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付耀锋专利>正文

一种医用清洗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5276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医用清洗设备,可以对医用的衣服等进行清洗;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清洗时间;可以对医用的衣服进行脱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脱水时间。包括外架筒组合体、外端盖、传动齿轮、内端转动套筒、后端转动架组合体、输入组合体、调节螺纹杆、底端支架组合体、内端盖、内端搅拌杆、侧壁支架组合体和延时组合体,通过环形凸台驱动着内端转动套筒本体转动,在内端转动套筒本体转动时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使得浸湿的衣物脱水,进而完成对衣物的清洗过程;脱水过程的延时过程同样通过延时发条实现,延时发条在弹力的作用下,通过齿杆二与中端棘轮齿的配合连接得来弹力的释放。

A kind of medical cleaning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medical field, in particular to a medical cleaning equipment, which can clean medical clothes, etc.; meanwhile, the cleaning time can be set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e medical clothes can be dehydrated; and the dehydration time can be set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It includes the outer frame cylinder assembly, outer end cover, transmission gear, inner end rotating sleeve, rear end rotating frame assembly, input assembly, adjusting screw rod, bottom end support assembly, inner end cover, inner end mixing rod, side wall support assembly and delay assembly. It drives the inner end rotating sleeve body to rotate through the ring boss, and the centrifugal force generated when the inner end rotating sleeve body rotates The delay process of the dehydration process is also realized by delaying the winding. Under the effect of the elastic force, the elastic force can be released by the matching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oothed bar 2 and the middle end spine gear tee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清洗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医用清洗设备。
技术介绍
医用清洗设备在医用消毒中一种常用的设备,但是一般的医用清洗设备需要人工进行脱水,同时功能比较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清洗设备,可以对医用的衣服等进行清洗;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清洗时间;可以对医用的衣服进行脱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脱水时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医用清洗设备,包括外架筒组合体、外端盖、传动齿轮、内端转动套筒、后端转动架组合体、输入组合体、调节螺纹杆、底端支架组合体、内端盖、内端搅拌杆、侧壁支架组合体和延时组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外端盖的一端与外架筒组合体铰接相连,传动齿轮固定连接在内端转动套筒上,传动齿轮位于后端转动架组合体和外架筒组合体之间,内端转动套筒转动连接在外架筒组合体的右端,外架筒组合体位于内端转动套筒和传动齿轮之间,后端转动架组合体与外架筒组合体相连接,外架筒组合体与输入组合体相连接,输入组合体与调节螺纹杆相连接,调节螺纹杆与外架筒组合体相连接,内端盖与内端转动套筒相连接,内端搅拌杆与内端盖相连接,侧壁支架组合体与输入组合体相连接,侧壁支架组合体与延时组合体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医用清洗设备,所述外架筒组合体包括外架筒本体、机座和外架筒耳板,所述机座焊接在外架筒本体的右端,外架筒耳板焊接在外架筒本体的左端,外架筒本体的内端镂空;外端盖与外架筒本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医用清洗设备,所述所述内端转动套筒包括内端转动套筒本体、环形凸台和内端转动套筒耳板,所述环形凸台和内端转动套筒耳板分别焊接在内端转动套筒本体的左右两端,内端转动套筒本体的内端镂空,内端转动套筒本体上设置有多个滤孔;内端盖与内端转动套筒本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医用清洗设备,所述防粘滞装置固定杆包括固定门型板和中柱,所述中柱焊接在固定门型板的中端。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医用清洗设备,所述输入组合体包括输入组合体支架、输入电机、输入带轮、传动皮带、上端转轴、传动锥齿一、传动锥齿二、传动锥齿三、内端轴向套管一、内端推簧一、推动板一、传动锥齿四、传动锥齿五、传动锥齿六、内端轴向套管二、内端推簧二、推动板二、固定杆,输入电机与输入组合体支架相连接,输入带轮与输入电机相连接,输入带轮与传动皮带相连接,上端转轴与输入组合体支架相连接,上端转轴与传动皮带相连接,传动锥齿一与上端转轴相连接,传动锥齿二与上端转轴相连接,传动锥齿二与传动锥齿三相连接,传动锥齿三与内端轴向套管一相连接,内端轴向套管一与输入组合体支架相连接,内端推簧一与传动锥齿三相连接,推动板一与内端轴向套管一相连接,传动锥齿四与环形凸台相连接,传动锥齿五与中柱相连接,传动锥齿五与传动锥齿三相连接,传动锥齿四与传动锥齿六相连接,传动锥齿六与内端轴向套管二相连接,内端轴向套管二与输入组合体支架相连接,内端推簧二与传动锥齿六相连接,推动板二与传动锥齿六相连接,固定杆与输入组合体支架相连接,输入组合体支架与机座相连接,传动锥齿一与传动锥齿六相连接,传动锥齿二与传动锥齿三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医用清洗设备,调节螺纹杆包括螺纹转杆、螺纹套管、螺纹推簧、配合柱、螺纹滑槽,配合柱与螺纹转杆相连接,螺纹滑槽与螺纹套管相连接,配合柱与螺纹滑槽相连接,螺纹推簧与螺纹套管相连接,螺纹转杆与外架筒耳板相连接,螺纹套管与外端盖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医用清洗设备,所述支架杆包括支架杆本体、端子、底套筒和弹簧,所述底套筒的内端设置有盲孔,支架杆本体上焊接有本体凸台,本体凸台为柱形结构,端子间隙配合连接在支架杆本体上,弹簧插接在底套筒上的盲孔内,弹簧位于在支架杆本体上的本体凸台和底套筒之间,端子通过螺栓连接在底套筒上端,端子位于支架杆本体上的本体凸台的上端;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医用清洗设备,延时组合体包括手动转杆、驱动套管、驱动柱、延时发条、背板、中端棘轮齿、齿杆一、齿杆推簧一、配合镂空槽、驱动柱推簧、齿杆二、齿杆推簧二、中端转柱、内端棘轮,手动转杆与驱动套管相连接,驱动套管与驱动柱相连接,配合镂空槽与手动转杆相连接,延时发条与背板相连接,中端棘轮齿与中端转柱相连接,背板与中端转柱相连接,中端转柱与延时发条相连接,齿杆一与中端棘轮齿相连接,齿杆推簧一与齿杆一相连接,驱动柱推簧与驱动柱相连接,齿杆二与内端棘轮相连接,齿杆二与中端棘轮齿相连接,内端棘轮与中端转柱相连接,齿杆推簧二与齿杆二相连接,手动转杆与驱动柱相连接,背板与输入组合体支架相连接,驱动套管与固定杆相连接,驱动柱与推动板一和推动板二相连接,驱动柱设置有多个。本专利技术一种医用清洗设备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医用清洗设备,通过环形凸台驱动着内端转动套筒本体转动,在内端转动套筒本体转动时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使得浸湿的衣物脱水,进而完成对衣物的清洗过程;脱水过程的延时过程同样通过延时发条实现,延时发条在弹力的作用下,通过齿杆二与中端棘轮齿的配合连接得来弹力的释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三;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四;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外架筒组合体结构示意图一;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外架筒组合体结构示意图二;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内端转动套筒结构示意图一;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内端转动套筒结构示意图二;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后端转动架组合体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输入组合体结构示意图一;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输入组合体结构示意图二;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输入组合体结构示意图三;图13是本专利技术的输入组合体结构示意图四;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底端支架组合体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的调节螺纹杆结构示意图一;图16是本专利技术的调节螺纹杆结构示意图二;图17是本专利技术的调节螺纹杆结构示意图三;图18是本专利技术的内端搅拌杆结构示意图;图19是本专利技术的延时组合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0是本专利技术的延时组合体结构示意图二;图21是本专利技术的延时组合体结构示意图三;图22是本专利技术的延时组合体结构示意图四;图23是本专利技术的延时组合体结构示意图五。图中:外架筒组合体1;外架筒本体1-1;机座1-2;外架筒耳板1-3;外端盖2;传动齿轮3;内端转动套筒4;内端转动套筒本体4-1;环形凸台4-2;内端转动套筒耳板4-3;后端转动架组合体5;固定门型板5-1和中柱5-2;输入组合体6;输入组合体支架6-1;输入电机6-2;输入带轮6-3;传动皮带6-4;上端转轴6-5;传动锥齿一6-6;传动锥齿二6-7;传动锥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清洗设备,包括外架筒组合体(1)、外端盖(2)、传动齿轮(3)、内端转动套筒(4)、后端转动架组合体(5)、输入组合体(6)、调节螺纹杆(7)、底端支架组合体(8)、内端盖(9)、内端搅拌杆(10)、侧壁支架组合体(11)和延时组合体(12),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外端盖(2)的一端与外架筒组合体(1)铰接相连,传动齿轮(3)固定连接在内端转动套筒(4)上,传动齿轮(3)位于后端转动架组合体(5)和外架筒组合体(1)之间,内端转动套筒(4)转动连接在外架筒组合体(1)的右端,外架筒组合体(1)位于内端转动套筒(4)和传动齿轮(3)之间,后端转动架组合体(5)与外架筒组合体(1)相连接,外架筒组合体(1)与输入组合体(6)相连接,输入组合体(6)与调节螺纹杆(7)相连接,调节螺纹杆(7)与外架筒组合体(1)相连接,内端盖(9)与内端转动套筒(4)相连接,内端搅拌杆(10)与内端盖(9)相连接,侧壁支架组合体(11)与输入组合体(6)相连接,侧壁支架组合体(11)与延时组合体(12)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清洗设备,包括外架筒组合体(1)、外端盖(2)、传动齿轮(3)、内端转动套筒(4)、后端转动架组合体(5)、输入组合体(6)、调节螺纹杆(7)、底端支架组合体(8)、内端盖(9)、内端搅拌杆(10)、侧壁支架组合体(11)和延时组合体(12),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外端盖(2)的一端与外架筒组合体(1)铰接相连,传动齿轮(3)固定连接在内端转动套筒(4)上,传动齿轮(3)位于后端转动架组合体(5)和外架筒组合体(1)之间,内端转动套筒(4)转动连接在外架筒组合体(1)的右端,外架筒组合体(1)位于内端转动套筒(4)和传动齿轮(3)之间,后端转动架组合体(5)与外架筒组合体(1)相连接,外架筒组合体(1)与输入组合体(6)相连接,输入组合体(6)与调节螺纹杆(7)相连接,调节螺纹杆(7)与外架筒组合体(1)相连接,内端盖(9)与内端转动套筒(4)相连接,内端搅拌杆(10)与内端盖(9)相连接,侧壁支架组合体(11)与输入组合体(6)相连接,侧壁支架组合体(11)与延时组合体(12)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架筒组合体(1)包括外架筒本体(1-1)、机座(1-2)和外架筒耳板(1-3),所述机座(1-2)焊接在外架筒本体(1-1)的右端,外架筒耳板(1-3)焊接在外架筒本体(1-1)的左端,外架筒本体(1-1)的内端镂空;外端盖(2)与外架筒本体(1-1)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内端转动套筒(4)包括内端转动套筒本体(4-1)、环形凸台(4-2)和内端转动套筒耳板(4-3),所述环形凸台(4-2)和内端转动套筒耳板(4-3)分别焊接在内端转动套筒本体(4-1)的左右两端,内端转动套筒本体(4-1)的内端镂空,内端转动套筒本体(4-1)上设置有多个滤孔;内端盖(9)与内端转动套筒本体(4-1)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滞装置固定杆(5)包括固定门型板(5-1)和中柱(5-2),所述中柱(5-2)焊接在固定门型板(5-1)的中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组合体(6)包括输入组合体支架(6-1)、输入电机(6-2)、输入带轮(6-3)、传动皮带(6-4)、上端转轴(6-5)、传动锥齿一(6-6)、传动锥齿二(6-7)、传动锥齿三(6-8)、内端轴向套管一(6-9)、内端推簧一(6-10)、推动板一(6-11)、传动锥齿四(6-12)、传动锥齿五(6-13)、传动锥齿六(6-14)、内端轴向套管二(6-15)、内端推簧二(6-16)、推动板二(6-17)、固定杆(6-18),输入电机(6-2)与输入组合体支架(6-1)相连接,输入带轮(6-3)与输入电机(6-2)相连接,输入带轮(6-3)与传动皮带(6-4)相连接,上端转轴(6-5)与输入组合体支架(6-1)相连接,上端转轴(6-5)与传动皮带(6-4)相连接,传动锥齿一(6-6)与上端转轴(6-5)相连接,传动锥齿二(6-7)与上端转轴(6-5)相连接,传动锥齿二(6-7)与传动锥齿三(6-8)相连接,传动锥齿三(6-8)与内端轴向套管一(6-9)相连接,内端轴向套管一(6-9)与输入组合体支架(6-1)相连接,内端推簧一(6-10)与传动锥齿三(6-8)相连接,推动板一(6-11)与内端轴向套管一(6-9)相连接,传动锥齿四(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耀锋李智敏
申请(专利权)人:付耀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