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液储存及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74276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废液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的废液储存及输送系统,所述的废液储存及输送系统的前输送管路(1)一端设置多根前输送支管(3),每根前输送支管(3)分别与一个废液储罐(2)连通,每根前输送管路(1)另一端分别设置离心泵(4),每个废液储罐(1)分别通过一根后输送管路(5)与水泥窑系统回转炉(6)连通,每根前输送管路(1)的离心泵(4)下方设置溢流井(12),溢流井(12)与溢流废液收集腔体(13)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废液储存及输送系统,在通过离心泵将废液从运输罐车内泵送至废液储罐过程中,有效对离心泵接口处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废液泄漏废液,避免废液污染土壤问题出现,提高废液处理安全性。

A waste liquid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waste liquid storage and conveying system applied in the technical field of waste liquid treatment equipment. One end of the front conveying pipeline (1) of the waste liquid storage and conveying system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front conveying branch pipes (3), each front conveying branch pipe (3)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a waste liquid storage tank (2), the other end of each front conveying pipeline (1) is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centrifugal pump (4), and each waste liquid storage tank (1)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After passing through a rear conveying pipeline (5) and a rotary furnace (6) of the cement kiln system, an overflow well (12) is arranged under the centrifugal pump (4) of each front conveying pipeline (1), and the overflow well (12) is connected with the overflow waste liquid collection chamber (13). The waste liquid storage and conveying system of the utility model effectively protects the interface of the centrifugal pump in the process of pumping the waste liquid from the transport tank car to the waste liquid storage tank through the centrifugal pump Protect the waste liquid from leaking, prevent the waste liquid from polluting the soil, and improve the safety of waste liquid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液储存及输送系统
本技术属于废液处理设备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废液储存及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社会对环保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工业生产中的废液往往会集中进行处理。而现有技术中,对废液进行集中处理,往往需要较为昂贵的设备,导致成本较高。而现有技术中对废液进行处理时,在通过离心泵将废液从输送罐车内泵送至废液储罐的过程中,离心泵接口处容易泄漏废液,对土壤有污染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在通过离心泵将废液从输送罐车内泵送至废液储罐过程中,有效对离心泵接口处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废液泄漏废液,避免废液污染土壤问题出现,提高废液处理安全性的废液储存及输送系统。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为一种废液储存及输送系统,所述的废液储存及输送系统包括多根前输送管路、多个废液储罐,所述的前输送管路一端设置多根前输送支管,每根前输送支管分别与一个废液储罐连通,每根前输送管路另一端分别设置离心泵,每个废液储罐分别通过一根后输送管路与水泥窑系统回转炉连通,每根后输送管路与水泥窑系统回转炉之间设置废液喷枪,多个废液储罐分别为有机溶液储罐、废酸储罐、废碱储罐、废乳化液储罐,每根前输送管路的离心泵下方设置溢流井,溢流井与溢流废液收集腔体连通,所述的废液储存及输送系统的前输送管路包括前输送管路Ⅰ和前输送管路Ⅱ,前输送管路Ⅰ一端设置离心泵,前输送管路Ⅰ另一端通过一根前输送支管与有机溶液储罐连通,前输送管路Ⅰ另一端通过另一根前输送支管与废酸储罐连通,前输送管路Ⅱ一端设置离心泵,前输送管路Ⅱ另一端通过一根前输送支管与废碱储罐连通,前输送管路Ⅱ另一端通过另一根前输送支管与废乳化液储罐连通。所述的有机溶液储罐和废酸储罐各通过一根后输送支管与一根后输送管路一端连通,废碱储罐和废乳化液储罐各通过一根后输送支管与一根后输送管路一端连通,每根后输送管路另一端与水泥窑系统回转炉连通。所述的废液喷枪设置为能够对准水泥窑系统回转炉入口部位的结构,水泥窑系统回转炉内的温度设置在1800℃以下。每个废液储罐和一根前输送管路的一根前输送支管之间设置电磁阀,每个电磁阀分别与能够控制该电磁阀通断的控制部件连接。所述的溢流井设置为U字形结构,每根前输送管路上的离心泵与前输送管路接口部设置为延伸到溢流井内的结构,溢流井底部通过连通管路与废液收集腔体连通。废液喷枪与能够控制废液喷枪启停的控制部件连接。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废液储存及输送系统,通过有机溶液储罐、废酸储罐、废碱储罐、废乳化液储罐,实现不同废液的分类处理,而离心泵能够将输送罐车输送的废液泵送到不同废液储罐中进行储存。在废液通过离心泵从输送罐车泵送到废液储罐过程中,离心泵接口处的废液能够被溢流井收集,这样,避免废液直接泄漏到外部,避免污染环境。本技术的废液储存及输送系统,在通过离心泵将废液从输送罐车内泵送至废液储罐过程中,有效对离心泵接口处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废液泄漏废液,避免废液污染土壤问题出现,提高废液处理安全性。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废液储存及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前输送管路;2、废液储罐;3、前输送支管;4、离心泵;5、后输送管路;6、水泥窑系统回转炉;7、废液喷枪;8、有机溶液储罐;9、废酸储罐;10、废碱储罐;11、废乳化液储罐;12、溢流井;13、废液收集腔体;14、前输送管路Ⅰ;15、前输送管路Ⅱ;17、后输送支管;18、储罐排净口;19、电磁阀;20、控制部件;21、输送罐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废液储存及输送系统,所述的废液储存及输送系统包括多根前输送管路1、多个废液储罐2,所述的前输送管路1一端设置多根前输送支管3,每根前输送支管3分别与一个废液储罐2连通,每根前输送管路1另一端分别设置离心泵4,每个废液储罐1分别通过一根后输送管路5与水泥窑系统回转炉6连通,每根后输送管路5与水泥窑系统回转炉6之间设置废液喷枪7,多个废液储罐2分别为有机溶液储罐8、废酸储罐9、废碱储罐10、废乳化液储罐11,每根前输送管路1的离心泵4下方设置溢流井12,溢流井12与溢流废液收集腔体13连通,所述的废液储存及输送系统的前输送管路1包括前输送管路Ⅰ14和前输送管路Ⅱ15,前输送管路Ⅰ14一端设置离心泵4,前输送管路Ⅰ14另一端通过一根前输送支管3与有机溶液储罐8连通,前输送管路Ⅰ14另一端通过另一根前输送支管3与废酸储罐9连通,前输送管路Ⅱ15一端设置离心泵4,前输送管路Ⅱ15另一端通过一根前输送支管3与废碱储罐10连通,前输送管路Ⅱ15另一端通过另一根前输送支管3与废乳化液储罐11连通。上述结构,通过有机溶液储罐8、废酸储罐9、废碱储罐10、废乳化液储罐11,实现不同废液的分类处理,而离心泵能够将输送罐车输送的废液泵送到不同废液储罐中进行储存。在废液通过离心泵从输送罐车泵送到废液储罐过程中,离心泵接口处的废液能够被溢流井收集,这样,避免废液直接泄漏到外部,避免污染环境。本技术的废液储存及输送系统,结构简单,在通过离心泵将废液从输送罐车内泵送至废液储罐过程中,对离心泵接口处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废液泄漏废液,避免废液污染土壤问题出现,提高废液处理安全性。所述的有机溶液储罐8和废酸储罐9各通过一根后输送支管17与一根后输送管路5一端连通,废碱储罐10和废乳化液储罐11各通过一根后输送支管17与一根后输送管路5一端连通,每根后输送管路5另一端与水泥窑系统回转炉6连通。上述结构,能够将废液储罐中的废液输送到水泥窑系统回转炉中,利用水泥窑系统回转炉中的高温环境,对集中起来的废液进行高温无害化处理,从而不仅能够大规模实现废液处理,而且有效避免污染环境问题,提高废液处理效率。所述的废液喷枪7设置为能够对准水泥窑系统回转炉6入口部位的结构,水泥窑系统回转炉11内的温度设置在1800℃以下,1400℃以上。上述温度状况下,能够高效、大批量实现废液的无害化处理。每个废液储罐2和一根前输送管路1的一根前输送支管3之间设置电磁阀19,每个电磁阀19分别与能够控制该电磁阀19通断的控制部件20连接。所述的溢流井12设置为U字形结构,每根前输送管路1上的离心泵4与前输送管路1接口部设置为延伸到溢流井12内的结构,溢流井12底部通过连通管路与废液收集腔体13连通。上述结构,溢流井内收集的废液再进入废液收集腔体,而后直接被泵送进入水泥窑系统回转炉6中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收集的废液外泄。废液喷枪7与能够控制废液喷枪7启停的控制部件20连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液储存及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液储存及输送系统包括多根前输送管路(1)、多个废液储罐(2),所述的前输送管路(1)一端设置多根前输送支管(3),每根前输送支管(3)分别与一个废液储罐(2)连通,每根前输送管路(1)另一端分别设置离心泵(4),每个废液储罐(2)分别通过一根后输送管路(5)与水泥窑系统回转炉(6)连通,每根后输送管路(5)与水泥窑系统回转炉(6)之间设置废液喷枪(7),多个废液储罐(2)分别为有机溶液储罐(8)、废酸储罐(9)、废碱储罐(10)、废乳化液储罐(11),每根前输送管路(1)的离心泵(4)下方设置溢流井(12),溢流井(12)与溢流废液收集腔体(13)连通,所述的废液储存及输送系统的前输送管路(1)包括前输送管路Ⅰ(14)和前输送管路Ⅱ(15),前输送管路Ⅰ(14)一端设置离心泵(4),前输送管路Ⅰ(14)另一端通过一根前输送支管(3)与有机溶液储罐(8)连通,前输送管路Ⅰ(14)另一端通过另一根前输送支管(3)与废酸储罐(9)连通,前输送管路Ⅱ(15)一端设置离心泵(4),前输送管路Ⅱ(15)另一端通过一根前输送支管(3)与废碱储罐(10)连通,前输送管路Ⅱ(15)另一端通过另一根前输送支管(3)与废乳化液储罐(11)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液储存及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液储存及输送系统包括多根前输送管路(1)、多个废液储罐(2),所述的前输送管路(1)一端设置多根前输送支管(3),每根前输送支管(3)分别与一个废液储罐(2)连通,每根前输送管路(1)另一端分别设置离心泵(4),每个废液储罐(2)分别通过一根后输送管路(5)与水泥窑系统回转炉(6)连通,每根后输送管路(5)与水泥窑系统回转炉(6)之间设置废液喷枪(7),多个废液储罐(2)分别为有机溶液储罐(8)、废酸储罐(9)、废碱储罐(10)、废乳化液储罐(11),每根前输送管路(1)的离心泵(4)下方设置溢流井(12),溢流井(12)与溢流废液收集腔体(13)连通,所述的废液储存及输送系统的前输送管路(1)包括前输送管路Ⅰ(14)和前输送管路Ⅱ(15),前输送管路Ⅰ(14)一端设置离心泵(4),前输送管路Ⅰ(14)另一端通过一根前输送支管(3)与有机溶液储罐(8)连通,前输送管路Ⅰ(14)另一端通过另一根前输送支管(3)与废酸储罐(9)连通,前输送管路Ⅱ(15)一端设置离心泵(4),前输送管路Ⅱ(15)另一端通过一根前输送支管(3)与废碱储罐(10)连通,前输送管路Ⅱ(15)另一端通过另一根前输送支管(3)与废乳化液储罐(1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液储存及输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承发李大明李朝晖陈凤银张长乐汪克春汪宁肖杰玉赵峰娃考传利杨长青王虎山秦宗甲邱振夏任明政温亚菲鲁朝朋胡园园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海螺川崎工程有限公司芜湖海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海螺川崎节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海螺川崎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