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钢件U型过滤式浇注系统及其铺设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75046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铸件浇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铸钢件U型过滤式浇注系统及其铺设方法,其中过滤式浇注系统包括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和U型浇道,所述直浇道的出口端与横浇道和U型浇道的入口端形成T型连接,所述横浇道垂直于直浇道,且横浇道的出口端与内浇道连接,所述内浇道垂直于横浇道,且内浇道的出口端连接于铸件型腔内,所述U型浇道的出口端连接有出气通道,并通过出气通道与大气环境形成连通,所述直浇道、U型浇道和出气通道组合形成连通器;上述结构中,U型浇道为直浇道内的钢液提供缓冲空间,以提高钢液流动充型的平稳性,并且在缓冲的过程中还能有效实现钢液中钢渣和其他杂质的沉淀过滤。

A U-shaped filtering gating system for steel castings and its lay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asting pouring, and discloses a U-shaped filtering pouring system for steel castings and a laying method thereof, wherein the filtering pouring system includes a direct sprue, a transverse sprue, an internal sprue and a U-shaped sprue, wherein the outlet end of the direct sprue forms a T-shaped connection with the inlet end of the transverse sprue and the U-shaped sprue, the transverse sprue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direct sprue, and the outlet end of the transverse spru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ternal sprue The inner sprue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transverse sprue, and the outlet end of the inner spru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asting cavity. The outlet end of the U-shaped sprue is connected with the air outlet channel,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through the air outlet channel. The direct sprue, the U-shaped sprue and the air outlet channel are combined to form a connector. In the above structure, the U-shaped sprue provides a buffer space for the liquid steel in the direct sprue to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liquid steel flow filling, and in the process of buffering, it can effectively realize the precipitation and filtration of steel slag and other impurities in the liquid st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铸钢件U型过滤式浇注系统及其铺设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铸件浇注
,具体涉及一种铸钢件U型过滤式浇注系统及其铺设方法。
技术介绍
对于铸件浇注,由于钢水的熔点高,流动性差,冷却快,尤其是中大型铸钢件,往往采用开放式浇注系统。而传统的开放式浇注系统在应用中,随着浇道截面积增大,仍存在一定缺陷:(1)钢液在浇注系统中二次氧化,使得钢液夹渣,造成铸件夹渣缺陷;(2)充型不平稳,卷气,造成铸件气孔缺陷;(3)钢液浇注过程中带动其他夹杂物进入型腔,造成铸件夹杂缺陷;(4)钢液不能平稳的地进入铸件型腔内,容易造成紊流和对铸件型腔的过度冲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浇注系统充型过程中紊流、卷气、夹渣等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铸钢件U型过滤式浇注系统,通过U型浇注,对浇注钢液进行过滤、并稳定钢液流速,从而解决铸件夹渣、气孔、夹杂等缺陷;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铸钢件U型过滤式浇注系统的铺设方法。一种铸钢件U型过滤式浇注系统:过滤式浇注系统包括直浇道、横浇道和内浇道,所述直浇道的顶部即入口端,且直浇道底部的出口端与横浇道的入口端连接,所述横浇道以垂直于直浇道的方向设置,且横浇道的出口端与内浇道连接,所述内浇道垂直于横浇道,且内浇道的出口端连接于铸件型腔内,并浇注形成铸件,所述直浇道的出口端增设一U型浇道,所述U型浇道的出口端连接有出气通道,并通过出气通道与大气环境形成连通,所述直浇道、U型浇道和出气通道组合形成连通器。优选的,所述U型浇道包括第一直流部和第二直流部;其中所述第一直流部连接于直浇道出口端的延伸方向,且第一直流部与直浇道组合形成连通器的进流侧;所述第二直流部与出气通道连接,且第二直流部与出气通道组合形成连通器的缓流侧。优选的,所述出气通道的顶端不低于直浇道的顶端。优选的,所述直浇道、U型浇道的第一直流部和横浇道组合形成T型浇道,且横浇道至少设有一个。优选的,所述U型浇道还包括弯头部,所述弯头部的弯曲弧度为180°,以此实现第一直流部与第二直流部的平行连接,并形成沉积过滤部。优选的,所述第二直流部的顶端高于第一直流部的顶端,即U型浇道的出口端高于入口端。优选的,所述横浇道包括第一级横浇道和第二级横浇道,其中所述第一级横浇道与第二级横浇道垂直连接,且第二级横浇道具有两个出口端,两个所述出口端与第一级横浇道的进口端处于同一个平面内。优选的,还包括浇口杯,所述浇口杯连接于直浇道顶端的入口端处,且浇口杯为顶端大、底端小的漏斗形结构。一种铸钢件U型过滤式浇注系统的铺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铺设直浇道,在所述直浇道的顶端连接浇口杯,在直浇道的底端连接一U型浇道,并在U型浇道的出口端连接出气通道;然后铺设横浇道,所述横浇道以垂直于直浇道的水平方向铺设,且横浇道至少铺设一根,然后将所述横浇道的入口端连接于直浇道与U型浇道的接口处,以形成T型连接结构;最后铺设内浇道,所述内浇道以垂直于横浇道的方向进行铺设,并使内浇道的入口端与横浇道的出口端连接,而内浇道的另一端则连接于铸件型腔内。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增设U型浇道和出气通道,其中U型浇道为直浇道内的钢液提供缓冲空间,从而实现钢液导进和充型过程中的平稳过渡,以提高钢液流动充型的平稳性,并降低钢液对铸件型腔的冲刷;并且在缓冲的过程中还能有效实现钢液中钢渣和其他杂质的沉淀过滤,提高钢液的洁净程度,避免钢渣和其他杂质被充型至铸件内,从而有效提高铸件质量;另外,U型浇道还与出气通道配合,使得钢液在缓冲的过程中能形成有效的排气操作,从而避免钢液充型时出现卷气、紊流的现象,进一步提高铸件浇注的平稳性。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浇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浇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U型浇道的过滤原理图;图中:1-浇口杯、2-直浇道、3-横浇道、4-内浇道、5-铸件、6-U型浇道、7-出气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1、如图1所示,为现有浇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包括直浇道2、横浇道3和内浇道4,其中直浇道2竖直设置,且其顶端的入口端处连接有漏斗形结构的浇口杯1,浇口杯1的顶端口径大于底端口径;直浇道2底端的出口端处于横浇道3的入口端连接,且横浇道3垂直于直浇道2的方向水平设置;内浇道4垂直连接于横浇道3的出口端处,且内浇道4的另一端连接于铸件型腔内,并浇注形成铸件5。2、如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铸钢件U型过滤式浇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相对于现有浇注系统而言,本过滤式浇注系统中增设了一U型浇道6和出气通道7;其中U型浇道6连接于直浇道2底端的出口端处,并与横浇道3形成T型结构的连接,而出气通道7则连接于U型浇道6的出口端处,并使U型浇道6与大气环境形成连通,从而保证直浇道2、U型浇道6和出气通道7组合形成连通器;具体,当钢液沿着直浇道2进入浇注系统时,钢液沿直浇道2呈垂直向下的方向流动,使得钢液直接流入至U型浇道6内,钢液经U型浇道6缓冲和过滤后再通过横浇道3流出,从而能有效去除钢液中的钢渣和杂质,并且还能有效减缓钢液浇注时的冲击力;另外,钢液在U型浇道6内流通时通过出气通道7形成向外排气的作用,从而有效避免钢液充型时出现卷气现象,进一步提高钢液充型过程中的平稳性。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U型浇道6包括第一直流部和第二直流部;其中第一直流部连接于直浇道2出口端的延伸方向,且第一直流部与直浇道2组合形成连通器的进流侧;第二直流部与出气通道7连接,且第二直流部与出气通道7组合形成连通器的缓流侧。进一步的,U型浇道6还包括弯头部,弯头部的弯曲弧度为180°,以此实现第一直流部与第二直流部的平行连接,并形成沉积过滤部。进一步的,第二直流部的顶端高于第一直流部的顶端,即U型浇道6的出口端高于入口端。更进一步的,出气通道7的顶端不低于直浇道2的顶端,以此能有效避免钢液从连通器的缓流侧逸出,从而保证整体结构使用的稳定,并避免造成钢液浪费。具体,结合图3所示的原理图进行过滤缓冲的如下解释:钢液由连通器的进流侧进入,穿过弯头部进入缓流侧,由于此时的钢液流动速度较大,在缓流侧产生向上的冲击,而在向上冲击的过程中需要克服钢液本身的重力,从而使钢液流通的速度逐渐平缓,而连通器中钢液液面高于横浇道3的入口端处时,则有部分钢液通过横浇道3被导出,此时U型浇道6的出口端高于入口端,使得缓流侧的钢液在重力作用下向进流侧回流,从而形成向下的流动趋势,在后续进液中,缓流侧内所产生的向上的冲击与向下的流动形成相互抵消,从而使连通器内部仍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钢件U型过滤式浇注系统,包括直浇道(2)、横浇道(3)和内浇道(4),所述直浇道(2)的顶部即入口端,且直浇道(2)底部的出口端与横浇道(3)的入口端连接,所述横浇道(3)以垂直于直浇道(2)的方向设置,且横浇道(3)的出口端与内浇道(4)连接,所述内浇道(4)垂直于横浇道(3),且内浇道(4)的出口端连接于铸件型腔内,并浇注形成铸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浇道(2)的出口端增设一U型浇道(6),所述U型浇道(6)的出口端连接有出气通道(7),并通过出气通道(7)与大气环境形成连通,所述直浇道(2)、U型浇道(6)和出气通道(7)组合形成连通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钢件U型过滤式浇注系统,包括直浇道(2)、横浇道(3)和内浇道(4),所述直浇道(2)的顶部即入口端,且直浇道(2)底部的出口端与横浇道(3)的入口端连接,所述横浇道(3)以垂直于直浇道(2)的方向设置,且横浇道(3)的出口端与内浇道(4)连接,所述内浇道(4)垂直于横浇道(3),且内浇道(4)的出口端连接于铸件型腔内,并浇注形成铸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浇道(2)的出口端增设一U型浇道(6),所述U型浇道(6)的出口端连接有出气通道(7),并通过出气通道(7)与大气环境形成连通,所述直浇道(2)、U型浇道(6)和出气通道(7)组合形成连通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钢件U型过滤式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浇道(6)包括第一直流部和第二直流部;其中所述第一直流部连接于直浇道(2)出口端的延伸方向,且第一直流部与直浇道(2)组合形成连通器的进流侧;所述第二直流部与出气通道(7)连接,且第二直流部与出气通道(7)组合形成连通器的缓流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铸钢件U型过滤式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通道(7)的顶端不低于直浇道(2)的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铸钢件U型过滤式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浇道(2)、U型浇道(6)的第一直流部和横浇道(3)组合形成T型浇道,且横浇道(3)至少设有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铸钢件U型过滤式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浇道(6)还包括弯头部,所述弯头部的弯曲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催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金镭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