盖10上开有配合孔11,橡胶膜12贴合固定在封盖10上,且橡胶膜12能够封堵配合孔11。防刺构件6可以固定在克氏针的端部,这样就能够避免医护人员在护理操作时,克氏针的端部剐蹭到手部,而使用时,克氏针可以刺破橡胶膜12,从封堵配合孔11,进入到插入腔9的内腔中,这样就通过插入腔9遮挡了克氏针的端部了,而封盖10是可以紧配合(也可采用螺纹连接)固定在插入腔9的端部的,这样在下一次使用时,更换新的封盖10即可。插入腔9内塞装固定有海绵块13。当克氏针刺入插入腔9内后,可以刺入到海绵块13,这样能够配合橡胶膜12,使得插入腔9能够更好地固定在克氏针的端部。跟腱垫板1包括固定基板14,跟腱垫板1还包括固定基板14上置有的接触垫层15。接触垫层15可以铺设放置在跟腱垫板1上,优选的接触垫层15可以采用记忆海绵材料。足板2的板身还开有第二通孔16,限位带3的一端通过第二通孔16系装在足板2上,每个连接端构件4包括固装设置在定基板14上的螺栓杆17,还包括与螺栓杆17相配合的螺母套18,螺母套18的端部具有安装杆19,安装杆19包括穿装段20和螺纹安装段21,限位带3的另一端具有套环22,套环22穿套在穿装段20上,并通过螺母23与螺纹安装段21的配合,将套环22抵装固定在穿装段20上。使用时,可以通过螺母套18与螺栓杆17的配合,调整螺母套18端部与足板2之间的距离,当到达合适的位置后,就可以将套环22穿套在穿装段20上,并通过螺母23与螺纹安装段21的配合,将套环22抵装固定在穿装段20上,这样限位带3的两端就分别与足板2和连接端构件4相连,当患者的脚部过于内翻和外翻时,就能够被限位带3牵拉,不能够继续运动,而为了患者的舒适度,限位带3在两端固定后不是呈紧绷状态的,这样就能够给患者的脚部留略略活动的余量,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安装杆19的杆身还穿装有缠绕杆24,缠绕杆24的端部具有防刮圆球25。缠绕杆24可以方便操作,在调整时,可以将限位带3多余的部分缠绕在缠绕杆24的杆身,尔后在将限位带3端部的套环22套装在穿装段20上以实现固定,而防刮圆球25能够避免剐蹭患者和医护人员。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专利技术人在此不再详述。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跟骨牵引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跟腱垫板(1)和足板(2),腱垫板(1)和足板(2)的左右两端之间通过限位带(3)相连接,跟腱垫板(1)的左右两端具有连接端构件(4),每根限位带(3)的一端与足板(2)的板身相接,另一端与跟腱垫板(1)的连接端构件(4)相接,足板(2)的板身具有供患者脚部固定的穿套带(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跟骨牵引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跟腱垫板(1)和足板(2),腱垫板(1)和足板(2)的左右两端之间通过限位带(3)相连接,跟腱垫板(1)的左右两端具有连接端构件(4),每根限位带(3)的一端与足板(2)的板身相接,另一端与跟腱垫板(1)的连接端构件(4)相接,足板(2)的板身具有供患者脚部固定的穿套带(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跟骨牵引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足板(2)的两端具有与患者脚跟部克氏针相配合的防刺构件(6),防刺构件(6)包括连接绳(7),足板(2)的板身开有通孔(8),连接绳(7)的一端通过通孔(8)系装固定在足板(2)上,连接绳(7)的另一端与插入腔(9)相连,防刺构件(6)还包括与插入腔(9)相配合的封盖(10),封盖(10)上开有配合孔(11),橡胶膜(12)贴合固定在封盖(10)上,且橡胶膜(12)能够封堵配合孔(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跟骨牵引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插入腔(9)内塞装固定有海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露玉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