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延伸的管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5262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延伸的管接头,其中圆柱形的管接头体包括彼此可脱离连接的第一和第二外筒体;一第一压力平衡筒体设置在第一外筒体中;一第二压力平衡筒体设置在第二外筒体中以便可以在轴向随一个联结杆移动;第一和第二压力平衡筒体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和第二压力平衡板并且由一个第一波纹管彼此连接;第二压力平衡筒体和第二外筒体由一第二波纹管彼此连接;喷口形成在第一和第二压力平衡筒体的周壁上;而第一和第二压力平衡筒体的开口与管件联结。由于上述特征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延伸的管接头不需要费力的工作用于在其上安装一个锚锭,也不会增加加工成本。此外,当要从管接头上拆下一个阀时不需要大规模和费力的工作。(*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要嵌埋或跨接的管件的可延伸管接头,这种管件例如用于输送石油、风力、蒸汽、热水等。在上述要嵌埋或跨接的管件中,通常安装一种波纹管形式的可延伸管接头,用于承担由于温度的变化在轴向产生的延伸或收缩。但是在上述情况下,产生一个与波纹管的横截面面积和一个压力的乘积成比例的推进力,而且需要在管件上设置一个锚锭以承担推进力和需要收缩的力的合力。另外,每当周期性地维修或更换时必须从管件上拆除设置在其上的一个阀。在上述的管件中,当管件的一个孔较大或一个高压加载到管件上时,由于推进力则很难设置一个锚锭,而且当阀拆除时即使拆除连接阀和管件的螺栓、螺母,也很难拆除阀,于是管件必须在轴向移动,这样为了达到目的就需要大规模和费力的工作。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延伸的管接头,它可以解决涉及上述常规嵌埋或跨接管件的问题,并且既不需要大规模和费力的安装工作,也并不会增加拆除阀的费用。为了取得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延伸的管接头,其中其圆柱形的接头体包括彼此可脱离连接的第一和第二外筒体;一第一压力平衡筒体设置在第一外筒体中;一第二压力平衡筒体设置在第二外筒体中以便第二压力平衡筒体可以在轴向随一个联结杆移动;第一和第二压力平衡筒体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和第二压力平衡板并且由一个第一波纹管彼此连接;第二压力平衡筒体和第二外筒体由一第二波纹管彼此连接;喷口形成在第一和第二压力平衡筒体的周壁上;而第一和第二压力平衡筒体的开口段分别与管件相通。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在第一压力平衡筒体的周壁上设有一个将第一压力平衡板和第二压力平衡板之间的空间与外界相通的气孔,并且在本专利技术中,第二波纹管的内部在第二外筒体的开口段与外界相通。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在第二外筒体中形成一个排出口。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可延伸管接头的一个纵向剖视图;图2是沿图1中2-2线所做的一个剖视图。在附图中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附图标记1表示一个圆柱形接头体,而此接头体1包括第一和第二外筒体2,3。这些第一和第二外筒体2,3在外和内侧边都分别具有开口,在其之间设有一个垫圈4,并且由一个联结件6彼此可拆开地连接。开口7和8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外筒体2,3的外侧边上,而且一个向内延伸并在其顶端具有一个第一压力平衡板11的第一压力平衡筒体12与开口7相通。在第一压力平衡筒体12中,设有一法兰21和一第一喷口13,其中一个未示出的管件的法兰或一阀与此法兰21相连,而喷口设置在其周面上。第二压力平衡筒体16设置在第二外筒体3中,它在其端部具有一个第二压力平衡板14,这样可以在轴向随着一个联结杆15移动。此外在第二压力平衡筒体16中还设有一个法兰22和一第二喷口17,其中一个未示出的管件的法兰或一阀与此法兰22相连,而喷口17设置在其周面上。第一压力平衡筒体12前边的一个外周以及第二压力平衡筒体16前边的外周由一个第一波纹管18彼此联结,而第二压力平衡筒体16和第二外筒体3的开口8的内周由一个第二波纹管19彼此联结。在开口8的内周和第二压力平衡筒体16的外周之间形成一个通风间隙20,其中第二波纹管的内侧在第二外筒体3的一个开口与外侧相通。附图标记23表示设置在第二外筒体3上的一个排出口。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实施例中,当一个阀联结到第一外筒体2上而管件联结到第二外筒体3上或者管件连接到第一和第二外筒体2,3上时,由于经过第一压力平衡筒体12的第一喷口13来自第一压力平衡筒体12的第一压力平衡板11作用在第一和第二压力平衡筒体12,16的第一和第二波纹管18,19上、并进而经过第二压力平衡筒体16的第二喷口17作用在第二压力板14上的一个外压P0的作用,管件中加载内压P。从第一压力平衡筒体12的第一喷口13流动的流体经过第二压力平衡筒体16的第二喷口17并流向第二压力平衡筒体16。这样由内压产生的推进力被抵消和平衡。在此状态中,当管件由于温度变化延伸或收缩而且第一波纹管18收缩时,第二波纹管19延伸,而且当第一波纹管18延伸时,第二波纹管19收缩。第一压力平衡筒体12和第二压力平衡筒体16之间的空间9以及第二波纹管的内侧通过气孔24和通气间隙20与大气相通,并且其中的压力减小到大气压力,这样第一波纹管18和第二波纹管19可以膨胀或收缩而不论由内压P产生的推进力为多大。由于管件的延伸和收缩,第一波纹管18收缩的反作用力和第二波纹管19收缩的反作用力的合力加载到一个锚锭上,作为需要收缩第一和第二波纹管18,19的一个力,这样只需要设置一个能够阻止整个收缩的反作用力的锚锭。由于上述结构,在位于管件上的一个阀与第一外筒体连通的情况下,如果需要从要埋嵌或跨接的管件上拆除阀进行周期性的修理或维修,第二压力平衡筒体16的法兰22从管件的法兰上脱离,而第二压力平衡筒体16被推入第二波纹管19中在轴向挤压后者以形成一个空腔。在此状态中,可以利用空腔使阀容易地从管件中取出。如上所述,在本专利技术可延伸的接头中,圆柱形的接头体包括彼此可脱离连接的第一和第二外筒体;一第一压力平衡筒体设置在第一外筒体中;一第二压力平衡筒体设置在第二外筒体中以便可以在轴向随一个联结杆移动;第一和第二压力平衡筒体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和第二压力平衡板并且由一个第一波纹管彼此连接;第二压力平衡筒体和第二外筒体由一第二波纹管彼此连接;喷口形成在第一和第二压力平衡筒体的周壁上;而第一和第二压力平衡筒体的开口与管件联结。由于以上结构,第一波纹管收缩的反作用力和第二波纹管收缩的反作用力的合力加载到一个锚锭上,作为需要收缩第一和第二波纹管的一个力,这样只需要设置一个能够阻止整个收缩的反作用力的锚锭。因此,可以容易地进行安装一个锚锭的工作,而且当阀联结到一个外筒体上时,如果需要拆除阀,则将第二压力平衡筒体的法兰从管件的法兰上脱离,而将第二压力平衡筒体推入第二波纹管中在轴向挤压后者以形成一个空腔。由于此特征,可以利用空腔使阀容易地从管件中取出。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在第一压力平衡筒体的一个周壁上设有一个将第一压力平衡板和第二压力平衡板之间的一空间与外界相通的气孔,而且在本专利技术中,第二波纹管的内部在第二外筒体的一开口与外界相通,这样就不需要不必要过大的力延伸或收缩波纹管。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可延伸的管接头的一个外筒体中形成一个排出口,这样就不会污染管接头的内部。权利要求1.一种可延伸的管接头,其中圆柱形的接头体包括彼此可脱离连接的第一和第二外筒体;一第一压力平衡筒体设置在第一外筒体中;一第二压力平衡筒体设置在第二外筒体中以便可以在轴向随一个联结杆移动;第一和第二压力平衡筒体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和第二压力平衡板并且由一个第一波纹管彼此连接;第二压力平衡筒体和第二外筒体由一第二波纹管彼此连接;喷口形成在第一和第二压力平衡筒体的周壁上;而第一和第二压力平衡筒体的开口与管件联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延伸管接头,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压力平衡筒体的周壁上设有一个将第一和第二压力平衡板之间的一空间与外界相通的气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延伸管接头,其特征在于,第二波纹管的内部在第二外筒体的一开口与外界相通。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延伸管接头,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外筒体中形成一个排出口。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延伸的管接头,其中圆柱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延伸的管接头,其中圆柱形的接头体包括彼此可脱离连接的第一和第二外筒体;一第一压力平衡筒体设置在第一外筒体中;一第二压力平衡筒体设置在第二外筒体中以便可以在轴向随一个联结杆移动;第一和第二压力平衡筒体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和第二压力平衡板并且由一个第一波纹管彼此连接;第二压力平衡筒体和第二外筒体由一第二波纹管彼此连接;喷口形成在第一和第二压力平衡筒体的周壁上;而第一和第二压力平衡筒体的开口与管件联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种子田振作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TOZEN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