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电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5605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电膜,包括:承载体,所述承载体设有第一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导电层,所述承载体的第一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形成相互连通的网格;所述第一凹槽中填充导电材料形成相互连通的导电网格,所述相互连通的导电网格形成所述导电层;间隔层,所述间隔层位于靠近导电网格的所述导电层一侧;引线层,所述引线层位于所述间隔层远离导电层一侧,所述引线层由电极引线构成,所述电极引线由导电材料组成;其中,所述电极引线与所述导电网格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电极引线采用后加工的工艺使的与导电层连接,这样使的生产的良率会更高,采用该结构后解决了该技术问题,可以很好的提升良率。

A conductive fil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ductive film, which includes: a bearing body, the bearing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urface and a second surface arranged opposite to the first surface; a conductive layer, the first surface of the bearing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groove, and the first groove forms an interconnected grid; the first groove is filled with conductive materials to form an interconnected conductive grid, and the first groove is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The conductive grid forms the conductive layer; the interval layer is located on one side of the conductive layer close to the conductive grid; the lead layer is located on the side of the interval layer away from the conductive layer, the lead layer is composed of electrode leads, the electrode leads are composed of conductive materials; wherein, the electrode leads ar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ductive grid.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invention is that the electrode lead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ductive layer by the post-processing technology, so that the yield of the production will be higher, the technical problem is solved after the structure is adopted, and the yield can be improved very w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电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导电膜
,尤其涉及一种导电膜。
技术介绍
透明导电膜是一种既具有高的导电性,又对可见光有很好的透光性的优良性能的导电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已经成功应用于液晶显示器、触控面板、电磁波防护、太阳能电池的透明电极透明表面发热器及柔性发光器件等领域中。传统的触摸屏一般采用掺锡氧化铟(IndiumTinOxides,ITO)导电层。在制备ITO层时,总是不可避免的需要镀膜,图形化,电极银引线制作。且在ITO图形化的时候需要对ITO膜进行蚀刻,这种传统的制作流程复杂且冗长,使导电层的导电性差,从而导致良品率不高。并且这种制作流程对工艺、设备要求较高,还在蚀刻中浪费大量的ITO材料,以及产生大量的含重金属的工业废液。金属网导电膜技术的发展弥补了以上缺陷。金属网导电膜引线电极一般采用比较小的网格状设计,且网格线凹槽的深宽比与可视区透明电极的相同。其生产过程包括为先在基板上面涂布一层UV胶或压印胶,然后将模具贴合在基板上,固化,最后脱模。然而,在模具和胶质材料脱模的过程中,模具上会有胶质材料的残留,影响模具的使用,更会导致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导电膜以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导电膜,包括:承载体,所述承载体设有第一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导电层,所述承载体的第一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形成相互连通的网格;所述第一凹槽中填充导电材料形成相互连通的导电网格,所述相互连通的导电网格形成所述导电层;间隔层,所述间隔层位于靠近导电网格的所述导电层一侧;引线层,所述引线层位于所述间隔层远离导电层一侧,所述引线层由电极引线构成,所述电极引线由导电材料组成;其中,所述电极引线与所述导电网格电性连接。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层包括彼此绝缘的若干导电网格形成的若干导电通道,所述每个导电通道分别对应电性连接所述电极引线。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相邻的所述导电通道之间设有配色区,所述配色区具有所述第一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形成网格;所述第一凹槽中填充导电材料形成配色区;或相邻的所述导电通道之间设有配色区,所述配色区具有所述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二凹槽形成网格;所述第二凹槽中填充导电材料形成配色区。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极引线为凸起结构。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还设有基材层,所述基材层设于所述承载体远离导电网格一侧。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截面为矩形、梯形、三角形、圆弧形或异形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材料为银颗粒、银线、铜颗粒、铜线、有机导电材料或ITO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宽度为0.5μm~10μm,且深宽比大于0.7。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间隔层与所述导电层之间电气绝缘。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极引线为网格结构。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极引线的网格与所述导电网格之间连接方式为点连接、线连接、搭接、边缘连接或内部连接。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间隔层覆盖部分导电网格;或,所述间隔层靠近导电网格的一边缘与所述导电层的导电网格靠近间隔层的一边缘相切;或,所述间隔层靠近导电网格的一边缘与所述导电层的导电网格靠近间隔层一边缘设有间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电极引线采用后加工的工艺使的与导电层连接,这样使的生产的良率会更高,因为通常导电层网格密度小于电极引线的网格密度,脱模不好,采用该结构后解决了该技术问题,可以很好的提升良率。(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在使用在中大尺寸导电膜上更加有优势,尺寸越大导电区以及引线区制备更加困难,采用该结构只需要制备导电层即可,电极引线采用其他工艺制备,大大提升大尺寸导电膜制备工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导电膜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导电膜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导电膜截面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导电膜又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导电膜又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导电膜中导电网格与电极引线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导电膜中又一种导电网格与电极引线连接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导电膜中又一种导电网格与电极引线连接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导电膜中又一种导电网格与电极引线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下面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电膜,所述导电膜可以应用于加热膜、屏蔽膜、位置传感器、触摸屏、有机发光器件、有机太阳能薄膜、指纹识别等;其中,所述导电膜包括:承载体,所述承载体设有第一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所述承载体可以是热固化胶或光固化胶,当然承载体也可以为PET、玻璃、PMMA等;导电层,所述承载体的第一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形成相互连通的网格;所述第一凹槽中填充导电材料形成相互连通的导电网格,所述相互连通的导电网格形成所述导电层;或者说,所述导电网格嵌设于所述承载体的第一表面;所述导电材料可以是金属、混合物、有机导电材料、无机导电材料,例如银颗粒、银线、铜颗粒、铜线、有机导电材料或ITO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间隔层,所述间隔层位于靠近导电网格的所述导电层一侧;设置的间隔层使的导电层与引线层隔开,使的彼此绝缘;引线层,所述引线层位于所述间隔层远离导电层一侧,所述引线层由电极引线构成,所述电极引线由导电材料组成;其中,所述电极引线与所述导电网格电性连接;所述电极引线可以通过丝印、溅射、蒸镀等方式形成。其实,所述导电层、间隔层以及引线层位于三个相邻的层面,分别位于不同的面上,并且所述导电层可延伸至所述间隔层下方,由于存在间隔层使的引线层与导电层分离,这样导电层的制备会更加容易。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层包括彼此绝缘的若干导电网格形成的若干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电膜,包括:/n承载体,所述承载体设有第一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n导电层,所述承载体的第一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形成相互连通的网格;所述第一凹槽中填充导电材料形成相互连通的导电网格,所述相互连通的导电网格形成所述导电层;/n间隔层,所述间隔层位于靠近导电网格的所述导电层一侧;/n引线层,所述引线层位于所述间隔层远离导电层一侧,所述引线层由电极引线构成,所述电极引线由导电材料组成;其中,所述电极引线与所述导电网格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电膜,包括:
承载体,所述承载体设有第一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
导电层,所述承载体的第一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形成相互连通的网格;所述第一凹槽中填充导电材料形成相互连通的导电网格,所述相互连通的导电网格形成所述导电层;
间隔层,所述间隔层位于靠近导电网格的所述导电层一侧;
引线层,所述引线层位于所述间隔层远离导电层一侧,所述引线层由电极引线构成,所述电极引线由导电材料组成;其中,所述电极引线与所述导电网格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包括彼此绝缘的若干导电网格形成的若干导电通道,所述每个导电通道分别对应电性连接所述电极引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电膜,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导电通道之间设有配色区,所述配色区具有所述第一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形成网格;所述第一凹槽中填充导电材料形成配色区;或
相邻的所述导电通道之间设有配色区,所述配色区具有所述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二凹槽形成网格;所述第二凹槽中填充导电材料形成配色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引线为凸起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膜,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育龙杨广舟张晟洪莘刘立冬
申请(专利权)人: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