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距离流体输送机械配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71987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长距离流体输送机械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连接输送管道和增压泵,在输送管道上选取一管道段;打开增压泵使流体流入输送管道内,测量并计算得到管道段两端的管内压强差;根据管道段两端的管内压强差、高度差及管道段的长度计算得到流体每单位距离的水头损失,继而计算得到输送中流体的总水头损失;最后根据总水头损失及增压泵的扬程计算得到所需的增压泵的数量及增压泵设置的间距,并对应地对增压泵进行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输送管道上选取一段管道段进行模拟,并在模拟过程中对管道段两端的压强进行测量,从而获得实际数据来计算水头损失,这样水头损失的预估较理论值更贴近实际,能够更好地配置长距离流体输送机械。

Configuration method of long distance fluid conveying machinery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chanical configuration method for long-distance fluid conveying,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connecting the conveying pipeline and the booster pump, selecting a pipeline section on the conveying pipeline; opening the booster pump to let the fluid flow into the conveying pipeline, measuring and calculating the pressure difference in the pipeline at both ends of the pipeline section; calculating the flow according to the pressure difference, height difference and length of the pipeline section at both ends of the pipeline section According to the head loss per unit distance, then calculate the total head loss of the fluid in the transmission;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total head loss and the head of the booster pump, calculate the number of booster pumps required and the spacing set by the booster pump, and correspondingly configure the booster pump. The invention selects a section of pipeline section on the transmission pipeline for simulation, and measures the pressure at both ends of the pipeline section in the simulation process, so as to obtain the actual data to calculate the head loss, so that the prediction of the head loss is closer to the actual value than the theoretical value, and the long-distance fluid transmission machinery can be better equipp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长距离流体输送机械配置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指一种长距离流体输送机械配置方法。
技术介绍
在长距离流体运输过程中,需要在运输管道上设置多个泵来完成,但由于阻力等因素,流体在通过管道时会有机械能的损失,即水头损失。现有技术对水头损失的预估通常只是理论值,与实际的偏差较大,因而在设置泵时容易发生增压泵数量过少或距离过远导致无法输送,或增压泵设置过多造成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长距离流体输送机械配置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对水头损失的预估通常只是理论值,与实际的偏差较大的问题。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长距离流体输送机械配置方法,包括:提供输送管道和增压泵,将输送管道和增压泵连接,在所述输送管道上选取一段管道段;打开增压泵使流体流入所述输送管道内,流体对输送管道产生径向压力,测量所述管道段两端的径向压力,并计算得到所述管道段两端的管内压强差;测量得到所述管道段两端的高度差,并根据所述管道段两端的管内压强差、高度差及管道段的长度计算得到流体每单位距离的水头损失;根据场地情况得到输送距离及输送起点与终点的高度差,并根据流体每单位距离的水头损失计算得到输送中流体的总水头损失;根据所述总水头损失及增压泵的扬程计算得到所需的增压泵的数量及增压泵设置的间距,并对应地对增压泵进行配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输送管道上选取一段管道段进行液体输送摩擦水头损失的实际测量,通过对管道段两端的压强进行测量,从而获得实际数据来计算摩擦水头损失,这样水头损失的预估较理论值更贴近实际,能够更好地配置长距离流体输送机械。本专利技术长距离流体输送机械配置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的根据所述总水头损失及增压泵的扬程计算得到所需的增压泵的数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公式N=P总/ρgL计算得到输送管道上增压泵的数量N;式中,P总为流体的总水头压强损失,ρ为流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L为增压泵的扬程本专利技术长距离流体输送机械配置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的根据流体每单位距离的水头损失计算得到输送中流体的总水头损失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公式P总=(△P×D)±ρgh计算得到流体的总水头压强损失P总;式中,△P为流体每单位距离的水头压强损失,D为输送距离,ρ为流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输送起点与终点的高度差。本专利技术长距离流体输送机械配置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的根据所述管道段两端的高度差、管内压强差及管道段的长度计算得到流体每单位距离的水头损失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公式△P=(P2-P1)/L0±ρgh0计算得到流体每单位距离的水头压强损失△P;式中,P2-P1为所述管道段两端的压强差,L0为所述管道段的长度,ρ为流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0为所述管道段两端的高度差。本专利技术长距离流体输送机械配置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的测量所述管道段两端的径向压力,并计算得到所述管道段两端的管内压强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测量获得输送管道的直径d;测量所述管道段的初始端处的管内压力F1,并利用公式P1=F1/(L0×d)计算得到所述管道段的初始端处的管内压强P1;测量所述管道段的末端处的管内压力F2,并利用公式P2=F2/(L0×d)计算得到所述管道段的末端处的管内压强P2,继而得到所述管道段两端的压强差P2-P1。本专利技术长距离流体输送机械配置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的测量所述管道段的初始端处的管内压力F1和测量所述管道段的末端处的管内压力F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卡环,所述卡环为开口环,于所述卡环位于开口处的两端对应固设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并将所述开口环分别箍于所述管道段的初始端和末端;提供可伸缩的弹性组件,用所述弹性组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在所述管道段内不通水时,绷直所述弹性组件,以使所述卡环紧密箍设于所述管道段,在所述管道段通水后,所述管道段受到水压力而沿径向方向胀开,进而带动所述弹性组件拉伸,测量所述弹性组件拉伸的长度,并将拉伸的长度与弹性组件的弹性系数相乘即可得到所述管道段初始端和末端的管内压力。本专利技术长距离流体输送机械配置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一测量杆和一弹簧,将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测量杆的端部、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在所述测量杆上开设螺纹,并于所述卡环的第二连接件上开设供所述测量杆穿过的通孔,将所述测量杆穿过通孔并螺合一测量杆螺母。本专利技术长距离流体输送机械配置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导向杆,将所述导向杆固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将所述导向杆置于开口处且平行于所述测量杆设置,在所述导向杆上开设螺纹,所述卡环的第二连接件上开设有供所述导向杆穿过的连接孔,将所述导向杆穿过对应的连接孔并螺合一导向杆螺母。本专利技术长距离流体输送机械配置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刻度尺,将所述刻度尺固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并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对应所述刻度尺固设指针,使得所述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指针指向所述刻度尺的零刻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长距离流体输送机械配置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长距离流体输送机械配置方法中测量管内压力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长距离流体输送机械配置方法中卡环开口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长距离流体输送机械配置方法中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长距离流体输送机械配置方法中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长距离流体输送机械配置方法,可确定所需的增压泵数量,以避免增压泵设置过多资源浪费的问题。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长距离流体输送机械配置方法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长距离流体输送机械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执行步骤S1:提供输送管道和增压泵,将输送管道和增压泵连接,并在输送管道上选取一定长度的且较为平直的管道段。较佳地,选取的管道段的长度L0=50m。执行步骤S2:将所述管道段靠近流体源头的一端定义为初始端,将所述管道段远离流体源头的一端定义为末端。打开增压泵使流体流入所述管道段内,流体对管道段产生径向压力,此时测量所述管道段的初始端处的管内压强P1和末端处的管内压强P2,继而得到所述管道段两端的管内压强差P2-P1。具体地,包括以下步骤:先测量获得输送管道的直径d;测量所述管道段的初始端处的管内压力F1,并利用公式P1=F1/(L0×d)计算得到所述管道段的初始端处的管内压强P1;测量所述管道段的末端处的管内压力F2,并利用公式P2=F2/(L0×d)计算得到所述管道段的末端处的管内压强P2。进一步地,测量所述管道段的初始端及末端处的管内压力的方法如下:参阅图2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距离流体输送机械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提供输送管道和增压泵,将输送管道和增压泵连接,并在所述输送管道上选取一管道段;/n打开增压泵使流体流入所述输送管道内,流体对输送管道产生径向压力,测量所述管道段两端的径向压力,并计算得到所述管道段两端的管内压强差;/n测量得到所述管道段两端的高度差,并根据所述管道段两端的管内压强差、高度差及管道段的长度计算得到流体每单位距离的水头损失;/n根据场地情况得到输送距离及输送起点与终点的高度差,并根据流体每单位距离的水头损失计算得到输送中流体的总水头损失;/n根据所述总水头损失及增压泵的扬程计算得到所需的增压泵的数量及增压泵设置的间距,并对应地对增压泵进行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距离流体输送机械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输送管道和增压泵,将输送管道和增压泵连接,并在所述输送管道上选取一管道段;
打开增压泵使流体流入所述输送管道内,流体对输送管道产生径向压力,测量所述管道段两端的径向压力,并计算得到所述管道段两端的管内压强差;
测量得到所述管道段两端的高度差,并根据所述管道段两端的管内压强差、高度差及管道段的长度计算得到流体每单位距离的水头损失;
根据场地情况得到输送距离及输送起点与终点的高度差,并根据流体每单位距离的水头损失计算得到输送中流体的总水头损失;
根据所述总水头损失及增压泵的扬程计算得到所需的增压泵的数量及增压泵设置的间距,并对应地对增压泵进行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距离流体输送机械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据所述总水头损失及增压泵的扬程计算得到所需的增压泵的数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公式N=P总/ρgL计算得到输送管道上增压泵的数量N;
式中,P总为流体的总水头压强损失,ρ为流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L为增压泵的扬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距离流体输送机械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据流体每单位距离的水头损失计算得到输送中流体的总水头损失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公式P总=(△P×D)±ρgh计算得到流体的总水头压强损失P总;
式中,△P为流体每单位距离的水头压强损失,D为输送距离,ρ为流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输送起点与终点的高度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长距离流体输送机械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据所述管道段两端的高度差、管内压强差及管道段的长度计算得到流体每单位距离的水头损失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公式△P=(P2-P1)/L0±ρgh0计算得到流体每单位距离的水头压强损失△P;
式中,P2-P1为所述管道段两端的压强差,L0为所述管道段的长度,ρ为流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0为所述管道段两端的高度差。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长距离流体输送机械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量所述管道段两端的径向压力,并计算得到所述管道段两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危鼎赵国伟许国栋柴干飞青长江危松龚扎力根白音陶林杨鸿玉金阳王庚庚张继先李亚庆盖晓锋王琦辉任勇波李晓鹏江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