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功率特高压液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4878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大功率特高压液冷装置,包括:第一供液泵与第一单向阀连接,第二供液泵与第二单向阀连接,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与泵出口压力表和球阀连接,泵出口压力表与自动排气阀和球阀连接,自动排气阀与电动三通阀连接,电动三通阀与两个薄型法兰球阀连接,电动三通阀进一步与另一组的两个薄型法兰球阀连接,另一组的两个薄型法兰球阀与压力表连接,压力表与第一Y型过滤器连接,Y型过滤器与温度传感器连接,温度传感器进一步与压力传感器连接,压力传感器通过安全阀与水箱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闭式循环的方式进行供液,防止冷却液的蒸发氧化以及大气环境对冷却液的污染,有效地控制了冷却液的清洁度。

A high power ultra-high pressure liquid cool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igh-power ultra-high pressure liquid cooling device, which includes: the first liquid supply pump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one-way valve, the second liquid supply pump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one-way valve, the first one-way valve and the second one-way valve are connected with the pump outlet pressure gauge and ball valve, the pump outlet pressure gauge is connected with the automatic exhaust valve and ball valve, the automatic exhaust val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electric three-way valve, and the electric three-way valve is connected with two The thin flange ball valve is connected, the electric three-way valve is further connected with two thin flange ball valves of another group, the two thin flange ball valves of the other group are connected with the pressure gauge, the pressure gaug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y filter, the Y filt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temperature sensor, the temperature sensor is further connected with the pressure sensor, and the pressure sens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tank through the safety valve.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the closed circulation mode for liquid supply, prevents the evaporation and oxidation of the coolant and the pollution of th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to the coolant, and effectively controls the cleanliness of the coola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功率特高压液冷装置
本技术涉及液冷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大功率特高压液冷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液冷装置可以满足中小功率装置、高压设备的处理,无法实现大功率、特高压液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大功率特高压液冷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大功率特高压液冷装置,包括:第一供液泵与第一单向阀连接,第二供液泵与第二单向阀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与泵出口压力表和球阀连接,所述泵出口压力表与自动排气阀和球阀连接,所述自动排气阀与电动三通阀连接,所述电动三通阀与两个薄型法兰球阀连接,所述电动三通阀进一步与另一组的两个薄型法兰球阀连接,所述另一组的两个薄型法兰球阀与压力表连接,所述压力表与第一Y型过滤器连接,所述Y型过滤器与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进一步与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安全阀与水箱连接,所述水箱通过球阀与第二Y型过滤器、加液泵、单向阀、球阀依次连接,该球阀与脱氧罐连接,所述脱氧罐与第一电导率变送器连接,所述第一电导率变送器通过球阀与所述两个供液泵连接;所述脱氧罐与流量传感器、电加热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薄型法兰球阀连接;所述泵出口压力表进一步通过球阀与去离子交换器连接,所述去离子交换器与精过滤器、球阀连接,所述球阀与第二电导率变送器和所述第一电导率变送器连接。进一步,所述水箱的顶部设置自动排气阀和加液口。进一步,所述水箱的一侧设置液位计,内部设置液位开关,所述水箱的顶部与球阀连接,所述球阀进一步与加液泵连接。进一步,所述球阀与加液泵之间连接有两个膨胀罐。进一步,还包括:四组换热装置,每组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板翅式换热器、自动排气阀、风机和球阀,其中,所述自动排气阀设置在所述板翅式换热器的顶部和底部,所述球阀设置在所述板翅式换热器的底部,所述风机相对所述板翅式换热器设置。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大功率特高压液冷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闭式循环的方式进行供液,防止冷却液的蒸发氧化以及大气环境对冷却液的污染,有效地控制了冷却液的清洁度,同时供液系统设置高精度过滤器。2、室外换热单元换热器采用换热效率高的板翅式换热器,为满足用户C4的防盐雾等级指标,换热器表面进行本色阳极氧化处理。3、膨胀罐:水冷设备回液管路(水泵吸口前端)设置膨胀罐,既消除了由水温变化导致的压力波动、液体膨胀,避免损害其他的系统控制元件,也可以消除因供液泵启闭而引起的压力波动,因其他阀门开关引起的水锤效应,保护了整个系统免遭水锤的冲击。4、补液系统:系统设置补液箱和补液泵,当系统自动检测回液压力(背压)低于0bar(设定值可调)时,系统发出缺液声光报警,操作人员可在线手动启动补液泵进行补液。5、水泵热备份设计:系统水泵设置主泵与备泵,其控制采用在线自动无缝切换功能。当一台水泵故障时,设备报警并自动切换至备泵;当一台泵运行168h(设定值可调)后,进行主备泵轮换工作。6、去离子净化装置:保证系统电导率要求,保障高压环境下的电力安全。7、设备采用冗余、简化、降额、三防等设计,提高机组可靠性。8、可靠性:MTBF≥5000h;维修性:平均修复时间(MTTR)≤2h。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大功率特高压液冷装置的结构图。附图标记:1-供液泵;2-单向阀;3-泵出口压力表及球阀;4-自动排气阀;5-电动排气阀;6-温湿度传感器;7-薄型法兰球阀;8-板翅式换热器;9-自动排气阀;10-风机(配接线盒);11-球阀;12-薄型法兰球阀;13-球阀;14-球阀;15-去离子交换器;16-精过滤器(10μm);17-球阀;18-电导率变送器;19-Y型过滤器(200μm);20-温度传感器;21-压力传感器;22-水箱;23-安全阀及球阀;24-薄型法兰球阀;25-液位开关;26-液位计;27-加液口;28-自动排气阀;29-薄型法兰球阀;30-漏液传感器;31-温度传感器;32-压力传感器;33-电加热器;34-流量传感器;35-脱氧管;36-电导率发送器;37-膨胀罐;38-球阀;39-球阀;40-单向阀;41-加液泵;42-Y型过滤器;43-球阀;44-加液泵;45-球阀;46-压力表及球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提供一种大功率特高压液冷装置,该液冷装置主要采用强制风冷的冷却形式,为电力行业高压并网SVG柜提供温度、流量、压力、品质适宜的循环冷却液。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大功率特高压液冷装置,包括:第一供液泵1与第一单向阀2连接,第二供液泵与第二单向阀连接,第一单向阀2和第二单向阀与泵出口压力表和球阀3连接,泵出口压力表3与自动排气阀4和球阀连接,自动排气阀4与电动三通阀5连接,电动三通阀5与两个薄型法兰球阀7连接,电动三通阀5进一步与另一组的两个薄型法兰球阀12连接,另一组的两个薄型法兰球阀12与压力表46连接,压力表46与第一Y型过滤器19连接,第一Y型过滤器19与温度传感器20连接,温度传感器20进一步与压力传感器21连接,压力传感器21通过安全阀及球阀23与水箱22连接,水箱22通过球阀43与第二Y型过滤器42、加液泵41、单向阀40、球阀39依次连接,该球阀39与脱氧罐35连接,脱氧罐35与第一电导率变送器36连接,第一电导率变送器36通过球阀38与两个供液泵1连接;脱氧罐35与流量传感器34、电加热器33、压力传感器32、温度传感器31和薄型法兰球阀29连接。其中,球阀38与加液泵1之间连接有两个膨胀罐3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水箱22的顶部设置自动排气阀28和加液口27。水箱22的一侧设置液位计26,内部设置液位开关25,水箱22的顶部与球阀45连接,球阀45进一步与加液泵44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泵出口压力表3进一步通过球阀14与去离子交换器15连接,去离子交换器15与精过滤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功率特高压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供液泵与第一单向阀连接,第二供液泵与第二单向阀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与泵出口压力表和球阀连接,所述泵出口压力表与自动排气阀和球阀连接,所述自动排气阀与电动三通阀连接,所述电动三通阀与两个薄型法兰球阀连接,所述电动三通阀进一步与另一组的两个薄型法兰球阀连接,所述另一组的两个薄型法兰球阀与压力表连接,所述压力表与第一Y型过滤器连接,所述Y型过滤器与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进一步与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安全阀与水箱连接,所述水箱通过球阀与第二Y型过滤器、加液泵、单向阀、球阀依次连接,该球阀与脱氧罐连接,所述脱氧罐与第一电导率变送器连接,所述第一电导率变送器通过球阀与所述两个供液泵连接;所述脱氧罐与流量传感器、电加热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薄型法兰球阀连接;/n所述泵出口压力表进一步通过球阀与去离子交换器连接,所述去离子交换器与精过滤器、球阀连接,所述球阀与第二电导率变送器和所述第一电导率变送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功率特高压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供液泵与第一单向阀连接,第二供液泵与第二单向阀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与泵出口压力表和球阀连接,所述泵出口压力表与自动排气阀和球阀连接,所述自动排气阀与电动三通阀连接,所述电动三通阀与两个薄型法兰球阀连接,所述电动三通阀进一步与另一组的两个薄型法兰球阀连接,所述另一组的两个薄型法兰球阀与压力表连接,所述压力表与第一Y型过滤器连接,所述Y型过滤器与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进一步与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安全阀与水箱连接,所述水箱通过球阀与第二Y型过滤器、加液泵、单向阀、球阀依次连接,该球阀与脱氧罐连接,所述脱氧罐与第一电导率变送器连接,所述第一电导率变送器通过球阀与所述两个供液泵连接;所述脱氧罐与流量传感器、电加热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薄型法兰球阀连接;
所述泵出口压力表进一步通过球阀与去离子交换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明袁志波马建峰任华丁余才吴玲
申请(专利权)人:泰兴航空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