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降噪结构的多级节流套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4235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降噪结构的多级节流套筒结构,包括套筒主体,所述套筒主体一端开设有介质入口,所述介质入口内壁等距离间隔有导流隔板,所述导流隔板一端与第一节流槽相连,所述第一节流槽两侧内部对称分布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固定设有弯折缓流管,所述弯折缓流管一端对应有冲刷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带有降噪结构的多级节流套筒结构,通过将流体接入到介质入口处,在弯折缓流管的作用下,高压流体向第一节流槽的两侧均匀分散开来,初步节流的介质由第二通孔进入第二节流槽并经过第一缓流轴头和第二缓流轴头,使得介质流通冲击力减弱,套筒主体内部填充降噪隔音棉,确保多级节流的的介质不会产生明显噪音,使用效果好。

A multistage throttling sleeve structure with noise reduction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stage throttling sleeve structure with noise reduction structure, including a sleeve body, one end of the sleev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medium inlet, the inner wall of the medium inlet is equally spaced with a guide plate, one end of the guide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flow channel, the first through hole is symmetrically distribu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first flow channel, and the first through hole is fixedly arranged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ulti-stage throttling sleeve structure with a noise reduction structure. By connecting the fluid to the medium inlet, the high-pressure fluid is evenly dispersed to both sides of the first section of the flow channel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bending slow flow pipe. The medium for preliminary throttling enters the second section of the flow channel from the second through-hole and passes through the first section of the flow channel The flow shaft head and the second slow flow shaft head reduce the impact force of medium flow, and the main body of the sleeve is filled with noise reduction and sound insulation cotton, so as to ensure that the medium with multi-stage throttling will not produce obvious noise and the use effect is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降噪结构的多级节流套筒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套筒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带有降噪结构的多级节流套筒结构,属于调节阀设备

技术介绍
套筒式调节阀的套筒与阀瓣为间隙配合,套筒上开有多个节流窗口,窗口的形状决定了调节阀的流量特性,窗口的面积大小影响调节阀的流量系数。阀座采用自对中无螺纹卡入式结构,阀座上的圆锥密封面与阀瓣上的圆锥密封面相配合形成切断密封副,保证阀瓣压紧在阀座上时阀门严密关断。阀座直径的大小影响调节阀的流量系数。阀瓣上平行于轴向有对称分布的平衡孔,使阀瓣上下端面的腔室连通,这样阀内介质作用在阀瓣轴向上的力大部分相互抵消,介质在阀杆上产生的不平衡力就非常小。现有的套筒在高压介质的存在下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套筒内的截面无任何处理,使得流体产生的压力较大,容易造成管道振动和气蚀破坏,从而对套筒的使用效果产生影响,降低其使用寿命。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带有降噪结构的多级节流套筒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降噪结构的多级节流套筒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套筒结构噪音较大,内部高压无法得到有效降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降噪结构的多级节流套筒结构,包括套筒主体,所述套筒主体一端开设有介质入口,所述介质入口内壁等距离间隔有导流隔板,所述导流隔板一端与第一节流槽相连,所述第一节流槽两侧内部对称分布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固定设有弯折缓流管,所述弯折缓流管一端对应有冲刷板,所述冲刷板一端内侧对应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二节流槽接通,所述第二节流槽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缓流轴头,所述第二节流槽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二缓流轴头,所述第二缓流轴头和第一缓流轴头通过主管头一端与第二节流槽相连,所述主管头另一端分布有支管,所述支管一端固定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一端与介质出口相连。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冲刷板外侧贴合有减震阻尼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套筒主体内壁与冲刷板之间填充有降噪隔音棉。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管头和支管为一体成型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节流槽外侧分布有加强筋。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弯折缓流管与第一通孔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且弯折缓流管为硬质铝合金材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带有降噪结构的多级节流套筒结构,具有噪音较小,内部高压得到多级分解的优点,在具体的使用中,与传统的节流套筒相比较而言,本技术通过将流体接入到介质入口处,在弯折缓流管的作用下,高压流体向第一节流槽的两侧均匀分散开来,初步节流的介质由第二通孔进入第二节流槽并经过第一缓流轴头和第二缓流轴头,使得介质流通冲击力减弱,套筒主体内部填充降噪隔音棉,确保多级节流的的介质不会产生明显噪音,使用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介质入口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介质入口;2、第一节流槽;3、弯折缓流管;4、套筒主体;5、第一通孔;6、冲刷板;7、第二节流槽;8、降噪隔音棉;9、第二通孔;10、第一缓流轴头;11、连通管;12、主管头;13、支管;14、第二缓流轴头;15、介质出口;16、导流隔板;17、减震阻尼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降噪结构的多级节流套筒结构,包括套筒主体4,所述套筒主体4一端开设有介质入口1,所述介质入口1内壁等距离间隔有导流隔板16,所述导流隔板16一端与第一节流槽2相连,所述第一节流槽2两侧内部对称分布有第一通孔5,所述第一通孔5内固定设有弯折缓流管3,所述弯折缓流管3一端对应有冲刷板6,所述冲刷板6一端内侧对应有第二通孔9,所述第二通孔9与第二节流槽7接通,所述第二节流槽7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缓流轴头10,所述第二节流槽7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二缓流轴头14,所述第二缓流轴头14和第一缓流轴头10通过主管头12一端与第二节流槽7相连,所述主管头12另一端分布有支管13,所述支管13一端固定有连通管11,所述连通管11一端与介质出口15相连。优选的,所述冲刷板6外侧贴合有减震阻尼片17,降低高速流体对套筒主体4内壁冲刷产生的震动。优选的,所述套筒主体4内壁与冲刷板6之间填充有降噪隔音棉8,减少高速介质流通产生的冲击噪音。优选的,所述主管头12和支管13为一体成型结构,便于多级节流降噪。优选的,所述第二节流槽7外侧分布有加强筋,抗冲击性能强,结构稳定。优选的,所述弯折缓流管3与第一通孔5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且弯折缓流管3为硬质铝合金材质,有效对流通介质进行初步节流,降低冲击压力。具体使用时,本技术一种带有降噪结构的多级节流套筒结构,具有噪音较小,内部高压得到多级分解的优点,通过将流体接入到介质入口1处,在弯折缓流管3的作用下,高压流体向第一节流槽2的两侧均匀分散开来,初步节流的介质由第二通孔9进入第二节流槽7并经过第一缓流轴头10和第二缓流轴头14,使得介质流通冲击力减弱,最终介质由连通管11处汇入介质出口15,套筒主体4内部填充降噪隔音棉8,确保多级节流的的介质不会产生明显噪音,使用效果好,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降噪结构的多级节流套筒结构,包括套筒主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主体(4)一端开设有介质入口(1),所述介质入口(1)内壁等距离间隔有导流隔板(16),所述导流隔板(16)一端与第一节流槽(2)相连,所述第一节流槽(2)两侧内部对称分布有第一通孔(5),所述第一通孔(5)内固定设有弯折缓流管(3),所述弯折缓流管(3)一端对应有冲刷板(6),所述冲刷板(6)一端内侧对应有第二通孔(9),所述第二通孔(9)与第二节流槽(7)接通,所述第二节流槽(7)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缓流轴头(10),所述第二节流槽(7)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二缓流轴头(14),所述第二缓流轴头(14)和第一缓流轴头(10)通过主管头(12)一端与第二节流槽(7)相连,所述主管头(12)另一端分布有支管(13),所述支管(13)一端固定有连通管(11),所述连通管(11)一端与介质出口(15)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降噪结构的多级节流套筒结构,包括套筒主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主体(4)一端开设有介质入口(1),所述介质入口(1)内壁等距离间隔有导流隔板(16),所述导流隔板(16)一端与第一节流槽(2)相连,所述第一节流槽(2)两侧内部对称分布有第一通孔(5),所述第一通孔(5)内固定设有弯折缓流管(3),所述弯折缓流管(3)一端对应有冲刷板(6),所述冲刷板(6)一端内侧对应有第二通孔(9),所述第二通孔(9)与第二节流槽(7)接通,所述第二节流槽(7)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缓流轴头(10),所述第二节流槽(7)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二缓流轴头(14),所述第二缓流轴头(14)和第一缓流轴头(10)通过主管头(12)一端与第二节流槽(7)相连,所述主管头(12)另一端分布有支管(13),所述支管(13)一端固定有连通管(11),所述连通管(11)一端与介质出口(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巧婷吴耀宇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秦申特种调节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