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翅片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5382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翅片散热器,涉及散热器领域,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顶端连接有喷头,且喷头的顶端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装置主体的前表面设置有前盖,且前盖的内部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风机,所述前盖的一侧连接有出水管,所述装置主体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口,且第一连接口的一端连接有盘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喷头、连接管、前盖、出风口、第一风机、后盖、安装仓、第二风机、第一风管、第二风管、固定块、通孔,实现了喷头可以与水泵进行连接,为盘管、散热板和翅片进行冲洗,为装置主体内部清洁,然后通过启动第二风机使得多组风管和通孔为装置主体内部进行风干,使得装置可以快速投入使用,减少清洁等待时间。

A fin radiat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in radiator,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radiator, including a device main body, the top end of the device main body is connected with a nozzle, and the top end of the nozzle is connected with a connecting pipe, the front surface of the device mai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ront cover, and the interior of the front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outlet, the interior of the air outlet is equipped with a first fan, and one side of the front cover is connected with an outlet pipe, One end of the device main body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connection interface, and one end of the first connection interface is connected with a coil. The invention realizes that the nozzle can be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pump through the nozzle, connecting pipe, front cover, air outlet, first fan, back cover, installation bin, second fan, first air pipe, second air pipe, fixed block and through hole, which can wash the coil, heat sink and fins, clean the main body of the device, and then start the second fan to make multiple groups of air pipes and through holes The main body of the device is air dried so that the device can be put into use quickly and the waiting time for cleaning can be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翅片散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器领域,具体为一种翅片散热器。
技术介绍
翅片式散热器是气体与液体热交换器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换热设备,它通过在普通的基管上加装翅片来达到强化传热的目的,基管可以用钢管;不锈钢管;铜管等,翅片也可以用钢带;不锈钢带,铜带,铝带等。现有的翅片散热器不具备自动清洁的功能,翅片长期使用,缝隙中会积攒很多灰尘,导致后期散热效果差,且现有的翅片与盘管采用焊死的方式固定连接,导致翅片无法拆卸更换,翅片损坏后不能更换成新的导致散热效果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翅片散热器不具备自动清洁的功能、且现有的翅片与盘管无法拆卸更换的问题,提供一种翅片散热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翅片散热器,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顶端连接有喷头,且喷头的顶端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装置主体的前表面设置有前盖,且前盖的内部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风机,所述前盖的一侧连接有出水管,所述装置主体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口,且第一连接口的一端连接有盘管,所述盘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口,且盘管的外侧位于装置主体的外侧连接有隔热层,所述盘管的外侧位于装置主体的内侧连接有散热板,且散热板的外侧连接有翅片,所述装置主体的后表面设置有后盖,且后盖的一侧连接有安装仓,所述安装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风机,且第二风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风管,所述第一风管的顶端连接有第二风管,且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的内部皆设置有通孔。优选地,所述喷头的数量为四组,四组所述喷头的等距分布在装置主体的顶端,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头。优选地,所述装置主体前表面的底端连接有转轴,且装置主体通过转轴与前盖转动连接,所述前盖的顶端设置有拉手,且前盖的一侧连接有锁扣。优选地,所述出水管贯穿前盖并与前盖固定连接,所述隔热层的内部填充有珍珠棉,且隔热层的数量为多组,多组所述隔热层等距分布在装置主体的两侧。优选地,所述散热板的横截面为“C”字形结构,且散热板与盘管卡合连接,所述翅片的数量为多组,多组所述翅片等距分布在散热板的外侧。优选地,所述盘管由紫铜材质构成,且盘管与隔热层可拆卸连接,所述盘管横截面为蛇形结构。优选地,所述安装仓的一侧连接有进风口,且进风口的内部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由金属格栅材质构成。优选地,所述第二风管的数量为四组,四组所述第二风管等距分布在第一风管的顶端,且第二风管与第一风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风管通过固定块与后盖卡合连接。优选地,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组,多组所述通孔等距分布在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的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喷头、连接管、前盖、出风口、第一风机、后盖、安装仓、第二风机、第一风管、第二风管、固定块、通孔,实现了喷头可以与水泵进行连接,为盘管、散热板和翅片进行冲洗,为装置主体内部清洁,然后通过启动第二风机使得多组风管和通孔为装置主体内部进行风干,使得装置可以快速投入使用,减少清洁等待时间,还通过设置的盘管、散热板、翅片,实现了散热板与盘管并不是通过焊接固定,而是通过卡合的方式进行连接,方便将散热板和翅片拆卸进行更换,从而避免散热板损坏后因无法更换而继续进行使用,避免后期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翅片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风管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置主体;2、喷头;3、连接管;4、前盖;5、拉手;6、转轴;7、出水管;8、出风口;9、第一风机;10、第一连接口;11、盘管;12、第二连接口;13、散热板;14、翅片;15、隔热层;16、后盖;17、安装仓;18、第二风机;19、第一风管;20、第二风管;21、固定块;22、通孔;23、滤网;24、连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一种翅片散热器,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的顶端连接有喷头2,且喷头2的顶端连接有连接管3,装置主体1的前表面设置有前盖4,且前盖4的内部设置有出风口8,出风口8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风机9,前盖4的一侧连接有出水管7,装置主体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口10,且第一连接口10的一端连接有盘管11,盘管1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口12,且盘管11的外侧位于装置主体1的外侧连接有隔热层15,盘管11的外侧位于装置主体1的内侧连接有散热板13,且散热板13的外侧连接有翅片14,装置主体1的后表面设置有后盖16,且后盖16的一侧连接有安装仓17,安装仓17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风机18,且第二风机18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风管19,第一风管19的顶端连接有第二风管20,且第一风管19和第二风管20的内部皆设置有通孔2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喷头2、连接管3、前盖4、出风口8、第一风机9、后盖16、安装仓17、第二风机18、第一风管19、第二风管20、固定块21、通孔22,实现了喷头2可以与水泵进行连接,为盘管11、散热板13和翅片14进行冲洗,为装置主体1内部清洁,然后通过启动第二风机18使得多组风管和通孔22为装置主体1内部进行风干,使得装置可以快速投入使用,减少清洁等待时间。请着重参阅图1,喷头2的数量为四组,四组喷头2的等距分布在装置主体1的顶端,连接管3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头24,需要对装置主体1内部快速降温的时候,也可以利用喷头2喷出冷却液对盘管11进行散热。请着重参阅图1,装置主体1前表面的底端连接有转轴6,且装置主体1通过转轴6与前盖4转动连接,前盖4的顶端设置有拉手5,且前盖4的一侧连接有锁扣,拉手5为暗拉手,方便将前盖4拉动进行开启和关闭。请着重参阅图4,出水管7贯穿前盖4并与前盖4固定连接,隔热层15的内部填充有珍珠棉,且隔热层15的数量为多组,多组隔热层15等距分布在装置主体1的两侧,隔热层15是为了避免位于装置主体1外侧的盘管11误伤人员,降低意外发生概率。请着重参阅图3,散热板13的横截面为“C”字形结构,且散热板13与盘管11卡合连接,翅片14的数量为多组,多组翅片14等距分布在散热板13的外侧,散热板13由导热效果好的金属弹性件材质构成,易于拆卸安装。请着重参阅图2,盘管11由紫铜材质构成,且盘管11与隔热层15可拆卸连接,盘管11横截面为蛇形结构,紫铜材质导热效果好,可以将散热效果提高。请着重参阅图6,安装仓17的一侧连接有进风口,且进风口的内部设置有滤网23,滤网23由金属格栅材质构成,滤网23是为了避免有较大的颗粒灰尘进入装置主体1内部,从而避免翅片14内部充满灰尘。请着重参阅图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翅片散热器,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端连接有喷头(2),且喷头(2)的顶端连接有连接管(3),所述装置主体(1)的前表面设置有前盖(4),且前盖(4)的内部设置有出风口(8),所述出风口(8)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风机(9),所述前盖(4)的一侧连接有出水管(7),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口(10),且第一连接口(10)的一端连接有盘管(11),所述盘管(1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口(12),且盘管(11)的外侧位于装置主体(1)的外侧连接有隔热层(15),所述盘管(11)的外侧位于装置主体(1)的内侧连接有散热板(13),且散热板(13)的外侧连接有翅片(14),所述装置主体(1)的后表面设置有后盖(16),且后盖(16)的一侧连接有安装仓(17),所述安装仓(17)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风机(18),且第二风机(18)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风管(19),所述第一风管(19)的顶端连接有第二风管(20),且第一风管(19)和第二风管(20)的内部皆设置有通孔(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翅片散热器,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端连接有喷头(2),且喷头(2)的顶端连接有连接管(3),所述装置主体(1)的前表面设置有前盖(4),且前盖(4)的内部设置有出风口(8),所述出风口(8)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风机(9),所述前盖(4)的一侧连接有出水管(7),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口(10),且第一连接口(10)的一端连接有盘管(11),所述盘管(1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口(12),且盘管(11)的外侧位于装置主体(1)的外侧连接有隔热层(15),所述盘管(11)的外侧位于装置主体(1)的内侧连接有散热板(13),且散热板(13)的外侧连接有翅片(14),所述装置主体(1)的后表面设置有后盖(16),且后盖(16)的一侧连接有安装仓(17),所述安装仓(17)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风机(18),且第二风机(18)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风管(19),所述第一风管(19)的顶端连接有第二风管(20),且第一风管(19)和第二风管(20)的内部皆设置有通孔(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翅片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2)的数量为四组,四组所述喷头(2)的等距分布在装置主体(1)的顶端,所述连接管(3)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头(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翅片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前表面的底端连接有转轴(6),且装置主体(1)通过转轴(6)与前盖(4)转动连接,所述前盖(4)的顶端设置有拉手(5),且前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佳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国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