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供排水试验箱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44620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循环供排水试验箱体,包括:箱体本体;进水装置、排水装置;水泵;总排水管、总供水管;所述箱体本体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所述进水装置设于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排水装置设于所述第二侧壁上;所述水泵处于集水坑内,所述集水坑设于所述箱体本体外部;所述水泵具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处于所述集水坑内;所述水泵的出水管与所述总供水管连接,所述总供水管与所述进水装置连接;所述排水装置与所述总排水管连接,所述总排水管处于所述排水装置与所述集水坑之间。通过对从箱体本体中排出的水重新被供水所利用,从而实现水的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

A circulat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test box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irculat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test box body, which includes: the box body; the water inlet device and drainage device; the water pump; the main drainage pipe and the main water supply pipe; the box body has a first side wall and a second side wall, the first side wall and the second side wall are arranged opposite; the water inlet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side wall; the drainage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side wall Two side walls; the water pump is in the sump, and the sump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box body; the water pump has an inlet pipe and an outlet pipe, and the inlet pipe is in the sump; the outlet pipe of the water pump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water supply pipe, and the main water supply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let device; the drainage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drainage pipe, and the main drainage pipe Between the drainage device and the sump. The water discharged from the box body is reused by water supply, so as to realize water recycling and save water resour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供排水试验箱体
本技术涉及岩土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循环供排水试验箱体。
技术介绍
地下水渗流室内模拟试验是研究地下水渗流机理的重要手段,试验通常需采用较大尺寸的室内试验箱体,其中最重要的配套装置之一为供排水装置。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上述的地下水渗流室内模拟试验箱体通常采用单向型的供排水装置,即:试验用水不可重复使用,如此一来,会造成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循环供排水试验箱体,通过对从箱体本体中排出水重新被供水所利用,从而实现水的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循环供排水试验箱体,包括:箱体本体;进水装置、排水装置;水泵;总排水管、总供水管;所述箱体本体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所述进水装置设于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排水装置设于所述第二侧壁上;所述水泵处于集水坑内,所述集水坑设于所述箱体本体外部;所述水泵具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处于所述集水坑内;所述水泵的出水管与所述总供水管连接,所述总供水管与所述进水装置连接;所述排水装置与所述总排水管连接,所述总排水管处于所述排水装置与所述集水坑之间。优选地,所述进水装置为多个,多个所述进水装置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上,每个所述进水装置包括第一供水管、供水箱和多个第二供水管;所述第一供水管连接在所述总供水管上,多个所述第二供水管的一端间隔的与所述第一供水管连接,多个所述第二供水管的另一端间隔设于所述供水箱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箱体上,所述供水箱设于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供水箱与所述第一侧壁管道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供水管设有第一供水管阀门,每个所述第二供水管设有第二供水管阀门。优选地,所述排水装置为多个,且每个所述排水装置对应一个所述进水装置,多个所述排水装置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上;每个所述排水装置包括第一排水管、排水箱和多个第二排水管;所述排水箱设于所述第二侧壁上,所述排水箱与所述第二侧壁管道连接,多个所述第二排水管的一端间隔设于所述排水箱远离第二侧壁的箱体上,多个所述第二排水管的另一端间隔连接在所述第一排水管上,所述第一排水管与所述总排水管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排水管设有第一排水管阀门,每个所述第二排水管设有第二排水管阀门。优选地,所述箱体本体具有支撑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底壁,所述底壁设有底部排水管,所述底部排水管与所述总排水管连接。优选地,还包括水位观测孔,所述水位观测孔设于所述进水装置上;和/或,设于所述排水装置上。优选地,还包括超声波管井流量计,所述超声波管井流量计设于总排水管上。优选地,还包括水位监测装置,所述箱体本体还包括第三侧壁,所述第三侧壁连接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水位监测装置设于第三侧壁的外壁上。优选地,还包括软管,所述软管一端与所述水泵的出水管连接,所述软管另一端与所述总供水管连接。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地下水渗流室内模拟试验时,在箱体本体中设置不同的土层,通过设在箱体本体第一侧壁上的所述进水装置提供侧向进水,通过设在箱体本体第二侧壁的排水装置排水,模拟地下水的动态平衡。在箱体本体的外部设置通过集水坑,根据地下水具有流动特点,所以自进水装置进入箱体本体的土层内的水会产生流动,从而从排水装置排出,经排水装置排出的水经总排水管流入集水坑;在集水坑设有水泵,启动水泵,集水坑的水经水泵的进水管进入,然后被泵入出水管,自与出水管连接的总供水管送入进水装置中。至此,流入集水坑的水可以被该模拟试验循环利用,在试验的过程中,进水和排水过程需要持续进行能够节约水资源。同时,本技术的试验箱体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制造成本低,使用范围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循环供排水试验箱体的仰视示意图;图2是图1的D向剖视图;图3是图1的B向视图;图4是图1的C向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循环供排水试验箱体的仰视图。附图标记表示为:1、箱体本体;2、进水装置;3、排水装置;4、集水坑;5、水泵;6、底部排水管;8、软管;9、超声波管井流量计;20、总排水管;30、总供水管;11、第一侧壁;12、第二侧壁;13、底壁;14、第三侧壁;21、第二供水管;22、第一供水管;23、供水箱;25、第二供水管阀门;31、第一排水管;32、第二排水管;33、排水箱;35、第二排水管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结合图1、图2和图5,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循环供排水试验箱体,包括:箱体本体1;进水装置2、排水装置3;水泵5;总排水管20、总供水管30;所述箱体本体1具有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所述第一侧壁11和所述第二侧壁12相对设置;所述进水装置2设于所述第一侧壁11上;所述排水装置3设于所述第二侧壁12上;所述水泵5处于集水坑4内,所述集水坑4设于所述箱体本体1外部;所述水泵5具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处于所述集水坑4内;所述水泵5的出水管与所述总供水管30连接,所述总供水管30与所述进水装置2连接;所述排水装置3与所述总排水管20连接,所述总排水管20处于所述排水装置3与所述集水坑4之间。可理解,在地下水渗流室内模拟试验时,需要进试验的箱体本体1,箱体本体1固定在地基基础上,其地基基础可为筏板形式的地基。在箱体本体1中设置不同的土层,通过设在箱体本体1第一侧壁11上的所述进水装置2提供侧向进水,通过设在箱体本体1第二侧壁12的排水装置3排水,模拟地下水的动态平衡。在箱体本体1的外部设置通过集水坑4,根据地下水具有流动特点,所以自进水装置2进入箱体本体1的土层内的水会产生流动,从而从排水装置3排出,经排水装置3排出的水经总排水管20流入集水坑4;在集水坑4设有水泵5,启动水泵5,集水坑4的水经水泵5的进水管进入,然后被泵入出水管,自与出水管连接的总供水管30送入进水装置2中。至此,流入集水坑4的水可以被该模拟试验循环利用,在试验的过程中,进水和排水过程需要持续进行能够节约水资源。同时,本技术的试验箱体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制造成本低,使用范围广。其中水泵5可为变频水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供排水试验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n箱体本体(1);/n进水装置(2)、排水装置(3);/n水泵(5);/n总排水管(20)、总供水管(30);/n所述箱体本体(1)具有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所述第一侧壁(11)和所述第二侧壁(12)相对设置;/n所述进水装置(2)设于所述第一侧壁(11)上;/n所述排水装置(3)设于所述第二侧壁(12)上;/n所述水泵(5)处于集水坑(4)内,所述集水坑(4)设于所述箱体本体(1)外部;/n所述水泵(5)具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处于所述集水坑(4)内;/n所述水泵(5)的出水管与所述总供水管(30)连接,所述总供水管(30)与所述进水装置(2)连接;/n所述排水装置(3)与所述总排水管(20)连接,所述总排水管(20)处于所述排水装置(3)与所述集水坑(4)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供排水试验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本体(1);
进水装置(2)、排水装置(3);
水泵(5);
总排水管(20)、总供水管(30);
所述箱体本体(1)具有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所述第一侧壁(11)和所述第二侧壁(12)相对设置;
所述进水装置(2)设于所述第一侧壁(11)上;
所述排水装置(3)设于所述第二侧壁(12)上;
所述水泵(5)处于集水坑(4)内,所述集水坑(4)设于所述箱体本体(1)外部;
所述水泵(5)具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处于所述集水坑(4)内;
所述水泵(5)的出水管与所述总供水管(30)连接,所述总供水管(30)与所述进水装置(2)连接;
所述排水装置(3)与所述总排水管(20)连接,所述总排水管(20)处于所述排水装置(3)与所述集水坑(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装置(2)为多个,多个所述进水装置(2)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11)上,每个所述进水装置(2)包括第一供水管(22)、供水箱(23)和多个第二供水管(21);所述第一供水管(22)连接在所述总供水管(30)上,多个所述第二供水管(21)的一端间隔的与所述第一供水管(22)连接,多个所述第二供水管(21)的另一端间隔设于所述供水箱(23)远离所述第一侧壁(11)的箱体上,所述供水箱(23)设于所述第一侧壁(11)上,所述供水箱(23)与所述第一侧壁(11)管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验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水管(22)设有第一供水管阀门,每个所述第二供水管(21)设有第二供水管阀门(2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验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装置(3)为多个,且每个所述排水装置(3)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永亮庞炜王宇博郭红梅王伟董岩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